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谋新主的孟达,结局究竟如何?

作者&投稿:休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历史上的记载,徐晃是病死的,和孟达无关。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徐晃是作为司马懿的先锋,攻打上庸的时候,被孟达射中头部,当头晚上就伤重身死了。在这一仗中,上庸的守将是孟达,他原本是曹魏的将领,为什么司马懿要讨伐他呢?

这是因为孟达又双叒叛变了,算上这次,已经是孟达第三次叛变了。这样的记录,在三国时期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吕布背叛了两次,就被张飞骂成三姓家奴,这孟达比吕布还要更胜一筹。

孟达本是凉州人士,他和法正是好朋友,一起入川寻求出路。可是刘璋暗弱,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于是他们就和张松商量,把西川献给有能力的人。从这一点来看,这几个人的品格也就有问题。主公能力差,自己得不到重用,就出卖主公,这就有点过分了。

不过,他们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就在张松献图,把西川献给刘备后,孟达和法正也决定为刘备效力。孟达和法正奉刘璋之命,各帅二千兵马,来迎刘备入川。可是刘备却做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决定,他让孟达率领所有的四千人马,帮助关羽守卫荆州。而刘备只带领法正入川,夺取了西川。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感觉到刘备对孟达的一丝疑虑。

在后来刘备调荆州援军入川的时候,刘备也没有调孟达入川,而是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再后来,刘备派孟达攻打房陵。孟达捅了他第一个马蜂窝。他顺利的攻下了房陵,可是在史书上记载,房陵太守蒯祺被孟达的兵所害。这个蒯祺是谁?是诸葛亮的姐夫。而这个害字也大有文章,如果蒯祺因为顽抗被孟达的手下所杀,那就谈不上个害字。这中间的利害,孟达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接下来,孟达又攻打上庸。这个时候,刘备派刘封顺流而下,统领孟达攻下了上庸。在表面上,刘备是怕孟达一个人拿不下上庸,实际上,是派刘封来统帅孟达。在孟达看来,让乳臭未干的刘封来指挥自己,心里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于是,刘封和孟达不和的引子就埋下了。这个时候,孟达又捅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马蜂窝。在关羽要求上庸派兵支援襄樊前线的时候,他鼓动刘封以山城初定,不可动摇为由拒绝了。这也间接导致了关羽的败亡。

孟达在关羽死后,感觉情况不对,他就捅了人生的第三个马蜂窝。那就是借口刘封对自己的欺压,给刘备留信,率领自己的人马投降了曹魏。随后,得到曹丕赏识的孟达,率领军队夺取了上庸。曹丕将上庸、房陵和西城三郡合为一处,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留下治理。而刘封则在败回成都后被刘备所杀。刘备杀刘封后又十分后悔,为之流涕。可以说,孟达捅了这三个马蜂窝,将整个蜀汉君臣全部得罪净尽。后来诸葛亮诱降孟达时,他手下的费诗就公开反对,可见蜀汉君臣对孟达的看法。

孟达到了曹魏后,得到了曹丕的赏识重用,当然也遭到了他人的嫉妒中伤。其中以刘晔和司马懿为代表,认为他反复无常,不可信任。刘晔说,“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司马懿则直截了当的说,“达言行倾巧,不可任。”多亏了曹丕信任孟达,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

孟达在朝廷中也寻找保护伞,他和桓阶、夏侯尚亲善,得以自固。可是等到曹丕去世后,桓阶、夏侯尚也都相继去世,孟达困难的日子就到来了。孟达考虑到朝中没人,司马懿和刘晔都是曹睿信任的臣子,对自己没有好印象。加上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边境上,位于三国交界的地区,如果自己被朝廷的敌人陷害,就很难分辨了。

于是,孟达又捅了他人生第四个马蜂窝。那就是串通蜀汉和东吴,企图自保。在这个时候,孟达又玩弄起他的手腕,他想串通蜀汉和东吴,利用自己位于三国交界的有利地势,达到割据自保的目的。可是孟达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举反而将他置于死地。

诸葛亮马上对孟达做出了回应。不过,诸葛亮对孟达的拉拢,遭到了手下的反对,而诸葛亮本身出于对孟达归降的诚意有怀疑,在孟达造反的时候,也没有救助他。

孟达虽然和诸葛亮反复交涉,可是他只是口中说要回归蜀汉,却一直没有实际的行动。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之前,面对孟达口是心非的举动,诸葛亮采取了自己的方式,以诈降计逼孟达造反。

诸葛亮派郭模去曹魏诈降。郭模故意将孟达与诸葛亮串通谋反的机密,透露给孟达的政敌申仪。司马懿得到消息后,来不及向曹睿报告就昼夜兼程,杀往上庸。孟达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严重的误判,他认为司马懿要报告皇帝,在得到皇帝的指示后再出兵,这段时间足够自己做好叛变的准备。

可是,当司马懿杀到上庸城下的时候,孟达还没有做准备。这样,措手不及的孟达,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司马懿平定,孟达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结语:

我们看孟达的一生,对这个人的评价反复无常的恰当的。他先叛刘璋,再叛刘备,最后又叛变曹魏。他在三国之中左右逢源,为了保存自己使尽了解数。

但是,尽管孟达八面玲珑,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让所有跟他有关的人都吃尽了苦头。他杀了诸葛亮的姐夫、害死关羽和刘备的义子刘封,再反复出卖蜀汉和曹魏的利益,到最后,连他的手下申仪都和他为敌。试想一下,一个人做人做到了这个地步,他会有什么好下场吗?

