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教育学前儿童

作者&投稿:鄣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长不能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而必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引导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作为家长,就是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善于发现和把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学会研究和掌握孩子生理及心理诸方面的表现和特征,注意因人、因材施教。

  家长怎么教育学前儿童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有两个极端。

  一个是城市的孩子,家长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把所有的教育推给了幼儿园和补习班。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这些家长大多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引导,只是督促孩子尽快完成各科作业,造成孩子还没有上学,就开始厌学。

  另一个是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学龄前也会学到很多知识,他们学到的是很多生活的技能。他们还会有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农村的孩子对于单纯的知识教育,父母是很难胜任的。所以,孩子到了真正上学的时候才会接触。这样的`孩子反而因为没有压力而轻松学习,当然也不会厌学。

  当然,这里说的很片面,只能代表一部分的家庭现状。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只要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有懂得珍惜和关爱的心灵就足够了。学知识是上学之后的事情,没有必要提前到这个阶段。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生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很有帮助。诚然,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的情绪、家长的关注、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十分大,只有在亲子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加以合适的教育方法,孩子才能把家长的话听入耳、记入脑。这样,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规范的认知、身体成长、智力开发、个性发展等,都能在学前阶段启蒙并迅速发展起来。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然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以下总结了三点误区。

  1、民主就是溺爱

  这是现代父母,经常犯的错误之一。认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就是一切按孩子的意志为转移,凡事都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并且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这种认识是越来越普遍。许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孩子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一种溺爱。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民主的平等的教养关系,然而,任何的民主与自由都是有前提的、有条件的,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允许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当孩子年龄小,孩子并不能了解父母行为的意义,而往往认为是父母在疼爱自己,从而养成一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父母们这样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的结果就是:不仅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初衷,相反,使孩子变成一个专横跋扈、唯我独尊的小霸王!

  2、教育目标失衡,导致教育方式的不科学

  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不恰当的教养态度,极端的教育方式,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3、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

  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三、如何做好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1、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

  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

  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

  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

  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

  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孩子刚上幼儿园,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上小学,数学成绩不好应该怎么办? 确实,数学是所有科目里最抽象的,孩子入门困难,也有不少孩子小学出现数学成绩落后吊车尾的情况。尤其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心算又快又准,自家孩子还在掰手指不开窍,家长开始焦虑不已。

其实,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因为数学学习成绩不是考核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而是更要注重孩子的数学思维教育。那么在学前阶段,学前孩子应该掌握哪些数学思维能力呢?学前数学应该学什么呢?这是建议家长做到未雨绸缪,提前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规划。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学前孩子应该掌握哪些数学思维能力?

3-6岁是孩子脑力发展黄金时期,是数学能力培养的最佳敏感期,在时期家长需要抓取孩子的敏感期,启发孩子对于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这将会给孩子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部文件《小学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孩子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数数、排序、简单的统计和测量等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孩子的数学经验,并提供丰富的数学游戏操作材料,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能帮助孩子们不断积累数学经验。

为了让孩子步入小学数学学习,家长需要给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涉及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算数能力,包括顺利的数数,认识计算符号,学会比较、分类、排序,认识简单图形,培养时间观念,认识钱币能独立完成小数额的购买任务,培养数学感知能力。

其次,学前儿童具体需学习哪些数学内容呢?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及入学准备指导要求,针对学前儿童需要学数学内容归纳总结分为以下7大方面。

  • 数字和计数

  • 教孩子数数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着很多学问。大部分的孩子能够“背诵式”数数,却无法做到数物对应。所以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从点着物品数数开始,再逐渐增加物品数量。并且,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说出总数。目标是孩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的实物,并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说出实物的总数。

    此外,孩子能理解数物对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能按数取物。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清晰的数字指令,让孩子帮忙取物。比如去超市,请孩子帮忙装三个苹果,拿两盒蓝莓等等。

  • 形状和空间

  • 学前儿童需要学习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以及感受空间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为上小学后学习几何和立体图形做准备。

    首先,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认一认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的井盖、方形的面包、三角形的衣架等等。其次,教孩子认识方位。位置是具有相对性的,建议先以孩子身体为参照物,向孩子发问:“玩具车在宝宝的左手边还是右边?”;出门买菜,也可以用方位语言帮助孩子理解超市所在位置,如“超市就在便利店的旁边,对面就是银行,好吃的饺子馆就在超市的上一层。”等。

    其次,可以请孩子帮忙摆放东西,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对方位词的熟悉程度,孩子还可以通过模仿家长的指令,学习方位位置的表达。

