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完整版

作者&投稿:右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食品安全常识基本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食品安全基本常识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C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七、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形成“尖屁股”。这种西红柿当然不能吃。此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这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生长怪异的如冬瓜、黄瓜、茄子之类,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黄瓜则全身长坨,都是喷洒激素的结果。有的水果细皮嫩肉,有的芹菜体大身长,均不要吃为好。

  八、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一定要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极易购买到潲水油及问题食用油,质量得不到保障。应索取的证件有:销售商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若不按要求对食用油进行采购和索证,一经油出了问题,找不到销售商,责任由自己全负。

  九、怎样健康饮用桶装水?

  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内用完为宜,否则应加热煮开再饮用。桶装水送上门后,即便是质量较好的桶装饮用水,放置时间太长也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装矿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同时还要警惕饮水机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饮水机。要求厂家每隔一段时间上门负责清洗饮水机。

  购买桶装水要注意先看包装桶是否晶莹透明,质感硬。质量较好的桶(瓶)应由PC材质制成,桶体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废旧垃圾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俗称:“黑桶”,颜色发黑、发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这种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装桶装水,消费者应仔细选择鉴别。水桶盖应鲜亮光洁,硬度较高。

  另外,消费者可尝试倒置水桶,应不漏水。当把水桶从饮水机上拔出时,水桶的内应恰好将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饮用水应该无色、透明、清澈、无异味和异臭,没有肉眼可见物。颜色发黄、浑浊、有絮状沉淀或杂质,有异味的水产品一定不能饮用。

  十、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

  (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十一、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十二、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 .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 .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
  同学们应该如何选购安全的食品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产品。

  2、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 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4、 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 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1、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2、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收拾生禽、生肉、生鱼之后,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触其他食品。

  幼儿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常识一: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1

  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营养保健型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有喝饮料习惯的孩子,常常会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常识二:过量吃冷饮有损健康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发季节。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另外,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常识三:易拉罐饮料对儿童有危害

  倍受孩子们喜欢的易拉罐是以铝(AL)合金为材料制成的。为避免铝合金与饮料接触,其内层涂以有机涂料以作隔离。有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保护涂料未全涂满罐壁,或者在封盖、灌装和运输途中出现涂层破损,都会导致饮料与铝合金直接接触,而使铝离子溶于饮料中。有调查显示,易拉罐装饮料比瓶装饮料铝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饮易拉罐饮料,必然造成铝摄入过多。铝过多可能导致儿童智力下降、行为异常,不利于儿童骨骼及牙齿发育。

  常识四:长期饮用矿泉水会染疾病

  矿泉水与自来水主要区别在于其中某种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对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饮用矿泉水应有针对性,缺什么补什么最好。如果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过多地沉积在人体,可能会引发某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肾结石。

  常识五:彩色汽水会影响体格发育

  五颜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经加充二氧化碳气体制成的。除含一定的热量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等。这些物质不被人体吸收利用,不是人体的营养素,对人体无益,多用还对健康有害。那些色泽特别鲜艳的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会给孩子带来潜在伤害,过量色素和香精进入儿童体内后,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砖、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样对儿童的发育有害而无利,建议也不要食用。

  常识六: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常识七:营养补品千万不能随意吃

  家长们认为,给孩子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等营养品。孰不知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儿童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

  常识八:常吃果冻会阻碍营养吸收

  市场上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并不是用水果制成的,而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等配制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钠、琼脂等虽属膳食纤维类,但吸收过多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的吸收,尤其是会使铁、锌等无机盐结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从而影响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常识九:可乐 咖啡儿童不宜多喝

  大量研究发现,常饮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对儿童身体健康不利。咖啡因实际上是一种兴奋剂,它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会刺激心脏肌肉收缩,加速心跳及呼吸。儿童如果饮用了过多的咖啡因则会出现头疼、头晕、烦躁、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震颤,写字时手发抖。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常饮咖啡的儿童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则会导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肠壁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儿童的骨骼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咖啡因还会破坏儿童体内的维生素B1,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

