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怎么配 化学式如何配方

作者&投稿:滑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常用配平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例1:Fe3O4+CO ¾ 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应生成铁,至少需4个氧原子,故此4个氧原子必与CO反应至少生成4个CO2分子。
解:Fe3O4+4CO¾ ® 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方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子数和守恒的思想利用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 ¾ 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子数先配平。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 ¾ PH4I+H3PO4
第二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¾ ® 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 ¾ 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 ¾ ® 5/4PH4I+H3PO4
去分母得
13P4+10P2I4+128H2O¾ ® 40PH4I+32H3PO4
2、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3:Al+Fe3O4 ¾ 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是氧。它们反应前后最小公倍数为“3´ 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8Al+3Fe3O4¾ ® 4Al2O3+9Fe
3: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4:FeS2+O2 ¾ Fe2O3&ch=ww.wap.best.chain" class="link-baike">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¾ ® 2Fe2O3+8SO2
4、电子得失总数守恒法
这种方法是最普通的一方法,其基本配平步骤课本上已有介绍。这里介绍该配平时的一些技巧。

对于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来说,配平的核心是“化合价升降守恒”。
首先,找出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标出其反应前后的化合价,从而得到该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
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通过在物质前面增加系数使得化合价上升的总数等于化合价下降的总数。
接下来,利用元素守恒来确定剩余那些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系数。
最后,将所有的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没有分数,且所有系数最大公约数为1)。
举个例子:如你给的第2个反应:
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Al和Fe,其中Al由0变为+3,Fe由+8/3变为0。所以Al元素总的化合价变化为3,Fe则是8(一个Fe变化8/3,3个Fe就是8)
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应在Al前配8,Fe3O4前配3,根据元素守恒得到Al2O3前配4,Fe前配9。
接下来,O原子是没有变价的元素,通过前面的步骤,两边O原子已经配平。
最后,所有系数没有分数,且最大公约数为1。
综上,得到配平的反应:8Al+3Fe3O4=9Fe+4Al2O3

C2H5OH+3O2=点燃=3H20+2CO2
这种先把C2H6O分解成C2H4
*H2O,那么4个氢原子对应两个氧原子,两个碳原子对应4个氧原子。
一共是6个氧原子,3O2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话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标出化合价并计算出价态的变化量;
2.使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
3.再观察非氧化还原部分中的金属的个数;
4.最后配平氢氧的个数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采用电子守恒的办法
即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
还有就是
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用化学公式配成化学方程式怎么配~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 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应该先配什么最快 有什么规律吗?
答:(1)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2)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3)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4)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6)检查:等号两端原子...

请问,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是要注意些什么?
答:(2)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都有哪些?怎么用?=_=
答:化学方程式配平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
答: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个数,从而确定它们的化学计量数。1、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观察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和个数。2、从中选择一个较为复杂的化学式作为配平的起点,将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3、根据质量守恒...

配平化学方程式口诀
答: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答:化合价难以确认的方程式可采购分数配平法---先设某未知元素的化合价,然后确定另外未知元素的化合价,再计算电子得失,并以分数形式配平,然后再找某元素配平,最后通分即可。切入点的寻找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以化合价,化学式,反应方程式为基础,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如某元素、电子得失平衡。)配以熟能生巧的经验。就可...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最好举一些例子,谢谢啦~
答:步骤:⒈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⒉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⒊求总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⒋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⒌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

求教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答: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例2 、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 [分析]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即 FeS2+O2——2Fe2O3+SO2,那么左边铁原子为4个,因此FeS2...

化学式方程的书写,如何配平?每个步骤是什么来的?急用,多给点方法,最好...
答: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

化学配平怎么配,有技巧么?
答:化学式配平的技巧如下:1、观察法。一般观察化学方程式中较复杂的化学式,然后依次推出有关元素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此方法适合于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最小公倍数法。该法仍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其要点是先找出反应式中各出现一次,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对较多的元素,并求出该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