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车主会抠掉,车屁股上为啥还要贴中文字标?

作者&投稿:策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汽车的外观是作为的整体存在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车的观感。然而许多车的屁股上,都贴着用于注明生产企业的中文字标,很多车主觉得,这几个汉字摆在那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出戏,拉低了车辆的档次感,车主们总想找点办法去掉中文字标。

网上也有不少教程,指导你怎么把这几个中文字抠下来,先拿风机吹吹,再拿鱼线拽,最后抹上风油精耐心地去掉残胶……步骤还挺繁琐的。车企们天天都喊着,要了解用户痛点,要满足用户需求,这个明摆着被用户讨厌的中文字标,为什么就一直要贴呢?

其实车企们根本没有选择权,贴中文字标是中国法律要求的。

2006年2月开始实施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规定:第一,国产乘用车、商用车、挂车在车身尾部显著位置 (在保险杠之上的后部车身表面上),应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第二,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必须采用中文汉字标注。车长超过4.2m的车型,其中文汉字高度不得低于25mm,车长不超过4.2m的车型,其中文汉字高度不得低于 20mm,生产企业名称和商品文字商标必须采用同一材料标注。车型名称可以采用中文汉字,也可以采用字母,其文字高度不得低于15mm。第三,标识应能永久保持,不得采用油漆喷涂方式和不干胶粘贴方式。

看完这个规定,大家应该秒懂了,为什么不同车型的中文字标都统一在屁股上,而且大小差不多,还要用那么强力的胶粘住,都是为了能合法生产汽车啊!但大家也许还有疑惑,国家干嘛特意搞个这种规定呢?

仔细分析一下条文你就会发现,这个规定并不适用于进口车,所以进口车屁股基本上只有洋文。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国产车,法律意义上的“国产车”是指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同时包括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

《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强调车型的“中国制造”身份。对于国家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关乎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不断诞生合资车企。对于合资制度,大家应该多少有所耳闻,这其实就是一种拿市场换技术的手段,外国车企不能单独在国内建厂,它们必须与中国车企成立合资公司,才能获得在中国造车卖车的许可。国家还要求,外方在合资公司中持股不得超过50%,确保中方有控制权。国家的预期是,中国车企能依靠合资,迅速吸收先进技术,并且打响自己的品牌。

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十几年时间,到21世纪之初,合资车企里的中方就迅速丢失了话语权,外方手里有技术和品牌,以此作为筹码,能在重大决策中不断逼中方让步。很多中方的高管目无远见。只要能赚钱,就一切都依外方,甚至会主动放弃一些自己的权利。比如说某法系合资品牌,新车型是中方人员参与设计的,但中方高管要求在宣传时强调,车辆设计都出自法国大师之手,某德系品牌,车辆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居然还对外谎称车子是全部用进口零件组装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然是为了抹掉合资身份,抹掉中方的存在,只对外强调自己是洋品牌,利用消费者对于外国车的迷信,来强行提升车辆的档次感。

2000年前后,很多合资车企中的中方,甚至连冠名权都已经不要了。他们允许合资车型只用英文表示出品牌和车型名称,看起来就跟进口车型毫无区别。比如下图这辆南京菲亚特生产的派力奥,车屁股上就只见“Fiat”和“Palio”,不见“南京”。

而这些中方高管丝毫没有意识到,放弃冠名权不利于中国车企打响知名度,只觉得档次上去了,车更好卖。而国家已经不能忍了,合资车企明明是父母一起生孩子,这样一搞,就好像中方是代孕妈妈一样,不配有姓名?再这样下去,中国车企只能永远给人当组装厂。经过数个月的商讨之后,《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出台,不仅确保了合资车企里中方的冠名权,也确保中方正确行使这项权利。

这个规定不仅仅是针对合资品牌,也是给自主品牌敲警钟。当时的自主品牌,要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肯定是比不上合资的,所以就想着多写点英文,不贴中文字标,显得自己更像个洋货。规定一出,众生平等,大家都老老实实把中文写上吧。

如果不这么做,今天的情况可能是,大家只知大众而不知其背后有一汽和上汽,或者是只知本田而不知其背后是东风和广汽。也可能是,大家看着一个自主品牌的车,要盯着屁股后面的英文思考半天,努力猜是哪个牌子。

