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

作者&投稿:子车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依据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的,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扩展资料:

1、防雷资质:防雷资质全称防雷工程专业资质,源于2005年1月28日中国气象局第10号令《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资质分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两类,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

2、防雷:交流电源防雷模块适用于配电室、配电柜、开关柜、交直流配电屏、通信、电子、电力、网络、能源、铁路、公路等系统的电源保护;建筑物内有室外输入的配电箱、建筑物层配电箱;用于低压( 220/380VAC)工业电网和民用电网;·信号防雷器用于线路侵入的过电压保护;避雷针用于直击雷防护; 在电力系统中, 主要用于自动化机房、变电站主控制室电源屏内三相电源输 入或输出端。

参考资料:防雷资质百度百科



建筑物防雷有三级。

国家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以下简称国标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

一第2.0.3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二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扩展资料

根据分析,防雷工程接地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防直击雷措施安装要求:

1、在建筑物屋面避雷带的安装:避雷带应该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避雷带的支持卡高度应为20cm,两支持卡的间距应不大于1.2m。避雷带与避雷装置的搭接长度应为12mm。建筑物伸缩缝处避雷带成弧形并应向上,避雷带转弯处也应为钝角的弧形(其目的是便于雷电流的泄放,不至于击坏避雷带)。

2、避雷网格的敷设利用Φ12热镀锌圆钢按照10m*10m或12m*8m(三类是20m*20m或24m*16m,一类的是5*5m或6*4m)的规格在建筑物屋面敷设,并用水泥墩子作为网格的支持点。

3、避雷带的施工工艺:避雷带应平直,转弯处的弧度要均匀对称.避雷带的各部分的焊接应牢固可靠。

4、避雷带与引下线的连接:避雷带与引下线的搭接长度(单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12倍圆钢直径;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6倍圆钢直径)。

5、在建筑物天面上易受雷击部位加装避雷小针:避雷针的长度应大于0.5m,宜加装于避雷带的拐角处,与避雷带做有效焊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防雷工程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一共三类。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202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
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拓展资料

第321条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二、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3.2.1确定;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有管帽的管口外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空间隔表3.2.1

三、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一排放就点火燃烧时,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安全阀,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

参考资料: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百度百科



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制造使用或者存储火药、炸药、起爆物、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的建筑,遇到火花会爆炸,并且有可能造成巨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建筑物。

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2、国家级会堂、办公楼、档案馆、国际机场、大型展览馆、大型候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和大型体育场馆;

3、国家级计算机中心、通信枢纽、以及对国家意义重大的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

4、制造、使用、存储危险爆炸物、包括露天气罐和油罐等可能引起爆炸并且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等;

5、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省、部级办公楼及其它重要的或者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6、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及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以上所列出的建筑物都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这些地方的防雷级别非常高,需要重点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12次小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者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等于0.06次小于0.03次的住宅、公共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考虑到雷击后果和周围条件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6、年平均雷暴日15天以上的地区,高度15米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天及以下的地区,高度为20米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

划分:

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0区:指正常运行连续成长时间、短时间连续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环境。

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偶尔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环境。

21区: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23区:存在固体可燃物质,并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扩展资料

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通俗的讲,即防直击雷;内部防雷指防感应雷。外部防雷最直接的目的即保护人身安全,内部防雷则是保护设备不受雷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雷工程



建筑防雷有三级。
一、国家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以下简称国标 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
  第2.0.3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以上条文均已载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必须严格执行。
  二、行业标准有关规范对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
  建设部推荐性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部标 对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如下:
  12.2.1 一级防雷的建筑物
  12.2.1.3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12.2.2 二级防雷的建筑物
  12.2.2.3 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12.2.3 三级防雷的建筑物
  12.2.3.1 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见附录D.2 ,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12.2.3.2 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12.2.3.4 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12.2.4 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三、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方法
  通过以上有关规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国标与部标对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的划分是不同的,国标是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预计雷击次数等,来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住宅不存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可分为第二类防雷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部标主要是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建筑物的高度等,来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但在三级防雷的建筑物中,如12.2.3.1条,需按预计雷击次数,通过计算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住宅一般可分为一级防雷、二级防雷和三级防雷建筑物。国标的第二类防雷和部标的一级防雷措施相当。国标的第三类防雷和部标的二级和三级防雷措施相当。由于国标有关住宅建筑防雷分类条文已载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必须严格执行。部标作为行业标准也要执行。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设计中,必须严格按国标确定住宅的防雷等级。如果是100m以上的住宅,根据部标12.2.1.3条,不用计算即可确定为一级�第二类  防雷建筑物。100m以下的住宅建筑物,必须按国标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住宅的防雷等级是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还是第三类建筑物。例如高49.3m、17层占地面积1440m2的长方形住宅�六单元住宅 ,通过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N,与国标第2.03条的八、九项和第2.0.4条二、三项比较�详“住宅防雷计算表”序号1 ,在广州地区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而同高同层数占地面积640m2的长方形住宅�三单元住宅 ,通过计算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详“住宅防雷计算表”序号2 。如果按部标12.2.3.1条,年预计雷击次数N大于0.05时,只能将此二栋住宅归到三级防雷建筑中去。将降底住宅的防雷标准。由此可以看出,不能简单以住宅高度来判断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还应以住宅建筑物占地面积和形状以及住宅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且应按国标通过计算。否则将得出错误的结论。

