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士的道符有没有关于这个东西的介绍,详细点的带图片的 谁会画道士画的那种符!越多越好,最好是清楚的图片!

作者&投稿:於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图片http://baike.baidu.com/pic/51/11935553394441314.jpg
符原本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是故《老子》第七十九章云:“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种契,具有法律的效应,是必须遵守执行的。因此,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汉代盛行天人感应说,进一步弘扬了古代的君权神授思想,帝王国君的行为举止,都是上天意志的体现,纤纬之说风行,认为天会赐祥瑞予人君,以为受命的凭证,这种凭证,叫做符命,《汉书·燕剌王旦传》云:“王莽时,皆废汉藩王为家人,(刘)嘉独以献符命封扶美侯,赐姓王氏。人臣僚属对天赐祥瑞征兆予以载录,并撰文对应瑞者——最高帝王进行歌功颂德,于是作为文体的“符命”也就产生了,故《汉书·扬雄传》有京师语云:“爱清静,作符命,后来萧统编《文选》,特立“符命”一体,置于卷四十八。另外,符又叫“符传”,《后汉书·窦固传》云:“明年,复出玉门击西域,诏耿秉及骑都尉刘张皆去符传以属国。”

符所具有的这些内容和形式特点,在汉代就被巫师、方士和道士借用到鬼神世界,从而创造了道符,又叫神符或天符。他们模拟现实社会符信的绝对权威,认为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有资格颁布灵符,施之于鬼神社会,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正象人间帝王调遣将帅,统领万民一样。如果说在人世间符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力的话,那么,在鬼神世界,佩带道符的法师则具有崇高不可抗拒的法力。《后汉书·方术传》中所载费长房得符弃符一事就是这种权力意义的最好说明。据传云:“长房辞归,翁……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汝南岁岁常有魅,伪作太守章服,诣府门椎鼓者,郡中患之。时魅适来,而逢长房谒府君,惶惧不得退,便前解衣冠,叩头乞活。长房呵之云:‘便于中庭正汝故形!’即成老鳖,大如车轮,颈长一丈。长房复令就太守服罪,付乞一札,以敕葛陂君。魅叩头流涕,持札植于陂边,以颈绕之而死。……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道教正式产生以后,道符越来越被道士所重视,以至成为他们的三大秘术之首。表现在对符的概念、来源和体式的认识加深;结构渐趋复杂;创作要求愈趋严格;写作技巧也愈益讲究,越来越具有文学意蕴,并包含着一些文学思想。

葛洪把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他说:“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所谓天文,就是自然现象诸如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云雷电……符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创造的一种“文体”,这无疑是道教取法老子“道法自然”的表现。为了使这种“文体”具有神秘性、权威性,葛洪就把它依附于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身上,因此,道符所具有的不可抗拒力也就被道士们接受了。后来刘勰在阐述文学的起源时说文源于道,就是文源于自然的意思;源于道,就是源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指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等等,人们创造的各种“文”,都是以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为源泉的。不但如此,刘勰又进一步推论说,以此而来的人为之文则为经,为文之人则为圣,从而使这种来自“天文”的“文”具有了巨大的权威,所以他主张征圣、宗经。对此,青木正儿指出,刘勰把六经看成是所有文学的根源。如同葛洪把老子摆在神圣威严的神坛上一样,刘勰也把儒家经典、儒家圣人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我们说,刘勰的这种文学观无疑是受葛洪的这种“天文”观影响,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刘勰有意抬高儒教以与道教抗衡的排道思想,反映了当时儒道斗争的一个侧面。

