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当政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治理国家

作者&投稿:笪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唐太宗坚持量材器使,用人所长。甚至任用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人。这种以才取人的做法逐渐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第二、尤其注意从普通地主和平民中选拔人才,如秦叔宝等。由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材,致使贞观朝中人才济济。
第三、十分重视地方官的委派,认为“治人之本,莫重刺史”。
太宗前期已安民 辅民为主要国策 安抚百姓,重视农业推行天下均田制 租用条法和轻摇薄辅
兴修水利 设置义仓,救灾备荒. 因为经过隋炀帝的过渡战争导致中国人口缺少太宗实行奖励婚姻,增殖人口,太宗还改革官职建立三省六部 为了选拔人材 把科举考试更加完善

  贞观之治
  一、社会秩序空前安定   
  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一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二、开放国境   
  由于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的衰落,西方变得支离破碎。而唐帝国尤其是贞观时期的唐朝更是当时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纷纷赞叹唐朝的盛世,唐朝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唐朝的各国人,大多数以成为大唐人为荣。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贞观时期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全开放的时代,比汉朝的仅限于贸易和传教还要开放,以至于各国各地的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来到唐朝一睹唐帝国的的风采,唐朝政府还设立了流所(和现在的使馆差不多),颇为开放边境和关口。极尽吸收外来文化和物质文明。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有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数。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一千年。   
  日本民族并不高明,它只是善于学习而已。这个步子比别人慢半拍的民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落后但不固执。当外来文明入侵时,它总是虚怀若谷地主动接受比本民族先进的文化,用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接受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使自己快速跃进到先进民族的行列。  一个民族落后并不可怕,固执才是最可怕的!
  三、政治清明   
  贞观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基本廉洁的时期,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警告贪污者,而是以身作则并制定了一套尽可能科学的管理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防范贪污主要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管理体制,光靠事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本上铲除贪污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
  四、分权制度   
  中国封建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功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智慧和胸襟。
  五、商业发达   中国封建王朝历来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再有“士农工商”之传统,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农人要低好几个档次。这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将眼光放到很远。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自汉开辟的“丝绸之路” 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稠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3.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当政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治理国家?~

第一,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
  第三,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第四,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内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能臣。
  第五: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唐太宗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他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实现“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有关唐太宗的政策
答:唐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

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知人善用,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君,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他强调以民为本:“民,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由于唐太...

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历史
答:比较汉武帝大一统政策和唐太宗统治政策:三、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1.任用人才。唐太宗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

唐太宗在其治国方略上有哪些具体表现?对唐朝的繁盛有啥影响?
答:密切了唐蕃关系;对外交往方面:派玄奘西游天竺,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影响: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贞观之治。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了缓和矛盾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合并州县,精简机构,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革新措施分别有哪些?他的统治出现了什么局面?
答:唐太宗在位期间,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如何革除苛政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1、任用贤能: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

唐太宗在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什么措施?
答:政治:杀兄逼父夺位;无功之人降爵;命长孙无忌定贞观律;休养生息,与民休息 经济:租庸调制度 军事:完善府兵制;在当皇帝之前领导了几乎所有国家统一战争,号称常胜将军 文化:完善科举制;从小练王羲之的字,收藏了原版《兰亭集序》民族外交:放宽外国对外族人的政策.并有许多优惠政策;允许外国考察团...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
答:唐太宗当政时,采取“羁縻”政策以处理民族关系。其具体做法有:①征讨袭扰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贵族,如打败东突厥,出兵西突厥等。②使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如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和将军。③设机构管辖当地,如设安西都护府管高昌故地,又设羁縻州于少数民族区。④与少数民族首领...

唐朝采用什么措施解决唐太宗的忧虑,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答: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