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简介及生平事迹

作者&投稿:伯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常说,
读明史不可不知张居正。
明朝著名政治家张居正,生前权倾天下,恩宠无以复加,但死后很快被治罪抄家。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批评他,专权乱政,是贪图名利的野心家;
大清官海瑞也说他,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然而,梁启超却夸他为“中国六大政治家”;
史学家黄仁宇疾呼:
“世间再无张居正。

那么,他的功过是非到底该如何评定,又能给今人怎样的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朝首辅张居正的一生。
01
明嘉靖四年(1525年),张居正生于荆州府江陵县的一位秀才家。
他自幼聪明,3岁能读儒家经典,12岁就考中秀才。
13岁时他在乡试中落榜,结果却是主考官顾璘有意为之,因恐其过于顺利而得意忘形,便私下对他提点栽培。
23岁考取进士,踏入仕途,在恩师徐阶的辅助下,逐渐从一个官场新手,成长为大明第一首辅。
公元1572年,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成为集帝师与首辅两大要职于一身的权臣。
登上权力巅峰后,他立即开启他的改革大业。
先是变相恢复了已废除200余年的丞相制度,对人事大换血,将军事、财权、司法权等换上自己的心腹;
接着推行“一条鞭法”,
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他又做了军事改革,重用武将戚继光等,组建精兵强将,
从此打响 “戚家军”的名号。
他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把明朝从泥潭中一把拉起,成就“万历中兴”。
02
公元1577年,新政刚推行五年,正是改革的攻坚期。
但传来噩耗,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
按规定,他应立刻停职并回到原籍为父守丧三年。
张居正此时面临艰难抉择,如果回家守孝,那他的事业必将从此中断。
朝廷瞬息万变,别说三年,就算三天,他的命运就会随之改变,改革成果也将付诸东流。
如果不回家守孝,天下人唾沫亦足以把他淹死。
思前想后,张居正决心以事业为重,放弃守孝,但他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便与小皇帝上演一出“夺情”大戏。
夺情,就是指皇帝在一些特殊时刻,可以打破守孝规矩,强令大臣留职。
虽然万历皇帝昭告了天下,但文官集团显然认出,这是张居正的鬼主意,于是他们集体上书弹劾张居正。
然而他们不知道,张居正此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万历皇帝又一次庇护了自己的老师,狠狠责罚了这帮人,不是停职,就是把他们发配到边疆。只可惜,这一切都因张居正尚在人世。
也许是忌惮老师的威严,也许考虑到他手中的权力,
万历皇帝生前对他有多袒护,死后就对他有多憎恨。
03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七月九日,鞠躬尽瘁的大明首辅张居正,死于痔疮,享年58岁。张居正去世九天后,万历皇帝赠他上柱国(国家最高功勋之臣),谥号文忠,这是文职官员中等级第二高的封号。
然仅过四个月,针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就开始了。
张居正被定的罪名很多,但总的说来就一条:
专权乱政

仅有这一条,才真正戳到皇权的核心与痛处。尽管张居正在位时也不忘小心谨慎,但只要皇帝听信了流言,就把当年的师徒情谊,当成被张居正洗脑的结果。
自此,张居正的子孙后代均受株连,他的家族遭到灭顶之灾。
22岁的万历皇帝,已经“出师”了。
悲剧的是,张居正当权十年的家底,只够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糟蹋半个世纪。
直到崇祯十三年(1640),明亡前四年,张居正家族才获得全面平反。
江河日下,国破家亡,崇祯皇帝无限感慨:“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世间已无张居正。
正如黄仁宇所说,
“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
04
纵观张居正的一生,其功过得失皆在身后。
他是个兢兢业业的政治家,其改革成效斐然,是为功;
而他的过失也很明显,《明史》毫不避讳地指出他:
“偏忠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幸”。
他自以为是、好猜忌他人,度量狭小、骄傲自满容易膨胀;
他讨厌不同的声音,打压言官,喜欢听顺耳话,晚年任用了一些爱拍马屁的小人。
他长时间独掌权力,没有监督,不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晚年生活有些奢侈化。
但是纵观他的表现,他在临终前,还在思考着:改革怎么向前推进。即便遭到一些非议,但总的来说,他并没有玩物丧志,荒废改革大业。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
也赞叹:千古,唯此一人。
张居正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
良知和理想并不会消失,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间已无张居正。
#pgc-card .pgc-card-href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pc 样式*/ .pgc-card .pgc-card::after .pgc-cover .pgc-content .pgc-content-title .pgc-content-desc .pgc-content-price .pgc-card-buy .pgc-buy-text .pgc-icon-buy

~

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的生平 事迹 和主要成就
答: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

《海瑞》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海瑞》人物故事小传
答:居正死后,召为南京右都御史。万历十五年卒,谥“忠介”。 〔正史〕 海瑞,安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

刘龑(南汉高祖)详细资料大全
答:基本介绍 本名:刘龑 别称:刘岩、刘龑、刘陟、刘纻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南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889年 去世时间 :942年 主要成就 :平定岭南,建立南汉政权 諡号:天皇大帝 庙号:高祖 人物生平,雄立岭南,称帝改号,内政外交,四向征战,晚年生活,为政举措,政治,外交,经济,文化,人物评价,轶事典故,笼络光...

后梁末帝朱友贞的生平简介
答:朱友贞的生平 事迹 朱友贞是五代十国后梁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朱温第第四个儿子。朱友贞在联合赵岩等人密谋推翻朱友珪后,登基称帝,登基后年号改为乾化、贞明、龙德。朱友贞的主要成就是枭除凶逆,告慰王灵。现在就来看看朱友贞的生平事迹吧。朱友贞是后梁太祖朱温与元贞皇后张惠的儿子,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