在对符的体式的认识上,道符除了借用如前所述的现实社会中朝廷作为信物的符契、符节、符命、符传等文体外,还使用“策”作为对“符”的称呼,这在古灵宝派的经典如《灵宝五符》中经常出现。如《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云:“三天太上伏蛟龙虎豹山精文,名之曰‘八威策’”( )。《灵宝五符》是一组有系统的神符的汇集,现保存在《太上灵宝五符序》的下卷之中( )。据东汉袁康《越绝书》所载,汉末已有《灵宝五符》的流行,后来道教出现的系统的符书就是在《灵宝五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抱朴子内篇·登涉》亦云:“执八威之节,佩老子玉策,则山神可使,岂敢为害乎?”庾信在他的《步虚词》中,也用策来称呼符,如第二首有云:“龙泥印玉策,天火炼真文。”这种符策,其实就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皇帝的诏策,《文心雕龙·诏策》云:“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默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这种文体愈到后来愈具文采,所谓“符采炳耀”、“体宪风流”,道教借用这种诏策来称呼道符,除了说明它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外,也为道符的制作在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更具观赏价值的要求,因此,后来“云篆”的出现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

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成,这在《太平经》里被称为复文。据《太平经复文·序》云:“(复文)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章是干君从本文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授焉。”符字慢慢增多,也就为符的种类、形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到魏晋之际《三皇经文》的出现,符的创作则更趋复杂化,由字的篆体和多字重叠而成,同时认为,符系宇宙天空中的云气自然结成,故称“云书”或“云篆”,因此,在画符的时候,多仿篆体及虫书鸟迹的古文,笔画故作曲折盘纡如云气缭绕之状。又约成书于西晋末至刘宋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亦云:“天书玄妙,皆是九气精像,百神名讳,变状形兆,文势曲折,隐韵内名,威神功惠之所建立。”由此看来,符完全是一种由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神秘莫测的精神产品。就内容来讲,它宣传的是道教世界的旨义、思想,比如《太平经复文·序》中所说的“太平本文”,即太平主旨。这种旨义、思想常人是不能解识的,因为“此文非世上文也,乃三天八会之大章也,一字有三十三字”,所以陆修静在《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卷上指出:“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识之。若解读符字者,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 葛洪也说:“昔吴世有介象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去其签题以示象,皆一一据名之。其有误者,便为人定之。自是以来,莫有能知者。” 又《太上灵宝五符序》云:“五符下流通泗之沫耳,其天辞虚龠,非凡贤所闻”,又云:“真经言所不解者,盖上天之气,归此一身耳。” 由此看来,只有像介象这种道教专业人士才能解识。这些深奥的内容,又借助那种回环曲折、风诡云谲、朦胧隐约的外观形式来承负,从而给符蒙上一层神秘奇诡的审美观照,以显示神灵仙真的无比威力,这样,道符所包蕴的奇特的文学效果也就跃然“纸”上。道符的这种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表现出来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效果,我们认为是接受《庄子》诡谲文风的影响造成的,道教把《老子》、《庄子》作为原典,也有出自对其形式、风格的审美要求。

魏晋以后,道教对符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将符的形成与精气说结合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朝梁朝孟安排的《道教义枢》 ,“神符者,明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也”(卷二)。这种符由精气结合而成的观点,是在云气说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更为道符的魔力添上了一层神化色彩。因为云气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精气既包含了作为物质之构成因素的客观属性,具体对人来说,是指人的血气、底气、功力等,又带有主观神秘色彩,含有“灵气”的意思,这两者的结合就更具有超现实的力量,所以,道士们认为,在构造这种“神符”时,必须“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御制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 ”“以道之精气”“会物之精气”,这就明白地提出了符的创作必须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对此,《道法会元》说得更为精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符,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 (卷一)我们常说文学创作如杜诗能惊天地、泣鬼神,就是这种主客体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所造成的感染力,“神符”在这一点上与文学创作是一致的,或者说,这就是神符所包含的文学思想。

