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名称名字(人类诞生之前) 人类的起源神话的名称

作者&投稿:甄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我复制来的,说的很详细,希望可以帮到你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显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寒武纪】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

【奥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奥陶纪】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志留纪】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石炭纪】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二叠纪】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 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三叠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三叠纪】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侏罗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侏罗纪】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白垩纪】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 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 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 500万年前,结束于2 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 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 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1 前寒武纪
2 寒武纪
3 奥陶纪
4 志留纪
5 泥盆纪
6 石炭纪早期
7 石炭纪晚期
8 二叠纪
9 三叠纪
10 侏罗纪
11 侏罗纪晚期
12 白垩纪
13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14 始新世
15 中新世
16 冰川时代晚期
17 现代世界
18 未来世界
19 1.5亿年后
20 2.5亿年后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晚期超大陆和“冰室”世界(距今6亿5千万年前)

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这时开始分裂。前寒武纪晚期的世界与现在的气候十分相近,是一个“冰室”世界。

罗迪尼亚大约在7.5亿年前分裂成两半,形成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

寒武纪
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亿1,400万年前)

具有硬壳的生物在寒武纪第一次大量出现。诸大陆为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冈瓦那开始在南极附近形成。

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奥陶纪
古海洋隔开诸大陆(距今4亿5,800万年前)

奥陶纪时,古海洋分隔开劳伦西亚、波罗地、西伯利亚和冈瓦那大陆。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之一。冈瓦那大陆的南方完全为冰所覆盖。

巨神海(Iapetus Ocean)隔开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古地中海(Paleo-Teyhys Ocean)分隔开冈瓦那大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则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

志留纪
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距今4亿2,500万年前)

劳伦西亚与波罗地大陆的碰撞闭合了巨神海的北面,并形成了“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大陆。珊瑚礁扩张,陆生植物开始覆盖荒芜的大陆。

大陆碰撞导致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的加里东山脉(Caledonide Mts.)的形成,以及大不列颠北部、格陵兰和北美东海岸的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的形成。

泥盆纪
泥盆纪:鱼类的时代(距今3亿9千万年前)

泥盆纪时,古生代早期海洋闭合,形成“前盘古(pre-Pangea)”大陆。淡水鱼类从南半球迁徙至北美和欧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长。

植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煤炭。

石炭纪早期
石炭纪早期盘古大陆开始形成(距今3亿5,600万年前)

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Euramerica)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和维利斯堪山脉(Variscan Mts.)。南极开始形成冰帽,同时四足脊椎动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泽开始发展。

石炭纪晚期
石炭纪晚期: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距今3亿600万年前)

石炭纪晚期,由北美及欧洲组成的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盖,而巨大的煤炭沼泽则沿着赤道形成。

以赤道为中心,盘古大陆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并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与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东、西两侧。

二叠纪
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距今2亿5,500万年前)

二叠纪时,巨大的沙漠覆盖了西盘古大陆。同时爬行动物扩散到整个超大陆。99%的生物在灭绝事件中消失,标志着古生代的终结。

三叠纪
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距今2亿3,700万年前)

形成于三叠纪的盘古超大陆使陆生动物可以从南极迁徙到北极。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重新多样化。同时,暖水生物群落扩散到整个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侏罗纪
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距今1亿9,500万年前)

侏罗纪早期,中南亚开始形成。宽广的古地中海将北方大陆与冈瓦那大陆分隔开。尽管盘古大陆依然完整,不过可以听到大陆开始分裂的隆隆声。

侏罗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距今1亿5,200万年前)

侏罗纪中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侏罗纪晚期,中大西洋是将非洲与北美东部隔开的狭窄海洋。东冈瓦那大陆开始与西冈瓦那大陆分离。

白垩纪
新的大洋张开(距今9,400万年前)

白垩纪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欧亚大陆撞去。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

白垩纪时全球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恐龙与棕榈树出现在现在的北极圈,南极洲以及澳洲南部。虽然白垩纪早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

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

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距今5,020万年前)

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

中新世
世界显出现代构造(距今1,400万年前)

2千万年前,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各个大陆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和现代相似,不过请注意佛罗里达和亚洲的一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冰川时代晚期
过去3千万年来地球进入冰室气候(距今18,000年前)

当地球处于“冰室”气候时,两极皆被冰雪覆盖。极区冰盖因为地球轨道变化(米兰柯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扩张。最后一次极区冰盖扩张发生在18,000年前。

