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钢结构施工通病分析及防治办法?

作者&投稿:艾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如今钢结构工程日益受到更多建设单位的青睐。在承接钢结构安装工程时,怎样才能确保施工又快又好?这里为您总结了一份通病防治方法,一起来看吧。
安装偏差问题
本章节着重介绍钢柱安装标高尺寸超差,钢柱垂直度超差,吊车梁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问题。
1.钢柱安装标高尺寸超差
【现象】
钢柱安装后标高尺寸,影响其他构件安装调整的难度。
【原因】
基础标高不正确,安装前未对基础的坐标和标高检查验收或处理不当。
【防治】
(1)严格按设计图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在安装前对钢柱基础进行检查验收,并按基础标高和钢柱的实际长度或托座支承面进行选配,使安装后各钢柱的标高尺寸达到一致,不致过高或过低。
(2)按以下几种方法处理基础标高的调整:
1)钢柱总长度应符合质量要求,可将基础支承面一次浇灌到设计标高,安装时直接就位不做调整;
2)钢柱基础先浇灌到较设计标高低40~60mm的位置,然后用细石混凝土找平至设计标高,二次浇灌找平层应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达到基础的设计强度,不致形成夹层;
3)将基础浇灌到比设计标高低40~60mm,在钢柱安装在调整用的垫铁上再浇灌混凝土;
4)预先按设计标高埋置好柱脚支承件(型钢、钢轨等),待钢柱安装后,再浇灌水泥砂浆。
2.钢柱垂直度超差
【现象】钢柱安装后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允许值,除对本身结构承受的压力强度有影响外,还会影响其他构件的安装。
【原因】
(1)钢柱本身在制造时控制变形措施不当,对柱身弯矢高超差未进行处理。
(2)安装前对钢柱的质量进行检查,如有变形缺陷应进行处理后再安装。
(3)在外力作用下对易变形的钢柱未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在吊装时也未采取加固措施。另外,环境温差、风力、日照等外界影响和焊接变形等因素都有关系。
【防治】
(1)在制作、安装、焊接操作中均应采取防变形措施,对已制作好和待安装的钢柱在放置时要支承垫好,运输过程也要如此,以防因自重而产生的弯矩引起变形;竖向吊装时的吊点一般应选择在柱全长的2/3的位置。
(2)在校正钢柱垂直度时先固定两端边柱为基准柱,以纵横轴线为准校正其余各柱,在调垂直度时,可按钢柱实际倾斜数值及其尺寸,用公式计算垫铁所需增减的厚度,以调整其垂直度。
(3)在调整钢柱垂直度时,应注意温差和风力作用下的变形,一般宜在早晨或日射温度较低时的环境中进行。在钢柱与屋架连接后吊装屋面板时,严禁从一坡进行,应由上弦中心两坡边缘向中间对称同步进行。
3.吊车梁垂直度和水平度偏差
【现象】
在施工中经常遇到吊车梁的垂直度、水平度和两条吊车梁的相对标高超过允许偏差,影响到吊车轨道的安装。
【原因】
(1)吊车梁本身的制作质量不符合要求。
(2)钢柱的制作和安装未达到要求。
(3)钢柱支承吊车梁的托座面标高和水平度导致吊车梁上平面的高度或水平度及两条吊车梁的相对标高超差。
【防治】
(1)在制作钢柱时,对钢柱底面到托座面的尺寸及扭曲变形严格控制。
(2)在安装定位时调整好钢柱的垂直度和托座的水平度,预先测量吊车梁支承处的高度和托座距柱底的高度,可用垫铁在基础上平面或托座支承面上预先调整。
(3)安装时应在梁的上翼缘平面事先划好的中心线进行找正、调平,在认真复测有关尺寸能满足吊车轨道安装要求时,一般对该值的控制应以安装的吊车梁无负荷时,无下挠为准,若安装后上拱度过大, 会影响下一步吊车轨道的安装。
安装方法不当
本章节着重介绍基础灌浆的质量不符合要求,钢屋架拱度不符合要求,吊车轨道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问题。
1.基础灌浆的质量不符合要求
【现象】
钢柱基础面与钢柱底面在二次灌浆后存在空隙,砂浆填充不实,特别是底板下平面的中心,且未对基础上平面边缘做散水处理。
【原因】
钢柱底面与基础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太小,砂浆不易充填,采用灌浆的材料选配不当,操作工艺不正确,选用工具不恰当。
【防治】
(1)保持基础支承面在用垫铁调整标高时使与钢柱底板下表面间的距离不小于40mm,以利于灌浆和填满空隙。
(2)对二次灌浆所用水泥砂浆应比原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级,冬季施工时应在砂浆中掺入防冻剂、早强剂,以防止出现冻害或强度上升缓慢的缺陷;浇灌前应将基础表面的污物处理干净,并用清水湿润原基础表面后再浇灌砂浆。
(3)对于一些灌浆空隙较小的钢柱基础,可在柱脚钢板上开孔做为灌浆之用,对底座钢板长,宽均在1m以上的可如此处理,在养生期达到后,再将钢柱底板开孔处用小钢板覆盖焊死。
(4)按设计要求需做灌浆后强度试验的,应在同批施工基础中采用四种材料,同一配合比,同一施工方法制作两组砂浆试件,一组在钢结构吊装前作强度试验,另一组试件进行28d标准养护,做龄期强度备查。
2.钢屋架拱度不符合要求
【现象】拱度过大,影响钢柱的连接,使上部跨度尺寸成负偏差;拱度下挠不但影响受力载荷,还会加大钢柱上部跨度尺寸及垂直度偏差。
【原因】
(1)制作时未按规定的起拱度进行加工或拱度变形未处理。
(2)屋架吊装未进行刚性加固,吊点选择不正确。
【防治】
(1)在制作时应按规定的跨度比进行起拱。
(2)在制作中凡是拱度及其他结构发生变形时,要校正至符合要求后才能吊装。
(3)吊装前选定合理的吊装方案,按不同跨度的尺寸进行加固,并选择正确的吊点,以避免钢屋架的拱度发生上拱过大或下挠变形的问题。
3.吊车轨道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
【现象】
安装后的吊车轨道,水平度、直线度以及两条轨道的相对标高超差,吊车轨道中心和吊车梁的中心重合度超差等。
【原因】
(1)因吊车梁安装的质量缺陷导致吊车轨道的标高、水平度超差。
(2)吊车轨道在安装前未经矫正就安装或虽经矫正但未达到要求。
(3)吊车轨道安装前未对吊车梁的标高、水平度和中心线坐标等进行验收。
【防治】