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后,在具体的符的写作或书画时,道教又主张运笔之前要意念专注,保持存思,收视反听,储气充足,笔端饱醮精气;运气之时要一气呵成,信笔扫去,毫无滞碍,故《三洞神符记》云:“收视反听,摄念存诚,心若太虚,内外贞白,元始即我,我即元始,意到运笔,一气成符。若符中点画,微有不同,不必拘泥,贵乎信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 这里谈到了符的构思问题,与文学创作中的构思问题完全一致。它强调构思时不受外界干扰,无视无听,凝思寂想,虚心静气,达到庄子所说的“心斋”之境,完全体现了道家虚静的主体艺术精神。陆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同样是受道家这种艺术精神的影响,他说构思之前:“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心雕龙·神思》亦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有感于物就能引起创作欲望,作符也是如此,当把“我之精气”与“物之精气”会合时,或者说“物之精气”碰到“我之精气”时,符的创作欲望就被呼唤出来了。创作的欲望一旦掀起,灵感的火花一旦爆发,就赶快抓住这个机会运笔疾书,一气呵成,稍有松懈,瞬息逝去,符的灵验与否,就在这刹那之间。

的这种创作原则或者说艺术技巧,与书法绘“画也是相通的。魏晋南北朝书画艺术的繁荣,固然与那个文艺繁荣的大背景有关,但也与道教艺术的兴盛相联。王羲之的书法理论,顾恺之的绘画理论,都与道教的画符或书符原则有一致之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他在《书论》中又云:“大抵书须存思,……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这与“符”的意在笔先,符在笔后,何其乃尔,而其源头则在“梓庆削木为鐻” 之中,又直接影响了苏轼的“胸有成竹”论。

另外,道士还强调符的创作必须以诚相待。上引《三洞神符记》已有“摄念存诚”之语,《道法会元》对此阐述得更为精炼:“符者阴阳赘合也。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矣。”(卷一)用符需要“至诚”,书符、作符焉得不能“至诚”?只有道德品行高尚,真心质朴,才能把符作好,作出的符才能惊骇鬼神,驱避邪恶。可见,立德是为符之本,这与《易传》所提倡的“修辞以立诚”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 的道符,又常常与咒语不可分离,体现了造符者对语言功能的深刻认识。《太平经》卷 《神咒文第七十五》云:“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咒。”这种咒语最早脱胎于古老的祝辞,如《礼记·郊特牲》中有一首《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种咒语或祝辞,是对语言魔力的崇拜,企图通过语言把对鬼神和大自然的命令、威胁、祈求传达出来。道符与咒语的连用,其出发点或者说其造符思路也就在这里。题“陆修静受”的《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卷上举“都匠符”为例说,都匠符由“合明天帝日”五字重叠而拼成,此五字原为一咒语,据说遇灾兵、盗贼、虎狼、风波之类及惊恐恶梦、吊丧临尸等,“皆正心诵‘合明天帝日’三过,无不禳之也。” 据刘仲宇先生推断,这咒语“意为汇合了天帝和太阳的光明,潜台词则是阳气旺盛,无阴不烛。” 从形式上来说,符咒简短精炼,采用诗歌的韵脚形式,语言多以四字为主,这种特点也是承古祝辞如上举《伊耆氏蜡辞》而来,古朴淳厚的文学色彩也是显而易见的。据《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说符书成后,临服符,当先呼直日玉女名单,毕,微咒曰:

天玄地黄,太虚六气。朝服灵精,神金虎文。当令我真,又令我神。分散形影,对山召灵。役使万精,坐亡立存。高游上清,北朝玉晨。

又《洞真太微金虎真符》云人或佩符进山,或埋符于地,均需念咒,以显符书之灵。又云人在军旅之中,刀剑之下,厄难之时,佩带灵符,存想五帝神官卫我左右,同时念咒语,曰:

天为我屋,地为我床,五岳山川,为我桥梁;玄斗元精,为我衣裳;藏身七元之内,流火之乡。度我者太一务猷,过我者白元无英,灾不能干,兵不能伤,当令我身,上诣金阙九老之京。

