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没有轰9远程隐身亚音速战略轰炸机? 中国有轰九是不是真的?

作者&投稿:老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在没有轰9远程隐身亚音速战略轰炸机,正处于研制阶段,主要是发动机技术还未成熟。

没有。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说有,多数是网友的臆想。最早出现在军情观察室里,也只是个猜测。

1 中国目前没有远程轰炸机
2 中国目前的主力轰炸机仍然是轰-6K 原轰-6的改进型 航程在4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属于中程轰炸机
3 所谓的轰-8 和轰-9 甚至有以前港澳台等煤体吵作的轰-10太阳子黑隐型轰炸机 这些根本没有 官方没有得到证实 也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报道进行过任何试飞等活动 主要还是网友吵作的比较多
4 另外国外的一些西方煤体为了渲染中国的发展 比如日本的产经新闻 英国的防务周刊 加拿大的汉和防务评论

目前中国军方并没有公布,也没有对这一传闻进行回应。
全世界现在都用兼顾格斗和对地攻击的战斗轰炸机了,中国目前最好的是引进的苏30。我国目前最好的战略轰炸机是30年以前就引进的图16中程轰炸机(经过改进)。有人说国产的歼轰7是最先进的,这不符合事实,它与苏30相比,至少差了一代,无论性能、航程和载弹量都不能与苏30相比。据说,我们已经对图22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感兴趣,希望不久能看到八一军徽的新型轰炸机,这将是中国战略空军的飞跃。

目前还没有,外界相传的“轰9”“轰10”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尚没有原型机出场。

中国有远程轰炸机吗 轰8战机 轰9 真的存在吗 有几马赫~

轰8和轰9确实存在,两种机型双双处于研发状态。
轰8主要突出的是载弹量和大航程,将成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对与网上传言的后缘机动襟翼技术,个人认为此举可能会成为一项技术隐患,而机翼大型一体油箱技术对飞机的平衡性也是一个挑战,希望西飞的精英们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该机型我估计平流层最大巡航速度可能略低于1.6马赫,低空突防时乐观估计可能在1.2马赫左右,由于其外部结构没有突出的机翼、垂直安定面、方向舵等机构,加上中国这些年对与隐形蒙皮方面的研究,预计该机型的突防和生存能力都很强。
而轰9作战目地主要突出在突防和精确打击,所以其除载弹量和航程之外的各方面性能指标要远高于轰8,预计其升限能达到3.4万米,最大速度估计3.7马赫,低空机动性能优异,隐身能力也要强于轰8,是日后空军斩首行动的利器,可以称的上是撕开敌人神经中枢的刺客和獠牙,其研发速度可能略快于轰8,在现有已知机型中,除了美国的曙光女神之外,其速度和升限可能是最好的了。
哥们,觉得我说的可以就给追点分吧,等着救急呢

自中国空军诞生以来,进攻就被确立为空军的灵魂,而在当今精确打击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空军的进攻平台自身防御能力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怎样让空军的进攻力量变得不可阻挡便是各国空军技术官员以及当权者开始重视的问题了。不管防空武器系统多么先进和完善,防御一架进攻型飞机的费用都数倍于使用一架飞机去进攻的费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而空军的灵魂永远都是进攻而不是防御。但任何一件武器系统光强调进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平台自身的存活力直接关系到打击的结果和飞机作战使用的效费比,于是飞机的防御性能虽然没有进攻性能那样重要,但同样不允许被忽视。H-9正是在这样优秀思想下诞生的具有极佳攻防比和效费比的飞翼式超音速隐形轰炸机。

整体布局

H-9是一架飞翼式超音速隐形轰炸机,机身拥有最优化的翼身融合技术,在雷达、光学、红外、声音方面都实现了很好的综合隐身设计,提高了飞机的被动防御能力。H-9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巡航速度为2.5马赫(长时间的空气动力测试与现有发动机技术证明采用2.5马赫巡航速度的超音速轰炸机比采用4马赫甚至更高速度的超音速轰炸机具有更佳的实用经济性与气动操控性)。飞机除内倾式等腰梯形双垂尾外全部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平滑柔和的曲线减缓了超音速飞行时的音爆声响产生速度,并通过下表面平滑的设计将音爆声音向上诱导,而不会向地面辐射超音速的音爆声响。这种设计在降低超音速巡航阻力的同时改善亚音速起降时的气动性能。飞机机身长略小于翼展,机身采用纵剖面为放大的超临界流线型的机身线型,有助于降低超音速巡航的阻力。同时还采用了改善俯仰性能的大后掠角边条翼,在降低超音速巡航激波阻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声波的振幅,并改善飞机超音速巡航的气动操控性能,采用大后掠角边条翼的前机身与机翼浑然一体,达到很好的雷达、光学、声学隐身性能。大后掠角边条翼从机首部延伸至机身中后部时向机身两侧伸展,形成后掠的外部机翼,后掠的外部机翼配置前后缘襟翼与后缘副翼,经过发动机短舱处边条翼线条内收,形成尾撑,平尾被设计为类似于钻石的五边形,这样的设计能有效降低机身后半球的RCS,同时从光学上也降低了目视发现几率。各组件连接处均采用柔性蒙皮,这样的设计不仅延长了活动组件使用寿命,还降低了后勤维护的工作量。