现代世界
现今世界有定义明确的气候带

我们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全球气候在变暖,因为我们正在脱离冰川时代,同时也因为我们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地质年代(GeologicalTime)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下页包括生物进化地质年代表   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人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绝对地质年代   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绝对地质年代是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来表达地质时间的方法,绝对地质年代学可以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   在人类找到合适的定年方法之前,对地球的年龄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多含有估计的成分。诸如采用季节-气候法、沉积法、古生物法、海水含盐度法等,利用这些方法不同的学者会得到的不同的结果,和地球的实际年龄也有很大差别。目前较常见也较准确的测年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其中主要有U-Pb法、钾-氩法、氩-氩法、Rb-Sr法、Sm-Nd法、碳法、裂变径迹法等,根据所测定地质体的情况和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获得的地球上最大的岩石年龄为45亿年,月岩年龄46-47亿年,陨石年龄在46-47亿年之间。因此,地球的年龄应在46亿年以上。在人类找到合适的定年方法之前,对地球的年龄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多含有估计的成分。诸如采用季节-气候法、沉积法、古生物法、海水含盐度法等,利用这些方法不同的学者会得到的不同的结果,和地球的实际年龄也有很大差别。目前较常见也较准确的测年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其中主要有U-Pb法、钾-氩法、氩-氩法、Rb-Sr法、Sm-Nd法、碳法、裂变径迹法等,根据所测定地质体的情况和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最古老的纪叫长城纪,然后是蕲县纪、青白口纪、震旦纪。震旦纪,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年前。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炭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时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这也是中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以上为古生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红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纪,同样第二纪也升代含三个纪。   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位,如“世”,一般是将某个纪分成几个等份,如新生代依次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地质年代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世界历史上十五件重大事件名称,时间,人物,历史影响~

1、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世界文明的进步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2、郑和下西洋——中国人创造的海上奇迹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3、欧洲文艺复兴——科学与艺术的革命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4、牛顿的伟大贡献——近代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
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5、工业革命——社会结构大变革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十大人类的起源神话:

  10、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

  在挪威神话中,地球出现之前曾是两个世界:“Muspell”是一个火焰炽热的大陆;“Niflheim”是一个冰冻的大陆。当Niflheim的冰冷与Muspell的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和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奥尔胡玛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这对天神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

  巨人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9、远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神话

  波斯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阿尔布兹山脉生长了800年终于接触到了天空,雨水从阿尔布兹山顶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两条主要的河流。世界上第一个动物是生活在Veh Rod河旁的白色公牛,然而波斯恶神安格拉?纽曼将这只白色公牛杀死。

  之后太阳净化人类的种子长达40年之久,种子种下结出了大黄叶柄植物,这个植物成长后就成为最早的人类伴侣玛什耶和玛什耶那。在拜火教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与恶神安格拉·纽曼之间的战斗共持续了12000年,在第一个3000年里,阿胡拉和光明世界与安哥拉的黑暗世界并存,最早的人类也经受着邪恶黑暗的诱惑误导。

  恶神安格拉并没有像杀死白色公牛那样杀死玛什耶和玛什耶那,而是误导他们俩人对安格拉进行崇拜信仰。经过50年之后,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生育了一对孩子,然而在恶神安格拉的诱导下,这对伴侣却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吃了。之后,至高之神阿胡拉恢复了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的善良本性,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他们最终成为早期人类。

  8、巴比伦神话:魔力女神死后造就天与地

  埃利什与水神阿普苏和蒂马特产卵生育了数代天神,这些晚辈天神中伊阿是长兄,他的身边有许多个弟弟。然而,这些年纪不大的小天神很吵闹,让阿普苏和蒂马特无法入睡,于是阿普苏密谋策划要杀死这些小天神,然而消息不胫而走,伊阿抢先动手首先将阿普苏杀死。

  蒂马特得知噩耗后发誓要进行报仇,她创造了许多怪物,其中包括:疯狗、蝎人、半牛人和巨龙等。伊拉和女神达姆基娜创造了马杜克(长着四个眼睛和四个耳朵),马杜克成为了伊拉和达姆基娜的保护武神,在马杜克和蒂马特的恶战中,马杜克用一支箭射中了蒂马特的心脏。

  马杜克将蒂马特的身体撕成两半,创建了天与地,之后马杜克创造了人类,让人类去做天神不愿做的苦力差事,如:耕作和商业买卖等。

  7、远古埃及神灵:世界开始于混沌状态

  在埃及古代神话中,最初世界是混沌无序的。天神阿图姆希望自己具有灵魂和肉体,之后他创造了一座小山,否则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他没有立足之地。

  阿图姆是一个没有性别的天神,他的眼睛能看到一切事情。他从嘴里吐出一个儿子舒——空气之神;然后又吐出了一个女儿特夫努特——湿气女神。他们两个天神负责重新改变宇宙混沌状态的任务,舒和特夫努特建立了土地之神格布和天空之神努特,起初格布和努特互相缠绕在一起,但是格布将努特举了起来,逐渐新的世界秩序建立了起来,但是舒和特夫努特消失在黑暗之中。