这首咒语,以四言为主,又夹杂着骈文散句,韵调轻快松缓,与其说表现了上登玉京的成仙之望,不如说体现了环抱自然笑傲困厄的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天为我屋,地为我床”,其实就是庄子“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的达观开豁思想之再现,因此,这道咒语的文学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

此外,道法还规定书符前要叩齿,书符时要掐相应的诀文等等,足见其对符的重视。因此,太上灵宝《五符序》云“此乃生录之首篇,上天之灵符,太上之宝文矣” ,所以它的召神劾鬼之功能,治病驱邪之作用……曾使许多人信而不疑。郗愔服符, 王献之“画符及神一卷,咒小字” ,其影响文士艺人也可见一斑了。

总之,道符的文学意蕴和思想是比较丰富深刻的,宋代道士们在总结书符的经验时说:“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中有神气穴,内有坎离情”,这“窍”和“神”对文学创作、艺术创作颇可借鉴,颇有启发,因此,对道符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符咒”是中国道教用以传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谓“符咒”是符箓与咒语的合称。一般地说,“符”指的是用朱笔或墨笔所画的一种点线合用、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 ,道门中人声称它具备了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等众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道门广泛地用以养生辅助、祈福消灾或者召驱鬼神以达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符咒法术经籍在《道藏》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这些著述内容博杂,体例也不尽一致;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携带了诸多的易学信息则是可以肯定的。所谓“法术”首先是指以符和箓为本的道术秘法。由于符箓在体式上已有象征的特点,这就很自然会引入易学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箓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蕴含着易学的旨趣。作为与符箓相辅助的一种重要法术,咒语融摄易学象数理念,也是有案可稽的。在道教中,咒语与符箓有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种理念通过符字书写与勾画就成为符箓,而当这种符箓以特殊音频念颂的时候也就成为咒语。因此,那些本来具备了易学象数符号表达的符箓当它们被转换为咒语时自然就携带了易学的信息。

符咒法术,本质上是古老巫文化的变形。

道教符咒大全

落幡咒

幡悬宝号 普利无边 诸神卫护 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 云旆回天 各遵法旨 不得稽延 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 元始徘徊 华精茔明 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 降我光辉 上投朱景 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 腾身紫微 人间万事 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 神之最灵 升天达地 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 热?廊龎T中 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 一洒甘露水 如热得清凉 二洒法界水 魂神生大罗 三洒慈悲水

斗母玄灵秘咒

玄灵节荣 永保长生 太玄三一 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 各保安宁

延内真咒

天地同生 扫秽除愆 炼化九道 还形太真 百官纳灵 ??受新 清虚掩映 内外敷阴 度命延生 吉日良辰 金童玉女 为我执巾 玄台紫盖 冠带其身 使我长生 天地同根

破地狱咒

茫茫酆都中 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 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 身随香云幡 定慧青莲花 上生神永安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 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 侍卫我轩

破酆都离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 微微开幽暗 华池流真香 莲盖随云浮 千灵重元和 常居十二楼 急宣灵宝旨 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 心假香传 香爇玉炉 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 仙旆临轩 今臣关告 迳达九天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 吐秽除氛 舌神正? 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 却邪卫真 喉神虎贲 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鍊液 道�常存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 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 魄无丧倾

解冤结咒

众生多结冤 冤深难解结 一世结成冤 三世报不歇 我今传妙法 解除诸冤业 闻诵志心听 冤家自散灭

罗�真君神咒

神首循黑道 冥冥超至灵 暗明期朔望 阳德晦阴精 高镇黄幡阙 茅戢耀霜? 至心俟多福 稽首讽真经

三光化食咒

浩精生法� 氤氲凝天中 两曜共澄澈 五纬相交通 三光焕已明 宝�凝三宫 帝乡会九老 咽服百骸丰 金华照光景 身与日月同 念道上圣前 万劫寿无穷

甘露法食咒

冷冷甘露食 法味食无量 骞和流七珍 冥冥何所碍 受此法饮食 升天登紫微 福德高巍巍 供食令清净 一切有为事 普皆成代命 拔汝三涂苦 施汝九玄庆 临当受食时 诸天皆赞? 寒庭多悲苦 回首礼元皇 女青灵宝符 中山真帝书 一念升太清 再念皈虚无 功德九幽下 旋旋生紫微

