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点明主旨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主旨句及赏析

作者&投稿:严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写诗的原因:诗人听说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的地方

2、地点:诗人与王昌龄相隔甚远,所以用“闻”,王昌龄被贬的地方:龙标
3、人物:王昌龄
4、情感:诗人听说王昌龄被贬就写诗,说明两人感情很深,诗人同情王昌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主旨是什么?~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主旨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思
答: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愤慨,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这首诗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有哪些意象和意境?
答:杨花、子规等意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什么意思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的字面意思: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全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思
答:一、意思: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原文为: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句话写出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送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沙丘城下寄杜甫 详细资料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提到了什么意象?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意象有杨花、子规、五溪、明月、风以及夜郎,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解释意思是什么?
答:意思: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李白(701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谁?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全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全诗的字面意思: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