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肩负起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如何站起来、富起来,并向强起?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中,有哪些中国智慧...

作者&投稿:凌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作思路:意高则文胜立意,就是确立的中心和意图,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十八大以后在新任七常委与媒体见面会上指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明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代,才由于各种原因落伍了。但先进的中国人不甘落后,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拯救民族危难,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中华民族曾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福了全世界。指南针使远海航行成为可能,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火药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和形态,活字印刷使知识和信息得到广泛快速传播。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中国人的发明占175项。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其所著的《中国近况》一书中称中国拥有“人类最高度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技术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出访欧洲时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说道:“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间,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积贫积弱的深重苦难,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登上历史舞台,力图挽救中国于危亡之中。但无论是太平天国旗,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但这个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0世纪上半叶先后建立的不同性质的政党、政团也都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没有先进的阶级作基础,未能提出正确的纲领并发动人民群众,以解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他们的失败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至今已走过97年光辉历程。97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一次又一次推动中国社会实现伟大飞跃,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党先后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中华民族救国的历史使命,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中华民族兴国的历史使命,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完成中华民族强国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这三件大事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一道顽强拼搏、持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谱写的光辉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1921年7月,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初步探索的历史使命。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伟大历史贡献,其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和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时期 ,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再走向强起来?八百字~

写作思路: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即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正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心潮澎湃,但大家是否更应该想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呢?他勾起了我们对共产党的敬佩之情,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他领着我们前进。

走过近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为今天顶天立地的男儿。当共产党是一个青涩的少年的时候,他是多么弱小,人员少,战斗力弱。
但他又是多么坚强,即使人员少,战斗力弱,他仍然坚持,以坚强的毅力坚持到底,无论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是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都阻挡不住他坚毅的气魄与精神。他一路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豪气冲天冲破黑暗,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慢慢的,他长大了,在成长的历程中,他领导着中国人民积极抗日,最终将那些侵略者赶出中国,捍卫了自己的领土,挽回了自己的尊严。
当他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时,他具有的不仅是坚毅的气魄与精神,有的是更多的成熟,更多为人民服务的大无畏精神。就在他逐渐走向强大的时候,与国民党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百姓的支持是他坚持到底最大的动力。为了新社会的早日到来,他奋战到底,最后终于打败了国民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人民的支持下,迎来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中国人民宣布,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更代表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会再受人欺凌了!
这并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面对这个新的开始,改革开放之风,已吹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心,迎着风面向阳光,我们的党更自信的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正逐步向全世界人民展现自己的风采,逐渐成为国际大舞台上最闪耀的一颗星。
经历近九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近九十年的艰苦奋斗,共产党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力量团体,而且经他打造出来的新中国以今非昔比,他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改革开放的繁荣还有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勇于拼搏的精神!他更会继续承担起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的责任,与中国人民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与中国人民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一是把握综合要素,搞清楚新时代从何而来。
我们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无疑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是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的结果。其中,既有对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准确把握,又有对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变化的科学评判;既考虑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及其对全局的影响、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提升等情况,也充分关注到我国正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客观实际。
几年来,从关注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到精准脱贫落地实施,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到“一带一路”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新时代就是从这些综合要素中来,从已有的历史巨变和全方位成就中来。这些综合要素、历史巨变和全方位成就,凝结铸就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基并支撑起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是把握内在根据,搞清楚新时代因何而立。
确立新时代,综合要素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内在根据。综合要素构成诸多必要条件,内在根据才是新时代的核心支撑和关键力量。十九大报告和我国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来看,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抓住了新时代的根本,构成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强起来,就是新时代的核心内涵,就是新时代的内在根据。中华民族在建立新中国、解决了站起来的时代任务之后,就朝向富强奋进。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艰难探索之后,我们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在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基础上,目前我们已接近完成富起来的时代使命,同时已经朝强起来迈进。
“富”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提升,“富”与“强”在一定阶段上会融合推进,“强起来”是“富起来”的升级版。从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背景和进程看,我们今天站立的新的历史起点,正处于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即将完成“富起来”的历史任务(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同时已开启走向“强起来”(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如此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新时代。强起来,是新时代的时代标记,我们既要强党、强国、强军,又要达到经济强、制度强、精神强。
三是把握目标任务,搞清楚新时代以何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个认识判断,但这个认识判断却不是主观臆造,而是从现实中来,是我们党对现实状况、客观走势、未来进程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提升。我们对新时代的认识理解,绝不可只是作为一个认识判断来对待,而要作为一项伟大事业、伟大实践来推进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是”的时代定位,紧紧抓住新时代的内涵、要素、关键,紧紧扣住目标、任务、前途,指明了我们创造新时代的方向与路径,凸显了我们创造新时代的努力重点和工作着力点。这些内涵、要素呈现了,这些目标、任务完成了,新时代才能够真正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