回度往生咒

勤修大道法 精心感太冥 黄华真�降五脏结胎婴 幽魂生天堂 飞升朝上清 福慧无不遍 此食施众生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袛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肃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沐浴度魂咒

巍巍道德尊 功德已圆成 降身来接引 师宝自提携 慈悲洒法水 用已洗沉迷 永度三清岸 常辞五浊泥

荐拔往生神咒

尘秽消除 九孔受灵 使我变易 返魂童形 幽魂超度 皆得飞仙

救苦往生神咒

太上敕令 超汝孤魂 鬼魅一切 四生沾恩

有头者超 无头者生 枪殊刀杀 跳水悬绳 明死暗死 冤曲屈亡 债主冤家 叨命儿郎 跪吾台前 八卦放光 湛汝而去 超生他方 为男为女 自身承当 富贵贫贱 由汝自招 敕就等众 急急超生 敕就等众 急急超生

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秽气分散 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 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 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 度人万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诵一遍 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 道气长存 急急如律令

符咒分四大要诀:

符:就是书符,代表灵界公文和法规。

咒:就是咒语,代表灵界密码与歌诵号令、说服作用。

印:就是手印,代表灵界的权威和印信。

斗:就是步罡斗,分五行、七星、八卦等各种不同罡步,是代表不同作用威力。

符咒是中国道家灵修的哲学,也是心灵最高艺术升华。古云:『若知书符穷、惹得鬼神惊。不知书符穷、惹得鬼神笑。』

一道符的构成有五个主要部份组织而成:

点符头:符咒开笔最为重要,就如同人的眼睛一般。

主事符神:每道符的功用各有不同,什么事就该找什么主事之神符,如同现今使用者权威或教授。

符腹内:此道符功用要用于何事作用、斩妖除邪或镇宅,在此处即可明了。

符胆:为一道符的精华所至[生魂及灵魂],符能不能灵验全在此诀。

符脚:[觉魂]为请兵将镇守之意,符脚变化很多,全看此道符本身用途而定,叉符脚也有口诀。

没有

中国的道士常常使用的桃木剑和黄符,这都是属于茅山术,那什么是茅山术?~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茅山术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那些神秘道术。
小时候我们大家可能都看过林正英老师的僵尸片吧,大家是不是都会认为茅山道士就是演出来的那样子呢?电影里边演的那样茅山道士是小时候所有小孩子都很崇拜的,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很厉害,就算僵尸或者是一些吸血鬼之类的东西再厉害啦,这些茅山道士也会将他们给收服。

在小的时候我以及我身边的小朋友,都把茅山道士作为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而林正英老师的僵尸片也伴随了我们整个童年时代。
其实我觉得茅山术可能会跟咱们的中医方面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在电影里边儿演的那种如果人要是被僵尸给抓伤了,那比较厉害一点的道长就会给这个人身上扎针放血,然后再拿糯米敷上,这个人就会没事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觉得就跟我们中医里边儿的针灸差不多。


大家在影片里都会看到道长用黄纸画符的那种行为吧,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想要通过不是病理的方式去看一些超乎所以然的东西,那些所谓的神婆就会用这些黄纸写写画画一些东西,告诉看事儿的这些人们,让他们回去贴在自己的家里。神奇的是那家所求的任何事情都解决了。


这些超乎自然的一些东西,连科学也没有办法去解释。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茅山术都是古代中国所流传下来的,我们还是用那种敬畏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吧。

