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舟山战役(战争)的小知识 舟山战争英雄故事

作者&投稿:正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民党军队溃退舟山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下简称解放军)解放上海市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残余国民党军队纷纷向舟山群岛逃窜,所属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省军管区司令部、省警备司令部、省绥靖总司令部等均安寨在舟山岛上;江苏省保安司令部、第一绥靖区等也窜至嵊泗列岛及普陀山、岱山等岛。 5月9~16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偕子经国乘江静轮至大榭、金塘、舟山、岱山、普陀山、朱家尖、登步、桃花、虾峙、六横等岛及其周围海域巡视,其间于12日在定海策划成立舟嵊防卫司令部,万用霖任司令,30日改称舟山警备司令部,由浙江省主席周岩兼司令,当时集结舟山的国民党军队,陆军有八十七军、七十五军、二十一军、暂一军4个军,辖14个师,6万余人;海军有第一舰队和第一军区,约50艘舰艇;空军则加紧修复定海机场并准备修建岱山机场。 7月13日,又根据解放军解放象山半岛后的形势,改舟山警备司令部为舟山防卫司令部,石觉任司令;将二十一军编入七十五军,暂一军编为独立七十一师,其余师级番号编并为6个师,以4个师防守大榭、梅山、金塘、六横等外围岛屿,8月3~6日,蒋介石、蒋经国再次抵舟山活动,督促其部加紧修建各岛防御工事,网罗沿海土匪武装,封锁海上交通;增调作战飞机,轰炸和袭扰华东沿海各地,严重危害解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解放外围岛屿 1949年7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为保障沿海之安全,粉碎敌机敌舰对我大陆之进扰,便利今后设法攻占台湾,首求攻占定海,肃清舟山群岛之敌的战略意图,决定由二十二军和二十一军六十一师担负渡海作战,解放舟山群岛的任务,成立浙东前线指挥所,宋时轮任司令员,王必成任副司令员,姬鹏飞任政委;同时成立担负支前工作的战勤指挥部,来光祖任指挥,董鸣春、朱之光任副指挥,苏展任政委。 自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解放军参战部队对大榭、金塘、六横、桃花等岛先后发起攻击,盘踞各岛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逐渐形成对舟山岛的包围。 首战大榭岛 盘踞大榭岛的国民党军队为七十五军十六师四十八团全部、四十六团一部和师警卫连约千余人,8月18日18时,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及六十六师一九六团,在军山炮团配合下向大榭岛发起攻击,29分钟后担任主攻的一九○团登陆成功,迅速控制滩头阵地,后续部队亦相继登陆,以分割、穿插等战术,在红毛尖、将军山、七顶山等山头,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19日拂晓攻占全岛,同日12时,舟山防卫司令部派七十五军十八团在海、空军掩护下于关外村登陆反扑,一九○团等迎头还击,于20日拂晓前予以全歼,大榭岛之战共歼国民党军1448人,与此同时解放军一九一团一、三两营分别对外马神、穿鼻山两岛实施攻击,均全歼岛上守军,23日,盘踞梅山岛的国民党军1个团惧于被歼,仓惶逃窜,解放军六十五师一九三团进驻该岛,至此临近穿山半岛诸岛屿全部解放,解放军伤亡121人。 激战金塘岛 国民党舟山防卫司令部在大榭失守后调整防守部署,将八十七军整编为二二一、二二二两师,置于舟山岛东部及六横、登步等岛;七十五军整编为六、九十五、一○二3个师,置于舟山岛西部及附近各岛,其中一○二师的2500人置金塘岛,以三○四团、三○六团及军炮兵营置于南部,三○五团置于北部。 