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投稿:危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因而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已成为面向21世纪人才的新技能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以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应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景,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有趣的资源,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9加几”这一课时可出现学校运动会场面,让学生说说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如“分类”这一课时教学中,先可在每小组的桌上放上许多日用品,饮料等东西,让学生当营业员给这些物品分分类,把它们摆放在柜台上。这样,用学生身边或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借助“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虽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他们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我们的校园”一课教学中,可出现一个学生平时活动的场面(有人在跳远、跑步、做游戏)师问在这儿,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有的在跳远。是啊,小朋友的活动真多。谁能告诉老师跳远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解决后又说:“谁还能像老师一样看着小朋友活动的场面再提几个数学问题吗?这时学生会说:”跑步的有多少人?做游戏的有多少人?还有一些学生还会说,跳远的和跑步的共有多少人?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这样通过再现平时学生学习生活中情境,引导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
三.创设情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要把数学知识用到现实中去,就得让学生会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就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自主观察操作,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方法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用数学”一课时,课件出现一幅鸡图,问:看到这些可爱的鸡,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呢?有学生说:一共有多少只鸡?那么谁来帮他解决呢?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的各种方法。然后每组派代表交流说说怎么列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经小组讨论后学生说出许多思考方法,如:(1)、分公鸡、母鸡,可列式为4+8=12(只)(2)、分吃米的和不吃米也可列式为4+8=12(只)(3)、分白鸡和花鸡可列式为3+9=12(只)。这样通过课件情景的展示,表现出了不同的学生想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又如在数学第77页思考题: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拿法?(其中4张2角、8张1角、1张5角)对于这题的教学,可先让学生明白题意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操作人民币,摆出不同的拿法,然后全班交流。通过操作,学生就能取得多种不同拿法。(5解、2角、1角、各1 外,1个5角3个1角等7种)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使学生初步体会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寻找多个答案和解答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的意识。
四.实践活动,体验数学贴近于生活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对于这一观点,教师应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就成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学生的实践活动最好是模拟现实生活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知道这一课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早在幼儿园里,自己家里,对这个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故在教学时设计了许多学生喜爱的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喜欢的钟表认识钟面。说说钟面上有些什么,把自己的发现和小组同学交流后,全班交流。然后在学生认识了整时和几时半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钟面,贴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边贴时针和分针,边说这个时刻自己通常在干什么把时间截取的有变化的种时尚钟表。观察一组生活中的场景图:东林小学作息时间表,湖州电视台节目预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商店的营业时间等,既让学生生活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与人合作及交流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标准(2011)》提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解决问题成了数学教学的关键。新教材虽然改变了传统小学数学课程中远离生活,呈现形式单一,套搬题型现象严重等弊端,将解决问题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认识图形、数的认识、找规律等内容的教学中安排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因此,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
刚从幼儿园小朋友转变成小学生,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处于形象表述阶段,要逐步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能力就要求教师牢牢把握住孩子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适当对教材进行微观创造,在教学中大胆培养一年级学生看、叙、问、究的能力。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要逐步增强一年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仔细观察,读懂图意:
仔细观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一年级教材教学基本上都以图画为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捕捉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感知数学问题情景,获取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我认为,在“数与运算”章节中,教师应引导学做到有目的、有顺序、多角度、多层次对教材中的图画进行观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24页《加法》做一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你能从图中获取那些加法的数学信息?”,学生刚刚学习了加法的意义,老师目的清楚地引导学生捕捉图画中的加法信息,学生观察时就避免了许多负干扰,直奔主题。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时应该从上到下,从左至右,按顺序仔细观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很容易找到与加法相关的数学信息:一共有几辆,一共有几枝笔,一共有几只纸鹤等加法问题,同时也做到观察的完整和有序性。另外,教师从开始观察起就要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次观察的习惯,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 一年级上23页《练习四》第四题这个游戏公平吗?说以说怎样才能使这个游戏变公平?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说出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将右边的小朋友去掉2个人,左右两边都是三个人,这样就公平了。
生2:左边的添上2个人,左右两边都是5个人,就同样多。
生3:将右边的5个人分一个给左边的三个人,两边都是4个人,这样游戏就公平了
. . . . . .
虽然具体的做法都布太一样,但目的是相同的,从多角度的观察培养了学生开放的思维。
二、组织语言,表述图意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辅助条件就是学生能口述问题的经历过程。由于尚未摆脱幼儿园小朋友的稚嫩思维,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表达往往是支言片语,缺乏完整的叙述。教师应多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创设因素,借助直观手段,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不断引导学生完整叙述,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能力,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26页《减法》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减法的意义,我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小丑拿气球”的挂图,对教材进行了微观处理。片断如下:
师:谁能看着动画镜头说一句话
视频播放小丑拿着4个气球出场,一生叙述:小丑拿着4个气球。接着视频又播放飞走了 1个气球,又请一生叙述:不小心飞走了1个气球。
师引: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请问还剩几个气球?