落幡咒
幡悬宝号 普利无边 诸神卫护 天罪消愆 经完幡落 云旆回天 各遵法旨 不得稽延 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 元始徘徊 华精茔明 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 降我光辉 上投朱景 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 腾身紫微 人间万事 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 神之最灵 升天达地 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 热?廊龎T中 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 一洒甘露水 如热得清凉 二洒法界水 魂神生大罗 三洒慈悲水
斗母玄灵秘咒
玄灵节荣 永保长生 太玄三一 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 各保安宁
延内真咒
天地同生 扫秽除愆 炼化九道 还形太真 百官纳灵 ??受新 清虚掩映 内外敷阴 度命延生 吉日良辰 金童玉女 为我执巾 玄台紫盖 冠带其身 使我长生 天地同根
破地狱咒
茫茫酆都中 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 洞照炎池烦 九幽诸罪魂 身随香云旛 定慧青莲花 上生神永安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 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 侍卫我轩
破酆都离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 微微开幽暗 华池流真香 莲盖随云浮 千灵重元和 常居十二楼 急宣灵宝旨 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 心假香传 香爇玉炉 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 仙旆临轩 今臣关告 迳达九天
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 吐秽除氛 舌神正? 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 却邪卫真 喉神虎贲 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鍊液 道常存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 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 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 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 魄无丧倾
解冤结咒
众生多结冤 冤深难解结 一世结成冤 三世报不歇 我今传妙法 解除诸冤业 闻诵志心听 冤家自散灭
罗真君神咒
神首循黑道 冥冥超至灵 暗明期朔望 阳德晦阴精 高镇黄旛阙 茅戢耀霜? 至心俟多福 稽首讽真经
三光化食咒
浩精生法 氤氲凝天中 两曜共澄澈 五纬相交通 三光焕已明 宝凝三宫 帝乡会九老 咽服百骸丰 金华照光景 身与日月同 念道上圣前 万劫寿无穷
甘露法食咒
冷冷甘露食 法味食无量 骞和流七珍 冥冥何所碍 受此法饮食 升天登紫微 福德高巍巍 供食令清净 一切有为事 普皆成代命 拔汝三涂苦 施汝九玄庆 临当受食时 诸天皆赞? 寒庭多悲苦 回首礼元皇 女青灵宝符 中山真帝书 一念升太清 再念皈虚无 功德九幽下 旋旋生紫微
回度往生咒
勤修大道法 精心感太冥 黄华真降五脏结胎婴 幽魂生天堂 飞升朝上清 福慧无不遍 此食施众生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 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 土地袛灵 左社右稷 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 内外肃清 各安方位 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 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 元亨利贞
沐浴度魂咒
巍巍道德尊 功德已圆成 降身来接引 师宝自提携 慈悲洒法水 用已洗沉迷 永度三清岸 常辞五浊泥
荐拔往生神咒
尘秽消除 九孔受灵 使我变易 返魂童形 幽魂超度 皆得飞仙
救苦往生神咒
太上敕令 超汝孤魂 鬼魅一切 四生沾恩
有头者超 无头者生 枪殊刀杀 跳水悬绳 明死暗死 冤曲屈亡 债主冤家 叨命儿郎 跪吾台前 八卦放光 湛汝而去 超生他方 为男为女 自身承当 富贵贫贱 由汝自招 敕就等众 急急超生 敕就等众 急急超生




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秽气分散 洞中玄虚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 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 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 度人万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诵一遍 却病延年 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 道气长存 急急如律令
符咒分四大要诀:
符:就是书符,代表灵界公文和法规。
咒:就是咒语,代表灵界密码与歌诵号令、说服作用。
印:就是手印,代表灵界的权威和印信。
斗:就是步罡斗,分五行、七星、八卦等各种不同罡步,是代表不同作用威力。
符咒是中国道家灵修的哲学,也是心灵最高艺术升华。古云:『若知书符穷、惹得鬼神惊。不知书符穷、惹得鬼神笑。』




喜欢茅山道符的进来看看
答:俺是茅山的,老道士和我说过,画符要用黄纸是因为黄色象征的是仙灵之气,也可以说成是天地间的正气,配合好朱砂写的符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引借来的正气威力。其实什么纸都可以画,知识威力大小的问题。至于符所带的黏性,正如楼大哥所说,制作成功的符会产生黏性的。不过老道士是不是骗我就不知道了...