  常识十:洋快餐营养单一不可多吃

  即便洋快餐中不含“苏丹红”,但是在营养配比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高热量、高脂肪、荤素搭配不合理……如果只是偶尔吃一两次还可以,倘若经常光顾,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旨在引起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昨天是第66个世界卫生日,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世卫组织公布了关于食品安全的10大事实:

1、有200多种疾病通过食品传播: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许多人因此丧生。据估计,每年仅腹泻就夺走180万儿童的生命,其中大多数疾病因食品或水受到污染所致。适当的食物制备可防止大多数食源性疾病发生。

2、世界范围内食源性疾病在不断增长:食品中引起疾病的生物体通过全球食品链远距离广泛传播,致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频率和范围不断升级和扩大。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因为城市居民食用非家庭制作的食品较多,包括新鲜食品和鱼、肉类及家禽等,它们在处理或制作上可能不够安全。

3、食品安全是一项全球关注问题: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增加了发生涉及污染食品国际事件的可能性。大多数国家通常都进口食物产品和原料,在出口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系统,可增强本地和跨界卫生安全。

4、新出现的疾病与食品生产相关联:过去10年里,影响人类健康新的传染病大约有75%是因细菌、病毒和源自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其他病原体所致。其中,人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即在食品市场和屠宰场对受感染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处理有关。

5、大限度减少禽流感的风险:绝大多数人间H5N1禽流感病例,是在直接接触受被感染的活禽或死禽后感染。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疾病是因食用适当烹煮过的禽类而传播给人类。为避免食源性疾病,人们应做到:生肉与其他食品分开,保持清洁并洗手,烧熟煮透。

6、预防疾病从农场开始:从农场开始预防动物感染,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把鸡场中的沙门氏杆菌量减少50%,会使因感染细菌生病的人减少50%。

7、化学危害可污染食品:可导致癌症的丙烯酰胺,是在高温烹煮(通常在120°C以上)某些食品过程中由自然成分形成的,包括煎炸土豆产品、烘焙谷物产品和咖啡。食品业正在努力寻找适当的方法,降低接触此类化学品的风险。煎炸、烧烤或烘焙食品时应避免烹制过度。

8、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从农场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食品污染。在食品供应链中,农场主、加工商、销售者和消费者,人人都要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食品的安全。妇女是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因为在许多社会中,妇女分工负责家庭膳食。

9、学校是宣传食品安全的场所:对儿童进行安全食品操作行为的教育,是今天及未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环节。将食品安全课纳入学校课程,可教给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有助于保证儿童及家人的健康。

10、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加强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安全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都有哪些?~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食物安全小知识幼儿园
答:3.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一、幼儿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常识一: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营养保健型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有喝饮料习惯的孩子,常常会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答: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基本凭证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从售出车票时起成立,至按票面规定运输结束旅客出站时止,为合同履行完毕。旅客运输的运。 2.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1) 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要用化学溶剂洗手.更 不要误服,特别是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要立即用大量的...

食物安全小知识幼儿园
答:- 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来路不明和过期食品等。-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教育幼儿了解食物中毒的特征,如潜伏期短、胃肠道症状等。3.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幼儿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如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过量吃冷饮有...

食品安全常识有哪些
答: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关于食品安全常识基本知识。食品安全常识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

幼儿园饮食安全常识ppt课件
答:1. 幼儿园饮食卫生工作要求ppt、幼食品安全十基本识:白水童佳饮品 白水光能满足童水理需要能提供部矿物质微量元素管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都宜代替自水作主要饮用水喝饮料习惯孩食欲振、、脾气乖张身高体重足 识二:量吃冷饮损健康 夏季许孩都吃雪糕3-6岁左右孩般都控制自食欲想吃吃让孩吃4、5雪糕...

小学生食品安全常识基本知识
答: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六、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

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内容包括
答: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内容 1. 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它包括了各种工作环境中应遵循的安全操作步骤和规范,如机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规定等。遵守这些规程能够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员工应确保机器处于安全状态,遵循启动、运行和关闭的正确顺序,并避免在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