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投稿:姓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既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上面所讲的只是台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不等于就有台风发生。台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今尚未彻底搞清。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台风怎么形成的~

台风形成原因: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

扩展资料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台风: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超强台风:最大风速≥16级(≥51.0m/s)。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风

当海水被晒热后 大量海水蒸发上升 海面气压降低 新的空气补充进来 跟着上升 这一循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会在北半球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 只要有能量补给 这个气旋会越来越强大 直到中心风速超过32.7米/秒 就被称为台风 而台风所带来的暴

风的形成
答: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风的形成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在赤道和低纬度...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风是怎样形成的 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运动的呢?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水平的风,垂直的升降气流,不规则的乱流运动,都各有其复杂的成因。这里先就风的成因谈起吧。 自从十七世纪出现了气压表,指出空气有重量因而有压力这个事实以后,为人们寻找风的奥秘提供了开窍的钥匙。十九世纪初,有人根据各地气压与风的...

风是什么流动形成的是由地区什么的差别引起的?
答: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是由地区冷热的差别引起的。风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现象,它足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上同一高度上的不同地点气压一般是不相等的。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如果一个空气块...

风是怎么来的?
答:风是由气压的差异造成的。当气压差异存在时,空气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动,从而产生风速大小不同的风。在一个旋转的星球上,在赤道以外的地方,空气的流动会受到科氏力的影响而产生偏转。就全球而言,大尺度风(大气环流)的两个主要的驱动因子是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加热差异(吸收太阳能量的差异导致了...

天空为什么会有风?
答:你好,风是怎么形成的,正好我三年级的女儿也学到了。大意就是,地面上经过日照后温度上升,地面周围也就形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了对流,这样也就形成了风。希望能帮到你哦。

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通俗地说,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空气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高纬度与低纬度...

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的,但是分子也有万有引力,为什么分子会摆脱万有引力跑到地面上边形成空气,是什么原因让分子形成空气的,又是什么使空气流动产生风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使地球万有引力的磁力线与太阳万有引力磁力线产生切割,产生对流。切割使地球磁场具有极性,产生了指南针。对流使磁场产生浮力,让分子...

地球的风是从哪儿来
答: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就形成了风。由于太阳的辐射,会引起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大气层中的压力分布也不均匀,空气随着水平方向流动,风就形成了。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风就...

风的特点是什么?
答:永远不知下一个会如何,柔柔地无声、悄悄地无形,吹过之后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