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简谱 古琴简谱问题

作者&投稿:汲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a、si。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数字上加一点,表示高八度;加两点,表示再高八度。同理,下加一点表示低八度,下加两点表示再低八度。

>>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法 时值

全音符 5--- 四拍
二分音符 5-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下有一横)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下有两横)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下有三横)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嗯嗯,我今年刚好考完古筝十级啦,帮帮你吧
我猜~ ======你一定是一个新手=========

首先,数字下面有一个点的表示低音区的音
数字下面有一个横线表示八分音符,两条横线表示十六分音符
弧线吧 表示连音符
(应该懂了吧。。)

在下也不会...

孩子,简谱本来就是这样的。。。。。。建议你上网学学

古琴乐谱中的字怎么看?~

古琴上的谱字也叫减字谱,减字谱的谱字,也就是指法符号,大多和现代汉语相吻合,现分三类叙述如下:
(1)古琴右手指法符号
弹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部位,一般在岳山与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弹入叫“入”。不论弹入弹出,都略倾向琴面,音较丰满。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弹弦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禁而不用故叫禁指。四个指头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入弹出,产生了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八种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基本指法演变或组合而成。
尸(擘):用大指甲背弹入,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食中名三指平直,中节粘连,末节参差。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托出。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禁指如前。
木(抹):用食指弹入,先肉(触弦)后甲(拨弦)。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指尖距食指约一弦。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之力。中名二指俱平直,指缝稍开,高低参差,禁指如前。
(挑):用食指甲背弹出。食指屈其中末二节,大指微弯,以甲尖抵住食指箕斗,向外挑出。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大指帮贴用力。中名二指微弯,余势与抹同,禁指如前。
勹(勾):用中指弹入,先肉后甲。中指屈其根节,坚直其中末二节,大指侧伏于中指下。每勾入必使中指末节落在大指甲尖抵住,并可搁在下一根弦上。其运动在中指坚劲之力。食名二指平伸,高于中指,禁指如前。
(剔):用中指甲背弹出。中指屈其中根末节,与大指作圈形,以大指甲尖抵住箕斗。其运动如挑法。食名二指微弯,高于中指,禁指如前。
丁(打):用名指弹入,先肉后甲。名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其运动在根节屈伸之力打入,食中二指粘连伸直,高于名指。大指则张开虎口,直其中末两节,作八字形。禁指如前。
(摘):用名指甲背弹出。名指屈其中根末节,.与剔相似,唯不用大指抵住。其运动在于名指根末二节之力。食中二指粘连微弯带俯,大指微屈其中末二节,虎口稍开。禁指如前。
(2)古琴左手指法符号
古琴左手按弦,也同样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仍禁而不用。左手指法极为丰富,根据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可分为五类:左手主要指法,表示用哪个手指和用什么手法按弦,有大、食、中、名、跪、散、泛等。
此外还有上下进退等走音指法;有罨、虚罨、捐起、带起、放合等打弦带弦发音指法;更有吟、猱、绰、注等装饰指法;还有左右手复合指法。现分述如下:
大(大指):大指末节微屈,侧伏于食指下,虎口半开,用侧面按在弦上。大指按弦有两个部位,一是半甲半肉处,一是骨节处,当两弦连弹时,两部位就要兼用。按弦时食中二指粘连微弯,名指微弯带俯,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亻(食指):食指自然的平按在弦上,用箕斗处按。食指按弦多用于弹泛音的时候。此外有时与大指同用,大指用半甲肉处按内弦,食指用箕斗左侧按外弦。
