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辩论,我方持道德比法律重要,本人是三辩,求资料,不要稿子,也可以给些意见,高分悬赏 辩题: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 我方选择为"法律更重要", ...

作者&投稿:犁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单而言,相比法治,德治太不稳定,它尺度模糊,效力有限,德治很容易走向一个极端,那就是人治,而这是灾难性的。法治也有自身的缺点,但相比道德,更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对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更有好处,但是要是法治程度高的前提下,我们国家要有很长一段路。

道德比法律重要,因为道德是自人产生就所具有,是普适的。而法律还是人制定的,我们提倡司法公正严明独立,但是也要讲点人情味。可以举例,这种例子很多的

到的是法律的基础,法律不能约束道德,而道德可以约束法律。道德是人类长期积累学习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执行。

辩论社会维护靠法律还是道德,我方支持道德。我是三辩,请求给点陈述观点和反驳话题。~

原创
***先看看两者的特征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的规则。法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要参考道德标准,同时,被人认可的法律观点也可能影响道德流向。
不同的是
法律是明文的、人为划定的(狭窄,稳定-也可以说迟滞),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稳定),具备底线的性质。
而道德则是自发的、约定俗成的(广泛,渐变-也可以说灵活),强制力较弱(不稳定),但由于这种相对的宽松性,道德就有可能具备向上的“理想化”性质。
两者在很多地方有重合,甚至是相互转化,一定要头脑清楚才行,否则很容易混乱。
***明白了特征就知道,法律的明确性、强制性、理智性是优势,在这方面对抗是不明智的。而道德则有“自发形成”的民众基础和“高尚追求”的积极意义以及“土生土长”的广泛优势(指可以覆盖法律照顾不到的地方),这是道德的长处。
从这个角度讲,法律和道德可以是分管不同层面的(当然,不是界限明确的,而是各自具备一定的倾向性)。
以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1、法律好比缰绳,紧紧束缚着不让马偏离方向。道德好比马自身的血肉神经,使得它能够自如地扬蹄奔踏,而不是趔趄倒地甚至抽搐癫狂以至于挣断缰绳。(就好象最近的校园凶手,就是发狂了啊)
2、法律可以说是外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约束,道德可以说是内在的,是发自心底的思想追求
所以,这个题目,彻底打倒哪一方都很难,扬长避短吧。
***以上就是看看他们的特性,以下对比
1深度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社会的构成首先是人,人的生活动力首先是自身的内在追求,而指引这种内在追求的首先是道德,法律的狭窄性和严苛性显然无法胜任这个工程。从这个角度讲,道德是社会发展基调的决定因素之一,并且在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向“这辆车”里注入活力,是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原动力之一。
因此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求良好的道德建设。
从这个角读说,道德比法律更深层次,更有力量,失去道德的土壤,法律也必将变成枯萎空洞的躯壳。
2广度
法律形式上是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和严格性,决定了它的范围是狭窄的,否则就要成为苛政滥法。
道德则是由下而上的,天生覆盖了更为广阔的范畴。
3变迁与灵活度
法律总是有漏洞的,是制定法律的人思考的漏洞,也是人类语言天生的缺陷(这个算数学问题吧,呵呵),还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方面要不停的修改,一方面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并且总是迟滞的(宪法一般稳定一些,但太过笼统)。
道德也有变迁,但无论“条文”如何变动,总体目标是稳定的,就是向往富足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这是写在基因里的规则(自己找论据啊)。从这个角度讲,虽然道德有时候不是那么严格而明确,但可以说,正是优势之一,使得它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在一个道德真正完善的社会里(这样的社会如同绝对司法的社会,当然是不存在的,但概念要清楚,才能明确自身的利弊。同样也可以试探对手,司法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一种“终极探讨”),可以借用法律名词来说,“法律条文”很好地符合“宪法”的精神同时又因地制宜。
题外话:其实,道德的“矫正”功能也可以说是一种审判,只不过他的流程和规则有别于法律,具有不确定性。反过来,法律正是将这种流程系统化了。从这个角度讲,它们的界限模糊了。
4终极
讨论社会依靠谁,那不可避免要思考社会的未来走向。我们人类的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呢?
司法和道德之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社会条件限制的争论。
如果相信未来,真的有物质极大丰富、文明极大发展的社会(叫不叫共产主义就都没关系了),那么如果有了纠纷该怎样解决呢?
法律和法庭终究只是少数人的参与,我们能不能让“社会意志”来审判呢?(当然,有的人是个人主义的,社会审判他未必服,这就是一种探讨罢了)
也许当时科技无比先进,人类智慧和身体无比发达,任何纠纷都可以让整个社会“瞬间商讨”而成本极低(现在的信息不就是相当发达了吗)。
那么,这种“整体意志”是法律还是道德呢?哈哈,自圆其说吧。(不过我倾向这是道德,毕竟是所有人的意见,这种审判者数目的量变足以颠覆法律的概念了。法律,就让它随风而散吧,哈哈!)

