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答案 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投稿:错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 文(答案)

一、听说(10分)
1. 听写。(2分)
2.(4分)
⑴ 福厦铁路 2分
⑵ 此铁路网将使莆田成长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使湄洲湾港有望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列。2分
3.(4分)
⑴(2分)愚公该不该搬家
⑵(2分) 示例:不该搬家。正视困难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必定失败。 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4.(10分)每处一分,又填写正确的10处计分
①心远地自偏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 只恐双溪舴艋舟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⑩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政能人和,百废具兴。)

5、(10分)
(1)(3分) 示例:鲁宾孙 《鲁宾孙漂流记》 笛福
(2)(4分) 示例:“风流”之处: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不决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对我的影响: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强,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像他那样勇敢面对。(风流、影响名1分,表述2分)
(3)示例: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没有房子,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训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概括主要事迹2分,表述1分)
6、(10分)
(1)(2分)示例: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或让传统节日深入人心)
(2)(3分)示例:清明节(1分) 相关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省市自治区衍莫忘归。)2分
(3)(5分)示例:每年4月5日的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拜先人的日子。清晨,人们携带酒食、鲜花、纸钱等物品前往墓地,将食物的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祭扫毕,折下一丛松柏叶带回,以示枝繁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写出节日的地方特色3分,表述2分)
三、阅读(60分)
(15分)
7.(3分)
⑴国都、都城 ⑵在这时 ⑶这,指鱼快乐
8.(5分)
⑴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子”“以”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⑵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完全可以确定的。(两个“固”、前一个“之”、“全”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9.(3分)庄子自喻为“鵷鵮”(1分),这说明庄子是个志向高洁、淡泊利禄、厌恶功名的人。(2分)
10.(4分) 示例: (1)庄子胜出,因为庄子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赏事物的美,并且巧妙地偷换概念 (把“安知”故意曲解为“从哪里知道”“如何知道”),他解了惠子的发难。
(2)惠子胜出,因为惠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求实的,并且论辩逻辑严密,逼得庄子只能诡辩了。(开放题,两种观点均可。前一问1分,后一问3分)
(二)(15分)
11.(3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中止自己奋斗的步伐。
12.(4分)前者: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
后者: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13.(3分)人生不能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应该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把每一点成绩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
14.(5分)示例:赞同。正如文中所言,“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作为中学生,正是学习和成长的大好时节,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不断拼搏,不言放弃,拒绝句号。(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三)(20分)
15.(4分) “搭桥”,表面指小男孩用积木搭三座桥,内在的含义指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16.(3分)说明孩子们对于现场直播的搭积木比赛是十分重视、认真对待的。
17.(4分)因为小男孩来自山村,没见过多少世面,他朴实,面对摄像机,难免腼腆、胆怯。
18.(4分)这样写,表现主持人被小男孩深深地感动、震撼了,显得含蓄,富有感染力。
19.(5分)示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样,人类才会得到真正长久的发展进步。(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文(6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听说材料:
1、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本报讯 莆田是我省目前唯一一个境内尚无一寸建成铁路的地级市。然而,随着福厦高速铁路莆田段的全线动工、向莆铁路的顺利立项,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地带和内陆地区重要出海口的莆田,已逐步加快了自己“大港口、大交通”的步伐。
目前,福厦铁路在莆田境内已全线动工。莆田段全程约56公里,贯穿四区一县,涉及江口、国欢、三江口、黄石、笏石、新度、东海、灵川和枫亭共九个乡镇,况投资约28亿元。
据铁道部有关专家预测,福厦客运专线和向莆快速铁路,将在莆田市“十字”交叉,形成分别衔接福州、厦门、南昌和莆田主要港区等四个方向的铁路网。由此,湄洲湾港有望跻身全国十大港口,而莆田也将成长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3、
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力,太缺少经济效益了?还不如带领孙子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乙:搬家是逃避矛盾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
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
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挖山。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

2007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语 文
(满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听说(10分)
1. 听写。(2分。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书或行书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