10月3日18时30分,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和六十四师一九○团在3个炮兵团的火力支援下,对金塘岛发起攻击,部队冒着大雨,乘木帆船航行75分钟后在该岛西南部的双礁、柏塘、横岚一带登陆成功,乘胜于4日凌晨攻占岛南半部,继而向纵深穿插,于5日拂晓攻占西北部的沥港和大鹏岛,共歼国民党军一○二师2409人,活捉其少将副师长李湘萍,师长朱式勤率残兵百余人逃至舟山岛,解放军阵亡113人,失踪52人,淹死2人,负伤436人。 速战桃花岛 金塘岛解放后,六横岛、佛渡岛的国民党军队惧于被歼,于10月7日弃岛逃至桃花、登步等岛,解放军二十一军六十一师随之进驻六横、虾峙两岛,蒋介石在台湾接到上述消息后于11~14日第三次来舟山与陈诚、周至柔、桂永清、石觉等“海陆空军”将领会谈,企图“防卫定海,收复金塘、六横”;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郭忏任主任,石觉任副主任,蒋经国在日记中记述这段活动后承认“定海大门敞开,形势益危急矣!” “舟山防卫司令部”将八十七军二二一师六六二团三营和交警第九总队约1500人置于桃花岛,以图固守,解放军六十一师不给其以喘息,于18日17时40分投入4个营的兵力,在六横、虾峙岛人民支援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向桃花岛发起进攻,登陆后经过10个小时战斗,于19日4时歼八十七军和交警部队1300余名,攻占桃花岛,20日晚,解放军六十一师一八三团又对桃花西南的大、小双山发起攻击,驻岛交警的1个中队全部投降,23日,一八三团三营攻克悬鹁鸪岛,歼国民党军1个连,俘获50余名。 血战登步岛 10月下旬,国民党增调六十七军至舟山,作为“舟山防卫司令部”的总预备队,增防舟山岛东部,原置于舟山岛东部的八十七军二二一师六六一、六六二两团移置登步岛;调海军主力第二舰队至舟山,驻长涂港。 11月3日20时,解放军六十一师以一八二团和一八三团一营组成突击队,分别从桃花岛鹁鸪门、茅草山、千步沙起渡,攻击登步岛,20分钟后第一梯队7个半连登陆成功,其余部队因风向骤变未能登陆,登陆部队勇猛作战,至4日拂晓歼国民党军8个连,俘获600余人,控制岛上四分之三地区,将国民党军残部压缩至岛北鸡冠村及沿海一隅,4日晨,国民党六十七、七十五军各1个团(二○○团和二二四团),在海、空军掩护下抵达该岛,向解放军登岛部队反扑,解放军登岛部队冒着国民党空军的狂轰乱炸,与反扑的国民党军反复争夺于流水岩、炮台山一线,整连战士与突入阵地的国民党军同归于尽,当晚9时,解放军六十一师师长胡炜率增援部队2个营1个半连登陆成功,与第一梯队共同投入战斗,5日晨,国民党军队又派出六十七军一九九、二○一两团和军警卫营等增援,解放军于流水岩、野猪山塘一线与之反复争夺,坚守至晚,因岛上的国民党军处于优势,解放军战前准备不足,短时内难以继续组织部队登岛作战,遂于当晚主动撤回桃花岛,是役,歼国民党军3396人,解放军伤亡1488人。 双方对峙 登步战役后,解放军决定增强攻取舟山岛的兵力,11月7日,二十三军奉命进驻大榭岛和穿山地区,12月,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决定从成立不久的海军中抽调部分兵力投入舟山战役,并确定二十一军全部参战,调高炮十三团进驻宁波担任防空任务,自11月4日至翌年3月28日,毛泽东曾5次电示、电询舟山作战部署,同时国民党军队极力宣染登步岛和金门岛的局部胜利,企图稳定军心。 11月9日,蒋介石派蒋经国携其《致舟山前线将士慰问信》来舟山,代表蒋介石到登步等前线岛屿进行慰劳,并增调部队至舟山加强防御,12月16日,四十五师由金门抵达岱山岛,五十二军抵达定海,至12月底,踞舟山总兵力增至10万余人,同时在 认为可能被解放军登陆的滩头阵地敷设、加固电发爆破筒、屋脊形铁丝网、单墙式铁丝网、鹿寨、木桩等防御工事,多达八九道,并多次举行“陆海空三军联合反登陆演习”,出动飞机滥炸沪、杭、甬等城市及附近交通线。 1950年2月底,解放军七、九两兵团在杭州召开作战会议,确定二十四军投入舟山战役,于3月底发起攻击,3月底,两兵团再次召开师以上干部会,根据双方兵力情况,将舟山战役延至6月份进行,并增调炮兵至金塘、大榭岛参战,至此,攻击部队增至4个军12个师和10个炮兵团及部分海军,共13万余人,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4军全部进入前沿阵地, 3月初,国民党陆军九十二师从台湾增援舟山,4月13日,十九军的2个师由金门经舟山转岱山,时总兵力增至12.5万余人。 