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盐都是白色固体 铵盐受热易分解 铵盐都能与酸反应 铵盐受热分解的一般规律?

作者&投稿:答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楼上的前两个都答错了,第一个,比如重铬酸铵,是橙红色的(我亲眼见过),铬酸铵,黄色
铵盐受热易分解 错误,硫酸铵很稳定
但是,如果楼主要是回答的是高中的问题(非竞赛或大学或感兴趣)第二个问题就回答正确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对的吧?目前还没见到有颜色的铵盐

铵盐受热易分解 :正确。铵根的不稳定导致了铵盐的分解

铵盐都能与酸反应:
错误。铵盐都能与碱反应(NH4+与OH-反应放出NH3),但不一定能与酸反应。
比如氯化铵不能与盐酸反应。有的铵盐比如碳酸铵能与酸反应,这是CO32-导致的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不对。只有当铵盐的阴离子无色时,铵盐才显白色,其溶液无色,例如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但是,当阴离子有颜色时,铵盐常显阴离子的颜色,例如重铬酸铵是橙色、磷钼酸铵黄色等。不过,中学阶段接触的铵盐貌似都是白色,或无色的。
“铵盐受热易分解”,正确。
“铵盐都能与酸反应”,不对,应该是铵盐都能与碱反应。

所有的铵盐受热都会分解吗~

解答:铵盐受热都能分解,但不是都能生成氨气。
拓展:铵盐的受热分解
如果组成铵盐的酸是挥发性的,则固体铵盐受热解时,氨气与酸一起挥发,冷却时又重新结合成铵盐。如NH4Cl为此类铵盐。
如果组成的铵盐是难挥发性酸则固体铵盐受热分解时,只有氨呈气态逸出,而难挥发性的酸残留在加热的容器中,如(NH4)2SO4、(NH4)3PO4为此类铵盐。
(NH4)2SO42NH3↑+H2SO4
(NH4)3PO43NH3↑+H3PO4
如果组成的铵盐的酸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在较低的温度下慢慢分解可得到NH3和相应的酸,如NH4NO3。
NH4NO3====HNO3+NH3↑
可由于生成的氨气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生成的NH3易被HNO3氧化,由于反应时的温度不同,形成氮的化合物也不同,如将NH4NO3。从微热至不同的温度分别可得到N2O、NO2、N2O3、N2等。
NH4NO3加热到190℃时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若加热到300℃左右时分解生成氮气、硝酸和水。
如果加热NH4NO3的温度达到480℃~500℃或NH4NO3受到撞击,分解生成氮气、氧气、水,发生爆炸。
各种铵盐只有在固态时,才能较好地受热分解。

铵盐的热稳定性差,固态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分解为氨和相应的酸。如果酸是不挥发性的,则只有氨挥发逸出,而酸或酸式盐则残留容器中。如果相应的酸有氧化性,则分解出来的氨会立即被氧化。由于这些反应产生大量热,分解产物是气体,所以,它们受热往往会发生爆炸。
铵盐中的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都是优良肥料,硝酸铵又可用来制造炸药。氯化铵用于染料工业、原电池以及焊接金属时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扩展资料:
一、铵盐共性
1、铵盐是离子型化合物,都是白色晶体(NH4MnO4是紫黑色),易溶于水,溶水时吸热。
2、受热分解(不稳定性)
NH₄Cl== NH₃↑ + HCl↑
NH₄HCO₃ == NH₃↑ + CO₂↑ + H₂O(条件均为加热)
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遇冷时二者又重新结合为氯化铵,类似于“升华”现象,但不同于I2的升华。NH4HCO3加热则完全气化,也出现类似“升华”的现象。
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般与温度和铵盐里的酸根的氧化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NH₄NO₃===440K===N₂O↑+2H₂O
二、用途
具有强烈的杀菌和抑霉防蛀性能。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可用作腈纶的匀染剂。季铵盐分子中的两个烷基是长链烷基的产品,对各种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作用,能使纤维膨胀柔软,外观美观而平滑,富有良好手感,是一种常用的纤维柔软剂。
溴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不仅是杀菌剂,而且对棉、毛、合成纤维织物都具有显著的柔软作用。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硝酸盐是一种极好的抗静电剂。
季铵盐还可作防水剂、缓染剂、石油破乳剂等。用脂肪酸为原料,经氨化制得脂肪腈,再经氢化为脂肪胺,然后将伯胺与溴代烷反应,即得季铵盐。亦可用叔胺为原料,在常压下与溴代烷加热直接缩合为季铵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