2. 听一则报道,回答问题。(4分)
⑴已经在莆田境内动工修建的铁路名称是:
⑵此铁路网的形成对莆田有何意义?
答:

3.听一段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回答问题。(4分)
⑴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答:
⑵你站在争论的哪一方?理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2分)
答: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4.名句填空。(10分,选填10处即可)
①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安得广大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 ,

⑦李白《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⑧《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
⑨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来填空)
⑩写出《岳阳楼记》中你喜欢的两句名言: ,
5、名著赏读。(10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3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 ,来自《 》。作者是 。(3分)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4分)
答:

(3)他或(她)做的哪些或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简要说说。(100字左右,3分)
答:

6、综合性学习。(10分)
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商家也不失时机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七夕、腊八等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主任决定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
答:
(2)请写出下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3分)
答:
(3)请简要介绍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100字左右,5分)
答:

三、阅读(60分)
阅读《<庄子>故事两则》,回答7——10题。(15分)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⑴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______
⑵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_______
⑶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
8.翻译下面句子(5分)
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答:
⑵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
9.在《惠子相梁》中,庄子用什么比喻自己?这说明庄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0.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5分)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只有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完美的句号才会在前方等待你。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他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个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进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一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化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的那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了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11.请你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
答:
12.广开言路 加点的两个“句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指
;后者是指
(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4分)
13.谈谈你对画线句“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这话话的理解。(3分)
答:

14.作者说要“拒绝句号”,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一观点?为什么?(请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回答。)(5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搭桥
市幼儿园举办搭积木比赛,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既是是比赛,就得隆重点不是。
怎样才能隆重呢,请领导讲话?那些严肃的空话孩子们不喜欢。真正能让孩子们起劲的事儿,莫过于上电视了。
好在不难,园长和台长一商量,就直播,园长曾经是台长的同桌,是台长想把她头发盘起的同桌。
摄像机镜头下忙碌的孩子们,像炸了窝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的忙碌着,没人望着镜头傻笑。他们都想搭出最漂亮的图案,最后能定格在大家心目中的图案。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教堂。还有.......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
主持人眼前出现了三道积木搭成的圆拱。
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
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
“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一指地面,“三座桥”
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第三座能算桥吗,有那么微型的桥吗,它还没有两指长呢。
“这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园长说,“他爸爸是建筑工人。”
“哦”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三座桥吗?”
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他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山坡上,四面环沟,一有雨下来,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把妈妈背出家门,让她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妈妈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
主持人鼻子一酸,眼光移向另一座桥。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说下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那次我跟爸爸进城,渡船坏了,十几个过河的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有几个小朋友还哭了......”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
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那个不到两指长的微型小桥。
“这个吗?”小男骇沉吟片刻,“我们对门邻居家的小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跟我下山玩,听爸爸说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想把这座桥搭在她心脏上。”
主持人不说话了,知识使劲将小男骇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的莫名其妙,说:“阿姨,我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小,这座桥搭在胸口会不会让她心里更疼呀?”
“不,不会的。”主持人在也忍不住了,泪花溅落开来。
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就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小男孩年底回家时,意外发现了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对门的小妹妹居然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妈妈一起在桥上等他。
小男孩还小,他当时没听见主持人阿姨在直播结束前的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小男孩只记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搭桥”的含义。(4分)
答:

16.“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的忙碌着”句中的“有板有眼”一词说明了什么?(3分)
答:

17.“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4分)
答:

18.“主持人不说话了,知识使劲将小男骇搂在怀里”,作者这样写主持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9.“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有何感悟?(5分)
答:

四、作文(60分)
20.请以“我爱你, ”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将题目写完整,例如:我爱你,母亲;我爱你母校;我爱你,老屋……
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湄洲岛跨海通道 交通 旅游事业
  3、 将激发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如:欢迎您来到莆田(始祖的故乡),希望您在莆田过得愉快。
  4、勿施于人 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迹板桥霜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要悲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等
  5、猪八戒 鲁达 鲁宾孙 格列佛 略
  6、如:我是一棵小草,虽然弱小,却很顽强
  7、如明星不是神灵,追星勿失自我 略
  8、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9、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10、诸葛亮 子云 孔子 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11、皮肤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器官,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包括毛皮、指甲、皮脂腺、汗腺等附属器官。
  12、这两个肽基配合默契而且非常适时。这两个肽基的行为变化,以及产生颜色的黑色素细胞对这两个肽基的反应变化,是构成人和动物毛色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13、体内疾病与皮肤息息相关,皮肤出现异常可能是由体内疾病引起的
  14、如“全身的表皮经过27天左右就会全部换上一件‘新衣’。” 27天左右表示大概的时间。因为皮肤表皮全部更新的时间因人而异,用“左右”更符合实际,体现语言准确性。
  15、如:“我”找医生要除去脸上的疤痕,医生却给我做了一次心灵整容,使我恢复了自信,变成一个美丽的女人。
  16、如:“我”脸上有疤痕,所以不完美,但只要有自信,有了内在美,就是最漂亮的。
  17、结尾点题,总对全文,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使小说内容得到升华。
  18如:“真正的美丽来自快乐的内心”
  我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美,而在于内心。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世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一个人不论外表如何,只要内心是积极、快乐、自信的,那么他就是美丽的。

莆田中考试卷答案~

  2007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语 文
  (满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听说(10分)
  1. 听写。(2分。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书或行书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


  2. 听一则报道,回答问题。(4分)
  ⑴已经在莆田境内动工修建的铁路名称是:
  ⑵此铁路网的形成对莆田有何意义?
  答:

  3.听一段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回答问题。(4分)
  ⑴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答:
  ⑵你站在争论的哪一方?理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2分)
  答: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4.名句填空。(10分,选填10处即可)
  ①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安得广大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 ,
  。
  ⑦李白《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⑧《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
  ⑨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十则》中的语句来填空)
  ⑩写出《岳阳楼记》中你喜欢的两句名言: ,
  5、名著赏读。(10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3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 ,来自《 》。作者是 。(3分)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4分)
  答:


  (3)他或(她)做的哪些或哪件事最让你佩服?请简要说说。(100字左右,3分)
  答:


  6、综合性学习。(10分)
  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商家也不失时机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七夕、腊八等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主任决定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
  答:
  (2)请写出下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3分)
  答:
  (3)请简要介绍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100字左右,5分)
  答:


  三、阅读(60分)
  阅读《故事两则》,回答7——10题。(15分)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⑴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______
  ⑵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_______
  ⑶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______
  8.翻译下面句子(5分)
  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答:
  ⑵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
  9.在《惠子相梁》中,庄子用什么比喻自己?这说明庄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0.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5分)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只有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完美的句号才会在前方等待你。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他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个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进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一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化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的那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了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11.请你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
  答:
  12.广开言路 加点的两个“句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指
  ;后者是指
  (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4分)
  13.谈谈你对画线句“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这话话的理解。(3分)
  答:

  14.作者说要“拒绝句号”,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一观点?为什么?(请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回答。)(5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搭桥
  市幼儿园举办搭积木比赛,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当然,既是是比赛,就得隆重点不是。
  怎样才能隆重呢,请领导讲话?那些严肃的空话孩子们不喜欢。真正能让孩子们起劲的事儿,莫过于上电视了。
  好在不难,园长和台长一商量,就直播,园长曾经是台长的同桌,是台长想把她头发盘起的同桌。
  摄像机镜头下忙碌的孩子们,像炸了窝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的忙碌着,没人望着镜头傻笑。他们都想搭出最漂亮的图案,最后能定格在大家心目中的图案。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教堂。还有.......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道该如何解说了。
  主持人眼前出现了三道积木搭成的圆拱。
  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
  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
  “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一指地面,“三座桥”
  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第三座能算桥吗,有那么微型的桥吗,它还没有两指长呢。
  “这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园长说,“他爸爸是建筑工人。”
  “哦”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三座桥吗?”
  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他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山坡上,四面环沟,一有雨下来,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把妈妈背出家门,让她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妈妈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
  主持人鼻子一酸,眼光移向另一座桥。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说下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那次我跟爸爸进城,渡船坏了,十几个过河的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有几个小朋友还哭了......”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
  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那个不到两指长的微型小桥。
  “这个吗?”小男骇沉吟片刻,“我们对门邻居家的小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跟我下山玩,听爸爸说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想把这座桥搭在她心脏上。”
  主持人不说话了,知识使劲将小男骇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的莫名其妙,说:“阿姨,我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小,这座桥搭在胸口会不会让她心里更疼呀?”
  “不,不会的。”主持人在也忍不住了,泪花溅落开来。
  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就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小男孩年底回家时,意外发现了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对门的小妹妹居然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妈妈一起在桥上等他。
  小男孩还小,他当时没听见主持人阿姨在直播结束前的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小男孩只记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哭了。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搭桥”的含义。(4分)
  答:

  16.“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的忙碌着”句中的“有板有眼”一词说明了什么?(3分)
  答:

  17.“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4分)
  答:

  18.“主持人不说话了,知识使劲将小男骇搂在怀里”,作者这样写主持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9.“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搭建这样一座桥!”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有何感悟?(5分)
  答:


  四、作文(60分)
  20.请以“我爱你, ”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将题目写完整,例如:我爱你,母亲;我爱你母校;我爱你,老屋……
  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语 文(答案)

  一、听说(10分)
  1. 听写。(2分)
  2.(4分)
  ⑴ 福厦铁路 2分
  ⑵ 此铁路网将使莆田成长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使湄洲湾港有望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列。2分
  3.(4分)
  ⑴(2分)愚公该不该搬家
  ⑵(2分) 示例:不该搬家。正视困难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必定失败。 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4.(10分)每处一分,又填写正确的10处计分
  ①心远地自偏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 只恐双溪舴艋舟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⑩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政能人和,百废具兴。)

  5、(10分)
  (1)(3分) 示例:鲁宾孙 《鲁宾孙漂流记》 笛福
  (2)(4分) 示例:“风流”之处:他敢于冒险,即使孤身流落荒岛也不决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面对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对我的影响: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强,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像他那样勇敢面对。(风流、影响名1分,表述2分)
  (3)示例: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没有房子,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训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概括主要事迹2分,表述1分)
  6、(10分)
  (1)(2分)示例: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或让传统节日深入人心)
  (2)(3分)示例:清明节(1分) 相关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省市自治区衍莫忘归。)2分
  (3)(5分)示例:每年4月5日的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拜先人的日子。清晨,人们携带酒食、鲜花、纸钱等物品前往墓地,将食物的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祭扫毕,折下一丛松柏叶带回,以示枝繁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写出节日的地方特色3分,表述2分)
  三、阅读(60分)
  (15分)
  7.(3分)
  ⑴国都、都城 ⑵在这时 ⑶这,指鱼快乐
  8.(5分)
  ⑴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子”“以”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⑵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完全可以确定的。(两个“固”、前一个“之”、“全”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9.(3分)庄子自喻为“鵷鵮”(1分),这说明庄子是个志向高洁、淡泊利禄、厌恶功名的人。(2分)
  10.(4分) 示例: (1)庄子胜出,因为庄子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赏事物的美,并且巧妙地偷换概念 (把“安知”故意曲解为“从哪里知道”“如何知道”),他解了惠子的发难。
  (2)惠子胜出,因为惠子对事物的认识是求实的,并且论辩逻辑严密,逼得庄子只能诡辩了。(开放题,两种观点均可。前一问1分,后一问3分)
  (二)(15分)
  11.(3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中止自己奋斗的步伐。
  12.(4分)前者: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
  后者: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13.(3分)人生不能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应该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把每一点成绩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
  14.(5分)示例:赞同。正如文中所言,“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最积极的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作为中学生,正是学习和成长的大好时节,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不断拼搏,不言放弃,拒绝句号。(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三)(20分)
  15.(4分) “搭桥”,表面指小男孩用积木搭三座桥,内在的含义指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16.(3分)说明孩子们对于现场直播的搭积木比赛是十分重视、认真对待的。
  17.(4分)因为小男孩来自山村,没见过多少世面,他朴实,面对摄像机,难免腼腆、胆怯。
  18.(4分)这样写,表现主持人被小男孩深深地感动、震撼了,显得含蓄,富有感染力。
  19.(5分)示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样,人类才会得到真正长久的发展进步。(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文(6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听说材料:
  1、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本报讯 莆田是我省目前唯一一个境内尚无一寸建成铁路的地级市。然而,随着福厦高速铁路莆田段的全线动工、向莆铁路的顺利立项,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地带和内陆地区重要出海口的莆田,已逐步加快了自己“大港口、大交通”的步伐。
  目前,福厦铁路在莆田境内已全线动工。莆田段全程约56公里,贯穿四区一县,涉及江口、国欢、三江口、黄石、笏石、新度、东海、灵川和枫亭共九个乡镇,况投资约28亿元。
  据铁道部有关专家预测,福厦客运专线和向莆快速铁路,将在莆田市“十字”交叉,形成分别衔接福州、厦门、南昌和莆田主要港区等四个方向的铁路网。由此,湄洲湾港有望跻身全国十大港口,而莆田也将成长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3、
  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力,太缺少经济效益了?还不如带领孙子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乙:搬家是逃避矛盾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
  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
  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挖山。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

