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藏宜为什么死,是怎么落网的

作者&投稿:郝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46年,国民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悼念活动,在葬礼上,蒋介石声泪俱下的说到:唯君之死不可补偿。这位能让蒋介石亲自为其选墓地的主就是军统第一人戴笠。作为国民党军统的副局长,在他的领导下,只要是与蒋介石政府为敌的分子都被其迫害或杀死。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日本人合作的汉奸,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所以戴笠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刀,而因为他飘忽不定的行踪,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戴笠是飞机失事而死的,这名位高权重的军统教父死了之后,生前围在他身边的附庸者也如同国民政府一般由盛转衰,而他的独子戴藏宜又有怎样的命运呢?

1、虎父却生犬子

戴笠,1897年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保安乡,16岁小学毕业后娶了大自己两岁的毛秀丛为妻,并于次年生下独子戴藏宜。

戴笠婚后前往杭州就读省立一中,1926年入学黄埔军校第二期,两年后便开始为蒋介石进行情报活动,自此戴笠深得蒋介石信任并最终成为军统一把手。

戴笠虽然有着过硬的工作能力,但是他的私生活极为混乱,风流成性。

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有一个神仙洞用来与电影明星胡蝶同居。即便已经有佳人在旁,戴笠也没有放过军统内部的女特务,她们同样也是戴笠的掌上玩物。

下属们知道他的这个喜好,在其乘车巡查时,通常会安排一个美艳的女秘书随车跟着。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风流债如此之多的戴笠却只有戴藏宜这根独苗,而这个戴藏宜除了继承了父亲的风流和长相外却资质平庸,能力一般。

1915年出生的戴藏宜从小跟着祖母蓝月喜在保安乡长大,由于蓝氏的宠溺,少年时期的戴藏宜并不爱读书,读完小学后就不愿再读了。

蓝氏管不了他,便让儿子戴笠管教他,戴笠强行安排戴藏宜前往上海读大学,然而初到上海的新鲜,让戴藏宜根本无心读书,整日沉迷玩乐,还没毕业就被戴笠送回了老家保安。

回到保安的戴藏宜狐假虎威,在乡里小学担任校务主任,代理校长,乡长,乡兵役协会常务干事等多个职务。

与父亲一样,戴藏宜也是风流成性,学校里的女教师被骚扰蹂躏,但碍于其父的强大势力也只能忍气吞声。

1939年,戴藏宜的母亲毛秀丛罹患子宫癌去世,戴藏宜奉父之命前往上海料理丧事并将母亲骨灰带回老家保安。

戴笠看到不思进取的儿子很是气愤,便命令江山县县长成立国民自卫队让戴藏宜做主任,希望儿子能做出一定的成绩。

2、替父杀人,欠下血债

1941年6月19日深夜,共产党地下区委书记华春荣被人在家中残忍杀害,凶手连他的儿子都没有放过,用毒药将其害死了。

这件事被中共江夏县委记为不共戴天之仇,并表示此仇必报,而下此毒手的便是戴藏宜。

戴藏宜与华春荣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这事还得从其父戴笠说起。

戴笠风流的毛病并不是在发迹之后才有的,当他在保安乡的时候便是如此了。

1920年时,戴笠23岁,当时他负责看管家里的山地,因而时常会去山上巡逻。有一天在山上溜达的时候偶遇了一个挖野菜的少女,一看到身材曼妙的少女,戴笠的脑海里便有了坏念头,看了看周围空无一人便上前调戏,少女则破口大骂。

看着少女如此凶悍,戴笠便诬陷其偷他家的竹笋并抓住少女,对她上下其手意图不轨。

少女大喊救命,此时突然蹦出一个彪形大汉高声喝道:禽兽,住手!并将戴笠狠狠揍了一顿,这人就是华春荣。

被破坏好事的戴笠非常生气,事后便找人打听想要报仇。后来了解到华春荣家住华龙溪,是纸行老板,身兼广渡乡乡长。

好巧不巧的是,戴笠有个亲戚娶了他们华龙溪华家的女儿。戴笠看华春荣家境殷实便有意攀附,厚着脸皮上门攀亲戚。

而华春荣是个非常正直的人,豁达的性格让他接受了戴笠的道歉,希望他能改邪归正做个好人,并与戴笠成为了朋友,殊不知这是引贼入室。

戴笠经常去华春荣的纸行混吃混喝,有一天趁华春荣不在,竟偷得一封盖有纸行印章的信函。

看着这个信函戴笠动了歪脑筋,他把有字的一半裁剪掉,留下带有印章的白纸,然后在上面写了一封要钱的便函,就这样拿着作假的便函去钱庄支取了一百块大洋。

直到年底纸行和钱庄对账才发现,华春荣便去向戴笠索要钱财,戴笠没有钱,华春荣也拿他没有办法,为了防止再犯,华春荣便让戴笠写下了《悔过书》。

后来戴笠去了上海,认识了黑帮老大杜月笙,两人还称兄道弟,此时戴笠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深夜总会想起那封《悔过书》,怕对自己的声誉有所影响。

