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地方人最会考试?

作者&投稿:伍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考试发明于隋,肇始于唐,迄于宣统,总计1200年历史。

根据搜集整理的历代科举成绩,一起看看全国到底哪个地方的人最能考。

唐代:陕西人最会考试

根据新旧《唐书》记载,整个唐代近三百年有记载的进士共860人,平均每年不过2-3人。

可是唐代的进士含金量非常高,诸如陈子昂、王维、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韩愈、柳宗元、王昌龄、刘禹锡、孟郊等都是进士出身。

唐代行政区划是"道",类似于现在的"省"。

1、 平民子弟中进士难如登天

当然,唐代的科举远没有后世科举成熟,更有点类似三国南北朝时期的察举推选制度,平民子弟要中进士难如登天。中进士不仅靠才华,还得看你的名气和关系网:

比如陈子昂为了考中进士,精心策划了一场摔琴戏码,做了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

王维在考中进士前,费劲心思给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演奏一曲《郁轮袍》,从而顺利拿下状元。

2、 唐代科举首现"学区房"概念

唐代进士基本集中在北方,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在唐代,北方的黄河流域才是"中原地区"。

尤其是唐代自武则天起,一直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长安的西都,一个是位于洛阳的东都。

而进士数量最多的前两名:西都就在关内道,东都就在河南道。

特别是首都长安的京兆府,科举进士人数又占关内道的80%。这就是现在帝都的学区房呀,也难怪当年白居易刚到长安,被顾况调侃,"居大不易"。以致凭白居易的"高薪",都熬了18年才买上房。

宋代:福建人最会考试

为防止重演唐末藩镇割据,五代乱战的覆辙,宋朝自立国以来,就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整个宋朝文风鼎盛,也使得科举真正成为平民子弟的进阶之路。正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北宋、南宋前后加起来也有三百余年,一共举行了118榜科举考试,总计约11万人考中进士。平均约每3年一榜,每榜约900多位进士。是唐朝的100倍还多!科举到了宋代才算真正成熟!

今人龚延明、祖慧等前后历经二十载,完成《宋代登科总录》这部皇皇巨著,让两宋11万多人的进士及第登科录。

1、江西人夺得榜眼

随着唐朝安史之乱,及后面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混战,将曾经的北方中原地区变成一片焦土。中国的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即便在占有北方大部分领土的北宋时期,北方进士占比也不过总数的10%,90%的进士都出自南方。

而江西作为长江通衢,北方撤入南方的重要通道,率先受益,江西人文荟萃由此崛起,夺得探花宝座,宋朝历史上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都是江西籍贯的进士。

2、 浙江人夺得探花

在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的南宋,宋朝从24路削减为16路,首都也由北方的开封,迁到南方的临安(杭州),本就富庶的浙江一跃成为科举榜眼,尤其是在南宋时期,浙江更是后来居上,一直延续到明、清甚至近代和现代。

3、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福建人

但是在整个宋代,还有一个地方人异军突起,那就是福建人。

有宋一代,福建总共考中进士11272人,占我们能统计数据的1/4。除了世家大族及朱熹等大儒南迁外,或许只能用一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作为解释了。

4、 全国高考看福建,福建高考看福州

而在福建人中,最会考试的又属福州人:

明、清两代:浙江人最会考试

科举到了明、清可谓达到巅峰造极的境界。加之明、清两代区划基本跟现代一致,而且都有完备的科举名录,使得我们的比较更有现实参照。

明、清两代前后六百年共开科举201榜,录取进士总数达到51444人,约每3年一榜,每榜录取300人不到,加上时间跨度和人口基数大增的因素,明、清两代考中进士的难度相当于是宋朝的10倍不止:

1、 浙江人成功登顶,此后独领风骚

在明、清两代,江浙地区一直作为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教育水平和教育程度一直都是全国最高,浙江更是打败宋代时候的老大福建,跃居榜首。

江苏在明代经过极大繁荣、发展,后来居上,成为榜眼;

而江西稳坐探花交椅。

2、 福建人去哪了?

至于为什么曾经在宋代排名第一的福建,还落在河北、山东后面?

主要是因为在明洪武三十年的会试上,取中的全部都是南方进士,北方一个也无,意见很大呀,主考官落了个发配边疆的下场。从此之后,为了平衡南方、北方士子,分为南榜和北榜,分地取士成为定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高考,以前不也有很多人想跑去新疆参加高考?

3、 全国最会考试的城市是:杭州

4、如果要论到顶尖高手,那还要比一比"巍科"

所谓"巍科",即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传胪)和会试第一名(会元)。

5、苏州"土特产"—状元,苏州状元甲天下!