而且大家要想想,中国现在也是汽车出口大国了,每年要出口百万辆新车。我们的自主品牌,对于老外来说可能很陌生,一时想不起是何方神圣,但只要中文字标在,老外只要看看屁股,就能明白车子是哪里生产的,这对提升“中国制造”影响力是很有帮助的。

想要超越别人,谦虚是应该有的,但绝对不能妄自菲薄。如果始终觉得低人一头,连“中国制造”这个身份都要遮遮掩掩,那永远都超越不了对手。

车主抠不抠是一码事,但车企贴不贴是另一码事,这几个小小的中文字标,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尊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为什么很多人买了宝马,却要抠掉“华晨宝马”的字样?
答:那我想说还不如没有车来的痛快。宝马,无论是华晨宝马还是德系宝马都是不错的车型,说到底也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忘掉了最初的本质。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着什么样的条件,别人是很清楚的,所以说没有必要在这上边动心思,这样只会把你的性格暴露无遗。

车尾后面型号可以去掉吗?会不会被交警抓?
答:合法的车辆改动权限在于车主,对于车尾型号的去除,法律上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型号标识属于车辆的参数而非核心识别特征,因此,抠掉它不会对车辆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交警对此通常不会过多干涉。然而,抠掉车尾字标的行为需谨慎对待,因为这可能触及法规。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个人对车辆的...

家用私家车后屁股的字能不能人为去掉后...
答:对于私家车后屁股的标识,擅自去除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属于非法的车辆改装行为。根据公安部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允许加装前后防撞装置,货运机动车可以增设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和备胎架等,但增加车内装饰必须在法规允许范围内。特别指出,抠掉汽车后标和某某汽车等字样是...

车尾字标抠掉违规吗
答:3. 个人如果私自更改标识,其车辆将无法通过法定的车辆年检流程,这意味着车辆无法合法上路,这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4. 此外,非法更改车标还会面临扣分的处罚 综上所述,抠掉车尾字标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还可能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强烈建议车主遵守相关规定,保持车辆标识的...

抠掉合资车的国产尾标 是什么心理?
答:抠掉车标=原装进口车?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抠了车标后就真的变进口车,身价上升?其实懂车的人都知道,随手合资车与进口车在外观及配置上几乎一模一样,在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核心部件与进口车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在整车的工艺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进口车往往做工非常精细的,外形非常和谐...

为什么买宝马的车主要“抠标”?得知真相后,网友:车主也无奈啊
答:宝马汽车作为BBA中的“老二”,能开上宝马汽车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土豪”了,如果能够买一辆宝马汽车,车主肯定会爱不释手,甚至一直在宝马车里面都不觉得烦。但是现在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现象,就是很多买了宝马汽车的车主回家之后,第一时间就会把宝马汽车的标志抠掉,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买宝马的...

车尾字标抠掉交警管不
答:车尾字标抠掉一般不会受到交警的干预。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车辆尾部字标可以扣除,但汽车标志是不可以随意更改或扣除的,否则可能无法通过年检。在年检中,车辆尾部上的字标并非检查项目,只要没有安装其他非法装置,就不会被视为违法改装。违法改装的外型改装包括替换车体外型标志、外表颜色、粘贴画,开...

车尾中文标抠掉违规吗
答:【太平洋汽车网】如果是车辆标识抠掉,是不算违章的。只有更改车辆标识才会形成违章。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相关条款,改变已领牌照机动车的车身颜色、车型、性能、用途和结构,更换车架、车身或发动机,车主都必须向车管所申请变更登记。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豪华汽车与国产汽车深度合作也越来越常见...

车尾字标抠掉能审车吗
答:车尾字标抠掉可以审车的,因为汽车年检的项目并不包括车尾上的字标。但是,汽车尾部也不能加装无任何意义的东西,同时也不能扣掉车标或改装车标,否则属于非法改装,并且交警是会拦截,也会进行罚款并责令恢复原样。因此,汽车尾部字标扣掉是不会影响车辆审车,只要扣掉字标后不进行其它的行为都不会定义...

车后面的中文字抠掉违章吗?
答:车辆后部的中文字符被抠除并不构成违章,只有在更改车辆标识时才会触犯交通法规。以下是关于车辆改装合法范围的详细介绍。在车辆外观方面,车主可以更改车身颜色或进行车身贴膜等改装,但必须在变更颜色后的10天内前往车管所办理相关手续,并重新拍摄行车本照片和更换行驶证。需要注意的是,消防专用红、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