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题目一方面突出了什么 如何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

作者&投稿:国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27课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在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文将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情况与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起来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有力地衬托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扩展资料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1939)男,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率医疗队奔赴马德里前线,抢救反法西斯战士。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加拿大和美国为西班牙战争募捐的白求恩在讲演中表示,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我要和他们一起战斗。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27课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在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文将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情况与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起来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有力地衬托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人物评价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写《学习白求恩》一文,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题为《纪念白求恩》。



手术台就是阵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这篇课文题目把“手术台”比喻为战斗的“阵地”,形象地表达了“手术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紧张、危急的气氛,歌颂了战斗在手术台前的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的是白求恩的故事吗?

《手术台就是阵地》阅读答案~

把手术台比作阵地
这个题目突出了手术对于伤员来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表现出白求恩医生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和面对问题冷静沉着的处理态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24课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在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文将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情况与当时紧张的战斗形势结合起来描写,用环境的危险有力地衬托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扩展资料为改进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工作,他提出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药品不足问题。他创办医护训练班,培训了大批医务干部,为冀中部队建立了13个手术室和包扎所。1939年6月,返回冀西后,他创办卫生学校,亲自制定课程,编写近20种教材。他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在给加拿大友人的信中说:“我的确非常疲倦,但长期以来未像现在这样愉快”,“因为人们需要我”。
1939年10月,日军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他毅然推迟了回国为中国抗战募捐筹款的行期,全身心投入反“扫荡”中。1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战斗中抢救伤员,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意外割破。他不顾伤痛和高烧,坚持战地救护工作。后因感染中毒,转为败血症,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手术台就是阵地,表现了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表现了白求恩是一个将个人安危以及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人。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

争分夺秒的意思手术台就是阵地
答:2、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答:因为白求恩把自己看作是一位投身于国际革命事业的战士,他虽然不能拼杀于沙场,但他也以自己的特长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之中。3、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答:这个题目一方面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另...

小学找中心句的技巧
答:1、从题目上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那题目就是中心句。2、从总起句上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如《詹天佑》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3、从结尾上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

手术台就手术台就是阵地 题目的理解解?
答:回答 手术台就是阵地 的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受加拉大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做出了毕生的贡献。他是一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在抗日战争齐会战场的战斗中,把手术台当阵地。战斗连续三天三夜胜利结束。白求恩大夫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抢救了...

《手术台就是阵地》突出了什么?
答:突出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白求恩大夫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病逝世。他在中国...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答: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这句话是白求恩说的。 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本题为《手术台就是阵地》阅读理解题,部分原文如下: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四字成语
答:2.因为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顾自身安危,抢救伤员,与我们共同战斗,所以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3.手术台就是阵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这篇课文题目把“手术台”比喻为战斗的“阵地”,形象地表达了“手术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紧张、危急的气氛,歌颂了战斗在...

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答: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白求恩来到中国后,有一次,他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如果药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答: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白求恩来到中国后,有一次,他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如果药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答: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2、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