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最这也能够帮助我们以后在修建房屋或者居住时,给自己加上一层保险近,夏季来临多雷阵雨等情况,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的雷击事件,如树撞出的雷电把电线杆子劈的火花四溅,让人心惊肉跳,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建筑防雷的等级划分有哪几类,它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这也能够帮助我们在家的生活或者居住当中,给自己加上一份保险。

1.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以及划分的规则。
目前根据国家的防雷规范上显示,对于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划分有以下几类,简单来说就是一级防雷,二级防雷和三级防雷,一级防雷就是建筑高逾100米的,二级防雷它的标准就是19层以上或者建筑物高于50米的,三级防雷就有许多的标准,包括雷电次数多的,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者等于0.06次/A等标准.目前根据建筑物的不同使用用途对于建筑物防雷的标准也有所调整,包括国标与部标,他们的建筑防雷标准是不同的,住宅建筑它是不属于一类标准的,这些都是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果需要详细了解,我们可以去查询国家关于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的细则,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2.我们来了解一下防雷的装置以及雷电它的产生。
我们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防雷装置,包括接地线,引下线(将接闪器收到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或利用建筑结构中的主钢筋。),接闪器,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分类,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都是上述三类当中的。而雷电也分为三类,包括直击雷,球形雷,感应雷三类随着空中云层电荷的积累,其周围空气中的电场强度不断加强。当空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两块带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地之间的空气绝缘就会被击穿而剧烈放电,出现耀眼的电光。

1)LPZOA区
暴露区,建筑物外部,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的雷电电磁场没有衰减。
2)LPZOB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雷电电磁场的量级与LPZOA区一样。
3)LPZ1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B区更小,本区内的雷电电磁场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4)后续防雷区(LPZ2等)
当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入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应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并宜采用屏蔽措施。

扩展资料防雷工程接地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防直击雷措施安装要求:
1、在建筑物屋面避雷带的安装:避雷带应该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避雷带的支持卡高度应为20cm,两支持卡的间距应不大于1.2m。避雷带与避雷装置的搭接长度应为12mm。建筑物伸缩缝处避雷带成弧形并应向上,避雷带转弯处也应为钝角的弧形(其目的是便于雷电流的泄放,不至于击坏避雷带)。
2、避雷网格的敷设利用Φ12热镀锌圆钢按照10m*10m或12m*8m(三类是20m*20m或24m*16m,一类的是5*5m或6*4m)的规格在建筑物屋面敷设,并用水泥墩子作为网格的支持点。
3、避雷带的施工工艺:避雷带应平直,转弯处的弧度要均匀对称.避雷带的各部分的焊接应牢固可靠。
4、避雷带与引下线的连接:避雷带与引下线的搭接长度(单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12倍圆钢直径;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6倍圆钢直径)。
5、在建筑物天面上易受雷击部位加装避雷小针:避雷针的长度应大于0.5m,宜加装于避雷带的拐角处,与避雷带做有效焊接。
6、引下线的整改: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在建筑物的拐角转弯处应尽可能的设置引下线,引下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8米(三类应为24米,一类不大于12米)。建筑物本身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或建筑物本身无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需要另行增设人工接地地网。 7、等电位措施的整改:楼面上所有的金属构件均要就近与避雷带或避雷网格作不少于两点的等电位连接。(其目的便于雷电流的多渠道的泄放)。
8、接地电阻的标准:要求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二、避雷器安装要求
1、在AC供配电系统中,为防止SPD老化短路造成系统故障,SPD安装线路上应有过电流保护器件,并选用有劣化显示功能的SPD;
2、避雷器应尽量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内,若无法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内时,必须先将SPD安装在安装盒内,再安装在附近的墙上或靠近被保护设备的其它地方; 3、SPD连接导线长度不宜超过0.5m,接地引线应尽量避免与电源线紧挨平行布设,并宜粗、短、直;
4、当SPD1至SPD2的线距长度小于10米时, SPD2至SPD3的线距长度小于5米时,需要在SPD之间应加装退耦电感;
5、各级电源SPD必须安装在交流配电设备的交流输入端,宜采用凯文接线方式连接(将室内接地汇集线与接地引入线连接处断开,断开处的两端分别单独引线接至SPD的接地端);
6、SPD和空气开关与35mm的标准导轨可靠固定,电源一级SPD连接导线线经不得小于16mm2,接地导线线径不得小于25mm2;电源二级SPD连接导线线经不得小于10mm2,接地导线线径不得小于16mm2;电源三级SPD连接导线线经不得小于6mm2,接地导线线径不得小于10mm2;信号避雷器连接导线线经不得小于2.5mm2,接地导线线径不得小于6mm2;
7、电源SPD应以最短、直路径接地,SPD的接地线应避免出现“V”形和“U”形弯,连线的弯曲角度不得小于90°,且接地线必须绑扎固定好,松紧适中;
8、SPD连接线的走线要美观,特别是直线、转弯、连接头,保证SPD整洁美观,连接牢固可靠;
9、SPD安装完毕后,须由施工单位技术主管再次检查确认,保证SPD安装正确、可靠,SPD的接地要求应小于4欧姆;如整个防雷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时,其冲击接地电阻要求应该≤1欧姆;
三、独立人工接地装置解决方案:
1、接地电阻值要求R≤4Ω;
2、接地体应离建筑物3-5m左右设置;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3、水平和垂直接地体应埋入地下0.6m左右,垂直接地体长2 m,每隔3-5m设置一个垂直接地体。
4、垂直接地体采用50×50×5×2000mm的热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则选40×4mm的热镀锌扁钢;
5、在地网焊接时,焊接面积应≥6倍接触点,且焊点做防腐蚀防锈处理;
6、独立接地铜排与独立人工装置做有效焊接,并作防腐蚀、防锈处理;
7、土壤导电性能差时采用敷设降阻剂法,使接地电阻≤4Ω;
8、回填土必须是导电状态较好的新粘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雷