4月25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杭州召开海陆空三军联席作战会议,决定第七、九两兵团6个军全部投入舟山战役,由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宋时轮分别指挥,以二十军、二十六军取岱山,其余部队从东、中、西3路取舟山,战斗仍定在6月份进行。 人民支援 1949年秋,夺取舟山外围战役打响后,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中共中央华东局支持下,会同浙江、上海、苏南、苏北、皖南、山东等省市(区)相继成立支前委员会,浙江省还成立了军队与地方共同参加的支前司令部,在省支前委员会和支前司令部领导下,全省人民特别是宁波地区人民,把支援解放军解放舟山作为头等大事,宁波地区参加支前民工、民兵达166185名,船工4598名;支前用船2060艘,手推车285辆,担架786副,运送粮食、柴草、弹药等军用物资92970吨,伤病员1000余名,金塘、六横、虾峙、桃花等岛解放后,即有2000多位渔农民参加支前,苏南、山东等地也动员大批船只和民工,水陆兼程,来到舟山前线。 1950年2月,华东地区的徐州、南京、杭州、衢州、宁波等空军机场大部竣工投入使用;3月,航空兵部队进驻上海,到4月底,各机场拥有作战飞机约200架,4月2日至5月11日,从上海、杭州等机场起飞的解放军空军击落国民党空军飞机6架,夺取了苏浙沿海的局部制空权。 群岛解放 5月初,台湾当局得悉海南岛解放和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将对舟山实施攻击的消息后,引起极度恐慌,为保存实力,10日,国防部根据蒋介石命令召开最高作战会议,以“空中优势不能确保”、“补给线长、运输困难”等理由,决定立即将舟山驻军悉数撤至台湾,以“美援及日本赔偿物资运输计划”为撤军代号,“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参加该会议后当日飞回舟山。 次日,蒋介石又派副参谋总长郭寄峤、海军代副总司令马纪壮、空军副司令王叔铭等到舟山实施撤军计划,在逃离过程中大造反攻金塘等岛的舆论,以飞机和舰炮对外围岛屿和穿山半岛进行频繁的轰炸、炮击,严密封锁航道,于13日晚至16日全部逃离,逃离时抓走壮丁万余人,不从者惨遭杀戮,国民党特务机关则将关押在东管庙、丁家、朱家大院内的“嫌疑犯”屠杀,仅被杀在北门外普慈寺旁者就有50余人,同时炸毁定海机场、海军码头等建筑物和停泊在干西码头的千吨级铁壳货船(用作浮码头)隆安轮。 5月15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电示前线指挥所“舟山守敌在我军的威迫之下有逃窜的可能,必须立即摸清虚实,采取行动。”当晚前线部队派出侦察兵渡海侦察,证实了陈毅的判断,遂于16日发出全线攻击的命令,当日二十一军占领登步岛,二十二军占领册子岛,二十三军进驻大猫岛,17日二十三军从中路进占定海城,二十二军占领舟山岛西部,二十一军占领沈家门和朱家尖岛,18~19日,岱山、长涂、衢山、普陀山等岛全部解放。 定海县属各岛解放后,嵊泗列岛仍盘踞着500余名海匪,继续在苏浙沿海进行抢劫,破坏渔业生产,7月7日,解放军淞沪警备区九十八师的4个营分乘30艘渔轮,华东军区海军派护航炮舰、登陆艇各两艘,协同对嵊泗各岛发起攻击,是日10时,二九四团三营攻占大、小洋山;14时,二九三团三营在泗礁山登陆,未遇抵抗,俘匪百余人;15时,该团二营在海军炮火支援下进攻嵊山,不克,转而攻取枸杞,8日复攻嵊山,至20时全歼残匪,至此舟山群岛全部解放,共歼国民党军8900余人,缴获各种炮83门、枪支3209支(挺)、电台16部、汽车22辆,击毁、击伤军舰各一艘;解放军牺牲近2000人。 