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绥德秧歌作文 描写陕北秧歌的作文

作者&投稿:柏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篇秧歌的文章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 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第二篇秧歌的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充满诗意的国画、有价值连城的陶瓷、还有栩栩如生的剪纸。。。。。。

在东北最有名的就是秧歌了,它是由人们在田里插秧的动作慢慢演变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非常的大众化,简单易学,可以锻炼身体,是很多老年人首选的锻炼方式,现在的街头巷尾一到傍晚,就会响起咚咚的鼓点声,成群结队的人们走出家门来到广场,有序的扭起来!远处散步的人也会不自觉的跟着扭上几步!

传统秧歌的形式有踩高橇、地蹦两种。高橇是经过加工后的木制品。高橇越高,扭起来就越好看,说明人的技艺越高,后来人们嫌麻烦,就改成了地蹦,地蹦就是直接在地上跳。是现在我们常见的一种形式。

扭秧歌时也要有秧歌的服饰。种类也也很多,比如说花冠上面扎很多的小花,彩珠等,还配合有有彩带、扇子等扭起来更好看。

京剧有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其实传统秧歌里也分角色的,比如各种传说里的经典人物,像《白蛇传》里的青、白蛇,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还有像小丑一样的角色但在秧歌里叫“傻柱子”,也是画着滑稽的妆,穿着特殊的衣服,这角色可不要演,需要会几个绝活才能选上,还需要特别的滑稽表演惹人笑,也是传统秧歌里的重要角色!

它的扭法也很讲究,有龙摆尾、别杖子、卷白菜、变大象等。都是特别有看头的!

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我们的民族特伟大!我们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快过年了,草原小镇热闹非凡。各个单位都组织了秧歌队,起早贪黑抓紧排练,准备大年初一到初五上大街比赛秧歌。
工程公司的秧歌队足有百十号人,花重金请来了裱糊匠糊制了大头娃娃和毛驴,公司领导指定了2个把头(即秧歌队的带头人),由谁来演牵驴的傻柱子和傻柱子媳妇呢?这傻柱子的角色好选,好几个大小伙子争着演傻柱子,骑驴的小媳妇就不好选了,各个施工队问了个遍,没有哪个姑娘媳妇报名演这个角色。
最后,公司领导指定由她来扮傻柱子媳妇。她不干:“别人都不演为什么让我来演?”领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是知青,不是咱们镇上的人,没有人笑话,再说这傻柱子媳妇身上得挎个驴,那要算重体力劳动,比别人多给工资,”“你是共产党员,不挑重担谁来挑?就是你了!”她只好委曲求全。
排练的时候打头的不高兴了:“她可不行!傻柱子和他媳妇在表演时要有表情,她不但没有表情还撅着个嘴能栓上头驴,这绝对不行!”领导又找她谈话,她才明白当傻柱子媳妇还要和傻柱子眉来眼去,她更不干了,“就这样,爱用不用,不用才好哪!”

陕西秧歌舞作文感受~

延安人喜观扭秧歌。正月初七八过后,延安人喜气洋洋开始闹秧歌。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动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通过这种“闹红火”活动,庆贺过去的一年的劳动收获,祈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秧歌队组织严密,依照当地的习俗,秧歌队由手擎花伞的“伞头”指挥。
  “秧歌”是一种用锣鼓、唢呐伴奏,将舞蹈、歌唱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秧歌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腰里扎一根红绸子,女角多一把扇子,头上饰以用彩色纸张折叠的缨子。丑角由性情活泼的人扮演,如县官、地主、蛮婆蛮汉。他们着白衣红裤,耳挂红枣,胸垂一串红辣椒,手执笤帚当扇,提一个油葫芦,扭扭捏捏,丑态百出。他们不时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令人捧腹大笑。 延安秧歌流派众多,最具特色的当数延安北部的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对子秧歌、走灯秧歌和南部的老秧歌。各种秧歌主要由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等组成。踢场子有:天地牌子、双葫芦、枣核乱开花、十盏灯、十二莲灯灯套灯、八仙过海、双辫蒜、秦王乱点兵、鬼拉腿等。另外还有五大洲、小蝴蝶等新编场牌。