外翼与内翼结合处设计了2个与翼身平滑过渡的扁平的发动机短舱,装备4台高性能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动机短舱采用上部埋入式进气道、下部与翼身融合体平滑过渡的设计,明显降低超音速巡航时的激波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音爆声响,提高了雷达、光学、声学综合隐身性能。同时发动机短舱增加进气弯道,这种设计有助于提升超音速巡航时涡轮前的空气压力,并对机身上部前半球雷达波束形成漫反射形成极低的RCS面积,加上先进机身气动布局使得来自前上方的探测雷达接收不到足够和连续的回波,难以识别出究竟是一架大型轰炸机还是一只正在觅食的鹰。采用平滑过渡设计的发动机短舱与弯曲的进气道也起到了红外隐身的效果,红外辐射源被很好的埋藏在机身内部并与机身表面临界气流进行快速的热交换,然后被脱体涡、翼尖涡带走,由机翼下洗气流和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喷流吹散,被外界大气迅速吸收。因此处于超音速巡航状态的H-9机身周围并不会形成高辐射的红外气流层和明显的红外气流尾迹,即使在较近的距离上,360度全向红外成像导弹也很容易造成脱靶。

H-9没有像B-2飞翼式隐形轰炸机一样放弃垂尾,而是采用拥有较大安定面的内倾式等腰梯形双垂尾。试验证明:采用后掠或前掠方向舵的外倾式双垂尾由于气动操控力焦点重合或接近而很容易使飞机陷入滚转,往往需要与副翼进行联动来实现方向的控制。难以实现方向舵独立完成方向的控制,而内倾式的等腰梯形双垂尾由于气动操控力焦点分散而不会使飞机陷入滚转,完全允许方向舵独立完成一定的方向控制。内倾式的等腰梯形双垂尾还改善了外倾式双垂尾带来的上半球可见光辐射盲区和垂直双垂尾水平方向的可光高亮度反射区。将外倾式双垂尾得可见光辐射盲区藏匿于很少被关注到的内侧,使H-9在耀眼的阳光下整个机身也不会形成鲜明的亮度对比,从而减小目视发现几率。飞机的上表面和内倾式等腰梯形双垂尾的外表面采用淡蓝灰的亚光涂装,而飞机的下表面、内倾式等腰梯形双垂尾的内表面和发动机短舱进气口内部则采用天白色亚光涂装,这样的涂装能很好的中和可见光的反射强度,形成可见光学隐身。


飞控系统、火控系统与武器系统

H-9只有2名乘员,一名飞行官,一名作战官,2名乘员均有一个侧置手不离杆操作系统、一个节流阀、一部大型超宽多功能有源液晶显示器、一个姿态指示仪和一个方向指示仪。并配戴战术头盔显示器,H-9的飞行控制系统非常先进,能自动完成任务全程飞行控制(甚至能自动完成加油编队与受油对接过程)。并根据已知的固定威胁和实时截获的活动威胁进行规避机动,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飞行员的作用在于监督或控制飞行、监督或控制武器投放、监督和管理系统的任务执行情况。

H-9的进攻性体现在先进的火控系统与武器系统上。H-9拥有激光/红外雷达与多功能多波束电扫描雷达, H-9的红外雷达共形在机身下部,拥有红外成像侦查与激光目标测距/指示的功能,为红外制导炸弹与激光制导炸弹提供信息支援。多波束电扫描雷达与红外雷达都能进行主/被动扫描。多功能多波束电扫描雷达(以下简称电扫描雷达)具备地形测绘、目标感知、信号截获、电子侦察、信息对抗等功能,必要的时候,也能形成间歇性的电磁脉冲波束形成电磁脉冲武器,以毁伤敌方电子元器件。在进行地形测绘任务的时候,电扫描雷达能滤除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杂波和旁瓣,将地形数据精确的记录到机载计算机内,不仅能提供类似合成孔径雷达的全地形侦察数据,还能在卫星定位系统实效、多基导航系统失效、强电磁干扰、电磁欺骗等恶劣战区通信情况下提供地形导航参考。

