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和发现是观察的成果是什么意思? 发明和发现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强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发明和发现是一个成果,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发明是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制造出来,或者设计出来,发现是原来存在的东西,但不为人所知,现在科普让大家都知道。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起源于观察,因此,有发明和发现都是观察的成果,这样的说法。

接通水系统电源及主电源开关,检查面板有无报警,将“泵+外部冷却水关”开关打到“0”。水系统的循环泵、风机及喷淋泵的开关设置在自动位置,出水压力为0.15-0.3mpa。氮气罐充气压力达到0.4-0.8mpa,按下主控制柜上的“驱动开”按钮。检查炉门前机械式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在1000mbar的位置,如果不是,需要按下炉门控制柜“冷却室充气”按钮,使压力达到1000mbar,与大气压平衡,按下“开门”按钮,打开炉门,用装/卸料车将工件送到炉门前,将工件送入冷却室。退出装/卸料车,观看料盘位置,按下“关门”和“炉门关闭安全提示”按钮,关闭炉门。将加热室超温仪表调到比工艺要求高出10-20℃。在电脑vacu-prof系统的“程序”中选择待处理工件所需工艺,按“新程序 →炉子”。渗碳时打开乙炔气瓶及阀门,压力表压力为1.0-1.5mbar,在控制柜上依次按下“加热室泵循环开”、“冷却室泵循环开”、“外部加热过程循环开”和“工作循环开”按钮,程序运行。当在炉内压力抽至低于10pa,真空室基本达到无氧条件时,真空炉开始加热。
  工件采用脉冲方式供气;真空室达到设定渗碳温度,通入乙炔,控制炉内压力在10-1000pa之间,这时进入第一渗碳时段。当工件表面达到该渗碳温度下的奥氏体中的碳的溶解度极限值时,停止通入乙炔,并对真空室抽真空,进入扩散时段。渗碳时段和扩散时段重复进行,直至工件的渗碳层深度符合要求。富化气单个脉冲时间不应小于50s。
  真空炉开始降温至淬火温度后进行淬火操作,淬火时,油淬室应充入高纯氮气,压强为400mbar-800mbar。淬火时,油槽应进行搅拌和循环冷却。
  程序运行结束,出炉铃响,将冷却室回冲高纯氮气至1000mbar,到主控制柜上按“外部加热过程循环关”和“加热室泵循环关”按钮到炉前控制柜上按下“开门”按钮,炉门打开,工件在冷却室放置10-20分钟。
  2.4 清洗(设备型号:wpsd-5-e)

发明和发现是什么意思~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
发明
词解: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创造性地发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某一种或几种自然元素或物质的组合。发明不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术更为先进的东西,即在原理、结构。
特别是功能效益上优于现有技术。发明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有先进性。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
发明方案既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结构和规律,又体现自身的需要。发明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前,已在观念中按功能要求预构所设计的对象,并在发明过程中不断地按优化的功能目标来完其方案。
发现
基本解释:第一次看到或知道。发现某种不认识的动物的足迹。找到[一个物件]。由于对一个目标的研究或经验而找到。



扩展资料: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发明 (自然规律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发现 (词语释义)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
发明
1、词解
(1)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2)创造性地发挥;
(3)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某一种或几种自然元素或物质的组合。
(4)古汉语中的发明:启发、阐明
(5) 《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
术方案。
2、特点
发明不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术更为先进的东西,即在原理、结构
特别是功能效益上优于现有技术。发明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有先进性。
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发明方案既
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结构和规律,又体现自身的需要。发明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前,
已在观念中按功能要求预构所设计的对象,并在发明过程中不断地按优化的功能目标来完
其方案。
发现
1、基本解释
(1)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2)发现某种不认识的动物的足迹。
(3)找到[一个物件]。
(4)由于对一个目标的研究或经验而找到。
2、引证解释
见“ 发见 ”。显现;出现。
《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
宋 苏轼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
答:这两人看到的树桩上的同心圆就是树的年轮。树在锯倒之后,从树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轮纹,一般每年形成一轮,故称“年轮”。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里,有一圈形成层。在一年中,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的快慢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动的。春天和夏天,气候最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的细胞就非常活跃,分裂很快,生长...

爱迪生细心观察了什么然后发明了什么呢
答:观。许多人开始不相信这个发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 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地从机器中重复发出来时,他们才相信这东西没有半点虚假。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声机问世时的情景。人们在赞叹之余,都称发明者爱迪生是个“妖魔”。其...

香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0分钟,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

爱迪生发明了什么
答:爱迪生发明创造年表: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1875年发明...

爱迪生的一生
答: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

...star 一样好看的动漫吧 旋风管家,黑塔利亚什么的都看过了
答:简介:主人公伊藤诚突然发现隔壁班的少女桂言叶从第二学期开始和自己乘坐同一辆电车上下学,这也使得伊藤单调的上下学生活多了一份乐趣。某日,坐在伊藤隔壁的少女西园寺世界在伊藤的手机中看到了言叶的照片,善于观察的西园寺察觉到了伊藤对言叶特殊的感情,于是决定支援他接近言叶。一切似乎都在顺其自然地进行着。但是这...

要科学小故事,急求啊!
答: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不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

请问,生物谁能把没课的知识要点总结出来告诉我~我生物超差的。还有地...
答:观察: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的记录、积极思考、成果交流。调查: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必要时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必要时用数学统计方法)。主要有普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成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有无名人事例?
答:1883年,爱迪生在一次电灯试验中观察到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认为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管。

爱迪生发明灯的故事是什么
答:其他的电灯研究者也攻击说,爱迪生盗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有人讥笑他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就愿付100美元,有多少付多少。”对此,爱迪生的回答,就是以坚定的信心,继续试验。 也有人说:“即使造出来,人们也点不起。”爱迪生则坚定地回答说:“当电灯普及之后,只有奢侈者才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