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用哪些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投稿:邓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种“深度体验”式:它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的课程,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加深学生的体验深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第二种“情景——建构”式:教师坚持“目中有人”的原则,力求建立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材料,创设家庭般的环境和规则,创造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教学氛围,传递信息,在各种有心理建构意义的活动中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和建构过程中,体验心理成长,获得心智的提高。
第三种“活动——体验”式:紧扣心理辅导课的两个核心要素——活动与体验,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实际影响他们心理发展水平,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第四种“讨论——澄清”式:在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引导学生对典型性、开放性、趣味性的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澄清问题,通过互助式的讨论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助人自助”的目标,全面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第五种“话题——体验——自助”式: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借助谈话的方式,运用情景体验,安排“情景聚焦——快乐碰碰碰——金点子大赛”这三个板块,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面对现实,坦诚地交流做错事后的感触,感受承认错误后的轻松、快乐与踏实,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第六种“体验——感悟”式: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深刻感悟为主线,营造安全心理环境,解放学生身心,通过学生的心理互助实现助人自助。
第七种“体验——分享”式:从“感受”入手,以“感受”激发学生兴趣,以感受营造氛围,以故事启发、小品表演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领悟提升或改变心理认知,并在体验中深化认知,在分享中宣泄情感,课型设计目标集中,层层递进,注重体验,但又不失认知的提升,使心理辅导课的“体验”和“领悟”和谐的结合在一起。
第八种“自省——自助”式:以激发学生自省、促进学生自助为目标,强调学生课前的主动参与、提前介入,课中的主动发展、体验感悟,课后的主动拓展、延伸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开放,互动分享,自省感悟,形成合理观念,构建有效的应对模式,完善人格发展,促进个体自助。
第九种“话题——探讨”式:通过学生参与暖身游戏,积极创设情境,师生探讨分享话题,引导行为训练,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并在活动中围绕这一话题开展各种活动,以达到深化主题,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取向。
第十种“动态生成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心理体验,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在课堂团体辅导过程中形成积极互动,触发真实感悟,这为生成性心理辅导教学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在某一个心理话题上有所感悟、触动、体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心理成长。
第十一种“认知——行为训练”式:心理健康课不只是教给学生面对问题的理念,也要提供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想起我们学过的特殊方法,从而能够让自己从迷雾中走出来。认知——行为训练把团体辅导训练引入课堂,希望学生在面对压力、感到焦躁不安的时候,除了用认知方面改变自己外,能应用放松训练使自己回归平静。
第十二种“情境——感悟”式:巧设情境,直观感悟,内化体验。也就是教师根据辅导目标,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活动去体验有关的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促使学生认识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固的观点与信念,并以此来指导、规范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第十三种“现场——探讨”式:立足于学生热点问题,以虚拟场景为主线,并在各环节配以体验式现场调查,活动中穿插音乐,录象等,形式多样,倡导体验
http://www.dqyfxx.net/ReadNews.asp?NewsID=560资料原址

~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课程?
答:不少上班族为了提升学历,选择了自考。但是对于自考有很多问题不是很清楚,那么,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课程?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课程?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本科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实践)、心理治疗(一)、心理治疗(一)...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传授知识: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转变其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学科渗透:出于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
答: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问题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出发,依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确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心理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答:心理学专业就业方向:1、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以及社区、医院等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2、学校、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校园问题处理、学工成绩改善、课程设计、教师培训等工作,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教育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哪些形式?
答:例如,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同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教育目的,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022教育硕士考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分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基础课,不计学分。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呢?
答: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认识变化举例如下:“透过这学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答:本课程适用于小学5、6年级以上至初中学生,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避免说理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辅导室里以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座位轻松入座,不必要求学生坐姿如何,只要得体大方即可,使辅导活动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学生实际的自尊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哪些?学生的心理想这什么!
答:生活方式健康,合理支配闲暇,运动娱乐并举,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人生意义,确立生活理想。培养顽强的意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压力,正确对待挫折等。5、生涯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抉择,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职业兴趣,提高自主抉择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答: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如设计心理陶冶课程、举行情绪管理实习等,来增强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3)实践式教育实践式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育形式,它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如设计问卷调查、开展模拟活动等,来引导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