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投稿:示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原文|赏析|鉴赏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 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大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墓志铭,是人物传记的另一种文体。它通常是以散韵结合的笔法,总结评价亡人的一生。志文以散文形式,言简意深地追忆概叙已故人物的生卒、乡里、言行、功业、德操等等生平事迹,或笔意谨严肃穆,或文思寓意隽永,风格不一。铭文则以韵文形式,简括地称颂亡者生前的功业、德操,以示生者对亡者的缅怀之意。由于志、铭是刻在亡者永寝之处的墓碑上,故撰文字数多受限制,短则极精练概括十几字、几十字,长则也不过略事铺叙,到百来字或几百字为极限了。正因为如此,通常墓志铭都是由对亡者生前事迹极谙熟的人来撰写,他们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兄弟、父子、挚朋、师学或者夫妻等,这种至爱亲朋式的休戚相关心心相印的关系,使得生者对亡者的追忆感怀,文记文忆,丝丝入扣,深切感人。

  苏轼的这篇写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的《亡妻王氏墓志铭》,文笔落处,不事雕琢,哀思绵延中,寄寓了苏轼对亡妻王弗贤惠淑德的无限追思和感怀。寥寥几百字,苏轼略往日夫妻生活的琐事,而详贤妻生前“敏而静”的气质,详略得当,特述王弗有见有识,匡助不谙世故的苏轼把握待人接物的分寸。旁敲侧击、轻捻慢拢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多么谐睦温和的夫妻生活画面,一个贤助苏轼的良妻形象,栩栩如生地立在我们面前,仿佛王弗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历历在目,似随着苏轼的这篇情意真挚的碑文而再现人世。

  第一小段起笔,苏轼用通常惯用的志文笔法,略述了亡妻王弗丧葬事宜,以不带韵的散文形式,“铭”记王弗的十一年为轼妻的行状。

  王弗嫁归苏轼前,“事父母”。十有六年归嫁苏轼后,“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苏轼在写此墓志铭时,生父生母也已故去,故称“先君先夫人”。)平朴文笔中,点出王弗的品格“谨肃”之质。也许是旧礼教的特质,男女结成伉俪连理前,相互知之不深,婚后,王弗“未尝自言其知书”,苏轼“亦不知其能通也”。但“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苏轼夫妻虽不是带有传奇浪漫色彩的那种两小无猜、耳鬓厮磨的青梅竹马式的结合,也不是书香为媒式的知遇而匹配。然而,王弗却以其“敏而静”的颖悟禀质,赢得了夫妻的心心沟通。浪漫传奇固然怦心动灵,敏惠静淑自有天香醉心照情。正是王弗的敏静气质,在苏轼的心地上,留下了久久不去的光环,照耀着他们夫妻真挚深情的家居生活。情有所感,文才有所现。苏轼以三件小事,描写王弗的“敏而静”。其一,“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此写王弗语轼官于外,“亲远”当自慎之嘱,是家庭生活的常规叮咛。妻情妻意随见。其二,“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此写王弗提醒苏轼与客交谈时,要注意那些“风派”人物。这已是“参夫政”了。王弗敏惠有见识的禀质,已经显示了出来。其三,“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这已不是一般的妻嘱妻劝了,已近于“妻谏,议夫政”了。如果王弗不具敏静之禀质,了解苏轼的禀 ,是不可能对苏轼的待人接物提出如此有分量的劝戒,并且洞察准确,鉴别无误。这里面不足以见到苏轼夫妻感情生活深切而融洽无间吗? 苏轼又以先君一句“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再写亡妻王弗对轼的德重情厚,以传达内心对王弗的深深敬重和怀念。令人眼热泪盈。

  也许我们不必费很多心力,去阅读《亡妻王氏墓志铭》正铭后的结尾铭文。作为旧时代的人物,东坡先生自然也在气质的底色上,抹不掉“君虽没,其有与为妇”这种旧妻训旧妇德的阴影笼罩,唯愿逝去的王弗仍能以完美的妇德,在地下得到先父母的喜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十年后,苏轼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所寄寓的伤婉痛情的怀妻之语,足见夫妻情深而意长了。这种厚情,却是人类真正不朽的情感。录原词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语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亡妻王氏墓志铭作者——苏轼
答: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才情横溢,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擅长绘画竹木怪石,书法与画论都有独到见解。在文坛上,他与欧阳修齐名,诗词与黄庭坚齐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于嘉祐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诗的意思是: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了吧。 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语出宋代苏轼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全诗原文如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自难忘 是什么意思?
答:该诗的赏析及写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

苏东坡的散文(5篇)
答:二: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成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亡妻王氏墓志铭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答: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丧失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是难以言说的。父亲对他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亡妻王氏墓志铭》)熙宁八年...

亡妻王氏墓志铭的介绍
答:《亡妻王氏墓志铭》是苏轼为妻子王弗而作的墓志铭。1065年(治平二年)五月丁亥,王氏卒于京师。1066年(治平三年),其墓迁至原籍。这篇墓志铭便作于此时。作者在记事中倾注了无尽哀思,简练述事情真意切。刻画了一个贤德的妻子的形象。

求《亡妻王氏墓志铭》 译文
答:不好意思楼主网上没有此篇文章的译文。这篇文章又很难估计没人会 0 0 你就看着注释自己翻翻看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有不会的就去请教老师 注释:治平二年:公元一0六五年。治平,宋英宗赵曙的年号(1064――1067)。 五月丁亥:阴历五月二十八日。 赵郡:指苏轼家族所属的郡望,在...

亡妻王氏墓志铭是大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吗?
答:你好,亲 是的 《亡妻王氏墓志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为妻子王弗所作的一篇墓志铭。这篇墓志铭作者选取了妻子王弗的几则日常生活言谈,突出了王弗的贤敏睿智,及王弗对于生性真率随便的作者的忠告、帮助;她提出在人际关系中对两类人尤应保持警觉: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者;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者...

十年生死两茫茫全诗赏析是什么?
答: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

亡妻王氏墓志铭的作品注释
答:①五月丁亥:阴历五月二十八日。 ②赵郡:指苏轼家族所属的郡望。 ③甲午:阴历六月六日。 ④殡:入殓,还没有下葬。 ⑤明年:第二年。 ⑥眉:这里指眉州,现在的四川眉县。 ⑦先:用于称呼死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