符、咒、诀、禁、气、法、术各有什么不同?
答:(当然,这种禁法也可以活学活用来对人用个“定身法”。。。嘿嘿)最牛的是练气禁到高层次的人,身体可以让锋利的刀子随意戳而没有事情。另外,还可以禁水令其倒流,吹一下气可以让大火灭掉…… 气禁想来是离我们比较远的法门了,而咒禁则离我们最近,古籍中一般将咒禁法称为“咒道门”和“禁...

谁会画道士画的那种符!越多越好,最好是清楚的图片!
答:九星神咒 九曜顺行 元始徘徊 华精茔明 元灵散开 流盼无穷 降我光辉 上投朱景 解滞豁怀 得驻飞霞 腾身紫微 人间万事 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间土地 神之最灵 升天达地 出幽入冥 为吾关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书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长夜苦 热?廊龎T中 猛火出咽喉 常思饥渴念 一...

...敕令而且符咒是蓝色的贴在大门上方是什么意思?旁边还有两道符...
答:用蓝色可能是你门前火较旺、故用蓝色水祭之;其它的什么符咒这个无从探究,作用肯定是驱煞避邪、保平安。

打印的道符有用吗
答:没用,需要道士开光才有用,我就是学道的人,换句流行一点的词语这是修真者

道士抓鬼的符上写的什么字啊?
答:这五道大符,不仅结构相当复杂,内涵也极其玄妙,符中有象征日、月、山、河、水、火、人、鬼等文字和图案,宁全真称“其功甚博,上消天灾,中镇国祚,下度人民”。(2)神书 道教中人称这种符字乃三天自然之气结成,天真仰写,方传下界,故谓之神书或神符,又称云篆或风篆。《云笈七签》说:“...

谁能把传世里道士所有的魔法介绍下
答:招狗。帮你打怪。没强化骷髅前狗很强。道心清明 有机会得到两倍经验。神光术 有机会解除诅咒和石化 解毒术 幽冥火咒 比灵魂道符厉害的单体攻击术。强化召唤骷髅 招出两只强化后的骷髅,单只攻击不如狗,血也不如,但防御高,两只就很厉害了。心灵召唤 道士超级实用的魔法,可以把自己的宝宝立刻招到...

道士的技能有哪些?
答:道士技能:制符道士基础能力,学会此技能的道士能够凭空制造各种道符,包括但不限于灵魂火符、幽冥火咒、疾行符、定身符、护身符、替身法符、神光之符。治愈术: 可以恢复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值(HP),技能效果会随着训练等级的提高而提升精神力战法:可以提高战斗时的命中率 ,技能效果会随着训练等级的提高而提升施毒术:...

揭秘民间道士奇闻
答:而我说的这个故事,却与民间道士有关。民间道士不像道观里的道士那样,穿着一身道袍,手拿一把桃木剑,其实平常的时候,他们穿着和平常人没有两样,而且民间道士多数都是家传道术,也根据各个地方不同,道士手段也不同。 在农村人死以后,都喜欢土葬,在风水来说,土葬的灵力比火葬强百分之四十,而且入土为安这个观念,...

请问周易大师此八字用神喜神忌神是什么
答:符,不是道教特有的东西,早在西汉以前就出现了符,有符节、符信,以及竹使符、铜使符、虎符等。当时只把这些符作为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表示征信的器物。如《汉书.孝文本记》载:“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其中并没有为人治病的作用,也没有宗教的神秘意味。 在早期的道符中,有一类符称为“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