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特征具体有什么区别? 南北民居的建筑外观,优点,特点各是什么?

作者&投稿:符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多数建筑的外形一般会反映出该建筑的内部结构特征,因为不同的建筑结构会对外形产生一定的制约,懂得建筑结构的专家大多数情况下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这不影响建筑师对外形塑造的丰富性。古代的穿斗式建筑是属于以结构特征体现外形特点的。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就是在抬梁式结构条件下结合排水、日照等因素设计出了独特的外形特征。

建筑的外形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建筑的外立面,指的是建筑物展示给大家的外观立面效果。结构指的是建筑物没装饰以前用来承重的部分。

建筑的外形特征取决于结构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内部结构就会直接影响或者改变建筑的外形。不同就是外形是表面,结构是内部。

从建筑的外貌风格特征,应怎样识别区分欧州的哥德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等等的建筑?~


1、华北民居

华北平原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多数是平房,房屋结构以木柱托梁架檩,支撑椽条和轻瓦屋顶,以青砖墙、生砖墙、石墙及夯土墙维护北、东、西三面,南向开门有窗户。低窗台,窗户过去多支摘窗,窗上有棂格、糊纸,现在多作死扇窗,安大玻璃,屋内光线充足。室内砌有土炕,与灶相通。炕上铺席,席上铺毡,上置矮桌,可进餐或待客。屋顶多是人字形(俗称两面坡),坡斜度平缓。除瓦顶之外,还有在椽条上垫细树枝抹泥做顶的。为省工结实,关中平原及山西民居建筑屋顶多取一面坡式。北方汉族院落组合多作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北京四合院以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为主体。正房两边是耳房。正房前面是中心庭院,庭院东西南侧是厢房,厢房两边也各有耳房,庭院南边有垂花门通向前院,前院南侧是大门和与大门并排的倒座。有的四合院在与大门相对之外立影壁,朝南的正房与东西两侧的厢房用廊连接。规模较大的宅院,其正房之后留后院,后院之后再修正房,厢房后留狭长天井,天井之后再修厢房,这种方式向后方和左右叠加。

2、陕北民居

陕北取黄土高原上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

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

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等方面,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3、东北民居

东北民居与华北相类似,惟其盛产木材,房屋建造除用木构梁架外,还有木板做壁,抹白泥加厚,光洁成墙,房顶盖瓦或茅草,其余门窗及室内摆设与华北民居相同。

4、南方民居

南方汉族传统民居中多见楼房,或为古代巢居的演变。

传统民居楼房一般只是二层,仍以木构架为主体,木梁柱支撑较大的挑檐、重檐和起翅、阁楼、吊楼等,用精确的榫卯工艺制作。周围墙体多用砖石砌成,也有用木板嵌合四壁。各地楼房布局依自然条件及习俗不同而有差异:丘陵山地的楼房多依山傍水,江、浙水乡的楼房则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秀丽。

汉族楼房一般把楼梯摆在次要、隐蔽的位置,与西方住宅把楼梯作为住宅的核心重点装饰,强调地坪起步处的宽度以显示住宅豪华的习俗明显不同。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汉族民居建筑的共同点是坐北朝南,注意室内阳光;以木结构梁柱承重,以砖、石、土、木作墙维护;以堂屋为主体核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曲线屋顶及檐口见长。

5、现代民居

解放前,从内地到沿海,从东北到西南,从山乡到渔村,贫苦农民、渔民都只能住茅草房。解放以后,茅草房普遍换成砖瓦房。80年代以来,有些渔村和农村还修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

现代城市民居建筑多是钢筋水泥预制板组合焊接建成的平顶高楼,数十家或上百家共居一幢楼,依楼梯分单元上下出入。还有砖砌楼房,以瓦或水泥板盖顶。这些居民外观已经现代化,但室内陈设仍然是显示出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大特征是什么?
答: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及外部特征
答:首先,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即以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再用瓦、砖、石等材料盖屋顶、封山墙。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空间灵活、造型美观、抗震能力强,适合于多雨的气候条件。同时,中国传统建筑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方式,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形成一种庄严、宏伟、整齐的美感。其次,中国传统建筑...

求关中古建筑的特征(详细)
答: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如庭院形式、对称布局、木梁架结构、单体造型、大屋顶等已初步形成,不过因诸侯割据而南北各异。秦汉时已有雕刻和彩绘,布局舒展、整齐,具有明确的伦理、等级、秩序等内涵,表现出刚健、质朴的风格特色。②隋唐阶段。汉末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文人士大夫...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的...
答: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它结构复杂,下方上圆,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坛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

中国建筑的特征包括几个方面?
答: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1、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2、在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
答:2.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无论抬梁或穿斗式木构架的房屋,只要在房屋高度、墙壁与屋面的材料和厚薄、窗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加以变化,便能广泛地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3.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木构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节点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而在一定限度内可...

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哪些?
答: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一、 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

建筑结构特征是指什么?
答:建筑结构特征就是结构特点。建筑物的结构 1.砖混结构: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2.框架结构:以梁、柱、板为承重结构的建筑物。3.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

中国古典建筑外形的特点
答: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它结构复杂,下方上圆,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坛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

建筑结构的特征
答:建筑结构的特征主要包括稳定性、承载性、耐久性以及美学性。首先,稳定性是建筑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它要求建筑结构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如重力、风力、地震等,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形状和位置,不发生倾斜、变形或破坏。为了实现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力学原理,确保结构的平衡和刚度。例如,高层建筑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