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新人,想入佛,应该怎么做 我想修行入佛道首先怎么做呢

作者&投稿:势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楼主您好,以下是末学在家学佛的一些个人体会,希望能帮到您一点。
佛教有“信、解、行、证”四个阶段、相辅相成。“信”是佛教的重要基础,但仅停留在“信”的阶段是不够的。
第一步是初步生信,从每天坚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开始,默念出声念金刚念皆可,每天坚持至少念一句(多念当然更好),念时要在心里头能清清楚楚的听见每一个字方为有效。当您切身体会到佛菩萨的护佑以及命运的改善时,自然会生出一种纯朴的信。对应的教材是百度搜索“念佛感应录”或“e时代观世音菩萨感应录”新浪博客来看,可增强念下去的信心。“阿”念汉语拼音里的“a”;“南无”念拿摩,意思是恭敬皈依、愿意接受佛菩萨的救度护佑。{第一步与以下几步可同时进行。}
第二步,明确学佛的正确目的、搞清楚自己学佛的根机、依据自己学佛的根机来选择相应的法门修学。对应的教材可以在百度或优酷里找“陆居士《直达净土》视频讲座的第一讲、第二讲”来看。
第三步,培养出离六道轮回之心,即“出离心”,这是深入骨肉之信。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是苦、因果不虚”四个方面的深刻学习体会来培养。对应的教材可以在百度或优酷里找“四外加行讲解”或“陆居士《净土前导》、《因果不虚》系列视频”来看。
第四步,学习如何发“菩提心”,这是深入脑髓之信。对应的教材可以看看“极乐童子”新浪博客的《(真诚推荐)发菩提心》这篇文章。
出离心是一定要有的,有出离心才算真正进入佛门;菩提心比较难,随缘尽力去学即可。
第五步,选择法门实修。打下了坚实的“信”的基础,明确了学佛的正确目标、能够按照“机法相应”的原则找到适合自己根机的修行法门,“解、行、证”三个阶段自然不在话下了。
注意点1,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谦虚谨慎,放下身段,承认自己是个凡夫,是凡夫则必然无知,遇上不明白不理解甚至反感的说法不要马上下定论,可暂时先搁置一旁(就象吃饭时遇上一点小沙子,可先把小沙子拿掉,完全没必要因此而倒掉整碗饭,等吃完饭后回头一看,很可能会发现这个小沙子其实是个调味的盐粒)。
注意点2,不要急于找师父、不要急于出家。这些事情需随缘,在缘份到来之前,先好好的学习、了解清楚佛教再说。佛教有四种弟子:出家男众、出家女众、在家男众、在家女众,在家学习也一样能获得成就。
注意点3,学习过程中随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消除业障、积累福报的事,以帮助学习顺利进行,比如放生、吃素、抄写《僧伽吒经》等等。
南无阿弥陀佛,祝愿您开心顺意每一天!

非常赞叹您能够对佛教感兴趣。
学习佛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信仰。它还会影响到你今后的生活态度。学佛学习的好的会非常阳光自信,更会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学的不好的也就是学错了的不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烦恼与疲惫还会叫人远离他厌恶他。所以一定要做到真正的学佛做一位正信的佛教徒。
要做到正确的信仰就要打好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不会走偏走错。建议好好地看一看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学佛知津》还有慧律法师的《慧律法雨》等等。这两位大师的见解都是非常正确的。所以初学佛的人依照两位大师的著作来学习是绝对不会走弯路的。
这样把自己的基础打牢以后在接触佛教经典就会事半功倍。看完两位大师的书在可以好好参考南怀瑾先生的著作。济群法师、界诠法师、成刚法师的书都是非常好的。建立起了正确的信仰就可以参考这些法师的书了。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法门来作为自己主要修行的方向。

首先了解一些基础佛教知识,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升起信心,然后受三皈五戒就可以深入学佛了

您好,我有一个朋友是居士,曾经咨询过他这个问题,他说先找附近比较有声望的寺院庙宇,在那个寺院庙宇入佛,如有帮助,请采纳。

我想信佛 应该怎么入门 应该注意什么~

楼主想要学佛,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如果您要学佛可以这样学起!

一,看“了凡四训”,可以在网上找一下译文的,也可以看原文,这是一个宝坻县的老居士写的自己一生,是他一生改造命运的经验,他写出来告诉我们,所以,先看了凡四训。可以去买一本回来看,也可以在网上找。而且现在也有了凡四训拍成的电影,您也可以看一下。

二,看印光法师文钞,如果觉得太多可以先看一些精典的,比如“一函遍复”和“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这两篇文章在网上也查得到。

三,看净空法师的视频、录像或是书,最好看无量寿经的讲解。相信您会大有收获!

