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七大方言区是指? 我国的七大方言区

作者&投稿:长沙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方语言、客家话、闽南语、粤语、吴语、湘语、赣语
  1. 官话(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河南信阳、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2. 粤语
  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人认为应当从粤语中独立分离,但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中国广东省中西部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华人(粤人)社区中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此外,粤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汉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拥有较为完善文字系统的汉语,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
  3. 吴语
  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吴语又称吴方言,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为五部分: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   (4)以金华话为代表的婺州。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
  4. 闽语
  泉州话和漳州话为闽南标准语。所有口音的闽南语均由泉州话和漳州话衍生而成。其要注意的是,闽方言包含有闽东方言,其是闽方言的一种,亦于闽南方言,闽东话以福州话。   过去以福州话为代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闽方言内部可分为5大部分:   (1)闽东区:以福州话为代表 -- 其有长乐话为其著名,因长乐人移民较多,其长乐人把长乐话带到国外,例如:美国纽约3个唐人街与美国波士顿唐人街都有其闽东方言,大多说长乐话。   (2)闽南区: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代表。在闽方言中的闽南片又被分为几个部分:1.泉漳片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准。2.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3.雷州片以海康话为准。4.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闽北区:以建瓯话为代表。   (4)闽中区:以永安话为代表。   (5)莆仙区:以莆田话为代表,分布在莆田和仙游、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6)琼文区,以海南话为代表,分布在海南、雷州   (7)邵将区,分布在邵武、将乐。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附:   还有一种标准是把全国分成八大方言区,即把闽方言分成两支   1.闽东方言,又称为福建话。   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和台湾的一部分,此外,南洋华侨也有一部分人说闽东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2.闽南方言,除了闽南本土,台湾的台语,广东的潮汕话与雷州话,海南话都属于是广义的闽南话。   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浙江温州苍南和平阳、海南岛的一部分和台湾大部分地区,海外部分华人社区亦流通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代表
  5.湘语
  长沙话为标准语,湘语又称湘方言,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中。
  通行地区
  湘方言点主要集中在湘、资流域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向西南方向以邵阳、武冈等混杂性方言作为过渡,有城步、绥宁两个点,向东南方向以衡阳、耒阳(耒阳虽然归入西南官话,但混杂程度很高)作过渡,有永兴、资兴两个点。这四个点就整个音系来看仍属湘语,但都不纯粹,城步的韵母系统属官话系统。
  6.客家话
  概述
  客家话,又称客家方言,或称客方言、客语或广东话(土广东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客家人来到四川自称所言为土广东话,也"可能"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广东话”概念)等,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英文中与客家等义的单词是 Hakka。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华夏民族,在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华夏族)的一个新民系。他们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战乱等原因,从中原(河南,安徽,山东)南迁赣南、闽西、粤北,而形成一个汉族民系。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全国其他省份,以及东南亚、美洲及世界各地。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一般认为,客家方言的底层是唐初的正音,客家先民迁居粤闽的过程中,也有受到粤闽先居汉语方言和粤闽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现代各地口音并不完全相同的客家话(唐音,至今梅县人仍称客家话为唐音)。粤方言则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秦音);闽方言则是晋朝正音,融合瓯闽古音而成(晋音);赣方言则是江淮古音融合而成(淮音)。当然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闽、粤、客等民系经过历代相互通婚,事实上已经无法完全根据血统来区分。目前大陆地区的民系常以方言作区别标志,海外则以其父系血统的来源为根据。
  使用地区
  客家方言的分布主要是中华、海外两大部分。客家方言较具影响力的地方,有中华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四川、浙江、湖南、海南等九个省区;海外的东南亚、美洲、环印度洋地区等。
  7. 赣语
  赣语又称江西话、赣方言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分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加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客家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9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6)以咸宁话为代表的大通片,通行于湖北的大冶、咸宁市、嘉鱼、蒲圻、崇阳、通城、通山、阳新和监利的部分地方,以及湖南的华容和临湘、岳阳的部分地方。   (7)以怀宁话为代表的怀岳片,通行于安徽的怀宁、岳西、潜山、太湖和望江、宿松、东至、石台、贵池的部分地区。   (8)以耒阳话为代表的耒资片,通行于湖南的耒阳、常宁、安仁、永兴、资兴市。   (9)以洞口话为代表的洞绥片,通行于湖南的洞口、绥宁、隆回的部分地方。