舟山群岛各主要岛屿解放日期表 大 榭 岛 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六十六师一九六团 1949年8月19日 梅 山 岛 二十二军六十五师一九三团 1949年8月25日 金 塘 岛 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六十四师一九○团 1949年10月5日 六 横 岛 二十—军六十一师 1949年10月7日 虾 峙 岛 二十一军六十—师 1949年10月8日 桃 花 岛 二十一军六十—师一八三团、一八二团一营 1949年10月19日 大、小双山 二十—军六十—师一八三团二营 1949年10月20日 悬鹁鸪岛 二十—军六十—师一八二团三营 1949年10月23日 册 子 岛 二十二军 1950年5月16日 大 猫 岛 二十三军 1950年5月16日 登 步 岛 二十—军 1950年5月16日 舟 山 岛 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军 1950年5月17日 朱家尖岛 二十一军 1950年5月17日 岱 山 岛 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六十六师一九六团 1950年5月18日 衢 山 岛 二十二军六十四师 1950年5月19日 长 涂 岛 二十二军六十四师 1950年5月19日 普 陀 山 二十—军 1950年5月19日 滩 浒 岛 华东军区海军 1950年6月16日 泗 礁 山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三营 1950年7月7日 大、小洋山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四团三营 1950年7月7日 枸 杞 岛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一营 1950年7月7日 嵊 山 岛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一营、二营 1950年7月8日 马 迹 岛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三营 1950年7月8日 黄 龙 岛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三营 1950年7月8日 花 鸟 岛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一营 1950年7月10日 东、西绿华岛 三十三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一营 1950年7月10日 最高统帅的作战方案 毛泽东 一、军委关于同意定海作战方案给粟裕等的电报 粟唐张周,并告华东局: 同意你们戌东电所述定海作战方案,我们认为你们采取慎重态度,集中优势兵力,事先作充分准备,力戒骄傲轻敌的方针是正确的。 军委 十一月四日 二、关于定海作战部署给粟裕的电报 粟裕同志并告陈饶: 舟山群岛共有敌军五万人,并有颇强的战斗力,你们以两个半军进行攻击是否足够?鉴于金门岛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岛作战的失利,你们须严重注视对定海作战的兵力,部署,准备情况及攻击时机等项问题。如果准备未周,宁可推迟时间。提议你们派一要员直赴定海附近巡视检查一次。如何,盼复。 毛泽东 十一月十四日 三、关于会商攻击舟山群岛办法给粟裕的电报 粟裕同志: 饶政委带来之信及最近来电已悉,正交聂荣臻李涛刘亚楼诸同志研究中。你十二月初赴江浙召开高干会完毕后请来北京与聂李刘商量作战办法。待商好后再定攻击舟山群岛的时间。大体上可以推迟至明年一月或二月间举行攻击。 毛泽东 十二月五日 为询问进攻舟山群岛的准备工作情况给粟裕的电报 粟裕同志(中央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一)你们对舟山群岛之敌有无办法进行策反工作,你们是否进行了此项工作,结果如何?(二)你们对舟山群岛进攻的准备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船只的准备是否增加了?(三)叶飞对金门岛进攻的准备工作如何,何时可以攻金门岛?(四)你何时可到北京与聂荣臻刘亚楼同志会商。 毛泽东 一月十一日 关于确定先打定海再打金门的方针的批语 粟裕同志: 先打定海、再打金门的方针应加确定,待定海攻克后拨船拨兵去福建打金门,是否如此请考虑告我。 毛泽东 三月廿八日