四,有了以上基础可以看楞严经。如果经文看不懂,可以看宣化上人注解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以戒为师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问题。很多的朋友学佛看着三藏经典,无从着手。面对着禅、净、唯识等等宗派,无所适从。佛法广博,如同浩瀚的海洋,我们怎样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快捷的道路,以便今生能够获得佛法的无穷利益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已为我们指出了其中的规则。三藏佛法并非无迹可循。该如何学习佛法的原则是很简单的。
学佛的朋友经常会问的问题就是我该学什么法门?我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说这太费事,念佛足以。在这些纷杂的言论中,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学,不知道该怎么修,有人甚至经过了长年累月的时间,依然是没有感应,没有受用,感觉不到学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按照世尊教导去学习。被上面所说的繁杂遮住了我们的眼睛,迷失了我们的道路。这些内容其实不过是细枝末节,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些问题上困扰。因为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不是修行的原则。就如同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手中的地图是指引我们方向,这是原则、宗旨。那么我们是坐船,乘车,这是方法。如果我们太关注于方法的区别,却忽略了所要行进的方向,那么当然不会到达目的地。
原则其实是十分简单的 。《楞严经》 中说:【 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就是原则,就是我们学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就是我们学佛的宗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会出生禅定,由禅定而产生智慧。
只要我们按照这个原则来修行,都会有成就,都会得到益处。你想求现生的福报,想往生净土,想获得禅定,想辩才无碍,没有问题,都可以获得。但是如果我们不按照这个原则修行,那么结果就十分有限,甚至会有副作用。
《佛遗教经》 中讲: 【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后世我们就把这句话概括为“以戒为师”。世尊说:在我离开以后,应该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贫穷的人得到宝藏。应该知道戒律是你们伟大的老师,就如同我住世教导一样。
世尊为什么这样教导我们?因为这是我们要犯的毛病!我们学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具体起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是这些目的怎样实现?靠什么实现?要靠戒。要 摄心为戒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这个。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那是个人的因缘,也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经典?这都是方法,而且也不能概括 摄心为戒 的含义,因为我们普通人,甚至出家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少有机会24小时去念佛、持咒。更不会每天都闭关打坐。这都是帮助的方法。摄心为戒是要我们把自己修正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把自己维护好,远离恶业痛苦。我们学佛的基础、基石就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用什么样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哪怕是一点点人天的福报也难以获得。
学佛的朋友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学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着怎样得定,怎样得神通感应。因为福报也好,智慧也罢无不是由戒产生的。经常见到有的同修一学佛就把目标定在“一心不乱”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实现什么愿望上。但是什么是戒,不知道,什么是善恶业?不知道。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样的事都敢做。这个样子学再长的时间也没有用。为什么?福报是从善业来的,不 修善哪里有福报,哪里能实现我们的愿望?一心不乱是定,定是怎么来的?是由戒生定。如果身口意的恶业不断,想得到一心,简直是缘木求鱼。
相反只要我们把 摄心为戒 这一步做好了,那么一切都好说。不需要特别的方法,自然得定。能够没有贪欲、嗔恚、嫉妒、邪见的人自然在定中,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能轻松得益,顺利成就。
就拿往生净土来说。大家都十分希望的 。《观无量寿经》 中讲的清楚。想自主往生,那么最低要中品才行。那么中品最低的条件是什么?戒律成就。没有这个条件,你念再多的佛也没有用,不会有十足的把握。一切都是未知数。其中的道理在哪里,我们在后面的十善业中会详细说明。
学佛是一件十分简单,十分幸福的事情。我们要把握住‘ 以戒为师’ 的原则,只要落实了,那么学佛就上路了。不是我念了多少佛,磕了多少个头,就说明我们有修行,说明是佛弟子了,不是的。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中讲: 【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乃至命终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无惭无愧。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 大意是:如果没有真实修行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甚至不真实守护一善业道,临命终的时候而自称我是大乘行者,我求无上菩提,这样的人是极为虚诈,犯大妄语。对十方诸佛前没有惭愧,诳骗世间。说断见邪见。定堕恶趣。
这就是说我们 摄心为戒 是我们学佛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成就的根本问题,是判别我们是否是合格佛弟子的标准。
没有“ 以戒为师 ”,把目光放在学佛的细枝末节上,自然会引起混乱,不知所宗。甚至会导致上面所说的严重副作用。我们学佛怎样看自己有无进步?那就看看自己杀盗淫是否避免了,恶语、妄语、绮语、两舌的话是否还挂在嘴边?自己的心里贪欲、嗔恚、骄慢、嫉妒、邪见是否还蠢蠢欲动?这些就是标准。这个标准每个人都能搞清楚。每个人都能知道。
学佛怎么学?就是要学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偷盗、不嗔恚、不骄慢嫉妒、不邪见。 这个标准不仅我们自己衡量,别人也会衡量我们,我们学佛与否,别人很容易就知道,他可能不知道这个标准,但是他知道你身上起什么变化。
如果有一个‘老师’告诉你,不必去学什么戒律,不必修什么善业就可以成佛,就可以如何如何,乃至身体力行去做恶,那么一定要分辨清楚。远离这样的人。远离这样的恶友。
没有 摄心为戒 我们不可能得定,不可能有智慧,有也是小聪明,而小聪明是最容易惹祸的 。《遗教经》 中谈到:【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就是说:我们的心十分可怕,甚至毒蛇猛兽、强匪冤家、水火之灾都不能比喻其可怕。如同有人手中拿着蜜罐玩弄,却没有看到路上有很深的坑一样;如同疯狂的大象失去了束缚,矫捷的猿猴进入了树林,辗转腾跃无法禁止。一定要及时控制我们的心,不要放逸,放纵自己的心会败坏人的善业。如果能够制心一处,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了。
我们学佛的效果在哪里?其实就是在这里,能否制心一处,不丧善业。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不可能有什么正见,即便对佛法经典能够有所解悟,有所理解,也仅仅是表面的东西。放在现实生活中起不了作用,也感受不到学习佛法的真实益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学佛,经典看了不少,师傅拜了不少,道理也知道了一大堆,时间匆匆数年、数十年之后却仍没有什么把握,心里没底的原因。学佛没有按照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的原则来。总是想速成,想走捷径。结果是捷径走多了,反而原地踏步。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把这个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的原则称为 三无漏学 ,没有缺憾、缺陷的、圆满的佛法。学佛无不是通过 戒定慧 这个阶梯而成就。我们这个时代更加应该踏踏实实按照这个原则来修学佛法,也唯有如此才会得到真实的佛法利益,获得安乐受用。
【转自地藏论坛】