(1)在吊车轨道安装前对吊车梁进行标高、水平度和中心直线的检查验收,同时沿轨道全长使两条轨道的接头相互错开,不要集中在同一位置。
(2)在吊车轨道安装前对轨道的弯曲变形进行矫正。
(3)固定轨道的螺栓应用防松措施,一般在螺母下加弹簧垫圈或防松螺母,以防吊车在使用中受到外力的作用和振动使螺母松脱。
(4)轨道在混凝土吊车梁上安装时,轨道下所垫的垫铁要平整,保证与轨道底面紧密接触,接触面积应大于60%;垫板与混凝土吊车梁的间隙应大于25mm,并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填实;垫板之间应焊牢固。如系钢梁、垫铁应与吊车梁焊牢。
焊接问题
本章节着重介绍切割边未加工或达不到规范要求,焊缝连接缺陷问题。
1.切割边未加工或达不到规范要求
【现象】
钢材切割面存在大于1mm的缺棱、弯曲不平等缺陷。
【原因】
气割过程操作不规范,切割工艺不符合要求。
【防治】
(1)气割前检查确认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全部运行正常,压力表正常无损,割嘴气流顺畅,割炬角度无误。
(2)根据机械和板厚选择正确的工艺参数。
(3)气割时调整氧气射流的形状,使其轮廓清晰,射力高,割炬移动保持匀速,割嘴表面以距焰心尖端2~5mm为宜。
2.焊缝连接缺陷
【现象】焊缝成形不良、弧坑、裂纹、焊瘤、未熔合、未焊透、咬肉、夹渣、气孔、母材擦伤等。
(1)气孔
【原因】
1)焊条受潮;
2)酸性焊条烘焙温度过高,焊件不清洁;
3)电流过大使焊条发红;
4)保护性气体不纯;
5)焊丝锈蚀。
【防治】
1)焊前必须将焊缝坡口表面杂质清理干净;
2)合理选择焊接方法;
3)焊件材料必须适当烘焙;
4)在风速大的环境下施焊应采取防风措施。
(2)夹渣
【原因】
1)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熔渣太稠;
2)焊件上或坡口内的锈蚀或其他杂质未清理干净;
3)分层焊时,各层熔渣在焊接工程中未彻底清除干净便进行下一层的焊接;4)电流太小,焊速太快。
【防治】
1)采用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条;
2)焊前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及坡口尺寸;
3)坡口两侧要清理干净;
4)在多层施焊时要彻底清理每层的熔渣。
(3)咬肉
【原因】
1)电流过大;
2)电弧过长或运条角度不当;
3)焊接位置不当。
【预防】
1)在施焊时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2)采用正确的运条方法;
3)采用合适的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
(4)未焊透
【原因】
1)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
2)坡口角度太小,焊接角度不当;
3)焊条有偏心;
4)双面焊时,背部清根不彻底;
5)焊件上有锈蚀等未清理干净的杂质;
6)定位焊时焊接材料的不匹配,焊角尺寸和焊点间距不规范,影响焊缝成形,造成未焊透,未熔合缺陷。
【防治】
1)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
2)正确选用坡口型式、尺寸、角度和间隙;
3)采用适当的工艺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4)定位焊必须由持相应合格证的焊工施焊,定位焊时使用与正式焊相同的焊接材料,要求清根的焊缝应在接头坡口的外侧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焊缝上有气孔和裂纹时,铲除后重新焊接。
材料问题
本章节着重介绍构件运输、堆放变形,构件跨度不准确问题。
1.构件运输,堆放变形
【现象】构件在运输或堆放时发生变形,出现死弯或缓弯。
【原因】
(1)构件制作时因焊接而产生变形,一般呈现缓弯;
(2)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产生变形,一般呈现死弯;
(3)构件垫点不合理,如上下垫木不垂直等,堆放场地发生沉陷,使构件产生死弯或缓弯变形。
【防治】
(1)构件发生死弯变形,一般采用机械矫正法治理,即用千斤顶或其他工具矫正或辅以氧乙炔火焰烤后矫正,视结构刚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以工具矫正为主,氧乙炔烘烤为辅,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结构发生缓弯变形时,可采用氧乙炔火焰加热矫正,一般采用大型氧乙炔火焰枪烤。火焰烘烤时,线状加热多用于矫正变形量较大或刚性较大的结构;三角形加热常用于矫正厚度较大、刚性较强构件的弯曲变形。
2.构件跨度不准确
【现象】
构件跨度值大于或小于设计数值。
【原因】
(1)构件制作尺寸偏大或偏小;
(2)小拼装构件累积偏差造成跨度不准;
(3)钢尺不统一。
【防治】
(1)由于构件制作偏差,起拱与跨度值发生矛盾时,应先满足起拱数值。为保证起拱和跨度数值准确,必须严格按照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构件制作尺寸的精确度;
(2)小拼构件偏差必须在中拼时消除;
(3)构件在制作、拼装、吊装中所用的钢尺应统一。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钢结构厂房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和防控措施?
答:但正由于施工工期短,高空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多、吊装重型构件频繁且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几乎全部处于二米以上高空作业状态,发生事故的概率风险很大。本文通多年的钢结构施工管理和监督的实践,在对钢结构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和施工危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采取有效地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控措施、降低...