生:还剩下3个气球。
师:哪个勇敢的孩子能把刚才视频播放的动画的过程用三句话讲给同学听?
生1: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不小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3个气球。
师:说得真好,谁能再叙述一遍,不过要像老师一样问大家一个问题才行?
. . . . . .
师:太棒了,哪个孩子还想大声说一遍?
请了两个不怎么爱表达的孩子照样子说一遍。
师:全班一起叙述好吗?
我又先后拿出4个圆片,去掉1个圆片,问:谁能用三句话把刚才老师拿圆片的过程完整叙述出来吗?
生完整叙述:老师先拿出4个圆片,又拿走1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
我又请了几个同学叙述后问: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某样东西拿走或用掉算出还剩下多少。象刚才一样,要求还剩下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师引出减法。
在这一课堂实录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教师摆圆片的过程,在教室的引导下,由逐步叙述到完整叙述,由单个学生说到多个学生说、不同层次学生说再到整体说,把加法问题情景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说,为建立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中,鼓励学生完整叙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三、勇于探究,敢于创新:
新教材中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紧密,开放性非常强。一个问题情景包含的数学问题可以用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尝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88页学校运动会上的主题图为例,我鼓励学生认真看图,仔细思考,尽可能多地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相互讨论,从不同角度发现了大量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如:8个男生,8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跑在最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5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8个同学穿蓝衣服,8个同学穿灰色衣服,一共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探究后会发现,这幅图中有几组数学信息,既可以从人的性别计算人的个数,也可以计算从衣着不同计算人数,还可以从参加的项目不同计算人数。通过探究,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信息的多样化,只有经过仔细分析,勤于思考,应用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四、提供步骤,教给方法
新课改之后,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逐步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教材一般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一般用“解答正确吗?”提示)。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46页,我们先要求学生说图上有什么(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问号放在大括号下表示求一共有几只),再让学生说说怎样解答(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计算),最后检验解答正确与否。当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之后,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自己去学习47页、57页、97页到98页的问题解决。
从上述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年级教学,教师如果一开始就持之以恒,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完整叙述,善于准确地提出数学问题,不断探究呈现的数学信息,掌握好不同的解题步骤与方法,我想,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不再是我们教学的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一、营造和谐气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紧张,学生就会产生害怕的心理,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胆子小也就越来越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无法发散,他们之中甚至有人因为害怕老师而形成不懂装懂,有问题...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的意
答:如在一年级教学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通过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公共汽车上的上、下乘客”现象来导入,学生学起来就不觉得计算乏味,由于情景接近学生生活实际,通俗易懂,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运算顺序掌握的也较好。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有效数学信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是一个...

一年级数学课题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总结
答: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拿到题目,无从下手,有的停住笔头不动,有的苦思冥想眉头紧锁,有的甚至马上呼喊求救:什么意思啊?怎么做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1、获取信息,发现...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
答: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小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因此,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刚从幼儿园小朋友转变成小学生,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处于形象表述阶段,要逐步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能力就要求教师牢牢把握住孩子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适当对教材进行微观创造,在教学中大胆培养一年级学生看、叙、问、...

如何提高小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答:怎样提高小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黄玉口小学 李 涛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数的概念、性质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发展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对解答应用题感到困难,常...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因此,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刚从幼儿园小朋友转变成小学生,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处于形象表述阶段,要逐步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能力就要求教师牢牢把握住孩子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适当对教材进行微观创造,在教学中大胆培养一年级学生看、叙、问、...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首先,千万别让孩子使劲儿做题,这个是下下策。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做题只会让孩子对数学反感。那么就需要老师进行场景的模拟,让孩子们在生活的场景中,懂得只有数学才能解决一些问题,孩子们觉得这个学科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先让孩子爱上这个学科,才能进一步培养。换言之,先让孩子懂得数学的重要性,让...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
答:从课程目标的总体安排上不难看出,解决问题一是要结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解题策略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评价与反思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此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发展。基于此,笔者就...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
答: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霞美中心小学 黄艳红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较少,且缺少一定实际生活体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常遇到困惑。低年级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数学运算,但是往往把计算题与解决问题脱节,只要看到问题就一味做成加法算式,孩子们可能习惯了做加法算式题了。新课程标准提出:一至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