北方语言、客家话、闽南语、粤语、吴语、湘语、赣语
1. 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地区使用。  (2)西北方言,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使用。   (3)西南方言,多是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的人使用。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河南信阳、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2. 粤语
  广州话为标准语,又称粤方言,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人认为应当从粤语中独立分离,但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中国广东省中西部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中南部及东南部地区、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华人(粤人)社区中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此外,粤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汉语,亦是唯一除普通话外拥有较为完善文字系统的汉语,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
3. 吴语
  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吴语又称吴方言,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为五部分: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   (4)以金华话为代表的婺州。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
4. 闽语
  泉州话和漳州话为闽南标准语。所有口音的闽南语均由泉州话和漳州话衍生而成。其要注意的是,闽方言包含有闽东方言,其是闽方言的一种,亦于闽南方言,闽东话以福州话。   过去以福州话为代表,今由于闽方言的闽南居民的人口日益增长,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也由此增多。闽方言内部可分为5大部分:   (1)闽东区:以福州话为代表 -- 其有长乐话为其著名,因长乐人移民较多,其长乐人把长乐话带到国外,例如:美国纽约3个唐人街与美国波士顿唐人街都有其闽东方言,大多说长乐话。   (2)闽南区: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代表。在闽方言中的闽南片又被分为几个部分:1.泉漳片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准。2.潮汕片以广东汕头话为准。3.雷州片以海康话为准。4.琼文片以海南海口话为准。   (3)闽北区:以建瓯话为代表。   (4)闽中区:以永安话为代表。   (5)莆仙区:以莆田话为代表,分布在莆田和仙游、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6)琼文区,以海南话为代表,分布在海南、雷州   (7)邵将区,分布在邵武、将乐。   南洋群岛中的华人社区中也有相当多来自闽方言区,但主要是闽南方言。附:   还有一种标准是把全国分成八大方言区,即把闽方言分成两支   1.闽东方言,又称为福建话。   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和台湾的一部分,此外,南洋华侨也有一部分人说闽东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2.闽南方言,除了闽南本土,台湾的台语,广东的潮汕话与雷州话,海南话都属于是广义的闽南话。   闽南方言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浙江温州苍南和平阳、海南岛的一部分和台湾大部分地区,海外部分华人社区亦流通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泉州话和漳州话为代表
5.湘语
  长沙话为标准语,湘语又称湘方言,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洲等大中城市中。
通行地区
  湘方言点主要集中在湘、资流域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向西南方向以邵阳、武冈等混杂性方言作为过渡,有城步、绥宁两个点,向东南方向以衡阳、耒阳(耒阳虽然归入西南官话,但混杂程度很高)作过渡,有永兴、资兴两个点。这四个点就整个音系来看仍属湘语,但都不纯粹,城步的韵母系统属官话系统。
6.客家话
概述
  客家话,又称客家方言,或称客方言、客语或广东话(土广东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客家人来到四川自称所言为土广东话,也"可能"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广东话”概念)等,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英文中与客家等义的单词是 Hakka。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华夏民族,在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华夏族)的一个新民系。他们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战乱等原因,从中原(河南,安徽,山东)南迁赣南、闽西、粤北,而形成一个汉族民系。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全国其他省份,以及东南亚、美洲及世界各地。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一般认为,客家方言的底层是唐初的正音,客家先民迁居粤闽的过程中,也有受到粤闽先居汉语方言和粤闽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现代各地口音并不完全相同的客家话(唐音,至今梅县人仍称客家话为唐音)。粤方言则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秦音);闽方言则是晋朝正音,融合瓯闽古音而成(晋音);赣方言则是江淮古音融合而成(淮音)。当然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闽、粤、客等民系经过历代相互通婚,事实上已经无法完全根据血统来区分。目前大陆地区的民系常以方言作区别标志,海外则以其父系血统的来源为根据。
使用地区
  客家方言的分布主要是中华、海外两大部分。客家方言较具影响力的地方,有中华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四川、浙江、湖南、海南等九个省区;海外的东南亚、美洲、环印度洋地区等。
7. 赣语
 赣语又称江西话、赣方言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分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加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客家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9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6)以咸宁话为代表的大通片,通行于湖北的大冶、咸宁市、嘉鱼、蒲圻、崇阳、通城、通山、阳新和监利的部分地方,以及湖南的华容和临湘、岳阳的部分地方。   (7)以怀宁话为代表的怀岳片,通行于安徽的怀宁、岳西、潜山、太湖和望江、宿松、东至、石台、贵池的部分地区。   (8)以耒阳话为代表的耒资片,通行于湖南的耒阳、常宁、安仁、永兴、资兴市。   (9)以洞口话为代表的洞绥片,通行于湖南的洞口、绥宁、隆回的部分地方。



