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长度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钢筋的下料长度怎样计算?

作者&投稿:比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计算钢筋长度:钢筋的按照形状来分有: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三种。

A、直钢筋: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B、弯起钢筋: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C、箍筋: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构件截面的周长-4×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箍筋间距+1

计算方法

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5的修正系数。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系数:抗震等级一、二级时系数为1.15;三级时系数为1.05;;四级时系数为1.0。

混凝土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计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压强度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相应受拉锚固长度的70%。

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钢筋锚固长度



计算钢筋长度:
钢筋的按照形状来分有: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三种。
A、直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B、弯起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C、箍筋:
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4×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箍筋间距+1

计算钢筋长度:
钢筋的按照形状来分有: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三种。
A、直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B、弯起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C、箍筋:
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4×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箍筋间距+

这钢筋长度怎么算?~

计算钢筋的长度计算方法: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最常见的钢筋形状有以下几种:
(A):直钢筋,也叫通长钢筋,是两端无弯钩又无弯起的钢筋。螺纹钢通常不计算弯钩。其计算方法是
L=Lg-2*a,式中L:要计算的钢筋长度,Lg:构件的结构长度,a:保护层厚度
(B):带弯钢筋,指端部带弯钩的钢筋,弯钩通常分为半圆、斜弯、直弯三种类型。其计算方法是:
L=Lg-2a+2Lwg.式中Lwg表示钢筋一端的弯钩增加长度(可查表),其余同上。
(C):弯起钢筋,主要作用于梁、板支座附近的负弯矩区域中,弯起角有30度、45度、60度。其计算方法是:
L=Lg-2a+2Lwq+2Lwg.式中Lwq表示钢筋弯起部分增加长度(可查表),其余同上。 (D):箍筋,主要是用来固定钢筋位置。其计算方法是:L=Lz-8a-4d+2Lwg.式中,Lz表示构件截面周长,d表示箍筋直径,Lwg是表示箍筋弯钩的长度(这也可以去查表)。其余同上。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扩展资料

在配料表中需标出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下料长度指的是下料时钢筋需要的实际长度,这与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料长度

钢筋计算公式?
答: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

钢筋计算公式?
答: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

板钢筋的计算公式或者计算方式
答:(一)、底筋长度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 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 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 底筋长度...

钢筋工程的钢筋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答:(1)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可表达为:钢筋工程量=钢筋计算长度×钢筋单位质量 (2)一般直钢筋长度计算:直钢筋的计算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规范规定: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板筋根数=(L净-100)/@+1 式中 ...

剪力墙拉筋长度计算公式
答:内侧水平筋长度=墙外侧长度(A1+L1+L2+A4)-保护层*2+15d*2(连续通过、搭接) 外侧水平筋长度=墙外侧长度(A1+L1+L2+A4)-保护层*2 (连续通过)=墙外侧长度(A1+L1+L2+A4)-保护层*2+0.65Lae*2(搭接) 节点设置-剪力墙-第13行 水平筋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1﹜*排数...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答:计算公式:钢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弯钩增加长度。(数据带入即可计算)具体数据的计算: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

集中标注中的架立筋长度怎么求了?
答:②所以架立筋长度=梁净跨-梁两端的负筋伸入梁的长度+架立筋两头和负筋搭接长度150 ③公式:架立筋长度=Ln-2*Ln/3+2*150 ④Ln/3中的Ln取左跨和右跨的较大值;比如:中间支座左跨净跨为4500mm,右跨净跨为6000mm,那么该支座负筋伸至左右跨的长度都是6000/3=2000mm ...

拉筋长度计算公式
答:分二种情况:(1)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2d1)+11.9【抗震弯钩长】*d*2 d1为箍筋直径 (2)拉筋只勾住主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11.9【抗震弯钩长】*d*2 ...

求详细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公式。
答: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净宽+25.8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净宽+11.9*2+8d=净宽+31.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