舟山战役的背景~

1.敌我力量已发生根本变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8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向国民党军展开进攻,歼灭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同年秋,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与此相反,国民的总兵力减少到365万,可用第一线的兵力仅174万,且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当时,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分析战争形势,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和决战方向,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摧毁了蒋介石以大城市为重点的防御体系,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共歼敌154万余人。蒋介石为了挽回败局,要求美国增加援助或美苏出面“调解”未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宣告“下野”,退居幕后。而由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出面进行和平谈判,而蒋介石实际上却是想争取喘息时间,部署长江防线,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实行“划江而治”。在4月20日,和平谈判破裂后。21日,**、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百万雄师在23日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而后,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东南、西北、西南各省胜利进军,解决残余敌人。5月,先后解放杭州、南昌、武汉、西安和上海。5月3日解放军第21军和23军解放杭州。至5月15日,解放了浙西北、浙西南。5月16日开始,第21军、22军分别向浙南和浙东进军。 面对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象浙江,国民党军政人民纷纷撤退,并麇集在浙东沿海的象山半岛一带,妄图作垂死挣扎。当时象山半岛的国民党军总兵力已达2万余人,由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部陆军第八十七军守驻,另辖交警第九总队等部,坚守象山半岛和穿半岛,才能使国民党军所占据的浙东沿海岛屿有安全的屏障和作为等待局势的演变“**大陆”的“跳板”。在这种战略形势下,1949年7月3日至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宁象战役”,以断蒋介石所想。解放军以22军和21军7个步兵团兵力,从7月初围攻象山半岛守敌,7月5日解放宁海县城。至7月9日,解放象山,“宁象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2000余人,肃清了浙江大陆的残敌,抽掉了象山半岛这块国民党军作为**的“前沿跳板”,孤立了悬在海中的“舟山基地”。国民党军残部只得溃退到大榭、金塘、南田等沿海岛屿,作负隅顽抗。“宁象战役”虽然胜利结束,但“舟山基地”的存在和国民党军组建的舟山防卫司令部及温台巡防处,在蒋介石的直接授意下,网罗浙东南残敌和土匪武装,盘踞在沿海岛屿,派出舰艇和武装人员,不断骚扰大陆沿海一带,炮击过往船只,封锁海上交通,破坏渔业生产,并出动飞机轰炸沪、杭、甬等城市,严重威胁着沿海各地的安全。在这种严重事态形势下,**和中央军委十分关注,**亲自指挥和批准了《定海战役》。

华东战斗英雄 林茂成


出身贫农。1938年10月参加沂水县四区独立营,后在沂水县独立营任通信员。1939年5月随地方部队升级,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特务团。此后,该团先后 改编为山纵1旅3团、115师教导1旅3团和鲁南军区3团。他作战机智勇敢、屡立战功。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班长。1943年1月,在鲁南张庄战斗中,他奉命带领全班坚守一个小山包。他们在连续打退敌人的10多次冲锋后,弹药用完,便跟敌人展开肉搏战,林茂成头部负伤,仍勇敢地冲入敌群,将一名日本军官击毙缴获指挥刀一把。张庄战斗结束后,部队为林茂成记一等功当时林茂成刚满18岁。1943年11月,他随3团参加消灭惯匪刘桂棠(绰号刘黑七)的柱子战斗。他带领的1连2班担任突击班,先后突破刘桂棠据守的东柱子据点的两重围寨。他独自一人冲入刘桂棠所驻的院内,用手榴弹逼使西屋内的50多名敌人投降,接着又到南屋迫使43名匪徒缴了械。
人物事迹1944年,他出席了山东军区劳模大会,被评为山东乙级战斗英雄。解放战争中,他多次担任突击排长、突击连长,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1947年4月,泰安战役打响,当时林茂成担任8师22团1连连长。他奉命率领全连巧妙地避开敌人火力,接近敌泰城西门,连续实行4次爆破成功,不到半小时炸开城门,又带伤指挥打退敌人“敢死队”的多次反扑。为大部队冲入城内打通道路。4月21日,林茂成任连长的1连被命名为“人民英雄连”。这年5月,纵队政治部对林茂成入伍以来的作战成绩进行了统计,共参加战斗百余次,带领连排执行主攻突击18次,负伤12次,在当战士及班长的几年中,个人毙敌111名,俘敌203名,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短枪2支,步枪110支,子弹万余发。缴获的这些武器按当时部队的装备水平,可以装备1个连队。担任排长、连长后,集体缴获的武器可以装备1个团。此后,他相继获“华东战斗英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8月,当选为中国青年代表,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民主青年代表大会。1949年,林茂成由“人民英雄连”连长提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65师195团“洛阳营”营长。8月18日,他率全营随22军执行解放舟山群岛的战斗任务。19日拂晓,在偕同团参谋长张明带领营、连干部乘船到大榭岛前沿阵地侦察时,遭敌机袭击,中弹牺牲。1972年5月17日,林茂成墓由宁波市迁往舟山群岛定海,并立碑纪念。2009年 4月1日,林茂成烈士铜像在北仑区白峰镇戴家岙革命烈士陵园落成。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身经大小战斗80余次,18次带领突击队冲锋陷阵,当战士时毙伤敌111人,俘敌203人。缴获重机枪2挺、迫击炮2门、步枪120枝,手枪4枝…这些缴获可以装备一个相当充实的连队,担任指挥员后指挥战斗集体缴获足够装备一个团…生前获一级“人民英雄”勋章2枚,“特等功”、“一等功”勋章各1枚。60年代在舟山革命烈士陵园中建林茂成烈士墓。