写榆林市的
ihup | 2013-03-04
满意回答
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
  早年多是男扮女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的也参加。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拜年有排门子秧歌,彩门秧歌;正月十五有酒曲秧歌、花灯秧歌。小场子秧又叫踢场子,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扩,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局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 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 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 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陕北秧歌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 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moon的小孩 | 2013-03-049
问题没解决?向网友提问5分钟有答案
已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于陕北秧歌的作文1 回答
更多关于 “看陕北秧歌的作文” 相关知识 »

相关搜索
小学生作文过街秧歌陕北秧歌关于陕北作文
轻触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 下载客户端

定西秧歌的作文
答: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这段交代好奇的原因,引起下文。)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因为没有鼓,所以...

米脂的秧歌作文
答:天气渐渐转暖,万物渐渐复苏。留下的是枯萎的草,凋零的花,结了冰的小河。而这,春姑娘却不放在眼里,他把轻纱般的袖子轻轻一拂,花儿冒出了花骨朵,小草长出了嫩芽,小河里的冰也化了。啊!春天来了。看!家里的那盆吊兰,重新开出了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走出家门,我看见 院里...

家乡的变化关于写 绥德作文不少800字
答:我的家乡永福位于广西桂林的西南部,那里山清水绿,风景优美,它还有“福寿之乡”的美誉,可是你知道吗?我的家乡永福以前的景象与现在截然相反。 听我的爸爸说,以前永福的街道垃圾随处可见,人们用完包装袋随手就扔,纸屑满地都是。再看一下墙上和街道的两边,墙上贴满了小广告,什么“高考过关”“止咳...

赞美大秧歌的诗句
答:2. 谁给我一篇东北大秧歌的作文 关于东北大秧歌的作文有:- 描述了东北大秧歌的鲜明特色,如色彩鲜明的红衣绿裤,节奏欢快的锣鼓唢呐,兴高采烈、旁若无人的舞者,展现出淳朴浓郁的北方民风。- 强调了东北大秧歌豪爽、热烈的氛围,有更多令人兴奋、夸张的肢体语言,虽然有人认为其粗俗,但作者认为它...

绥德文化作文2300字
答:冬日的酷寒将空气片片撕碎了并投下,有如纷飞的扬花。但是人们也许更在意那一些松开了枝头之后,在空气之中跳跃着的梅花。那一些落红,原有的色彩必定会随着时光的来路逐渐暗淡。悲痛的泪滴含在开始模糊的叶脉之中,它们被雪覆盖,那是苦痛的投影,来年雪化之后,便成了春泥,重新长出的嫩绿的枝头会...

作文 我爱绥德(散文)
答:我们的家乡叫绥德,它是一座文化古城,也被人称为“旱码头”“天下名州”等,是重要的交通要塞。可是,因为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让我们的家乡失去了美丽的外貌。你在无定河边吸一口气,顿时阵阵臭气扑面而来,在高处一看,河边全是一条条小小的污水道,把大河污染了,让水中的动物叫苦不迭;把土地污染...

鼓子秧歌短句
答:1.写鼓子秧歌的作文大全 第一篇秧歌的文章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

陕北秧歌的绥德发展
答:绥德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颇久的中学,那里重视学生们的文娱生活,以前每年都有绥德一中秧歌队出演秧歌,后来则改为绥德一中与绥德中学交替演出,但是在老百姓嘴里头提起绥德一中的秧歌都赞不绝口。因为他们有绥德后生们的粗犷帅气,女子们的俊美,因为他们扭出了新一代的新气象,新一代的活力!!!

介绍临县秧歌 作文600
答: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

家乡的春天绥德作文
答:今天,是个特别开心的日子,因青少年宫阳光文学社要组织全体社员去长街的欢乐佳田农庄采风。我还从来没去过农庄呢,对了,把表妹也带上,要好好地体验一下。出发啦!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哇,这儿可真美啊!左边是湖,湖平静得像面铜镜,岸边垂柳成荫,那嫩绿的叶子在骄阳之下依然散发着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