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水资源现状情况如何?

作者&投稿:毓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千米3。

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水资源贫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为主要指标。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约为9 000米3。我国河川径流总量约27 000亿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约2 400米3,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我们要做到:(1)必须懂得如何科学用水;(2)从每个家庭做起,建设节水型家庭;(3)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控制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强化法律意识,依法管理水资源、水环境。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3月22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 中国水周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 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所谓水资源,是指现在或将来一切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3.6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59%。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占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01%,大气中水占0.04%。便于取用的淡水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估算约300万(立方千米),仅为地球总水量0.2%左右。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环状态。地球上循环的水量,每年大约为42万(立方千米),其中降落陆地上的约为10万(立方千米),而后通过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约4万—4.5万(立方千米)。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

表2—3 全省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

流域分区
降水量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mm
亿m3

潘阳湖水系
1905.9
9.72
6.01

太湖沿岸
1323.5
162.26
67.71

钱塘江
1648.1
525.85
291.41

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
1481.3
331.43
174.57

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
1730.6
581.83
355.31

闽东诸河
1932
23.97
16.02

闽江
1836.9
22.08
12.96

全省
1607.1
1657.14
923.99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数据整理

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说:“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缺什么,反倒浪费什么’的尴尬现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消费特大型城市将消耗掉自己发展的未来。”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存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用水,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一滴水,一个点,

一只蚂蚁喝一年。

十滴水,一条线,

两只蚂蚁能划船。

同学们,不浪费,

别让龙头泪涟涟。

全球不少地区和国家为水所困扰,甚至为争夺水资源的控制权而发生冲突。如: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直战争连绵。其对水资源的争夺,就是同阿拉伯国家产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以色列地处荒漠,干旱少雨,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两大国际性河流:约旦河和幼发拉底河。谁控制了水源,谁就得以发展强大。以致以色列总理曾宣言:“水,是以色列人的生命,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巩固对约旦河的继续控制权!”而在1979年,埃及总统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可以使埃及重新走向战争,那就是水。”

据统计,全球未经处理就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水每年高达4260亿吨。在我国已导致82%以上的江、河、湖泊受至少同程度的污染,以致各种污染事故接二连三。如1999年春节期间,广西贵港仙衣滩水利枢纽为了蓄水,关闭闸门,下游水量大减,河水自身的净化能力减弱,水质污染程度加剧而造成污染事故,死鱼3万多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很多养鱼户望着白花花的死鱼,跪地痛哭。

水体污染源来自工业废水、废渣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和滥用。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化学洗涤剂的污染,特别是含磷洗衣粉的污染。当环境水体中磷含量超标时,就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而使水体恶化缺氧,透明度下降,即富营养化。在洗涤剂中,含磷的物质还可使鱼体等嗅觉细胞丧失功能,从而失去捕食和抵御外敌侵略的能力而死亡。