隐身轰炸机是如何“隐身”的?
答:这样 B-2可以采用较简单的进气口,只需要在唇部作尖齿修形就没有问题了。但是翼上进气口存在另一个问题,气流要流经飞翼的上表面一段距离才能进入进气口,加剧了边界附面层的问题,所以亚音速的 B-2的进气口也采用了常规的分离板吸除槽口,和进气口唇部一样,也做了尖齿状的隐身修形。 B-2A 进气口细节照片,可以...

超音速客机超音速客机现在还有吗
答:第二种是C-51式,为全天候客机,飞到任何一国首都途中至多着陆一次,载客量为68人,飞机重907吨,4台发动机推力为38吨,续航距离为9000千米,安全系数相当高,仅用3台发动机即可越洋飞行。波列夫航空设计局已经设计出超音速客机,这种飞机还可做亚音速客机,载450人时可飞行3 500千米,载300人时可飞行9 250千米。这些...

能真正称得上战略轰炸机的没几个,世界各国的主流轰炸机都有什么...
答:说实话,我国空军所装备的早期轰-6型轰炸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大约可以达到0.9马赫,也算是各国现役亚音速轰炸机里面速度较高的了。但是这款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只有9吨,最大飞行航程也只有仅仅6000公里,航程只有各国主流轰炸机的一半。不过,我国最新型号的轰6K型轰炸机,经过我国航空工业的各方面...

中国现有的是什么远程战略轰炸机?
答:1、TU-2俯冲轰炸机 2、伊尔-28轰炸机 3、TU-4重型轰炸机 4、TU-16远程轰炸机 5、中国自己开发的水轰-5型水上起降轰炸机 6、FBC-1歼击轰炸机 目前中国的主力轰炸机为轰-6和FBC-1 中国只有还是解放初期从俄罗斯引进的罐式喷气亚音速轰-6改进型,也只不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另外能担任...

美国空军的三大远程轰炸机简介,并附图!
答:美国研制的亚音速战略轰炸机,号称“同温层堡垒”。主要用于远程常规轰炸和核攻击。1948年开始设计,1952年原型机开始试飞,1955年开始装备美国战略空军,1962年停产。共生产过 8 种型号,其中D、G、H 3种型号仍在服役。机长49.05米,机高12.40米,空重84吨,乘员6人。装有8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

万众瞩目隐身轰炸机
答:显然,没有继续隐瞒下去的必要了。对于我们来说,轰20不仅是必然,更是大国空军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开资料来看,轰20远程隐身轰炸机是一款采用飞翼设计的全新机型。说是新,主要是和之前的六叶相比。当然也有人说不是新设计,主要是飞翼设计不是首创。二战期间德国设计的Ho-229是第一架飞翼轰炸...

我国新型轰炸机进入全球五强
答:敬陪次席的是美国的B-2A战略轰炸机,这是全球第一架隐身战略轰炸机,而且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型号,B-2A战略轰炸机的优点是高度隐身、航程远、载弹量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飞行速度慢——高亚音速,而且维护费用相当高昂并且复杂,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几乎负担不起。同时,B-2A战略轰炸机...

一战中有哪些轰炸机?
答:其主要型别有:图-16A,战略轰炸基本型,带核弹和常规炸弹,乘员7名,机头下有小型雷达罩。 第六名:图-95“熊”。 图-95“熊”(Bear)是前苏联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具有穿越北极攻击美国本土的远程轰炸能力。图-95又叫图-20,图-95是一种四发涡轮螺旋桨式亚音速轰炸机。采用圆形...

世界上唯一一款隐形轰炸机22架B-2轰炸机一次性全部出动,威力有多大?
答:B-2飞机隐身性能优秀,载弹能力和打击能力都很出众,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是大家也不必因此担心我国无妨防备这种飞机的打击。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手段在其进入国土数千公里之外就发现他们的踪迹,在这个发现即摧毁的现代战争逻辑下,不能悄悄的进来,这种亚音速飞机根本没有生存的可能!

中国到底有没有轰8隐身轰炸机
答:隐身没有轰8,中国曾经研制过一款4发和6发的轰8轰炸机,可惜因为技术和经费,加上给运10客机让利,所以下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