因此说,孟达的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叫做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五子良将的实力究竟如何。一战斩杀徐晃的孟达水平怎样?
答:当时的孟达背叛蜀国投身于魏国,曹丕任命他为新城太守,主政西南。其为的就是借助孟达对于蜀汉的熟悉,从而洞察蜀汉的动态做好相应的防御。可谁知道孟达给司马懿来了一出叛国大戏,直接意图谋反,无奈之下司马懿就只能派军剿灭。而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就不幸死在了孟达的一箭之下。据《三国演义》描述:达...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另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答:孟达是何许人也?他是刘备入川期间和法正,张松里应外合主张刘备入川的三大内奸之一,后来驻守上庸地区,因劝刘封不去救关羽,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孟达怕刘备一怒之下怪罪自己,率兵投魏国去了,可以说是一个叛徒角色。他正是由于偶然斩杀徐晃,挤入三国名将行列。但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存在感还挺高的,...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徐晃,五子良将威名是否浪得虚名?
答:他杀死徐晃,只不过是“冷箭偷袭”而已,算不上什么本事。当时徐晃被伏击,孟达又占了地理环境上的优势。真比箭术的话,徐晃当年在铜雀台,比射箭不在“弓神”夏侯渊之下,孟达又怎么能是徐晃的对手呢?综上所述,孟达斩杀徐晃只是取巧,五子良将绝非浪得虚名。

不在乎张飞的张颌和大战关羽八十合的徐晃为何不敢挑战赵云?
答:于是纷纷避让,以求保住一条小命。赵云又顺利救了张著。结语:以上便是张郃不在乎张飞,徐晃敢大战关羽,两人却都不敢挑战赵云的原因。张郃为小看张飞付出了惨重代价,三战三败,最后仅几个人逃回,差点被曹洪斩首。他们两人都见识过赵云在长坂坡的神威,因此在汉中之战中,不敢正面挑战赵云。

徐晃本该寿终正寝,为何倒在了孟达箭下?
答:三国时期,天下混乱,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乱频起,诸侯争霸。三国时期有很多家喻户晓的英雄,温酒煮华雄的关羽、草船借箭的诸葛亮,英勇神武的赵云,这些名将骁勇善战、实力雄厚。曹魏势力中拥有五大谋士与五子良将,其中个个是文武双全,其中数徐晃最为出众,为曹操赢得许多胜利,在官渡之战、白狼山之...

新三国,魏延都有哪些战役
答: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邓...

历史上徐晃是什么结局?被孟达一箭射死的吗?
答:后来,杨奉又反叛曹操,而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此后,徐晃成了曹操的一员亲信战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征北战 白马之战中,徐晃跟随张辽、关羽,驰援刘延,击败颜良大军。虽然这一战最露脸的是关羽,他斩杀袁军主将颜良,也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如果没有徐晃的辅助,关羽很难立下...

徐晃被打败就请关羽出战了,难道真没人能敌颜良?
答:颜良击败徐晃之后,曹操阵营中尚有张辽,有典韦,有许褚,还有夏侯惇,为何曹操不让他们出战,偏要派新降不久的关羽出战呢?其实,曹操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不是为了帮关羽扬名立万,而是为了弄死刘备。这一点后面再说。先来看整个事件经过。颜良大军来犯之后,...

徐晃打败关羽用了什么招,为何说徐晃赢得不光彩?
答: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徐晃在战前,故意泄露东吴袭击荆州的军事机密,又是叙旧以言语挑逗关羽,勾起关羽的回忆,消磨关羽的斗志,激怒关羽,才和关羽大战八十回合,并占了上风,打赢了当年难以超越的关羽。因此,关羽并不是打不过徐晃,只是败在徐晃的精心算计之下。徐晃也不是凭真本事赢了关羽的,说出去...

白话《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
答: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曹操之子曹丕在邺城中发现袁绍儿媳甄氏,曹操为二人主婚。曹操在平原攻杀袁谭,又遣吕旷等人在壶关大破袁绍外甥高干。袁熙、袁尚投奔乌桓,郭嘉劝曹操攻打乌桓,二袁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反被公孙康斩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