法律具有权威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一套权威性的行为准则。法律由国家制定颁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规范是最高的行为规范,而道德规范不能凌驾于其上。
法律具有强制实效性。这是法律和道德同为规则,彼此效力却不同的根本所在。道德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却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并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而法律却具备这些作用。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协调一致的步伐,正是法律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同向一律的轨道,正所谓“一民之轨莫如法”。而道德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道德标准。“坐而论道,只能独善其身;行而有法,方能兼济天下!”改善社会风气,让我们高举法律的大旗。

法律与道德在当今社会哪一个更重要的辩论赛
答:所以,人是一种追求性的、自觉性的人生,而不是法制的强制的被动性的人生。人是一种发展与提升,而不是一种限制与压抑;人应当追求最佳与更高的境界,而不能只是局限在法定的圈子内。由此可见,只注重法制而不注重德治,只注重法律而不注重道德,是无益于人与社会的更大发展的。由于良德可以促成人...

辩题: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 我方选择为"法律更重要", 急求辩论资料与技 ...
答:法律具有权威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一套权威性的行为准则。法律由国家制定颁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规范是最高的行为规范,而道德规范不能凌驾于其上。法律具有强制实效性。这是法律和道德同为规则,彼此效力却不同的根本所在。道德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却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

辩论赛 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我是反方
答:道德比法律更重要,法律是注重禁止,是对无益性做法的禁止,道德注重提倡,有益性做法的肯定。我们注重的预防犯罪,减少伤害而是伤害发生时去惩罚

关于德治高于法治的辩论材料]
答:法治不但在概念上取决于一个民族对于道德规范的认同与选择,而且一旦离开了德治就不可能实现。 1. 法治的道德基础 首先,法治概念的内涵必须以适当的道德理论为基础。法治的首要问题是:究竟依什么“法”治国?笔者认为,“法治”概念本身并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在现代法治国家中,“依法治国”显然是一个重要目标。但...

辩论赛社会秩序的维系是靠法律还是靠道德
答:同时,道德又常常直面每个人的内心,诉求人的良知,更直接地内化为人们的思想,从而为社会秩序的维系提供最本质的动力和理性,使人们自觉服从。第二,道德是法律的内涵。从《汉穆拉比法典》到《大清律例》,从《唐律疏议》到方今各国的宪法,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无不与其,各自的道德体系密切相关,而法律...

准备辩论赛材料 道德与法律,谁对人的约,束,力,更强?(我方是法律)
答: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规范体系,对社会风气的改善都起重要作用。但我方主张以法为主,辅之以德,因为法律比道德能更有效、更灵活地改善社会风气。首先,法律具有权威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一套权威性的行为准则。法律由国家制定颁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规范是最高的行为规范,而道德规范不能凌驾于...

我们辩论赛 我们的观点是社会秩序是靠道德来维护 我应该怎么辩啊 我是...
答:同时日常生活中维持社会运转的当然是道德。所以道德在最广泛、最直接的指导我们生活的一举一动。事实上很多人都未必懂法律,否则就没必要有律师这个职业了。比如卖菜不缺斤短两,这个你可以说有法律规制。可事实上我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个法、是个什么法在规制我。让他们决定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

人道主义,道德和法律,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
答:法律和道德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取舍?道德是感性的,法律是理性的。法律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力求保障法律关系中的各方都能得到利益分配的平衡。道德却反之,有少许“劫富济贫”的冲动。在日常生活的纠纷中,富人出让自己的权利被认为是理应的,这是道德的范围,但法律并未为此做出要求。 法律的本质和...

当道德和法律精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答: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分析法学派之间的争议核心所在。对此,我个人的理解还是比较赞同哈特的说法,即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然这里的道德是广义的,包括法律精神,道德观念,人类基本价值追求等!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调整的重要方式。道德是一定社会内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

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道德底线的看法?
答: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08:05:24 最佳答案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法律之外的道德之所以没有被列入法律,是因为它们还是可以被人们容忍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1 7 sunnanatao 采纳率:21% 擅长: 生活 育儿 购房置业 社会民生 医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