解放战争中的第三野战军主要战役一览
答:伤亡总数高达3.4万) 国民党20余万(伤亡15.3万余人)福州战役 1949年8月11日 至8月23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为了解放福州福州市及附近县城和马尾军港的战役 主要指挥员: 叶飞、韦国清 解放军 13万人 ( 伤亡1500余人)国民党军 约6万人( 歼灭39400人,其中俘敌30160人)舟山战役 ...

三野渡海战役为什么会失利?
答:可是眼下的舟山群岛登陆战必须要慎之又慎。在粟裕看来,渡海作战是现代化的战争,这在解放军的战史上还没有遇到过,更谈不上什么经验。如果没有足够的渡海船只和适当优越的装备以及充分的物资供应,是难以和敌人对抗的,金门战役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到了1949年11月22日,粟裕在深思熟虑之后,就...

我知道的战争有哪些!6年级小学生
答: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平绥战役、津浦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济南战役、洛阳战役、上海战役、襄樊战役、衡宝战役、厦漳金战役、宁夏战役等。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

鸦片战争的英雄事迹有哪些呢?
答:丁拱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志士、发明家)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和爱国诗人) 何大庚(爱国知识分子) 林昌彝(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 钱江(爱国知识分子) 魏源(清代爱国思想家) 张际亮(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和思想家) 张维屏(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 邹伯奇(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志士、发明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

和战争有关的语文知识,急急急!
答:1.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2.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带成语意思3.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4.谈谈某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最好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定要大量的,越多越好!谢谢诶!满意了加分... 1.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2.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带成语意思3.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4.谈谈某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最好是钢铁是...

鸦片战争的小故事
答:字樵慵,天津市人,早年追随杨遇春出兵新疆,平定准格尔叛乱,官至安徽寿春镇总兵。1840年4月,英军进犯吴淞要塞,攻陷舟山,兵锋直指定海,但遭到王锡朋反击,大败而归。1841年3月,英军再次进犯定海,连陷炮台十几座,清军伤亡惨重。面对强敌来攻,王锡朋身先士卒,左冲右突,杀敌无数;随后不久,英军大...

灭秦的战役有哪些?
答:大小战役共有七次(既然是战役,太小的战斗包括在战役中,当然不算次数,如巨鹿之战就包括九次大捷):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东南)起义,牵制了秦军主力。2.陈县之战。陈胜为王,攻战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被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3.会稽郡起义。项梁和项...

炮三师趣闻轶事
答:二战的苏德战争中,斯大林将炮兵誉为“战争之神”。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3师是1950年年1月1日在南京东营房由步兵102师师部和华东野战军特纵榴弹炮第11、12、13团组建而成。 炮3师组建前的各团均参加过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炮13团在渡江战役中击伤在长江中向我挑衅的英军战舰“紫石英”号,震惊了世界。 组...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和主要战役
答: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主要战役有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京保卫战等。 一、三个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

四九年前分哪几大战争?
答: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武昌战役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1月江西战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至1928年1月涿州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11月蚌埠战役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南昌起义 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