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作者&投稿:鱼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护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源(以下简称饮用水源)的保护。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具体措施和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督促村(居)民遵守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配合环境保护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污染、破坏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负责,实行饮用水源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饮用水源保护情况。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市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饮用水源保护情况。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对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重视饮用水源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实用技术,促进清洁生产,提倡节约用水。

  对保护饮用水源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第二章 管理部门和职责第七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的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饮用水源保护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和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三)协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向相邻市的环保部门通报饮用水源保护信息;

  (四)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陆域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发布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公报;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职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饮用水源地的规划管理;

  (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资源的监督管理,合理规划和调度水资源,负责水利设施、江河水域、岸线和水库库区的保护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土地资源的监督管理,优先安排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和易地发展用地,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保护管理,负责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的管理;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供水设施的保护和监督管理,组织对水厂取水口周围饮用水源实施监护;

  (五)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船舶污染的监督管理;

  (六)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对饮用水源污染的监督管理,负责饮用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等植被和湿地的保护管理,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七)经贸、安全生产监督、环保、海事、公安、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危险化学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运输、使用、存放及废物处置的监督管理;

  (八)发展改革、建设、卫生、渔业、工商、旅游、交通、民政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第三章 饮用水源保护第九条 饮用水源地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在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附近的一定水域和陆域划定,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的一定水域和陆域划定。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具体划分,由市环保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1、《汕头市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1)将第八条第三项修改为“过期、失效、变质,或者伪造、篡改生产日期、保质期掩盖商品过期、失效、变质真相的。”
  (2)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4)删去第二十五条。
  (5)将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条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产品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7)将第三十五条中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修改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汕头市殡葬管理条例》
  将第三十七条中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修改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3、《汕头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1)将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设置排污口”,将第七项修改为“设置占用河面、湖面等饮用水源水体或者直接向河面、湖面等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餐饮、娱乐设施及从事水上餐饮、娱乐业经营活动”。
  (2)删去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
  (3)删去第二十条第二、三、六、七、八、十、十二、十三项,将第四、五项中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修改为“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4)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本条例施行前批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的项目和设施,依照本条例属于禁止设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限期停业、关闭或者拆除,恢复原状;逾期不停业、关闭或者拆除的,依法强制执行。停业、关闭或者拆除的项目和设施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有关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
  本条例施行前未经批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的项目和设施,依照本条例属于禁止设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停业、关闭或者拆除,恢复原状;逾期不执行的,依法强制执行。”4、《汕头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删去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废止《汕头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二、对《汕头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作出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四款中的“建设、安监、公安消防、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修改为“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 ;将第六条第二款中的“安全生产监督”修改为“应急管理部门”;将第十九条第三款中的“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管部门”;删除第二十五条第四款。

  (二)删除第十四条。

  (三)将第十五条修改为:“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可以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和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其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领域内建设工程的防雷管理。”

  (四)删除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五)将第二十一条中的“防雷装置建设项目竣工后”修改为“第十四条第三款所列的防雷装置建设项目竣工后”。删除“防雷装置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六)将第三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第十七条的规定,雷电防护装置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施工的,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

  (七)删除第三十三条。

  (八)将第三十五条中的“由所在单位或上一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依法给予处分”。

  (九)删除第三十六条第四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汕头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答: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生活饮用水源(以下简称饮用水源),是指在杭州市行政区域内集中式供水的江河、湖泊、溪潭、水库、涵渠等生活饮用水地表水资源。本条例所称集中式供水,是指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系统向居(村)民提供...

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20修正)
答: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用于城乡供水的江河、湖泊、水库、山塘、渠道、井(泉)水等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第三条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和生态保护...

生活饮用水卫生的基本法律规定有哪些
答:2008年修订后,在立法宗旨上新增加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规定,并专门增设了“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一章,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 1.3 行政法规 国务院颁布了一批与生活饮用水有关的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城市供水条例...

随州市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答:新闻媒体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宣传工作。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的确定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遵循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原则,将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水库、河流等确定为饮用水水源。饮用水水源由水利部门会同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提出方案,按照管理权限报县(市、区)或者市...

常德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
答: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及管理工作。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用于集中式供水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包括现有、备用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前款所称集中式供水是指供水单位以公共供水系统向城乡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和用水单位经批准以...

丽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答: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活动。本条例所称的集中式...

平凉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答: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在用、备用和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设置、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具有一定取水规模、进入公用输水管网向城乡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第四条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

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20修正)
答:本条例所称城市饮用水水源是指通过输配水管网集中提供城市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的在用、备用和规划的河流型、水库型水源。第三条 本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实行保护区制度。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为了防治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水源水质而划定,并要求特殊保护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第四条 城市饮用...

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2020修正)
答: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地,是指通过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向城镇提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水源地。实行分散供水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四条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2修订)
答:本条例所称集中式供水是指饮用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系统向城乡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和用水单位经批准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系统向本单位提供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具体措施和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