  • 数量比较

  • 学习认识大小关系,如比较大小、轻重、长短等,且比较单一变量时,能够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西瓜虽大,但价格却比不上小小的手表。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让孩子掂一掂、量一量,爸爸妈妈谁更高,铅笔和圆珠笔谁更长。适时向孩子抛出疑问,篮子里大概有几个水果?篮子重还是桌面上的西瓜重呢?在不断的触摸和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量感,升上小学后,就不会写下一支笔长1cm的答案了。

  • 集合和分类

  • 学习将物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组。这是数学启蒙的重要一步,培养分类思考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面对难题,能够迅速拆解问题,分情况讨论得出答案。

    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分类收拾玩具开始,可以根据物体的属性对物体进行匹配、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如按大小、按重量、长短等;也可以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如积木拼搭类、电动机械类、玩偶布艺类等;

  • 规律与排序

  • 感受世界的规律和排序,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启蒙的重要内容。

    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排序的东西,妈妈带孩子一起去玩要的时候,可以在公园、超市、商店等玩一玩,观察周国上的景物,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并请孩子说说它们是怎么排的(如商店里橱窗里手帕、毛巾、窗帘边上的花线等,路边栅栏瓷砖的排列等。通过这些排序让孩子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个概念的了解,对于孩子的思维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 简单运算

  • 不想孩子一年级孩子还在掰手指,可以在学前就训练起来!其实,数字和数学符号组成的式子在孩子眼里,大多冰冷且抽象,所以在孩子接触算术初期,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融入具象的生活场景中,帮助孩子理解算式背后的数学逻辑。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物品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来练习,比如去小卖部时让孩子算算他想购买的东西金额,或是十块钱的预算能剩下多少等。

  • 认识时间、日历和钱币

  • 时间、日历和钱币不仅是小学重要知识,更是生活必备的技能。学前儿童提前接触这些知识,也能早日变得更加独立勇敢,建立正确的时间、金钱观念。

    每天起床,都问问孩子今天星期几,几号了?今天要不要去上学呢?其实,一周七天、一年365天都是生活中的规律,学习如何看日历也是重要的技能之一。还可以给孩子科普闰年、闰二月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而市面上也有很多钱币仿真玩具,“过家家”“超市结账员”等可以帮助孩子认识钱币,并且可以拉近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

简述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
答:科学性原则四: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饮食和睡眠,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卫生,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卫生习惯。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家长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为孩子提供科学、全面和健康的...

家长如何教育幼儿
答:导语: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教育,首先,许多家长非常自私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父母让孩子多学习这本无可厚非,但童年不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如何教育孩子的确需要反思。其次,很多家庭存在对儿童的教育上存在分歧,多半是家中老人与孩子父母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孩子父母之间的意见不合。 家长如何教育...

如何贯彻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兴趣诱导方法
答:相反,假如幼儿处在一个充满争吵、紧张的家庭氛围中,极易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的情绪,性格上容易怯弱、自卑、封闭,这样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成长,必然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为了使孩子长得结实又聪明,父母要相敬如宾,用恩爱的情绪影响孩子,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身心发展的空间。

简述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表现
答: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表现 一、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 1. 民主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能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权利,以启发的方式指导孩子做决定。2. 溺爱型:这种类型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3. 放任自流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放任...

请问家长如何教育学龄前儿童?
答: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

如何做好孩子的学前教育?
答:据美国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孩子将来入学后很可能就会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学校学习的进度。 当然还有许多习惯,家长可以看一看幼儿教育的书籍,根据自己的孩子情况确定训练内容。(3)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培养是从单个的行为训练开始的。具体要求分三步:首先让他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哪些部分构成
答: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构成:1、家长自我检验,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力量——相信自己,相信可以做到。成人对小孩欣赏的目光,能使孩子发现奇妙的事,从而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力量——相信自己,你非常重要。对孩子信任,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对将来的为人处世有...

学前班的孩子怎样教育
答:感受世界的规律和排序,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启蒙的重要内容。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排序的东西,妈妈带孩子一起去玩要的时候,可以在公园、超市、商店等玩一玩,观察周国上的景物,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并请孩子说说它们是怎么排的(如商店里橱窗里手帕、毛巾、窗帘边上的花线等,路边栅栏瓷砖...

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怎样的科学教育观
答:3.平时多向孩子提问题,并鼓励他回答,玩笑间并告诉他还有那些答案(孩子的答案是很天真的,有时却不是事实),要发现孩子的回答具有创造力,不要一口否定它。4.家长最好能抽空亲自教孩子一些东西,当然也可以放养,给予自己的生活方便与否。毕竟幼儿园的老师更有时间。但你一定不能忘了问他每天学到的...

幼儿学前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答:学龄前儿童教育方法2:培养兴趣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注意孩子的爱好。不要以为玩乐就不能学习,落后于其他的孩子。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接触的东西多了,自然就能够学到很多书上都学不到的东西。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方法三 1 孩子的教育需要从心灵深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