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解读

作者&投稿:弥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中,缺乏统一规定,制约了处分工作的规范开展。《政务处分法》参照现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以及党纪的有关规定,总结实际经验,对政务处分的原则、种类、适用规则、公职人员违法行为及其应当给予的政务处分、政务处分的程序以及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的救济程序等作了具体规定,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政务处分制度,为监察机关实施政务处分提供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

第三条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

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答:法律分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将作风问题纳入违法情形,将党规党纪中对党员的要求转化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约束。法律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
答: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法律依据: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或者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违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 ...
答:1.警告;2.记过;3.记大过;4.降级;5.撤职;6.开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记过,十二个月;(三)...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种类
答:法律分析: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六类,分别是: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警告期间是多少_百度知 ...
答:(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八条 政务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记过,十二个月;(...

公职人员有哪些情形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答:(三)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五)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六)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一条 公职人员...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答: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条规定,给予公职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警告期间是
答: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警告的期限为六个月。所谓公职人员是指下列人员:(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哪几种...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以下几种:1、警告;是指公务员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纪,应当予以及时纠正和警示;2、记过;3、记大过;4、降级;5、撤职;6、开除。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公职人员任免机关、...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人员
答:(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政务处分适用范围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