监督的基本原则 党内监督有哪些基本原则?其实质和核心是什么

作者&投稿:绪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大监督向社会公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报讯 2007年7月20日,丁益民在人民网发表文章说,《监督法》对人大监督的公开工作,做出明确规定的有六条之多。公开人大的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责,也是监督工作的法定程序。监督法实施虽有半年多时间,但有的地方对人大监督的公开工作还未引起高度重视,重监督、轻公开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加深对监督公开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监督公开工作,以实现监督法规定的各项任务。   他认为,人大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的基本原则,一是依法公开的原则。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照监督法和监督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的职责。在公开的同时,还应当严守国家秘密和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即该公开的一律公开,不该公开的要尽保密的责任。公开工作不做好就是失职,严重的属于违法。二是及时公开的原则。当今是信息时代,一定要在有效时间里将人大监督工作信息公布于社会,否则将降低或消弭信息价值。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一经通过就应向社会公布;常委会审议意见和计划、财政、审计报告要适时向社会公布;“一府两院”的研究处理报告应及时向社会公布。三是全面公开的原则。要向社会公布人大监督工作各重要环节的有效信息。让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了解人大监督的计划,监督的过程和监督的结果,知悉人大监督工作的程序。要保证公布的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他说,人大监督向社会公开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公开工作制度。要将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时效、公开的程序、公开的方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向社会公开的工作规范,同时要明确负责此项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保证人大监督公开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时效性。其次采取适当的公开方式。法律对人大向社会公布监督工作的载体,没有作出规定或限制。目前普遍采用的媒体公布、期刊公布、网站公布、新闻发布、宣传栏和电子显示牌公布,甚至短信公布都是合法有效的。公布信息的方式要根据内容的要求和效应的程度而定。公布不同的内容,要适当选择不同的载体。如人事任免、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和撤职案的决定适合在媒体公布,而一般的审议意见则适合在期刊和网站上公布。公开比公布的内涵要广,公布是公开的一个基本方式但不是全部方式。如人大对一些特定问题调查结果。针对特定人群或事件所提出的处理意见,涉及局部保密的材料等,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如类似国外议会的做法,公民或者组织可以持有效证件到人大机关查阅相关文件或经申请旁听人大有关会议。再次要设立补救措施。人大常委会将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是其法定职责,如果不依法进行,公民和组织有向其问责的权利,人大常委会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依法予以公布。如果公布失实也必须予以公布纠正。人大工作人员失职或渎职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有:党务公开原则、党内民主原则、党内平等原则、党员权利原则和依规治党原则。
二、党内监督的实质就是我们党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保证自身肌体健康,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党内监督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
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加强党内监督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扩展资料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主要领导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治好主要领导干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一把手违纪违法最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区域性、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内监督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答: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具有否决权”、“三同时”、“四不放过”、“三个同步”、“五同时”。1、“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

3e原则是什么呢?
答: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预防...

财务监督的原则
答:财务监督原则是财务监督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对财务监督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财务监督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公共组织预算是各公共组织编制并经有关部门核准的计划期内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的基础,也是公共组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公共组织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对督促各公共组织切实履行职...

简述人民群众对政府监督的形式?怎么回答?
答:1、向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直接提出批评、建议。2、通过信访渠道,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检举。3、通过社会组织、团体以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揭露、批评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滥用权力的行为。4、通过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审查、撤销违法、越权、滥用权力和侵犯公民...

宪法的六大基本原则
答: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法治原则,法治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我国宪法明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

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1、依法原则:指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职权源于法律,并应严格依据法律行使其监管职权,履行监管职能。2、公开原则:指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为除依法应当保守秘密的以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3、公正原则:指所有依法成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党的领导原则,即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二,人民主权原则,即人民当家做主;第三,人权保障原则,即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第四,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五,民主集中制,即集人民智慧,将人民意志通过民主集中...

什么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本原则
答: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4、“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三项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依法规范。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规范办事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确保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实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办事的条件、环节等负担,防止执法不作为、乱作为。二是坚持执法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及时获取执法信息、便捷办理...

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