中(中指):屈其根节,伸直其中末节,用箕斗处偏左按于弦上,食名二指平伸,大指侧侍,禁指如前。
夕(名指):屈其中节,务必凸出末节,于箕斗处左侧按之,大食中禁四指如前。中指绝不可压在名指上帮助用力。
⻊(跪指):名指屈其中节,跪其末节,用指背跪按弦上。按法有两种,或用甲背,或用骨节处,都要用左侧按。跪指多用于中上准音。
艹(散音):单用右手弹空弦,左手不按,可用中指虚点在十徽上。
(泛音):右手弹弦,左手对准徽位轻点弦上,得音极清。其法有二:一则左指离弦极近,弹时弦跃,触指自成泛音,喻为“粉蝶浮花”。一则弹时左指轻点,一点即起,亦成泛音,喻为“蜻蜓点水”。弹泛音时,右手要靠近岳山,得音才清亮。对零散的泛音,谱字上才用泛音符号。
(泛起):琴曲开头和结尾处,常用泛音,有时在散音或按音曲调的中间,也常插入一两旬或一段泛音。此时用"JA’’符号表示此后的谱字,都应弹成泛音。
(泛止):用在一段或一两句泛音终止的地方。
上:按弹得声后,左手指按弦由本位向岳山走上一位得声,右手并不再弹。连上两次者为二上。
下:按弹得声后,左手指按弦由本位向龙龈走下一位得声,右手并不再弹。连下两次者为二下。
(进复):于按弹得声后,由本位上走一位得声叫进,又回归本位叫复,连原弹一共三声,一实两虚。进复两次的叫双进复。
(退复):于按弹得声后,由本位走下一位得声叫退,仍上归本位叫复。退复两次的,叫双退复。
(分开):先于按位弹得一声,然后走上一位得一声,再回归本位又弹一声。两实一虚,总共三声。前后分弹两次,中间走上一次,故叫分开。
(摺起):大指按上位得声后,名指接按下位,同时大指将弦播起发声。摺的弹法是用大指甲的边缘将弦向上向内一拨,名指仍然按实。
(爪起),大指按弹后,甲尖将弦爪起,得一散音,叫做爪起。
(带起):名指按弹后,指尖将弦带起,得一散音,叫做带起。
(放合):名指按弹后,将弦放出得一散音,同时急按次弦右弹,与放出之音相合如一声。
(同声):也叫带合,弹法是名指按弹之后,把弦带起,同时右手指弹另一弦的散音如同一声。
(应合):于按弹后,左指或上或下,走手有声,以应右手弹别弦之声,叫应合。
拙(推出):中指按弹后,指头推弦向外,得一散音,较带起为重,专用于一弦。
(罨):名指按弹之后,大指在上一音位上击弦有声叫罨。勿须击响琴面。
(虚罨):不按不弹,用大指或名指在需要的弦和音位上一罨得声叫虚罨。(虚点)同。
(虚按):弹时得声之后,乘声未歇,用指浮按弦上,以遏余响。
(吟):指头于按弹得声之后,随肘臂的振动而左右动荡,往来分余,约四五转,如吟哦一样,取音贵圆活,用力在肘臂。
犭(猱):指头于按位得声之后,随手腕左右摆动。如物之有伸缩力,随伸随缩,连而不断。动荡幅度较大,约过二三分,来回两三转,取音贵苍劲,运指纯用腕力。
卜(绰):上滑音。由位下少许,斜势按上到位,乘此弹出得声叫绰。
氵(注):下滑音。由位上少许,斜势按下至位,乘此弹出得声叫注。
立(撞):按位已弹得声,用指急撞上少许,速回归原位再得一声。一般是把一声划为两声,也有少数如急进复。
(唤):多数琴谱都认为,乘右弹时绰上二分,逗其音下过本位二分,速上本位,凡音两折,如鸠鸣唤雨之声。有如回音。唯《琴学入门》则解释为“乘下音而上,又接上音而疾下,如反撞急进复之意。”又似逆回音。
豆(逗):于急绰略至过位之际,速迎其弹声以出本位之音叫逗。运指与撞相似,只是撞用于弹后,与正音分离为二;而逗用于甫弹时,与正音合而为一。
史(使):右手弹弦,左手用逗叫逗;右手不弹,左手在走手音中用逗叫使。于按弹得声后,指上一位或二位,再作吟猱,并撞(即使也),复下本位。
(掏撮三声):左手名指按弦,大指先罨后摺,再用右手一撮,左手再罨摺两次,最后右手一撮,共得八声。
(摺拔刺三声):与上例相同,唯此次不用撮而用拨刺。
(3)古琴附注符号
有些减字符号,与左右手指法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为了说明曲调的轻重疾徐、反复、休止等,或对琴谱的组织结构以及演奏技法作些说明注解,这些减字符号叫做附注符号。这些符号,一般都有现成的音乐术语、音乐符号与之相对应,在改进记谱中,都可被取代。
扩展资料:
古琴记谱
据统计,现存的古琴曲中有三千多首是古代流传至今的曲目,这笔丰厚的遗产使古琴成为当今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件乐器。而这都要归切于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减字谱记谱法。唐代以前,古琴的乐谱是用文字记载的,称为文字谱,极其繁复。
一个指法要用一句话记录,一首曲子记下来往往比一篇文章还要长。鉴于这个原因,晚唐一个名叫曹柔的人发明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将一句话中的关键字摘出,每字各取简洁的一部分,再将这几个部分拼为一个“字”。
减字谱实际上就是指法谱。因此,唐代之后的大量琴曲都流传到了今天,而唐代之前的琴曲大部分则失传了。目前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一份古琴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的谱子,相传为南朝梁代的丘明传谱,它也是流传到今天惟一的一份文字谱,为唐朝手写卷,原件现存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逐步统一起来,到清末已相当规范。
《琴学入门》所用的谱字,仅112个,其他各谱也大体相同。在改进记谱后,还可减去一半,大约采用四五十个符号,就可以代替。精简部分,大多是右手的复合指法和左手的装饰指法。