建筑物防雷等级介绍?
答:一、最新建筑物防雷等级资质标准一级防雷建筑物(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3)建筑单位高度超过100m二级防雷建筑物...

建筑房屋防雷分哪几类?
答: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x0d\x0a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x0d\x0a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x...

a级b级 c级d级防雷之间的区别
答:2、使用的保护器不同 在浪涌保护系统中,A级一般是10/350波形的开关型浪涌保护器,B、C 是8/20波形限压型浪涌保护器,开关型浪涌保护器的残压比较高,一般都是2KV 以上,限压型浪涌保护器的残压比较低,一般几百伏到2KV 。限压型的保护精细。3、使用方法不同 不同的建筑物所配置的防雷系统不同...

防雷建筑物分类有哪三类
答:防雷建筑物分类有哪三类?相关内容如下: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是指那些对雷电危害最为敏感、且需要连续稳定供电的特殊建筑,如医院、无损检测实验室、计算机房、通信设施等。这些建筑物的特点是需要在雷电天气下保持高度的安全性和连续的电力供应,因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通常需要采取更为...

建筑防雷等级有几级??是怎么划分的??钢棚建筑属于几级防雷??
答:三、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方法 通过以上有关规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国标与部标对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的划分是不同的,国标是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预计雷击次数等,来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住宅不存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可分为第二类防雷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部标主要是按建筑物的重要...

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有哪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答:给自己加上一份保险。1.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以及划分的规则。目前根据国家的防雷规范上显示,对于住宅建筑物防雷的划分有以下几类,简单来说就是一级防雷,二级防雷和三级防雷,一级防雷就是建筑高逾100米的,二级防雷它的标准就是19层以上或者建筑物高于50米的,三级防雷就有许多的标准,包括雷电次数...

具有1区或者21区的建筑物,在防雷分类中,分在哪一类
答: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 类。策2.0.2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如何区分?
答:如何精准划分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在建筑设计中,防雷等级的划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防雷等级主要分为三级,每级都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标准。一级防雷</一级防雷适用于高度敏感的场所,例如制造和储存大量爆炸物质的设施,0区或10区的爆炸危险环境,以及因电火花可能引发...

防雷A/B/C/D级分别是什么级别?
答:电源防雷器分为B、C、D三级,无A级。依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分区防雷、多级保护的理论,分为:1、B级防雷属于第一级防雷器,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配电柜上;2、C级属第二级防雷器,应用于建筑物的分路配电柜中;3、D级属第三级防雷器,应用于重要设备的前端,对设备进行精细保护。

防雷保护分为几个等级?
答:防雷区按以下规定分区:1、LPZOA区 暴露区,建筑物外部,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的雷电电磁场没有衰减。2、LPZOB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雷电电磁场的量级与LPZOA区一样。3、LPZ1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