七大方言区中分别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方言,分别是什么?~

潮汕话,闽南话

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混淆了几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说不清楚。也就是什么是方言?什么是官话?我们按照什么特点区分方言?
所谓方言,顾名思义是指地方话。大家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人们讲话的发音就不完全一样,于是出现了很多方言,在现代汉语里,是有八大方言区,这就是:北方方言;粤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北方方言是指哪里呢?如果我们在一张中国地图上,从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这条线以北都可叫北方方言,这是大致而言,不是说山东,中原不是。为什么这样划呢?因为看一个人讲什么话,不是看这个人在哪,比如一个讲北京话的人在广州工作,我们就不能说他在说广东话。所以划分方言的标准是根据语言的自身的特点,最主要的有两点:语音和词汇。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之间就是在这两点上差异很大。语音的差异我们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打开电视机,拨到广东,福建等地方台,我一句也听不懂。因为每个方言都有自身一套语音规律,比如我们讲普通话的人,是有4个声调,阴,阳,上,去,已经没有入声调了,可是在广东话里,还保留着入声。所以不同方言圈内的人,可以自由交流,圈外人是无法沟通的,
另外一点就是词汇的差异。人们之间无法交流,除了语音不同外,就是用词不一样,说了个方言词,别人听了不知啥意思。侯宝林在相声“戏曲与方言”中,就抓住这点,爆了很多笑料,上海人管洗头叫打头,几乎把他吓跑。其他像四川话的“趴耳朵”,东北话的“埋汰”,“嘎达”,“突噜反仗”等。就是“搞”这个词,本来是方言词,现在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了,大家都在说“他是搞文艺的”,“这事搞砸了”。
方言的区别主要在这两点上,至于语法也有差异,但是是很小的。比如,“公鸡”,“母鸡”,有的方言叫“鸡公”,“鸡母”,把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后面。
北方方言是一个大范畴的划分,其中各地语言仍然存在着各种差异,像四川话,东北话还是有不少差异的,但总起来讲,人们能够沟通,我们就不划分得再细了。
那么什么是“官话”呢?官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概念范畴,是指汉语标准音。它的确立和名称的由来,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为大家发音不同,无法交流,于是人们就必须找到一种话,大家说出来,都能听懂,这就出现了民族共同语。这种共同语是以哪个地方话的语音作为标准音,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它的名称也不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管汉语共同语叫“雅言”。这种“雅言”是以当时洛阳话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当年孔老夫子上课的时候,讲的就是“雅言”,也就是他说的是当年的普通话,他没讲他那一口流利的山东话。《论语》上有这样一句话:“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魏晋南北朝以后,在南方出现了南方雅言,这种“雅言”是以当时建康话为标准音。建康是今天的南京,当时的建康话并不是今天的南京话,当时建康话和苏州话属于吴语,所以当时的雅言是以吴语为标准语音的。
后来隋、唐、宋、时期,这种南方雅言还在通行。到了元朝的时候,首都建在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这个时候,在南方雅言继续在官场流行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都话。
明朝是先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当时还是以南方官话为主,不过也出现了北方官话,就是当时的北京话。“官话”这个词是明朝人张位在他的一本叫《问奇集》的书里提出来的,意思是当官的人说的话,英文翻译为 Mandarin,人们戏称“满大人”。
到了清朝末年,官话这个名字又改成了“国语” 。为什么要改呢?大家知道,1898年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设立了京师大学堂。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叫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当时正推行标准语活动,这种标准语是以东京语音为标准音,日本人把这种标准语叫“国语”。吴汝纶回来后,向当时主管大学堂事物的大臣张百熙作了汇报,建议在中国也要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国语”。1909年当时清政府资政院开会时,有一个叫江谦的议员,他提出把“官话”改为“国语”,清政府同意了,从此以后,“国语”这个词便开始使用了。
后来为什么又改为普通话了呢?“普通话”这个词,吴汝纶、秋瑾都说过。1906年切韵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把汉语分为,“国文”、“普通话”和“俗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也曾发表过文章,提到了“普通话”这个词,可是长期以来,“普通话”的概念是很不明确的,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直到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才把汉民族共同语正式定名为“普通话”。1956年2月6日,中国国务院发出指示,把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三句话,非常清楚地把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标准,规定得十分明确。从而使普通话成了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另外,当时把这种共同语叫作“普通话”不叫“国语”,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把这种汉民族的共同语叫作“国语”的话,怕被人误解为,是把汉语凌驾于其它语言之上,所以就不叫“国语”了。