  阿图姆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用来寻找舒和特夫努特,最后舒和特夫努特再次返回到阿图姆的身边,阿图姆十分高兴,眼泪激动得流了下来,当每滴眼泪落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个人类。

  6、古代墨西哥血腥的阿兹特克族神话

  阿兹特克族神话中地球母亲是科特利卡尔,这个名字是“蛇裙”的意思,在神话中她被描述得很可怕,她戴着一个由人手和心脏组成的项链,她的裙子是多条毒蛇盘绕在一起。地球母亲特利卡尔最初体内注入一把黑曜石刀怀孕生育了月亮女神科由尔齐圭(Coyolxauhqui),后来又生育了400个儿子,变成了南部天空的群星。

  之后天空中飘落一个长着羽毛的球状物,科特利卡尔发现并将这个球系在自己腰间,却导致自己再一次怀孕。这次意外怀孕使月亮女神科由尔齐圭和400个儿子十分震惊和愤怒,然而在科特利卡尔肚子中的胎儿正是战争和太阳之神胡特兹罗普特利(Huitzilopochtli),他从母亲的子宫里跳出,他刚一出生就身披盔甲,很快他就长大了。

  胡特兹罗普特为了安慰母亲科特利卡尔,攻击了月亮女神科由尔齐圭,在火蛇的协助下杀死了她,胡特兹罗普特将她的头颅割下来抛向天空,这颗头颅变成了天空中的月亮。

  5、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宇宙之卵漂浮在永恒空间之中,它包括两个反作用力:阴和阳。经过无数次轮回,盘古诞生了,宇宙之卵中较重的部分——阴下落形成了地面,较轻的部分——阳上升形成了天空。

  盘古担心天和地再次融合在一起,就用手脚支撑着天和地,他每天长高10英尺,1.8万年之后天空已有3万英里高,盘古的任务完成后也就死亡了,他的身体部分变得了宇宙的基本物质。女神女娲非常寂寞,她从黄河水中捞出泥巴来制作泥人,这样第一个人类出现了,随后她用树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无数个小泥点形成了多个人类。

  4、日本神话:地球是个孤岛

  天神创造了两个兄妹:哥哥伊奘诺尊和妹妹伊奘冉尊,他们站在原始海洋的一个漂浮桥梁上,使用天神的珠宝长矛在原始海洋中搅拌形成了第一个岛Onogoro,在这个岛上,他们兄妹结婚生活。

  天神对此责怪他们违反协议,这两位夫妇便开始用珠宝长矛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日本岛和许多神灵,然而在诞生火神时,伊奘冉尊死亡了,伊奘诺尊十分悲痛跟随伊奘冉尊的灵魂来到由Yomi掌管的地狱,伊奘冉尊吃下了Yomi的食物不得再次超生。

  当伊奘诺尊突然看到伊奘冉尊腐烂的尸体时异常惊惧并开始逃离,伊奘冉尊的灵魂非常愤怒便一直追赶伊奘诺尊。最终,伊奘诺尊从地狱洞窟中逃脱出来,他将自己与一块巨石捆在一起,永久地与死亡进行分离,他不想再去地狱。

  3、印度神话:宇宙论与梵天

  在最早的吠陀梵语的吠陀经中描述了古印度神话,无比巨大的神灵普鲁沙长着数千个头、眼睛和脚,他包裹着整个地面,他的十根手指延伸可以扩展空间。

  当天神们向普鲁沙献出祭品时,普鲁沙身体上生成清澈的黄油,这些黄油形成了鸟类和动物。后来普鲁沙的身体转变为世界万物的基础,以及形成火神阿格尼、主管雷雨及战争的天神因陀罗等,同时,从他的身体上建立了印度社会的四个等级:牧师、武士、平民和仆人。根据之后的历史发展,三位一体的宇宙最高永恒实体梵天出现了,他是一切众生之父,此外,三位一体的天神还包括守护之神毗瑟挐和破坏神施瓦。

  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并持续了43.2亿年,之后破坏神施瓦摧残了宇宙秩序,并开启了新的循环,使每个人得到了松缓,当前的宇宙循环状态还有数十亿年才能结束。

  2、希腊神话和天神之争

  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所记述的神话史诗中,原始宇宙的混沌状态起始于最早的神灵,包括大地女神盖亚,盖亚创造了优利纳斯(最早的至上之神,是天的化身,是大地女神的儿子和配偶),优利纳斯掌管天空,并保护盖亚,他与盖亚生育了许多天神和怪物,其中包括长着50个头和一百只手的赫卡同刻伊瑞斯,眼睛有车轴大小的独眼巨人。

  盖亚与优利纳斯共生育了6个儿子和6个女儿。优利纳斯非常不喜欢几个相貌怪异的儿女,便将他们监禁在塔尔塔罗斯(地狱底下暗无天日的深渊)。对此,大地女神盖亚非常愤怒,她将一个巨大的镰刀给了自己最年轻的儿子克罗诺斯,并告诉他相应的谋杀优利纳斯的计划。