、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2年全市降水量1488.6毫米(折合水量86.5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多8.3%,比上年降水量(76.94亿立方米)多12.5%。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476.2、1552.4、1335.1、1583.5毫米。分别比多年平均多16.9%、11.8%、2.0%、4.9%;分别比上年增多19.6%、15.5%、7.1%、9.7%。
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非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36.5%,比同期多年平均多25.0%,其中1、3月份分别偏多8.8%、5.1%,2月份偏少29.4%,10月份基本持平,11月份偏多9.3%,12月份降水量是多年平均的3.6倍;汛期降水量较多年平均持平,其中4、5、8月份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分别偏多84.6%、48.5%、14.l%,6、7、9月份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分别偏少28.9%、28.6%、54.1%。
我市降水量的地域分布总趋势是自东北向西南随地势增高而递增。2002年全市降水量变化范围为1300-180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安吉县董岭站2025.1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长兴县港口站1245.6毫米。老石坎水库上游年降水量达1800毫米以上,是全市的最高区;对河口水库上游、赋石水库上游年降水量也达1700毫米;市区、杭嘉湖平原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长兴县年降水量在1300-1500毫米之间。
2002年6月19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全市平均梅雨量184.5毫米,降水时空分布均匀。
地表水资源量 200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与降水量基本一致,径流深变化范围600-1100毫米之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5.2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778.3毫米,比多年平均35.93亿立方米多26.0%;比上年(32.18亿立方米)多40.7%。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1.71、7.92、9.11、16.53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0.12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8.69亿立方米)。其中苕溪山区(计算面积4322.3平方公里)为7.17亿立方米,杭嘉湖平原区(计算面积1494.7平方公里)为2.95亿立方米。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2.92、1.76、2.12、3.32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2002年全市水资源总量46.7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26.0%,比上年多40.0%。产水系数为0.54,产水模数80.2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2.71、8.35、9.ll、16.53亿立方米。分别比多年平均多53.7%、36.9%、21.6%、8.8%;分别比上年增多60.3%、47.3%、30.3%、29.3%。
二、蓄水动态和出入境水量
我市现有3座大型水库和5座中型水库,2002年末总蓄水量为1.7098亿立方米,比上年末总蓄水量增加0.5618亿立方米。河网蓄水量增蓄1.053亿立方米,地下滞水增蓄0.8933亿立方米。
我市地处东苕溪下游,北临太湖,引湖引苕水量是我市可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引湖引苕水量达34.79亿立方米,入湖水量多于回流水量7.63亿立方米,入湖和东排嘉兴、江苏吴江出境水量52.21亿立方米。
三、供水与用水量
供水量 湖州市2002年总供水量为18.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7.4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6.9%;浅层地下水源供水量0.3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7%;其它水源供水0.2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4%。
在地表水源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量1.76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量1.10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量14.62亿立方米。
用水量 2002年湖州市总用水量为18.0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17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用水0.5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1%,比上年增多14.9%;农村生活用水0.5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3%,比上年减少5.4%;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2.3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2.7%,比上年减少4.7%;规模以下工业用水1.4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9%,比上年减少8.0%;农田灌溉用水11.2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6%,比上年减少2.0%;林渔用水1.8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0.4%,比上年增多16.0%。
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2002年用水量分别为7.97、2.95、4.75、2.37亿立方米,其中湖州中心城市用水量0.88亿立方米。
耗水量 2002年全市各行业总耗水量为9.98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55.3%。其中农林渔耗水量8.49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0.81亿立方米,城乡生活耗水量0.68亿立方米。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000万立方公里,而这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地球上的水,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养万物,补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还会渗入地下,汇入地下蓄水层。极深的地下水不能补充,也不能开采,被称为原生水,因而不能再生。正因为水资源的这种流动性质,因而形成陆地的水涝或干旱,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人口共占世界总人口的40%的80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在近东和中东)却严重缺水,另26个国家(共有2.3亿人口)的水资源也很少。我们称这些国家为缺水国家。国际上对缺水国家的标准是依据瑞典水文学家马林、法尔肯马克所下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淡水供应量在每人每年1700吨以下,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定期或经常处于少水的状况;如果每人每年水供应量在1000吨以下,那就会感到水紧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应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国家有15个。在这些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况位居缺水国家之首。除马耳他外,最缺水的国家还有卡塔尔(年人均占有91立方米)、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亚(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新加坡(180立方米)、巴巴多斯(192立方米)、沙特阿拉伯(249立方米)、约旦(318立方米)、也门(346立方米)、阿尔及利亚(527立方米)、布隆迪(594立方米)、佛得角(777立方米)、阿曼(874立方米)、阿联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预计到21世纪中,这些国家的水将比石油还贵,如马耳他年人均将为68立方米。【本内容属[宇宙太空网站]收集于网络】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体类别 体积(万立方公里) 占总量%
海洋 132000 9702
河流 0.125 0.0001
淡水河泊 12.5 0.009
咸湖与内海 10.4 0.008
土壤水 6.7 0.005
浅层地下水 4.17 0.31
深层地下水 4.17 0.31
冰冠与冰川 2920 2.15
大气水 1.3 0.001
生物体内水 0.6 0.0005
总量约 136000 100

水资源情况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且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淡水平线、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左右。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约8700亿立方米。水资源人约27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居世界第88位。我国的淡水占全球的8%,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是的30%。 我国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合理,如占国土面积过半,占全国耕地面积64%的长江以北只占全国18%的水资源,尤其是华北,人均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

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2亿亿吨。由于盐份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地球上水量的分布大致是:海洋占97.2%,极地冰山占2.15%,地下水占0.632%,湖泊与河流占0.017%,云中水蒸气占0.001%。

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蒸发,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形成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凝结后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约为3.8亿亿吨,是地球总水量的2.8%。然而,如此有限的淡水量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几种形式存在于陆地的冰川、地下水、地表水和水蒸汽中,其比例分布是:
极地冰川占有地球淡水总量的75%,而这些淡水资源几乎无法利用;
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
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

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如果将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铺盖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2700米的水圈。

1 水资源供需矛盾达到白帜化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严重。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 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800亿kg。