戴笠也曾给华春荣写信索要过,但是并未收到回信,这让戴笠更加害怕,认为华春荣是想等自己发迹了要挟自己。

时间来到1941年4月,戴笠已经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了,《悔过书》更加成为他心中的刺。

于是他借着衣锦还乡的时机邀请华春荣吃饭,想于席间讨回《悔过书》,谁知道华春荣压根没有去,这让戴笠火冒三丈。

然而作陪的张培森却告诉戴笠一个值得窃喜的消息,华春荣早在北伐时期就已经加入共产党了,现在的身份是中共地下区委书记。一个杀字在戴笠脑海里浮起。

事不宜迟,回到重庆的戴笠公报私仇,立马给儿子拍了一份电报,让其秘密将华春荣杀害。就这样,戴藏宜为父杀人,欠下了血债,为自己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祸根。

3、被自己人出卖落网

戴藏宜在父亲的扶持下,在江山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将国民党的政治活动搞得有模有样。

1942年建立了电台;1943年当选为县议员;1944年在蒋经国发起的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运动中,发动江山本县的知识青年从军抗日。

戴藏宜后面还加入了军统,历任南京卫戎司令部上校秘书,忠义救国军少将参议,京沪铁路警务处少将专员等。

在戴笠飞机失事后,蒋介石为失去一员大将而痛心,便将戴藏宜任命为戴雨农将军纪念事业筹备处主任,让其负责雨农中学、雨农医院、雨农图书馆(戴笠号雨农)的筹建工作。

戴笠出事后不久,其祖母蓝氏也病故,戴藏宜为其大办丧事,因为蓝氏在当地为人和善,很多人都自发送行。

丧礼办完不到一个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了杭州,又一个月后,江山解放。

戴藏宜自知军统之子的身份在此处并不安全,加上战事吃紧,便收拾了家里的武器和财产装到箱子里带着妻儿随行准备逃亡。

家里的多数财产是当时祖母蓝氏73岁生日的时候,国民党要员们在毛人凤的组织下给的生日贺礼,共计28件。

毛人凤是戴笠的手下,在戴笠失事后便接替其管理军统局,毛人凤一直对老太太隐瞒了上司的死讯,偶尔蓝氏问起,便说戴笠被蒋介石派到英国(意指阴间)去公干了。

除了贺礼,还有一张所有国民党要员的祝寿礼单和祝词,原本是戴藏宜的法宝,后来却成为了坐实他身份的催命符。

戴藏宜原本想通过仙霞岭古道南行,前往闽北浦城找到当年军统的东南办事处,然后找到旧关系安排他们转道福州、马尾、越海逃亡台湾。

然而刚通过仙霞岭来到福建浦城县的水北乡时,解放军就已经到了闽北境地,眼看闽北解放在即,水北也是混乱不堪。

正在惆怅时,一声举起手来让戴藏宜吓得一哆嗦,以为是中共人员,哆哆嗦嗦回头一看,来人穿着国民党的军服。原来是自己人,戴藏宜心里舒了一口气,颇为摆谱地说道:

你们是乡民团吧?没事没事,我认识你们乡长,请他出来,我有话跟他说。

那人见戴藏宜说话不像普通人,便赶忙去汇报乡民团团长王根发。

一见到王根发,戴藏宜便递上自己的名片自报家门:我是戴笠的儿子,浙江省江山县参议员戴藏宜。

没想到王根发一听不屑地哼哼两声:戴笠?那个坐飞机去见阎王的?别说他了,今天就是阎王来了也得走流程。说罢便把戴藏宜带的箱子抢了过来并打开。

当看到箱子里的美钞和黄金时,让悍匪出生的王根发得眼睛都直了,他从没有看过这么多的钱。

望着没见过世面的王根发,戴藏宜说道:箱子夹层里还有样东西,你可以拿出来看看。

戴藏宜说的东西就是自己视为法宝的祝寿礼单和贺信,这可是他去台湾安家立命的东西。

然而这个法宝在王根发的眼里啥也不是,他不耐烦地扔在一旁,让下面的人把戴藏宜一行人关在一个小屋子里,便准备开始分赃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这群人个个都想自己能分得更多,王根发自然不肯,分赃不均导致大家开始争吵,甚至快要打起来。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共军来了,话音刚落,十几名持枪解放军冲了进来。