  当优利纳斯接近盖亚试图亲热时,最年轻的儿子克罗诺斯突然冲出来将优利纳斯的生殖器割下,当优利纳斯的血液流在地上,形成了巨人族怪物和复仇女神。

  1、 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的神话:亚当和夏娃

  犹太教《旧约》和基督教《圣经》包含了两个神话起源故事,这两个故事被现今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所认可信仰。在第一个神话故事中,上帝说,“让这儿出现光芒!”随后光就出现了,在6天的时间里,上帝创造了天空、陆地、行星、太阳和月亮、包括人类的所有动物。

  第7天上帝进行休息,凝视着自己的成果感到十分欣慰。在第二个神话故事中,上帝在地面上创造了第一个人类——亚当,上帝为亚当创造了一个伊甸园让他无忧无虑地生活,但是禁止他吃下伊甸园树上结的果实,这些果实来自善良和邪恶意识之树。亚当的生活太寂寞孤单,于是上帝从亚当身体上抽出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一条会说话的大毒蛇诱惑说服夏娃吃了禁果,之后夏娃又说服亚当也吃下了禁果。当上帝发现此事后,驱除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让他们成为凡人。

地球是人类诞生前多久诞生的
答:腊玛古猿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古人类学界一般都把腊玛古猿当作最早的人的进化系统的代表。腊玛古猿化石最早是1932 年在印度发现的 ,1934 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以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不少地方发现过类似的化石,都被归入腊玛古猿类 。腊玛古猿最早的年代为距今 1400 万年,当时一般认为人类起源的...

人类是在多少年前才开始出现在地球上的
答:最早的人类起源于约700万年前。仅从古人类学的角度而言,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人类起源时间表是:约700万年前出现乍得沙赫人,约600万年前出现原初人,约580万年前出现地猿,约420万年前出现南方古猿,约250万年前出现能人,约180万年前演化出直立人,约20万年前出现智人。智人也就是我们现代人类的始祖...

地球上第一个出现人类是今哪个国家??
答:19世纪上半叶以前,欧洲流行的仍然是“上帝造人”的说法,很少有人想到人类的历史会超过几千年之久. 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实物是人类化石.最初发现现代人(晚期智人)化石的年代已难于查考,直到19世纪下半叶(1868年)在法国发现了克罗马农人的完整头骨化石以后,才逐渐为学术界所承认.这样,在19世纪后期,便把人类的...

人类历史经历过那些时期,以及划分的依据标准
答:史前史和文明史。史前史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历史,指的是在人类有记载之前的漫长历史,主要存在于考古发现,从人类诞生,到有确切历史记载,都属于这段历史。文明史是人类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历史。在史前史和文明史中间,是神话传说阶段,一般称为上古史。文明史大致分为古代史、...

关于人类起源
答: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从猿到人的过渡 人类起源于新生代,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猿类从猴类分出,是在第三纪的渐新世。 古猿化石的发现 名称 发现时间 首次发现地点 生存年代 备注 原上猿 1911年 埃及法雍 3500万-3000万年前 已知的最早的古猿 埃及古猿 1966-...

人类出现的时间
答:人类综述 人类的起源,千百年来,历经沧海桑田,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于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任何人能给予解释。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不谋...

追寻人类的起源
答:20000年前,人类登陆美洲大陆,经过约80代人,他们又从阿拉斯加来到了南美洲,为人类的大迁徙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此人类统治了整个世界…… □2003年从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传出一个轰动性的新闻——人们试图去寻找东亚独立起源的人的踪迹,结论让人非常吃惊:被研究的所有1200个人都是非洲的后裔。 这个结论为亚当、...

从地球形成到人类出现的历史
答:生物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许多发展阶段,终于在最新地质历史时期产生了生命之花——人类。人类的进化是生物界长期演变的结果。 促成地球演变的因素,总的来说,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就是在地球外部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里的作用力,它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就是风化、剥蚀、沉积等...

人类起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几万年前?
答:、人类起源的地区 人类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五种说法. 第一,西欧起源说。 第二,北亚起源说。 第三,中亚起源说. 第四,亚洲起源说。 第五,非洲起源说。 我们认为,首先,人类起源是多源头的,不是单源头的;是多线的,不是单线的。其次,从猿到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恩格斯关于人类产生三阶段的基...

人类诞生于多少年
答:恐龙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人类诞生于500万年前...也就是说恐龙灭绝6000万年后人类诞生了人类是由动物界分化出类的,在分类学上,人(Homo sapiens)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 大约450万年前,人和猿开始分化,产生腊玛古猿,以后在由腊玛古猿演化成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进一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