在学校学习太累,家庭关系也不好,内心孤独,悲寂,想信佛了,怎么才能...
答:1、信解行证:首先要有信仰,有愿意跟随佛祖的脚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导的方法去做的决心,这叫“信”,佛教也称之为“发菩提心”;然后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为你讲解佛法,即“解”;然后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叫“行”;最后从实践中验证所学是真实不虚的,这叫“证...

最近刚刚决定想要学佛,我还是一个学生,想知道应该怎样做?
答:首先要认清自己怀着怎样的动机学佛,自己对佛法为什么会有兴趣。其次,需要对佛法有全面的认识,阅读一些基础的佛教读物,以及佛教史,加深认识。根据对佛法的认识和自己的目标,确定今后学习和修行的方向。需要注意的几点:只靠自己盲目摸索,很难有进步,多和别人交流;有条件的话,应该依止善知识学修;"...

我是一名刚上大学的学生,初识佛教,想一心学佛,该怎么做呢?
答:修习佛法,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学校的忙碌,就是修行。你以为修习佛法,要做什么啊!佛法的礼仪,不单单是拜佛,礼佛,回响,问询。。我给你一句话,是六组大师的一句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我在国外。早年在国外留学的人,既要打工养活自己,同时打工还要顾及自己的昂贵...

我想入佛门,请问都需要什么条件(诚心相问)
答:入佛门不难的。但是要看你是想如何的入。如果不需要出家,只是想做一个在家修行的居士,是很简单的,您仅需要到您当地附近的寺庙里讲明想要皈依佛门,寺里的师父会为你做的,比较简单,受皈依后,只是需要自已严谨持到五戒:杀生,邪淫,妄语,偷盗,酒。如果您是想完全出家修行,则也需请您到当地寺...

想入佛门,怎么做呢
答:师兄,佛法的基础与核心,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知道的掌握的,也是为我们在佛法修行当中的指向灯、导向仪、导路绳、纠偏器。这些基础与核心,简单归纳为如下: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为佛在临涅槃之时,为众弟子及末法众生,所嘱付的,要依此四念处修行。八正道:...

对于佛学佛教初学者,怎样入门?
答:1,新人建议根据自己的古文基础看些简易的佛教故事类小读物,这是为了培养初期的兴趣,也增加了佛教世界的见识,为以后深入学习打基础。2,不建议去庙里,纯个人观点认为“香火庙”与佛理无大关系。建议初期读些经典书籍像《金刚经》与《坛经》相互参看,地藏经,法华经都很好,楞严经新手看会很费力,不如到后看。3,...

我想信佛,该怎么做?
答:其次,怎么学佛?初学佛入手应该从“了凡四训”开始,在网上找一下,可以看白话版的了凡四训,现在也有四训的电影版,您要多看几遍。其次就是看印光法师文钞了,文钞里的两篇精典必看,那就是“一函遍复”和“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再后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部经多多的看...

我生活的很迷茫,想入佛学,以求指点,该怎么做?
答:帮助的人:19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首先不是佛不是你逃避的地方,不能迷茫了就想起了佛,等好了就把佛放在一边了,如果你想把他作为一个信仰,就要坚持下去。想了解佛学,先看一下基础的典籍,比如《地藏经》《金刚经》《般若心经》等,这些都是入门的书,如果不懂就看注释版的。

想学佛法应该怎么入门
答:现在末法时期,想修行就是先从戒律开始。先别研究别的,先学戒,把五戒做好了,抓住这个。先持戒,把戒律持好了,完了回来上早晚课。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有智慧了,再选择法门,这时你已经知道修行应该怎么走了。不然刚开始就匆忙的进入一个法门,修一修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合适但又修了...

想去个清静的寺庙当和尚该怎么办?
答:以上[佛制]内容也不够全面,但希望为想了解出家方法的人有所帮助。 在那一个寺庙都能出家 最重要的是出家的目的 为什么出家 求度出家的条件2007-08-24 20:41圣严法师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询问出家人:“做和尚要些什么条件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