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甚深大回向经文中亦无八人是什么意思 佛学佛法佛教?

作者&投稿:家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是回向者,三处皆清净…无有凡夫及凡夫法,亦无信行,亦无法行,亦无八人,亦无须陀洹…亦无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法性无缘,不生不灭,无所住故。”

此处的“八人”,即通教十地之第三地。

  • “云何为初地乃至十地?所谓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

  • 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转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摩诃止观》卷六)

八忍八智:见道十六心。四法忍与四类忍,合称八忍

  • 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谓之四法忍,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

  • 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谓之四类忍,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

  • 以此八忍正断三界见惑,观照明了,则为八智。忍为智之因,智为忍之果。

供参~



佛教、佛法、佛学三者的区别~

佛教是一种宗教,其完全具备构成一个宗教的全部要素,有神谱,有解释神的经典,有宗教活动场所,有神职人员进行思想传播,有宗教仪式。
“佛法”是指导人们走向圆满觉醒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身心修行从而使修行者达到开显本有智慧以实现生命之究竟觉醒与人生之终极关怀的生命科学。
佛学指研究与佛家相关的一切学问,统称之为佛学,可以说只要是和研究佛相关的都可以叫佛学。

扩展资料

区分佛教、佛法和佛学三者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佛教、佛法搅混一块,对两者都是上海,佛教信徒因为要修行无法全心全意信仰宗教,修行者因为各种宗教仪式活动又不能潜心修行。若一人身兼宗教家,佛学家,修行者三种角色,可能最后顾此失彼。
所以现提倡把佛教(信仰)、佛学(知识)、佛法(修行)三者分开,学术体系(佛学)、宗教体系(佛教)、修行体系(佛法)三个不同体系区别对待。

阿弥陀佛!
此言差矣!佛法是中道,不落两边极端。
不是而非,不对而错,无是无非,无对无错。
在佛经中,转为女身的前世的业比转生男身的业力重,可是佛经里也说过发愿再来时想要转生女身,必是大长者女,端正相好,这也是一种方便!
没有任何的佛经说女人不能成佛,或者女人成佛不如男人成佛的比例大,要知道,法身并无男女相!只是一个“相”而已!
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好多菩萨法身像都是女性化,因为女性的慈祥,性格的柔和,都容易被接受和感染,那种母爱是直接能感受到的亲近慈悲,而作为父亲的形象,就少了很多的亲近感。
不攀缘不拒缘一切随缘,说这些是落入偏激心有执着障碍,放下!一阐提也不是随便说随便就扣的大帽子,说人家一阐提的,自己还不如一阐提。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别真的断了自己的善根!断了自己的法身慧命!

《天龙八部》中所对应于佛经的是什么?所指的八个人有个对应的意象是什么...
答:说阿紫的“人非人”就是说到她抱着姐夫的尸体跳崖那刻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了解她哪怕一点点。 释名中只说“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在首楞严经中对摩呼罗迦有以下解释:“摩呼罗伽。此云地龙。亦云蟒神。腹行之类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

经文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答:回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很多人对回向不理解,老以为我这一样东西本来是我的,结果给了别人,那岂不是我越来越少了?其实这是世俗对回...

佛经中说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答: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会向,是指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功德、智慧、善行、良知,我们不想一个人去享受。相反,我们把它还原为“回归”,与法律界的众生分享,从而在不失良知的前提下,敞开心扉,让功德有明确的方向。1、将“子”所成就的一切美德归“他”法律界的所有众生,以...

关于回向文,及怎么读经怎么修行效果更好的一点思考
答:亦无八人。亦无须陀洹向须陀洹。亦无斯陀含向斯陀含。亦无阿那含向阿那含。亦无阿罗汉向阿罗汉。亦无辟支佛向辟支佛。亦无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法性无缘不生不灭。无所住故。是故菩萨摩诃萨应以是三种回向三种清净功德。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我生处常遇诸佛逮甚深三昧。见...

佛教经文中:回小向大的意思和意义?无生法忍应如何解释? 谢谢诸位善...
答: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华严经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什麽是回向呢?无论做什麽善事,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具备有万种功德,我们念佛后,将无量无边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摄起来,朝向一定的目标送出去,这称为回向。关於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

八难是什么
答:佛祖说:人生有八种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佛眼看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些苦难呀】!~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老 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康、...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是什么意思
答:所以,每个临死的人,都是呻吟哀嚎、痛苦万端的。 佛说的十二因缘法,又名缘觉法十二支,揭示了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生而死、死而生,无始无终地生灭流转、轮回不息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遵循著因果规律。以生命而言,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世可以说是个长时间,缩短来看,一世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乃至昨日、今日...

回向的相关经文
答:《此土著述·第1487部四念处四卷隋天台山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济他。故名回向。《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什么意思
答: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因无明而生,却未必能够理解现世之中纷繁复杂的关系。菩萨为了便于教化众生,不仅需要证得实智而“无无明”也需要了解这个世界中的一切而“无无明尽”。也就是说不仅需要知道因何而产生,也需要知道产生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逆向的思维就是“无无明,义无无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