http://free.banzhu.com/g/gengyun/prog/showDetail.asp?id=62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纠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胜利浚工,被yù为21世纪的惊世壮举。
①yù ② 改为
2.用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句子,使语言更为简洁。(2分)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历史文化非常的久远(A)。伴随着改革的大潮,淄博经济文化的发展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B),淄博人以其开放的心态,实干的精神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 B.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
①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4.以“阅读”为话题,仿写句子。(2分)
阅读改变人生, , 。
5.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一刊物命名,并写一段创刊词,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不超过60字。(4分)
刊物名称《 》
创刊词:

6.默写填空。(8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
④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 ”描绘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面。 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
⑧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 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第7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互见。
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 的图画,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1~12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 以: ②后大闻之 之:
1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
13.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3分)
14.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分)
15.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2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8.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任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19.“格色”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有什么作用?(3分)
20.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分)
21.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结合文A)(B)两处画线语句加批注。(4分)
22.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
四.写作(50分)
23.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请以“美就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①誉 ②浚改为竣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2、①源远流长 ②日新月异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3、①把“否”或“能否”删除。②把“季节”改为“地方”。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4、答案示例:阅读化育气质 阅读改变人生
评分:结构相似、语句通顺、语意相关得2分。标准宽松,不宜过严。
5、答案示例:刊物名称:《青春》
创刊词:“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她将伴你走向成熟。《青春》的宗旨是:反映同学心声,展示青春风采,促进语文学习。让我们共同培育《青春》这棵幼苗吧!
评分:写出刊名得1分,并阐明含意得1分,写出办刊宗旨得1分,语言符合要求得1分,共4分。
6、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海日升残夜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曲径通幽处 ⑤隔江尤唱后庭花 ⑥大沙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⑦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⑧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等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8分。
二.古诗文阅读。
7、
8、①门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

