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赞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是住在地球表面。
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而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岩石圈
地球岩石圈指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1)岩浆岩 指的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变质岩 这些 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各种变质作用,最终形成形成变质岩.
3) 沉积岩这些 裸露在地表的岩浆岩,经过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等产物。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就形成沉积岩。
这样,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水圈
水圈(Hydrosphere)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水圈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

生物圈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生命物质又称活质,是生物有机体的总和;生物生成性物质是由生命物质所组成的有机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质等;生物惰性物质是指大气低层的气体、沉积岩、粘土矿物和水。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属生物圈。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就得适应环境,环境发生了变化,又反过来推动生物的适应性,这种反作用促进了整个生物界持续不断的变化.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1)对流层 位于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2)平流层 在对流层上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
3)中间层 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4)暖层 又名电离层,暖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在300公里高度时,气温可达1000℃以上。本层之所以有高温,主要是因为所有的波长小于0.175μm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都被暖层气体所吸收。暖层中的氮(N2)、氧(O2)和氧原子(O)气体成分,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已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所以也把暖层称作“电离层”。其中100~120公里间的E层和200~400公里间的F层,以及介于中间层和暖层之间,只在白天出现,高度大致为80公里的D层,电离程度都较强烈。电离层的存在,对反射无线电波具有重要意义。
5) 外层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

~

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答: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有开普勒452B的星球。这颗星球位于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的地方,它在一个G型恒星的宜居带上,都说它和地球有相似之处,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像地球的星球。首当其冲的是两者的构造相似,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岩石行星,开普勒452B居然也是一颗岩石行星,这意味着这里拥有和地球同样...

人类的祖先住在什么地方
答:人类的祖先先住在洞穴里,以避风挡雨,以后人数增多,周围洞穴不足,开始搭建窝棚之类居住。逐渐发展至建房。

海拔多少最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啊?
答:以前,自己的基本认识是: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人类呼吸越困难,而且由于自己习惯了正常的气压,到了海拔高的地方,血液流动会减慢,会觉得心里很憋,而且,海拔越高,越难把饭做熟。有些人会流鼻血。最另人心驰神往的海拔高度 海拔1500米—另人心驰神往的高度 海拔8848米,因为喜马拉雅山让人类...

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拔是多少
答:可能大家都会想知道,最适合人们居住的海拔是多少,到底在海拔多少的地方人们才能保持身心都是愉悦健康的状态呢,下面我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最合适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海拔高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一般人的的基本认识就是: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人类呼吸越困难,而且由于自己习惯了正常的气压,到...

地球上哪个地方先出现有人类居住?
答: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完满...

哪个国家最适合居住
答:1.瑞典 全球幸福指数前十,拥有绝佳的社保制度 ,瑞典环境优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据说这里是养育孩子的绝佳地点。这里的人们幸福感极强,每年的幸福指数均排在全球前十。在瑞典,每个人都拥有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2.美国 拥有无限可能的机遇,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对于...

哪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答:目前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因为地球上有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生命进化由来:地球提供了仅有的能够维持已知生命进化的环境。人们认为约40亿年前的高能化学反应产生了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又过了5亿年则出现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而后分化出细菌与古菌。早期生命形态发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可直接利用太阳能,...

居住类型怎么填写
答:3.直系亲属自购(自建)房屋直系亲属需为产权人,仅限申请人的“父母”、“子女”或“配偶”。 选择产权证明类型,填写产权人身份信息、购房时间,上传产权证明照片,同时需填写申请人在此住所的起始时间。填写亲友购房日期,申请人居住在此住所的居住起始日期。4.亲友自购(自建)房屋选择产权证明类型,...

小鸟住在什么地方?
答:晕噢`` 当然是住在窝里了```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3-04-09 举报| 评论 12 25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小鸟图片 小鸟住在哪儿 老虎住在山洞 蜜蜂住在什么地方 什么住在什么里 小鸟住在大树上 小鸟简笔画 什么住在小溪的旁边 什么的小鸟 小鸟住在大树上手指歌 其他...

什么样的地形属于人类宜居地带?
答:最适宜的当然是平原,最好还是温带或亚热带的沿海平原,海域内还有岛屿延伸,起到一定阻挡作用。第一,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地方,凡事都是福祸相依的,往往有明显灾害的地方利益也最大,如火山地带土壤特别肥沃,沿海交通发达;第二,搬迁也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而且现在的人口哦那么多,又能搬迁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