说来好笑的是,解放军能快速准确到达这里,竟然是民团中有人觉得自己捞不到油水,而那边解放军已经到了浦城,就想着不如去告密以求换取宽大处理。

解放军看到那张印着国民党高级部门头衔的礼单和贺辞,认为此人不是一般的人物,便将戴藏宜押往浦城交由47师政治部看管。

最终戴藏宜被自己人出卖,跟着解放军来到浦城,谁知道大胆的戴藏宜竟然趁机跳窗逃回了江山。

4、自首后再度逃跑

回到江山的戴藏宜因为钱财被解放军军管会封存了,所以回到江山的日子并不好过。

另一边中共政府解放进程越来越快,戴藏宜咬咬牙,想着如果自首或许能糊弄过去,从此逃脱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

于是7月14日中午,戴藏宜来到县政府告诉门卫,自己是来跟长官们会晤的,武装门卫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便带着他去见各位领导。

一进办公室,戴藏宜就开始套近乎,一口一个苏县长(县委书记苏明)、李局长(县公安局长李春林)。

然而大家对这个看似熟络的人并没有印象,正当苏明想问其来路时,一位曾是地下工作者的队员对着苏明耳朵说道:这个人是戴笠的儿子戴藏宜,两人长得太像了。

一听到是戴藏宜,李局长立马拉响了警戒,并质问其来此的目的是什么?

戴藏宜一脸谄媚地说道:各位长官,我是跟大家当面会晤的,因为我非常感谢中共政府对我们这些人的宽大处理,我对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后悔惭愧,所以前来认错,还希望各位长官能宽宏大量啊。

戴藏宜,我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可不是我们说放过你就放过你,你自己汇报自己的罪行。李局长厉声说道。

戴藏宜吓得直哆嗦,赶忙接话道:是,我这就来登记,这就来汇报。

苏书记说道:我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必究。你将自己的罪过交代清楚,可以对现存的军统分子进行揭发,揭露潜伏下来的特务,将功补过。

说罢便将戴藏宜关进了一个小房间,给了他纸和笔,让他好好将自己的罪行写下来。

然而刚刚演完戏的戴藏宜心有余悸,眼珠子一转,想到多年前自己迫害的中共党员华春荣,这条人命是自己犯下的,要是交代出来肯定是死罪一条,于是戴藏宜又利用我党的宽大施计逃跑了。

要说之前还没有关注到戴藏宜的话,那这次的逃脱就引起了省里领导的注意,上级要求江山县政府限期抓住戴藏宜。

而当抓捕人员前往他的住所搜查时,早已人去楼空了,有人说看到他往山林的方向去了,但是江山山林茂密,里面还有很多凶猛的野兽,戴藏宜难道躲到山洞里去了吗?

5、老先生智推擒贼,最终死刑收场

戴藏宜有一位小学老师姓祝,住在县城东北临近衢县大溪滩乡,他喜欢去乡政府旁边的邮政代办所看报纸了解局势。

有一天去的时候遇到了刘家乡一个不识字的乡民买报纸,因为以前是老师,祝老先生对附近乡里的人都比较熟悉,祝老觉得奇怪便打趣道:你向来不识字,想看报学字啊?

没想到来人也没避讳说道:我是来买报给少爷看的。

这一回答引起了祝老先生的警觉,因为他知道乡民口中的少爷是当地人对戴藏宜的戏称,而因为看报,他知道政府正在抓捕戴藏宜,于是赶忙去县政府告知情况。

果然,在县公安局的部署下,崔副局长亲自带队前往刘家乡,将正在研究浙江日报的戴藏宜抓了个正着,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连夜将其送到杭州小车桥省第一监狱。

进了监狱的戴藏宜刚开始还是装疯卖傻演戏,想要跟前两次一样蒙混过关,然后趁机逃出去。

但是他低估了政府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最后只能将自己以往所犯的罪过择轻交代了一番,在认罪状的最后一句写道:若得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安居乐业,实乃大幸也。

然而戴藏宜想求活的想法并没有如愿,因为他对罪行的隐瞒和两次逃脱,加之对中共党员的迫害,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戴藏宜死刑,并于1951年1月30日执行。

6、妻儿现状

得知戴藏宜被处死的消息,蒋介石感到非常对不起戴笠,便安排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少校特工王时叙潜返大陆,将戴笠之子的妻儿接往台湾。

