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哪一句对你的影响最大?

作者&投稿:劳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同的人生阶段见识不同,影响也不同。

对我来说,儿时接触的都是唐诗,所以唐诗影响最大;年轻时喜欢宋词的韵味,便爱上了宋词;进入 社会 久了觉得元曲接地气,又会因元曲而感怀。各举一个对自己影响大的:

唐诗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最早学会的唐诗,饱含了咱中国人最朴素的 情感 ,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可以说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以至于我有了孩子以后,教他的第一首唐诗也是这首,相信不少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

宋词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其实宋词里我最喜欢的是苏轼、李清照的词,但说到影响,还是岳飞的满江红。因为这是我学的第一首宋词,而且不是读的,是唱的!90年代那个初中音乐老师的声音、声调至今仍记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后来才听了杨洪基老师唱的歌,感觉也特别好。忍不住多啰嗦一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也是因为听了王菲版的《明月几时有》歌曲才学会。

元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曲我能记住的不多,“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感触最深的。读了很多 历史 书籍,越读就越感觉中国的老百姓那么勤恳、善良,要求的很少,受到的苦却总是最多。我们已经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但仍旧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过得更好一些。

我是多写,喜欢读书,总想着用书中的道理解决一点儿现实的困惑。

期待与你交流。

类似的问题讨论过很多了,唐宋元时期留下的文字,句句都是精华。读的多了,一时还真分不出哪一句受到影响,记忆里偏爱于描述山水及生活类别的句子,重温几段,以做比较。
唐诗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晩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红泥小火炉”,朴素的句子,心顿生温暖,于是容易想起旧时的往事,想起家园,想起当年那个红泥塑做的老式小火炉。多少个冬夜里,围着小火炉取暖,还有什么可以贵过那时的时光。

宋词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流浪的路上,每次读到这首词,心里把故乡想了千万遍。一个想法一直在心里隐藏着,就是有一天,如果可以的话,就归乡,过那种自己想要的生活。

元曲
山坡羊·道情 元 · 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一茅斋,野花开。不用过多的阐述,一个悠闲的山水田园藏在里面。曾一度把这句作为自己的左右铭。这句对我本人的人生态度影响较大,以至于现在放下所有,不顾一切的回归故园。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银碗里盛雪,明月藏鹭,白马入芦花。

此句出于《碧岩录》

跳出三千红尘,回望沧海桑田,一切皆是幻相。

三身无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禅宗》

谢悟空之邀,开心问答。

自是各有不同了,唐诗让人感觉到平折押韵的美感。宋词让人感觉到那种词与现实的意境,如幻似梦,唐诗我们可以大义轩墨书写出来,宋词却不一样,那一种你心里能哼出的小调,到眼角溢出的泪水……那是感同身受的韵律,所以我更喜欢宋词。

元曲只是一种写实或者是杜撰,感觉不真切,但是却代表了一个阶段的真实性,我们都不是时代的见证人。我们只能通过这些诗词歌赋了解时代。

唐甜宋酸元俗雅

清腐汉亡无华夏

晏几道《临江仙》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说的是:仍记得和小苹初见的日子,她穿着用心字香熏过的衣裳,香气袭人。她弹着琵琶,诉说着相思之情。当年明月如今还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归来。我欣赏这句诗词。

唐诗太多了,宋词也不少,元曲吗,只有枯藤老树昏鸦。辛酸人在当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唐诗吧,从小鹅,鹅,鹅,就开始背了,宋词虽然优美,但是不像唐诗有节奏那种朗朗上口,元曲就更没啥影响了,元朝在中国 历史 上的存在感很小,毕竟是汉人被统治的时代,文化被打压,传说对汉人很粗暴,而且灭国的时候,被烧了很多资料,对元朝没啥好印象。

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同时期有不同影响吧。

现在经常想到的是持志斋主殷宪先生书写过的集陆游诗句联(或与原句略有出入):

诗才适意岂求好;

学但追源自不疑。

~

唐诗宋词元曲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

元曲的地位如何,和唐诗宋词比起来呢?
答:元曲作为唐诗宋词以后,我国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拥有独特地位的,和唐诗宋词是并列。元曲成为唐诗宋词之后,中国的文学之盛,还是有他的独特的魅力的。首先元曲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过来的。元曲出现之前,中国的诗词歌赋可以说已经达到极致了,而元曲正是将诗词的特点都吸收...

为何有人认为唐诗太枯,元曲太俗,宋词恰到好处呢?
答: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但有人认为唐诗太枯,元曲太俗,宋词恰到好处完全是因为不同题材风格及个人喜好造成的,归纳起来理由如下:一、说唐诗太枯是因为唐代近体诗严格的格律限制,让诗歌内容有所束缚唐代古体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古体...

唐诗、宋词、元曲,各自的风格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就比如五言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韦应物、王勃、王之涣等大唐伟大的诗人都有关于五言诗的著名代表作。随便例举几句都是非常著名的,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而宋词,也有词牌名...

唐诗、宋什么、元什么、明清什么。
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2、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

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块对中国后来发展有什么映想
答:圣经旧约》中的诗篇。而唐诗宋词绝对是中国古典文化里面的巅峰之作。甚至可以说宋朝的覆灭本身也是古典意义上文化中国之终结。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文化意义上的古典中国从此不复存在。而唐诗宋词却作为古典文化上华夏文明永恒的代表而存留下来。元曲自然无法与唐诗宋词相比了,不过也有传世之作。

宋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从诗经 楚辞到唐诗宋词 到元曲明清小说在到现代文学,文学越是到现代越是用更多的语言来描写细腻的情感,使人更容易懂的其中的深意。但是唐诗宋词确实其中的奇葩,他不但承上启下很好的延续了文学,而且以其特有的格式、韵律,能让人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她形如诗经、楚辞一样惜字如金、简洁明朗,神似...

唐诗宋词元曲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答:第一,韵律强,语言精练,读之朗朗上口,可以陶冶情操;第二,古人的情感、思想、智慧很多都在诗词中,可以吸收借鉴;第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风情好多也在诗词中,可以了解和传承。

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区别
答: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各有什么区别?

宋词带来怎样的文学感受?宋词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宋词带来怎样的文学感受?宋词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理论在中国古典文学界被普遍接受,即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而杰出的代表文学——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主体。唐诗和宋诗艺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在人民群众中受欢迎程度较广。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