10、
11、答案: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评分:每空1分,共2分。后一空只答出“俭朴”即可得1 分。意思对即可。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13、答案: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5、
16、答案: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1分),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1分)。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示例: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
启示: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
评分:答出共同点得2分,答出启示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医术精湛(1分),行医规矩奇特(1分),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1分)。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格色”意为特别,含贬义;推动情节的发展(1分),能更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1分)。
评分:答出含义得1分,答出作用得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苏七块赠送药物这一细节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苏七块善良的本性和鲜明的个性。又如:“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这一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苏大夫医术精湛。
评分:找出细节描写得2分,赏析得当得2分,共4分。
21、答案示例:(A)运用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精明干练。(奇人奇貌,必有奇能。)(B)运用传神的动词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苏七块精湛的医术。(连窜动作,医术了得。)
评分:每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示例:①小说构思精巧。作者先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然后通过具体事件展现人物个性,将概括交代与细致描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②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评分:每个要点3分,共6分。学生可能把两点合而为一来写也可。
四、写作(50分)
23、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 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① 内容20分 20~16分 15~10分 9~5分 4~0分
② 表达25分 25~20分 19~15分 14~10分 9~0分
③ 文面5分 5分 4分 3分 2~0分
细则:
(一)字数不少于590字,分数须不低于38分(包含38分),每少50字扣1分。
(二)一档:46—50分;二档:41—45分;三档:38—40分;四档:37分以下。
(三)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以一本30人算比例为3:15:5:2。平均分为43分左右。
(四)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错算1个错别字,两个(两个以下)错别字不扣分;以话题作题目扣1分。

急求全国各地2007年各科中考试题答案。。。
答:[图文]大庆市二○○○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计算机… 09-16 [图文]大庆市一九九九年初中升学考试计算机试题 09-16 [图文]1999年黑龙江大庆信息技术中考答案 09-16 广西省河池市2007年中…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 11-20 [免费]2007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86页) 11-...

中考语文选择题练习答案
答:1、C 劲敌的劲是后鼻音。jìng 2、 A B比比皆是 C栖息qī D死乞白赖lài 冥思苦想 3、C A玷污diàn wū B忏悔chàn huǐ D翔实xiáng shí 倔强jué jiàng 4、B A干练 : gàn liàn 框架 kuàng jià 嗑 kē 错3个 B兑奖券quàn 畏葸不前 ( wèi xǐ bù qián ) 注音第几声看不...

2007浙江宁波的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答:宁波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题 拘 飘 畅(2分。每格0.5分。) 2、B(2分) 3、①货运 ②减价 ③减肥 ④出租车(2分。任选两个,每个1分。) 4、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例如:了却...

2007年泰安市语文中考试题答案
答:2004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泰安市200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三个大题,共20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10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书写要正确规范。(2分)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xià bǐ rú yǒu shén 2、 诗词填空。(3分) 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

帮我找下2009年的各地语文中考作文题目5个
答:·200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丽水市卷)山东省 ·2009年山东省青岛市语文作文题目给了考生两个选择,第一题目是“那时我___”,第二题目要求考生以团队精神为题写一篇作文。·200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作文以“关爱”为话题。·200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我心目中的___》。·2009年山东...

求初三语文答案
答:求初三语文答案 5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匿名用户 2017-06-06 展开全部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忆茅 盾和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玩语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 ,据说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告诉我,...

新阅读与作文中考总复习答案
答:第1周情也悠悠(本周考点:概括文章要点)阅读练习·001·胡萝卜、鸡蛋和咖啡·001·草木亦有情·003·贫穷,不是她的烙印·005·鸟儿的启示·007·园花寂寞红·009·周末练笔·011·第2周童真童趣(本周考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理解)阅读练习·013·怀念·013·赤脚行走·015·红书包·017·童年的味道...

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答: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号1 2 3 4答案D B C B二、填空 5.(1)答案:会当凌绝顶 (2)答案:归雁入胡天 (3)答案:枯藤老树昏鸦 (4)答案: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6.答案:①左丘明 ②长勺 ③曹刿与鲁庄公对话三、综合性学习 7.答案:①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②北京市...

关于中考的病句解析,练习及解析
答: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2009年广东茂名市中考试题) 答案:B 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命题从三个方面设置语病,要求考生进行辨析。A句搭配不当,“茂名”不是“季节”,应改为“茂名的盛夏(时节)是...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答: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一、语文积累(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