这里先讲个段子: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一帮翰林闲着凑一起吹牛:广东人最先开口,说他们那儿出产稀有的象牙犀角;陕西人不甘示弱,陕西有狐裘毛毡;我们湖北盛产优质木材,湖北人抢道……唯独苏州府籍的汪琬显得一言不发。

于是,同事们开始怼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汪先生是苏州人,怎么对于苏州的特产一点也不知道?莫非苏州虚有其名?繁华有余而特色不足。"

"苏州是鱼米之乡,人间天堂,当然有土特产,只是很少,只有两样而已。

一是梨园子弟,二是……"

"二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啊。"同事们追问。

"状元。"汪琬淡定的说。

众人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

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在明清两代,总计有167名状元,而江苏就占了44名状元,1/3的状元都是江苏人;

而江苏状元中,苏州就有37人,占了8成!

最后,总结一下:

1、中国最会考试的地方,唐代是陕西人,宋代是福建人,明清两代是浙江人;

2、江苏人在明清两代后来居上,勇夺榜眼,特别是在状元人数上,独占鳌头;

3、江西人从宋代以来一直发挥稳定,稳居探花宝座;



~

全国各省省考难度排名
答:我国高考最特殊的两个省,低分就能上985,有一个高考全国最难 * 我国高考因为地区以及教育程度的问题区分出了各类模式,主要有全国卷和地区单独命题的卷子。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考试模式,题目的难度以及录取的分数高低也各有区别。 * * 先说说低分能上“985”的省份就是上海。作为中国的直辖市,魔都上海经济...

中国哪里的人智商最高??
答:调查测试的结果显示,他的想法是对的,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也达到了105。中国、日本都属於蒙古人种,地域又很接近,於是,林恩教授开始了对人种智商差异的研究。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後,林恩教授总结出了不同地区人种智商的差异排位以及原因。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

哪个省的事业编好考
答:哪个省的事业编好考 哪个省的事业编好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能考进事业编,而每个省份的事业编考试难度是有所不同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哪个省的事业编好考的相关内容。哪个省的事业编好考1 客观来说,那些偏远地区的事业单位好考一些。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是竞争激烈。不过偏远地区的...

清代在江南贡院中举的考生,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答:为江苏籍49名。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人包括陈独秀、方苞、唐伯虎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仅清一代,科考共举行了112科,其中在江南贡院乡试中举,后经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计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

甘肃的,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哪个好考几率高点
答:每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和考试侧重点会有所变化,但是其出发点始终是对应试者能力的考查。(二)省考与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不同之处1.题型和名称不同有的地方在试卷的结构上不断变化,甚至把中央的五大部分调整为四大部分,称谓更是迥异。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上海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试卷结构依次为:数学能力(含...

全国哪里考驾照最容易?
答:没有最快的。一般小县城考试的人比较少,拿驾照的速度比较快。我就是40天就搞定了。一般2个半月可以拿到驾照。1、理论考试(若不能通过,当场可以补考一次,若还不行,下星期再来)1—2周 2、桩考(侧方移位),练习大概要4~5天,能够练得差不多;报名之后大概一个星期才能考,1周 3、小路考(...

铁片子、炉钩子能打赢机枪大炮?
答:前一段时间有人说,其实清末军队的武器并不差,还拿八国联军缴获的军火仓库为例,列举了里面贮存了多少先进枪械。当时就想问一句:那些枪械发给部队了吗?有人会用吗? 鄙人家住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有个绥远将军衙署(现在好像装修呢),过一段时间才开放。那里面陈列着清军的一些武器装备:一根开裂的木棍,前面有个尺把长的...

三不限公务员是什么意思
答:三不限公务员估计很多小白都会心存疑问,到底三不限公务员指的是哪三不限。而对于知道“三不限”的意思后,又会多出一个疑问,尤其是条件宽松的乡镇三不限公务员岗位,到底好不好考呢? 作为一个多年考公才上岸的过来人,对于这些问题我太熟悉了,让我来告诉你吧。看了下面的文章,你就全都明白了。 首先,“三不限公务员”中...

国考,竞争最激烈,最火热,最冷的省份分别是哪
答:到报名结束时,2017国考平均竞争比为49:1,略高于去年报名结束46:1。看到这样的竞争有没有觉得很厉害呢?别急,小编给大家疏通出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竞争最激烈、最火热、最冷的省份具体有哪些?2017国考报名最热的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辽宁五个地区已通过审核人数均超过五万人,而竞争最激烈...

最适合考公务员的本科专业有哪些?
答:法学与政治学类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岗位很多,而且各地都有——毕竟哪个地方没有法院党校呢,非常适合想要毕业后回家考公的人选择。 2.行政管理类专业:行政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培养学生具备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管理专注于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了解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