大指七徽抹七弦
就是左手大拇指按住第七弦的七徽处,右手食指抹第七弦。

钢琴数字简谱
答:钢琴数字简谱如下:1、《今夏》钢琴数字简谱。2、《平凡之路》的数字钢琴曲谱。3、《旅行青蛙》钢琴简谱。4、《童话》数字简谱。5、《只想守护你》钢琴简谱 。

流行歌曲的 钢琴简谱哦
答:1、流行歌曲《说好的幸福呢》钢琴简谱 《说好的幸福呢》是周杰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钟兴民编曲,收录于周杰伦2008年10月15日发行的专辑《魔杰座》中。2、流行歌曲《后来》钢琴简谱 《后来》是由施人诚作词,玉城千春作曲,王继康编曲,刘若英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刘若英1999年11月1日...

求钢琴简谱
答:参考简易版钢琴简谱如下:

幼儿园钢琴简谱
答:幼儿园钢琴简谱如下:《律动》|55535|51(高音)655—|656532|32112—|133333|35255—|23235652|32321—||。这是一首鄂伦春族的民歌,很适合给中小班孩子们做律动,竖线为小节线,两个音符挨在一起,下面加一条减时线。简谱扩展资料: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

求<失恋进行曲>钢琴双手简谱,在线等,,,
答:马克西姆·姆尔维察(Maksim Mrvica),1975年出生于克罗地亚的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叫做希贝尼克(克罗地亚语:Šibenik,意大利语:Sebenico)的小镇,克罗地亚钢琴演奏家。代表作《野蜂飞舞》、《克罗地亚狂想曲》、《出埃及记》、《蜂鸟》、《失恋进行曲》。马克西姆·姆尔维察在2017年湖南卫视《神奇的孩子...

《卡农》的数字钢琴简谱?
答:《卡农》的数字钢琴简谱如下图:

2021拇指琴简谱 有哪些?
答:如图:拇指琴(或称“卡林巴琴”英语名称:Carlimba)简介:是一种非洲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在不同的非洲国家,拇指琴有不同的名字,例如Kalimba 是肯尼亚对这乐器的称谓,而在津巴布韦它则被称为Mbira,刚果人就称它为Likembe,它还有Sanza和Thumb Piano等名字。它主要因用拇指拨动琴体上的薄片(...

欢乐颂钢琴曲简谱
答:欢乐颂钢琴曲简谱:

钢琴曲送别的简谱
答:简谱:相关介绍:《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钢琴曲童年的简谱
答:钢琴曲《童年》简谱 童年是收录在Bandari 20th Anniversary Collection 班得瑞20周年精选集里的一首乐曲,原为收录在班得瑞乐团发行的第6张专辑《日光海岸》Sunny Bay中的第2首曲子,该曲意境清幽,旋律优美,紧扣心弦,耐人回味,获得“最为乐迷传颂的怀想乐章”这一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