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并举例说明 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作者&投稿:弘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提法来自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秦汉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唐朝 . 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一. 秦汉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自然在制度上有着开创性的贡献.

1) 秦朝确立了皇帝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其次,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帮助皇帝管理朝政,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丞相 :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3)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度,确立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县及县以上地方官员均由皇帝指定。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另外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并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汉朝基本沿袭秦制,所不同的是在初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后改为郡县制.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立十三个州,先是监察区域,后逐渐成为行政区域。

二. 隋唐
历经晋朝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隋朝再次统一,为了巩固统治,并对原来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 、监察制、考绩制。由于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 隋朝只存在38年就灭亡了。唐朝则沿袭隋制并加以完善。

1) 中央设三省六部. 分别为:
尚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 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2)推行科举制度,选拨人才。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以明经、进士两科为唐代的主要科目。

唐朝之后的朝代基本因循承袭其政治制度。如钱穆先生所讲: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秦朝:郡县制,废分封制,确立中央集权;汉朝:中外朝制度,限制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制衡,加强中央集权

秦朝是郡县制
唐朝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得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秦汉采取分封制,唐朝采取中央集权制。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秦汉加强了中央集权,比如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朝郡县封国并存.唐朝主要是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设三个宰相,有效的减弱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自然在制度上有着开创性的贡献。首先秦朝确立了皇帝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帮助皇帝管理朝政。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度,确立郡县制。废除了官员世系制度,县及县以上地方官员均由皇帝指定。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朝基本沿袭秦制,所不同的是在初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后改为郡县制。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立十三个州,先是监察区域,后逐渐成为行政区域。
唐朝则沿袭隋制,中央设三省六部。地方上,此时州的范围大大减小,与郡平级。此时地方为州县制。后来仿效汉朝把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域,名叫道。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
答: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如秦朝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朝郡县封国并存,唐朝主要是实行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2)该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二,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北宋...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答:(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缺乏人才。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军阀割据。 (5)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答:(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唐太宗:宰相先...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
答:(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原因: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缺乏人才。(3)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答:(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缺乏人才。(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军阀割据。(5)从君主专制走向...

汉朝和唐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汉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消除封国,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实行“中外朝”制以削弱相权。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与监督,(地方设置节度使,但是削弱了中央集权)。选官制度上完善了科举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答:(2)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5分)以下两种观点供参考:观点一:钱穆的观点是正确的。宋之于唐没什么变动,理由: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在宋代基本保留,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代在政治制度上没什么突破。宋的变化也是迫于时代,理由: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迫使宋加强中央集权;汉代以来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答:4、北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政治制度 ...

急求:结合史实,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上的体 ...
答:不知道你想说的是和什么时期相比的变动。就拿汉朝和唐朝比较吧。因为汉朝的政治制度应该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集大成者了吧,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都是在汉朝的基础上修改的。汉唐的政府组织差别是很大的。首先是相权的变动。汉代宰相设一人,宰相之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其中宰相掌行政,副宰相...

汉到宋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唐宋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答:后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⑦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初郡国二制并行。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州,作为监察区,并设刺史。②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