我国有哪七大方言区?
答:正确答案: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

我国的七大方言区是哪?
答:1.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区 2.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 3.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 4.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 5.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 6.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方言 7.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

中国有几大方言区?
答:1.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话):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

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哪些
答:在我国,根据语音特点,可以将方言划分为七大区域,分别是:1. 北方方言:这一大方言区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以及江淮等多个次方言。2. 吴方言: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东南部(镇江以东)、浙江大部分地区。苏州话和上海话是该方言区的代表。3. 湘方言:主要流通于湖南省,以长沙话作为典型代表。4...

汉语的七大方言区包括哪些?
答: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地区。4. 粤方言区包括粤语、广州话等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地区。5. 闽方言区包括闽南语、福州话等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地区。6. 赣方言区包括赣语、江西话等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西地区。7. 客家方言区包括客家话、梅州话等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区。

汉语方言分为( )大方言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
答:吴方言——又称江南话、吴越语,已有将近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区,使用人口约有9000多万。5、闽方言 闽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及海南四省,使用人口约在...

我国有哪七大方言区?
答:我国共有七大方言区,分别是:1. 北方方言区:这是我国最大的方言区,包括北京话、天津话、河北话、山东话等。2. 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东南部、上海、浙江和安徽的部分地区。3. 粤方言区:主要通行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4. 闽方言区:主要分布在福建...

中国的七大方言指
答: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1、北方方言:辅音韵尾比较少。2、吴语:全浊音(吴语标志,低沉雄浑)。3、赣语方言:大多拥有大量的文白异读、频繁的连音变调,并且皆无唇齿咬合发声的唇齿音。4、湘语言:古浊音系统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保留得比较完整;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

七大方言地区
答:七大方言地区有:北方方言、客家话、闽南语、粤语、吴语、赣语、湘语。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其标准,大陆70%多人通用,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2、客家话:又称客话、客家语、客语等,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3、闽南语:泉州话和漳州话为...

我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
答:一个大方言区内部仍存在语言差异,因此七大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内部还可以再分为若干土语。例如,闽方言分为以下七区:闽东区、闽南区、闽北区、闽中区、莆仙区、邵将区和琼文区。闽南区又可再分为泉漳、大田、潮汕、雷州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