施工必备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答:在钢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致钢结构出现缺陷。钢结构焊接的缺陷主要有裂纹、未熔合及未焊透、气孔、固体夹杂、咬边、焊瘤、飞溅及电弧不稳定。接下来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缺陷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处理。裂纹 原因:裂纹通常有冷、热之分。其中,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结构设计不...

【浅议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和控制措施】钢结构初始缺陷
答:摘要:本文对钢结构的一些重要管理程序做了分析, 然后对钢结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控制措施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质量缺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钢结构施工重要的管理程序 1. 1钢结构施工单位技术资质及施工方案审查 钢结构工程焊接制作与安装施...

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
答:近年来,我们发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较多,这已成为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的一大通病。现对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简析如下: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主要情况 (1)多层砖混结构;(2)小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3)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4)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

冬季钢结构施工隐患及施工措施有哪些
答:一、钢构件在负温时加工的注意事项 1、冬季钢结构加工和安装冬季施工要严格依据有关钢结构冬季施工规定执行。2、钢结构件在正温加工负温安装时,应根据环境温度的差异考虑构件收缩量,并在施工中采取调整偏差的技术措施。3、参加负温钢结构施工的电焊工应经过负温度焊接工艺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

连续梁质量通病 行车梁制作常见通病及对策探讨
答:[1]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S].[2] 江茜.钢结构工程施工禁忌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蒋曙杰,陈建平.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4] 朱学忠.看图学电弧焊[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卢本.金属焊接技术禁忌[M].北京:机械...

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基本信息
答:《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是由作者王来等人编撰的一本专业著作,收录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的丛书中,其ISBN号码为9787802271210。该书于2006年8月1日首次出版,是一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16开平装版本,共计278页,专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监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精心设计。本书详细探讨了钢结构工程...

钢结构加工制造质量通病材料或零部件露天堆放处支点少,浸泡水中如何预 ...
答:一、防治措施:材料或零部件露天堆放增加垫高的支撑点,做好露天场地的排水沟。

钢结构焊接变形防治方法?
答:因此,为了防治焊接变形,在焊接施工过程中必须制订合理的工艺措施。钢结构焊接变形防治 1 焊接节点构造设计 ①控制焊缝的数量和大小。钢结构焊缝数量多、尺寸大,焊接时的热输入量也越多,造成的焊接变形也更大。因此,在钢结构焊接节点构造设计时,应设法控制焊缝的数量和大小,尽可能减少焊接变形。②根据...

钢结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答:可以通过左右螺栓微调调整柱子垂直度、柱底板垫加钢板调整牛腿标高、矫正歪斜的锚栓等方法 如果实在偏差过大 是前期工程在安装、测量锚栓定位时候出的差错 那么前期的基础审核就不该通过 需要返工或重建 梁柱连接如存在过长或过短 原因是多方面的 和先期工程制安、先期测量、钢构件生产制作放样精准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