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的最高境界——糊涂

作者&投稿:璩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聪明人的最高境界是糊涂

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可见,聪明的更高境界是糊涂。

糊涂是一种大智慧,它不是傻气,不是愚昧,不是懦弱,不是吃亏;相反,它是一种福气,一种智慧,一种修养。

01

糊涂不是笨,而是一种自我善待

中国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人如果太聪明了,时刻都不忘算计,生怕自己吃一点亏。终有一天会害了自己。

因为,太累。

你每天都是心事重重,能不累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事都精明的人,每天要动用大量的精力去思考,耗费精力过多,身体自然也会吃不消,就会透支。

生活中,聪明人“英年早逝”的并不少见。想开一点吧,不要让精明,成为了你的困扰。

遇到看不惯的人,那就不要看。

遇到说不清的理,那就不要说。

遇到读不懂的人,那就不要懂。

真正的智者,既能够明察秋毫,又懂得适可而止。人生苦短,不要苛责自己,要善待自己,学会糊涂一点。糊涂不是傻气,而是一种旷达的生活态度,一种拥抱生活的智慧。

02

糊涂不是愚,而是一种智慧。

水满则溢,人满则忌。装傻,糊涂是过人的天赋。

当年,刘邦一人带病在外作战,萧何留守后方,为解刘邦无后顾之忧,萧何殚精竭虑,事事都做得周全,百姓交口称赞。刘邦每天一封快马问候信。萧何的门客找到他说:“萧公将有难”,萧何不解,门客说:“主公在外,你掌权在内,如此的事事周全,难免会招来猜忌”。

萧何是何等聪明的人,马上就明白过来。然后,他就故意纵容自己的门客们做出几件违法的事情,引来百姓的不满。果然,刘邦得知后大喜。萧何自污的行为,让很多人觉得他糊涂,好好的声誉给败坏掉了。这些人哪里懂得萧何的大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很聪明,才能装出糊涂人来。聪明的人很多,聪明的糊涂人却不多,糊涂,不是愚昧,而是智慧。是为人处世的大哲学。

03

糊涂不是傻,而是一种福气

古往今来,真正聪明的人都会明白,糊涂是一种福气。

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朱元璋走到一间即将竣工的大殿,看着那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装潢,想到自己当年的穷困,看看四下无人,不由得说道:我原本只想抢些财物,吃饱饭,有衣穿而已,哪成想弄到了个皇位。说罢哈哈大笑,正笑间,猛一抬头,吓了一跳,大梁上有一个油漆工正在干活。

朱元璋惊觉自己失言。于是立刻命令老漆匠下来,但是连喊好几遍,老漆匠都没反应。朱元璋又派人前去叫老漆匠,才看到他战战兢兢地从屋顶下来,跪倒在地上请罪:“小人耳聋,罪该万死!”朱元璋听罢,心想刚才距离这么远,一个聋老头能听见什么?便离去,不再理会。

见皇帝走了,老漆匠头上直冒汗。其实,朱元璋说的每一个字,他都听得清清楚楚。但他心里明白,如果不装聋,就会性命不保。

在该犯糊涂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傻气”。

04

糊涂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

老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是在告诫我们,做人不要太狠,要给自己留点退路。做人,很多时候要学会装糊涂,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给他人留有余地。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选择糊涂是一种退让,但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善良、一种修养,一种人生哲学。

聪明人都有颗糊涂心: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懂得,什么时候屈,什么时候伸。

曾国藩也是一生奉行“糊涂观”的人,他平生非常推崇“敬恕”二字,为人处世讲究留有余地。

他曾说过,“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艰难少矣。”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国藩不仅自己奉行“糊涂”二字,也曾以此告诫其子曾纪泽:

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工夫。

曾纪泽谨遵父亲教诲,进入官场之后,为人低调内敛,因而平步青云。

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有一颗聪明的糊涂心,大事上清楚,小事上糊涂。因此,事业才得以稳步发展,修养日益高深,而生活也轻松自在。

这样的糊涂,难道不是聪明人的最高境界吗?

~

世间万物唯有糊涂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答:我们之所以困惑,源自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对事物起分别,心有执念。然世事无常,所有的一切终究归于虚空,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的此时此刻;过往不恋,未来不迎,方能安住此心。人生在世,心越简单,人越幸福。生活简单点,幸福自会多点。世间万物唯有糊涂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做人不需太过于较真,越是聪明...

有人说,活得糊涂比活得清醒要好,对吗?
答:人生在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由朦朦胧胧到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有的事心里清楚,有的事到老也想不明白。“难得糊涂”的境界是智者的表现,不是谁想拥有就能拥有的。这个世界未知的太多,人们总怀着好奇想弄明白,《十万个为什么》总能解答一些疑惑,但世界包罗万象,有的目前无法解释。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全诗赏析
答:1、全文:“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2、故事: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人情冷暖已看透,赤子之心永不丢...
答:8、糊涂的最高境界:装糊涂不糊涂,和为贵中有糊涂。9、梦想的最高境界:同享一个世界,处处有温馨的家。10、生命的最高境界:既然哭着走来,自然会笑着离去。生活的十大最高境界:1、比赛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挑战;2、成熟的最高境界是懂得责任;3、同事的最高境界是宽容;4、夫妻的最高境界是相容;...

难得糊涂是什么意思
答:难得糊涂意思: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难得糊涂读音:nán dé hú tú。难得糊涂出处:唐代宗:“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代宗大历二年》难得糊涂例句 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难得糊涂是最高境界。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

职场上“装糊涂”有多重要?怎么样装糊涂?
答:糊涂不出风头,能避免站得高摔得疼。糊涂暗中助人,能在不知不觉中赚足人情。糊涂包容有雅量,达观生活多快乐。糊涂不耿耿于怀,隐忍以图将来。作为职场中人,特别是职场小白们,搞懂搞通职场中假装糊涂的门道和益处,定能让你玩转职场游刃有余。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

为什么装糊涂才不会让人觉得你有所图?
答:精明人做人习惯“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聪明人做事却能“形糊涂,而神不糊涂”。糊涂做人是一种智慧,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吃亏就是“得福”所谓的“福”是指在物质上的盈余与精神上的富足,因此,“吃亏是福”的说法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是,就是在这句话中,却有最为深刻的含义,它是我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

难得糊涂的全文是什么
答:1、全文:“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2、故事: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

圣贤的十大境界
答:2、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距。3、庄子的最高境界:物我两忘。4、孟子的最高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5、诸葛亮的最高境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6、范仲淹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郑板桥的最高境界:难得糊涂。8、道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人生一种怎样的境界?
答: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一般都是看得明白、大智若愚的人。他们的思想很通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如何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值得我们学习。一、言多必失在生活中,我们与一些朋友摩擦的时候,免不了会有一些冲突或者矛盾,或者难免会被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