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鲜也有科举考试,且实施上千年,和中国科举制度有何异同

作者&投稿:寿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制是世界著名的考试制度。千年之前,隋朝皇帝一声令下,科举制就此诞生。进入唐宋,科举制渐渐完善。明清皇帝推崇科举八股,科举制定型,并逐渐走向僵化。到科举制遭到废除的时候,该制度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1300多年,可以说是十分长寿的制度。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的统治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直紧跟中国皇帝的步伐,希望能够汲取中国的先进经验,以此发展国家。科举制就是朝鲜半岛统治者引入的制度之一。

那么朝鲜半岛的科举制度是什么呢?和中国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呢?

一、朝鲜半岛的科举制度

可以先看看朝鲜半岛科举制度的发展 历史 。公元八世纪,新罗觉得唐朝的科举制度很好,于是借鉴科举制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读书三品出身法”。

看到这名字,是不是很容易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九品中正制呢?其实,“读书三品出身法”是根据学生在儒学、汉学等考试科目中的成绩高低,划分各品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这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评定官员的品级,相比九品中正制绝大程度看世人门第评级,已经算是比较公平了。

后来高丽成了朝鲜半岛的主要统治者。958年,随商船而来的中国秀才双翼,因为才华出众而被高丽光宗留下做幕僚。双翼向光宗提议仿照唐制,建立科举制,光宗应允。高丽国初期的科举制,的确与唐朝的科举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说高丽国的考试科目主要有进士科,明经科,杂科三种。进士科考诗赋,儒家的经典则是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杂科可以视为是选拔特殊人才的一种考试,主要考察律令医学等方面的内容。毋庸置疑,高丽科举科目和唐朝的科举科目有许多重合的地方。

李氏朝鲜建立后,科举制度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此时,李氏朝鲜的科举制,不像过去一样仅有文科举,而且出现了文武科举并行的局面。武科举是为了选拔武官而设立的科举考试,所以其考察的就是官员的武艺了,形式并不算多样。

李氏朝鲜的文科举自然是为了选择文官。一般来说,考生要想在文科举中一飞冲天,必须在地方到中央举办的三次考试中都表现不错。这意味着,考生必须较好掌握儒家经典、现行政策以及汉诗文。

生员试和进士试也是科举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儒家典籍的理解。与普通的文科举不同的是,这两种考试只需要两次考试合格,就可以成为李氏朝鲜文官后备。

1894年之前,科举制一直都是朝鲜重要的选官制度。可当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朝鲜科举制也就随之没落,退出了 历史 舞台。

由上,乍的一看,朝鲜的科举制度和中国的科举制度,似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不是错觉。但是有同必有异,中国和朝鲜半岛两国国情不同,科举制度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二、朝鲜科举制和中国科举制的异同

1.考试内容

总的来说,朝鲜半岛和明朝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都主要为儒家经典。两国考生必须熟读四书五经,才能真正在考场上一展身手。如果两国考生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最后的殿试策问,两朝的统治者也免不了拿四书五经的内容来问考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看考生平时的儒学知识积累了。

2.加试制度

除了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李氏朝鲜还有一种灵活的科举考试形式,那就是“加科”。在新皇继位,皇帝生辰,世子成年礼等欢喜的时刻,统治者往往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态度,举办额外的科举考试“别试”。当然,这与明朝的“恩科”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的政治制度,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频繁友好的文化交流,使得李氏朝鲜和明朝两国的科举制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同之处。

1.出题角度

以殿试策问为例。明朝皇帝和朝鲜国王都曾经从《周易》中出过问题。不过总的来说,明朝皇帝更喜欢从宏观的角度去出题,比如说分析《周易》“专名数者”和“尚理致者”这两种流派,或将《周易》成书过程等作为出题内容。

朝鲜国王则是着眼于《周易》的一些细微之处。如世宗就指出,在《周易》中有这么两句话,一句是,作《周易》的人,有忧患吗;另外一句是,天生乐观又知命,所以不忧虑。这两句话自相矛盾,世宗则是单独摘出来让考生讨论。

明朝的疆土辽阔,其治国理念也比较宏观,科举的出题角度也就无法微观。李氏朝鲜的疆土远不及明朝,所以统治者很注重将现实问题与儒家经典相结合,希望能够让世子思考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