2000年,中国太干渴了,特别是北方土地在干裂。据有关官方消息,截止到6月2日,我国受旱面积有2、72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6亿亩,缺水缺墒面积6 400万亩,1770多万人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与历年同期相比,海河流域大部分偏少9成,淮河偏少8成,黄河中下游偏少2-3成,长江中下游偏少1 成,重旱区的中小大部分已经断流。全国352座大型水库蓄水较上年同期减少146亿立方米,31座重点大型水库已有4座在死水位以下,重旱区绝大部分小型水库和塘坝已经干涸。我们举几个例子说明缺水实际情况。山东沂蒙曾有大小河流2 000多条,淡水资源在山东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然而现在却成了缺水的多河地带。水成为沂蒙乡村最珍贵的礼物,山民走亲探有时带的是水,干部下乡扶贫车屁股上驮的是水,部队进山支农汽车上拉的是水。有人估算,高山村全村1 00户,一年挑水的路程差不多围着地球转一圈。大家对柯受良飞跃黄河的壮举激动不已,有人预测,用不了多久,我们每个人一跳就可飞跃,这决不是天方夜谈,因为黄河壶口瀑布面临着消失的威胁。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 200~6 500亿m3,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 300亿m3,供需缺口近1 000亿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m3,全国将缺水4 000~4 500亿m3,到2050年全国将缺水6 000~7 000亿m3。值得说明的是,在1949~1994的46年间,我国的供水量仅增加4 000亿m3,在此期间水资源开采利用较容易,难度较小,如果在今后30余年水资源供水量增加4 000~45 00亿m3(或者50多年增加6 000~7 000亿m3),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由此可见,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面临非常严峻形势,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能适应这种残酷的现实,水资源很难支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将威胁中华民族的腾飞,前景十分令人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对水的需求预测普遍偏高。如80年代,规划部门预测2000年为7096亿立方米,1994年白皮书预测为6000亿,实际上目前全国的用水量为5 434亿立方米相差较大。北京曾预测1995-2000年市区工业需水增长为6%,而实际上1989年至今,北京的工业用水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 2.5%。

2.2 水质危机所导致的水资源危机 大于水量的危机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21世纪我国面临着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更加严重,甚至因水质问题所导致的水资源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目前,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根据全国1998年对全国109700公里河流进行的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2 9.4%(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33.0%,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20.3%,超Ⅴ类标准的占16.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7 0.6%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以上,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水划分为5类,1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类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等,3 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4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区,5 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的景观要求水域。

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八五”期间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 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14.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 1.9%,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类的健康离不开水。人可以几天不进食,但不可以几天不喝水。而现在,全球有20亿人口正处于严重缺水状况!!水的危机,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国的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咸的,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再加上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上,这样淡水资源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很多。

小时候我想,自来水龙头里的水不是一直流个不停吗?爸爸妈妈常常给我讲哪些地方最近又闹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我总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
后来,我慢慢长大,也慢慢弄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8万亿亿升。这个数量似乎能满足全球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存水储备的99%是不宜人类利用的海水和极地冰,其余1%还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层,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河流湖泊的水仅占总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拥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世界上有34亿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这标志着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
这一严峻形势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只有杜绝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者减少其数量,河流湖泊中原有的污染物才会随水流走、稀释,逐渐减少。因此,防治河流湖泊污染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制污染源。我们知道,河流湖泊污染来源是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等各方面,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和规ā?
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的话,将来地球上流下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

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系指存在于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量。尽管地球上的水是相当丰富的,地球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为13.86×108km3(表8-1),但水圈中的水大部分是海咸水(海水为13.38×108km3,占96.5,其他咸水0.13×108km3,占0.97%),不宜直接作为供水水源。淡水约为0.35×108km3,只占2.53%,其中,冰川和多年积雪及多年冻土中的淡水,也不易开发利用,因此,便于人类利用的水主要是江河、湖泊和地下600m深度以内含水层中的淡水,水量只有0.1065×108km3,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占淡水总量的30.4%。其中地表淡水量仅有100万亿m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以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表示,以天然流域为单元。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地下水量,以多年平均年补给量表示。