王时叙通过联系当时在上海市公安局任职的黄福源暗地里帮忙,黄福源是原国民党的留用人员,因为在解放前期曾奉命伪装成进步人士救过共产党人,所以是受信对象。

通过黄福源的帮助,王时叙成功将戴藏宜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偷渡到台湾。

到了台湾之后蒋介石就接见了他们,在蒋介石的关怀下,最终戴藏宜的大儿子戴以宽出国留学,后在美国工作,小儿子戴以昶大学毕业后投身商界,成为商界精英。

戴藏宜的次子戴以宏却没有离开大陆,当时戴以宏只有6岁,母亲离开大陆后,便由潜伏在上海的国民党特务照顾。

后来这名特务被发现,并被公安机关逮捕入狱,9岁的戴以宏被送进了宋庆龄资助开办的孤儿院。

上世纪70年代,戴以宏以戴笠之孙的身份被调查,但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戴以宏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这反而让其在后来的镇压中得以幸存,最后戴以宏在安徽安家工作。

由此一家人便在祖国的两端隔海相望,过着各自的生活。



~

罗成是怎么死的?
答:根据《隋唐演义》罗成是被李建成 李元吉害死的。罗成本来有伤,不宜出战,李建成 李元吉以种种借口让罗成出去会斗苏定方,罗成没办法 ,忍着伤痛出去杀敌,结果李建成 李元吉关闭城门,想活活累死罗成,不让他回城。结果就是带伤 苏定方仍然不是罗成的对手,于是苏定方定了一条诡计,做了一个...

白酒如何窖藏
答:玻璃瓶也是可以的,它不仅可以保持原来的品质,又不容意使瓶中白酒酒精挥发。3、贮藏环境除地下室和农村地下窖外,也可因地自宜,选择不用经常搬动的仓房或空地都可。如有条件可以将众多的白酒(陶坛装)放到一起,我们经过实践觉得众多的酒在一起贮藏,要比单独存放的酒品质提升的快。

三国里张松是怎么死的
答:张松是被刘璋斩杀的。张松是三国时期刘璋领导下的一位谋士,他在刘璋的领导下名声很差。然而,由于刘璋太软弱,张松终于选择了卖家来寻求荣誉。起初他想依靠曹操,不幸的是,曹操没有接受他,他转而依赖刘备,为刘备占领宜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后来被刘璋发现,并被刘璋杀害。

...婚外情让人疯狂,美艳农妇连环谋杀丈夫和情夫,后来怎样?
答:陈果想着阿香要请人打死他,就想先把她整死。因此到餐厅厨房拿水果刀放到卧房的书桌内。十多分钟后,阿香从外边回家,一进家又再次骂陈果。陈果一气之下,把门合上。为了更好地不许阿香走出去,陈果强制把阿香衣服和裤子脱下,并把阿香抱起来摔到地面上,随后取出事前藏在书桌内的水果刀朝阿香的颈部...

三国演义曹冲到底怎么死的
答:曹冲是重病而逝。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

潘安是怎么死的?
答:当时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为人狡黠经常鞭挞他。如今孙秀得势遂罗织罪名说他和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于是他和石崇等人被诛灭三族,当初孙秀当上宰相,潘岳在朝堂上遇见他,问道:“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孙令还记得当初吗)孙秀回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潘岳于是自知不免。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答:宰相吴充对神宗说:“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弥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曹太后说:“昔仁宗策贤良,归喜曰:‘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今杀之可乎?”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神宗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

雍正王朝文字狱第一案:年羹尧案是怎么发生的?
答:雍正二年(1724年),权势赫赫的年羹尧进京觐见,钱名世赠诗谀颂,有“分陕旌旗周召伯,从天鼓角汉将军”、“钟鼎名勒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等诗句以捧年的臭脚。年羹尧受诛,钱名世当然在劫难闻逃。雍正给他加的罪名是“曲尽谄媚,颂扬奸恶”。但没有杀他,只是把他革职逐回原籍,却又御书“...

什么叫后葬,何朝产生后藏,历史原因是什么?
答:江南难土薄潮多,宜浅。 取四势,而用法者凡二: (1)厚葬法。藏平冈者,应厚墩以蓄聚天和也。平冈易招摄而难蓄聚。 (2)薄葬法。藏山谷者,宜薄堆以招摄天和也。山谷易蓄聚,而难招摄。 审生气之质性而用法者凡十五: (1)吞葬法。穴体微小,不宜打破,于微凸下,穿一小孔洞,将棺送入洞内,以厚土封...

为什么猫咪死后不宜埋葬,而是要挂在树上?
答:猫见老虎上不了树,倚在树上洋洋自得,夸耀自己本事,并取笑老虎不会爬树,扬言自己就是死也要死在树上,绝不让老虎毁坏尸首,叫它不必傻等。老虎一听,在树下大发雷霆,徒喊奈何,偶一回首即扑向狗,找担保人是问,狗见来势不妙拔腿就跑,恰好路边是一片芉田,因势闯进芉丛藏身,芉叶翠绿如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