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博物馆观后感1500字 四年级作文参观呼伦贝尔博物馆观后感

作者&投稿:殳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游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之感
2011年10月29日,我们新闻班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来到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参观,在此之前便听闻博物馆内藏品丰富,是呼伦贝尔市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而今日终于可以一睹其容,心里免不了有些兴奋。
沿着青灰色的石板路缓缓步入,一阵夹杂着历史风尘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满目都是古色古香的朴质建筑,飞檐流角,不似寻常古代建筑般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却独独多了些江南女子温柔婉约的韵味。
进入第一层展厅《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通透的玻璃橱窗里盛放着琳琅满目的古物,晶莹剔透的玉扳指、玉杯;雕饰精美的镌花妆盒、头饰;意蕴深厚的蒙古象棋、线装经文„„昏黄的光束从玻璃底部发散出来,将它们映衬地更加富有历史气息,让观览者的心胸不由升腾起一股虔诚和骄傲的感觉。
沿着楼梯走入第二层展厅《中国北方古代民族摇篮》,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一个古典的小房间建筑;再深入一些,只见一个漂亮的蒙古包矗立在一束五彩的光环下,偏侧位置是蒙古民族一对新婚的夫妻在广袤的草原上并肩驰骋,心底油然而生温暖羡慕之感;中心一处展现原始民族生活状态的景致栩栩如生,原始的民族,落后的部落,人们的生活是简陋的,却也是幸福满足的: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那两副出土的棺木尸体,干瘪的头颅、细碎的骨骼,静静地安躺在一个四方青木的天地里,心中难免会有感慨,不管怎样,我们终究是空空落落地来,空空落落地走,尘归尘,土归土„„二楼出口处,白色的粉墙上书着“中国古代民族摇篮”几个大字,下面是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将士出战图,暗黄色的“前言”一页书写者北方人民不朽的精神气概和英雄风貌。
第三层展厅《北方狩猎游牧民族家园》的入口处摆着两个高大的青花瓷瓶,上面绘着江山水乡的柔美韵调,漫步进入,展示的都是呼伦贝尔三少民族的生活风貌,雕龙的柱子、厚实的衣袍、精美的香囊,青绿的球场和俊朗的小伙子,哄着小宝宝睡觉唱着摇篮曲的姑娘,一切都是那样的安详、和谐、美好。缀满晶莹雪花的枝桠下,一个憨实的中年人在吹奏悠远的歌谣,净白的帷帐内,有温热的锅炉架在炙热的火上烧着什么,吱吱作响,让我下意识地以为那就是真的人和事。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不禁回首再望一眼那质朴的牌匾,原来北方的民族比我想象中的更淳朴可亲,它们也同样有着深厚悠久的文化和不朽的精神。真心的希望这样的文化和文明能够永远地传承下去。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呼伦贝尔里的博物馆。

参观呼伦贝尔市博物馆的观后感责任认识~

网上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文化,也为了促进新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我们轻尘义工协会在10月23日参观了省博物馆。刚到省博附近,我就被眼前宏伟的建筑震撼了。说实话,省博建的很漂亮。我和会友们四下乱逛,这儿瞅瞅那儿看看,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手中的相机不停地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将这一瞬间的美丽定格。走进博物馆内,也是一派富丽堂皇,大理石的地面特别干净,几乎能映出人的倒影。我们直接乘电梯到了四楼(我们的参观顺序是从上到下)。四楼都是一些古代的货币,各式各样、各个朝代的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各种宝钞、元宝,我拍了好多照片留念呢。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哪里有各种房屋的模型,有的还建在假山的半山腰上,特别逼真。还有各家大院,如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他们的建筑构思各有特点,但都显现出了那时晋商的富有。他们的房屋都气势恢宏。还有各种名胜,如山海关、岳阳楼等。我不禁佩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怎么会指出那么精妙的模型呢?三楼还有制作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比如有一个场景重现了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们用火烤鱼,人物十分逼真,你甚至能看到他们的睫毛,咋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呢?还有的现实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让人触目惊心。三楼完了是二楼,那儿是书画作品,大多出自名家,有各种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应有尽有。如果你对书画有兴趣的话,那儿肯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另外还有大量绘画作品。参观完后,我有种特别自豪的感觉,我为咱们的祖先感到骄傲,他们是聪明与智慧的象征,同时我又对他们那时的生活特别好奇。如果我能回到古代去亲自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那该有多好啊。先认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就要把他们发扬光大,而且要好好保护他们。与此同时,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事前的疏忽,没有准确查明天气状况,活动期间阴雨连绵,或多或少给活动带来了不便;而人数多且下着雨,所以乘公交车时秩序有点混乱;成员都是自由参观的,缺少一定的气氛;博物馆很大,而时间又很仓促,因而只能大致参观一下。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还是成功的。通过它我们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充分表现了轻尘义工协会的积极活跃几个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积极配合,让每一次活动都的有意义。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协会能够越越好。

初三,是个告别个性,既而用希望与努力苦盼灰色后的红色的时节。在匆匆岁月中,我们都在等待着胜利的红色向我们迎来。在这灰色的时期我又在寻寻觅觅中,捕获了种种其他的颜色。
蓝色我想起了学校那一排排的课桌。往日的课桌文化与那一个个弹来弹去的硬币以不复存在了,现在的课桌都被一本本厚重的书压的快喘不过气了。我们一个个都失去了往日的童真,换来的只是苦涩与无奈……在这苦涩与无奈中我又找到了快乐,挑战自我的快乐。
绿色我想起了学校那一小片供我休息的小庭院。曾几何时,我拿者四国棋与同学在那厮杀,现在的我有时只有捧着一本语文书在那啃古文而已;曾几何时,我同同学在那追逐、嬉戏,现在的我有时只能轻触那稍许浑浊的池塘河水,从中寻找到往昔的快乐……在这回忆中我又找到了快乐,自然的快乐。橙色我想起了学校那一个个篮球。与安静、沉闷的课堂相比,球场的争霸是以一个侧面反映了初三学生紧张的学业生活。那些在考场的竞争,或许以转化为球场的争夺。如果你在考场失败了,那你就在球场大干一场吧,在每一次的大汗淋漓后的快感与获胜的自信,相会使我们在考场上的勇气倍增,更增添成功的把握。在这大汗淋漓中我找到了快乐,自信的快乐。蓝、绿、橙代表了我对初三的感受,相信更多的同学会以更多的颜色来形容初三的生活。或许有的人有抱怨,但更多的人是从苦中寻找快乐。苦到头那就是甜!
古人云:“苦尽甘来。”不就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