2.两国取士比例不同

李氏朝鲜的人口远少于明朝,但是其取士规模不小。朝鲜有个有名的儒者叫丁茶山,他就曾经讨论过相关的问题。按照他的理解,明朝有十三个省,李氏朝鲜的邦幅还不到明朝的两个省,但是李氏朝鲜录取的人相对更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朝会试取士,最多也就300多人,最少只有30多人。而李氏朝鲜取士,及第33人,进士200多人。光看数据,一眼望去可能是没有明朝多。但是李氏朝鲜的地方比明朝小得多了,录取人数却和明朝差不多,甚至有时还比明朝多,可见李氏朝鲜取士比例更大。

3.考生来源

明朝的科举考生一般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学校。而李氏朝鲜的科举考生不只是学校的学生,一些已经有职位的官员,也能通过参加科举而升迁。这样看来,李氏朝鲜科举的考生来源似乎更加丰富。

科举制度在朝鲜半岛上存在了1000多年,在朝鲜半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半岛统治者积极利用科举制度录取贤才,有不少下层的寒门之士通过刻苦求学光荣及第,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这加强了各地人的 社会 流动性,又促进了 社会 公平。但朝鲜半岛的科举制也有弊端,比如说“明经为主”“考选不精”等。瑕不掩瑜,朝鲜半岛的科举制度依然是为朝鲜半岛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的。

参考资料:

〔1〕武斌 《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

〔2〕梁修敬 《朝鲜王朝与明朝殿试策问比较研究》

〔3〕刘丽敏 《李氏朝鲜官制及其所受中国影响研究》

〔3〕刘海峰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

文字由 历史 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



~

科举考试具体内容
答:5. 清朝继承明朝制度,也曾开设特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6. 科举考试内容除特科外,明经、进士科主要考查儒家经典。7. 考试形式在不同朝代有所差异,唐朝有时务策、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则是经义、策问、诗赋等,至明代仅剩经义。8.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对日本、朝...

简要概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程,并全面评价古代科举制
答:明代至清代中叶前这一时期,科举制度走向鼎盛阶段。科举制度各方面的规定已经成熟,建 立了系统的法令法规,社会各阶层从上到下无不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政治生 活中影响最大、最基本的制度之一。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科举制度与教育 制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成为应对科举考试的重要工具...

科举考试探究:作为古代的「高考」都考了些啥?
答:一千多年前,当西方还等级制度森严,贵族继承制盛行之时,中国已经实行了」鲤鱼跳龙门」的科举考试制度,使大批有学识和志向的寒门之士登上历史舞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时的唐朝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

科举考试有古代高考之称的吗
答:科举考试确实被称为古代高考,它与现代高考具有一些共性,包括选拔人才、竞争激烈、注重综合素质和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等方面。同时,科举考试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科举考试始于...

朝鲜古时候的历史是怎样的??
答:这一时期,科举考试成为社会运动状态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因素。当时社会崇尚研究学问,鄙视工商业。朝鲜在第四代国王世宗统治时期(1418-1450),国家的文化与艺术...在殖民统治期间,日本统治者对韩国和其人民实施经济上的疯狂掠夺。当日本靠从韩国掠夺的财富暴富起来的时候,韩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日趋恶化。大韩民国时期(1945...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1905,科举制废除始末
答:然而由于其不能适应晚清社会的重大变局,最终以“革千年沉疴之积弊”和清帝“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上谕的形式,于1905年9月2日被彻底废除而成为历史的绝响。关于科举评价宋元以后,科举制度传到越南、日本、韩国、朝鲜,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将中国科举取士制度介绍到欧洲。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中...

儒家与朝鲜的关系:儒学一度是朝鲜地区的官方正统学说
答:朝鲜主动的臣服于大明,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明朝确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先进文化的...使者说到: 自先秦以后,晋唐隋梁之书皆有之,不知几千家,几千集。 而且朝鲜的使者在前往中原地区时...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朝鲜科举制度 在新罗时期开始接触中原王朝的科举制度,并进行初步尝试,但这个时期也...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答: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大业元年。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

科举考试图什么?
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影响。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

科举考试有古代高考之称嘛
答:科举(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一般指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影响。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