表8-1 地球水圈中的水量


续表

①绝大部分在地面以下600km深度内。 (据联合国水会议资料,1977)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为80mm,总共有119.0×1012m3的水降落到陆地上,其中约有40%,即46.8×1012m3变为江河径流。地下水的年更新量,即补给量约占江河径流量的30%。因此,可以用江河年径流量的大小来大致表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程度。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统计资料,目前世界上约有90多个国家,35%的人口,即20亿人处于缺水状态,有4亿人口得不到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全世界有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居民得不到足够的淡水供应,每年有1 万人死于缺水,1999年因缺水产生了总计2500 万“环境难民”,每年有300~400 万人因饮用不洁净的饮水而生病死亡。
我国的江河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值为27115×108m3。据国土资源部2002年资料,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平均为9235×108m3/a,其中地下淡水资源量为8837×108m3/a,全国地下水淡水可采量多年平均为3527×108m3/a。地下水与地表径流相互转化的重复量约为7760×108m3,因此,全国总水资源量约为28192×108m3。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因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分解指标均低于世界平均值。中国的平均降水量仅为628mm,比世界平均值(800mm)少21.5%,径流深度为276mm,比世界均值(314mm)少12%。据2006年统计资料,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85m3/a·人,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居世界第121 位。因此,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既丰富(总量多)又贫乏(人均少)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十分珍惜有限的水资源。
我国各大流域(片)水资源情况如表8-2所示,由表可见,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分配上也极不均匀。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状况,尤其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黄河、淮河、海水、滦河、辽河、黑龙江和西北内陆河流域,人口约占全国的一半(46%),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8%。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主要都来源于降水,由于降水在时间上分配得极不均匀,所以影响到水资源随时间变化很大,呈现冬春少雨,夏秋多雨,南方洪涝多,北方干旱多的特点。有时还会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北方许多大、中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造成水量短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保护不够、浪费严重,例如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80%以上,但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对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10%。因此,必须大力推广节水工程,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开源节流,加强水污染的防治,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佳效能。

表8-2 中国各大流域(片)水资源情况①

①表中数据均是1995年的统计资料(据陈家琦等,水资源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表中个别数据略有修改)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有1?386×109立方千米。如果全部平铺在地球表面上,可以达到3,000m的水层厚度。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都被水覆盖着。
储水量虽然如此丰富,但海水就占了整个储水量的96?5%,淡水量的全部总和只不过占总储水量的2?53%。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可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所以淡水储量并不等于水资源量。实际上能供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使用的淡水资源还不到淡水储量的万分之一。水资源总量的统计和计算比较复杂。水资源中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的特征的是河流的年径流量,它不仅包含降雨时产生的地表水,而且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所以,常用年径流量来比较各国的水资源。全球年径流量约为47×1012km3/y(万亿立方米每年)。
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全球人口增长迅猛。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迅猛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大量侵蚀原本已经稀缺的可消费水资源。有报告显示,全球每日约有200吨垃圾倒入河流和湖泊。每升废水能够污染8升淡水。这些污水流经的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缺失的危机:全世界有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相关的疾病。在过去的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水资源危机正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稀少,海洋的水都是淡水会怎样?
答: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达5.1亿平方公里,占到了地球总面积的71%。地球上的海洋中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可是,海洋中的水却是我们无法饮用的咸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的稀少,有些干旱地区还常年缺水。那么如果海洋中的水都是淡水会怎样呢?那我们岂不是不缺水了吗?图示:海洋 我的观点是,如果地球上海洋...

为什么说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答: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可见水资源的重要性。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
答:不是。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不...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的数据
答: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水占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1%,大气中水占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环状态。地球上循环的水量,每年大体为42万km ,其中降落陆地上的约...

地球上为什么水会越来越少
答:你所说的“水”越来越少,可能是说,饮用水越来越少,或者,水资源的分布越来越不科学,越来越不平均. 行星上的水,会逐渐溢入太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地球上的水的来源有大致有三种: 1、地球形成初期,自身所携带的水元素. 2、陨石或彗星所带的水元素,经过大量撞击后留在了地球. 3、由自然想象或...

地球上干净的水资源还剩多少?
答: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

从地球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亿年,为什么地球上的水还没用完?
答: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第一点是地球上水资源的诞生,第二点是地球神奇的水循环;第三点是人类可利用淡水资源的现状。一、地球水资源的诞生地球本身是不具备产生水资源的条件的,因此地球上的水有很大可能是来自于太空。在地球刚刚诞生的时候,在地球轨道附近存在着许多固体碎块...

在地球上,哪一个地方储存的水资源堪比海洋?
答:对此,目前一共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认为,水资源来自地球本身,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时,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的氢气与氧气,再加上太阳发出的粒子流,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氢气和氧气,这些物质混杂在一起,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形成了水。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是由地外陨石所带来的,...

水资源能量有多么充沛?
答:水,是生命的摇篮,也是重要的动力资源。据估算,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海水占97.5%,淡水仅占2.5%,而且在淡水中又有70%是冰,实际上真正可以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的水量是不多的,估计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所以,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全世界水量最充沛的有15条河流,其中...

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淡水资源是()主要分布在()和()地区目前人类能利用的淡...
答:你好。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目前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水量仅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0.3%)。◆ 从网上找了一段资料供你参阅,所填内容可从这段资料中获得。地球上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