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一下学期文学常识(题目 作者 朝代 国家 主要作品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4-6单元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彤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下)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复习
班级: 姓名:

一、 文学常识
1、《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他著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 》《我的大学》。
2、《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索有“ ”之称,其诗意境阔大,显示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3、《两小儿辩日》体裁寓言,选择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期 。
4、《黄鹤楼》节选择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典鹤楼与 、
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5、《松鼠》选择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布丰文选》,另外他还著有《 》
6、《松树金龟子》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赞扬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7、《黔之驴》选自《柳宗元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本文是作者寓言作品《 》中的一则。
8、新闻这种文体,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 、
主体三个必不可少部分,有时还可以加上结语和背景。真实准确是消息必须遵守的原则,同时报道要迅速及时,语言简洁明快。
9、《七子之歌》作者闻一多,现代诗人,诗人以“独白”的口吻写下了“七子”(澳门、台湾、香港、 、九龙、旅顺大连、广州湾)“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痛苦,以及迫切企盼回到祖国怀抱的殷殷情怀。
二、名著民读
知识梳理
《西游记》
1、作者简介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他一生性情诙谐幽默,酷爱野史奇闻,他能借助神话故事抒发对现实的不平与愤慨;曾自称“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他的著作,今存的有《西游记》和《射阳先生存稿》。
2、写作背景
《西游记》写于嘉靖年间,虽然采用了传统题材,却是时代的产物。吴承恩生活的弘治到万历时期,正是明代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十分黑暗的时期,而资产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也开始出现,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思想意识开始活跃起来。吴承恩对当时政治的腐败和世风的堕落十分愤慨,发出“近出之风,余不忍说言之也”的沉痛感叹。
3、人物及性格特征
孙悟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猪八戎: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要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通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4、阅读感受
①这部小说善于讲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实战演练
(一)填空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 ,字 ,号 , 代人。
2、《西游记》中所写的分天下的四大洲分别是: 、
、 、 。
3、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
又唤 ,大闹天空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三借 。
5、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 回

(二)列举简述。
1、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三)简答题。
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不懂现在的教科书

初一语文下册 (苏教版)文学常识 题目 体裁 作者 国别(朝代) 选自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童年的朋友》通过对外祖母形象的细致描绘,表现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对“我”的深厚的爱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2.《一面》通过一位电车工人回忆四年前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表现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主要写作特点是题材典型,以小见大;抓住外貌特征表现人物性格。如抓住鲁迅“瘦”特点,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3.《我的老师》一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这一感情为线索,通过具体的几件事表现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抒发了我对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文中“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指的是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他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5.《赵普》通过“阖户启箧取书” “碎裂奏牍掷地” “跪而拾之以归” “补缀旧纸”等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文章通过“刻苦读书”和“举荐人才”两件事表现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比照,否定了束缚儿童智力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方法、内容,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7.《月迹》作者贾平凹。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8.《三棵枸杞豆》作者程海。作者以倒叙的方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棵枸杞豆以及这三棵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9.《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本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10.《柳叶儿》作者宋学孟。这是一篇叙述散文,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11.《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评价,或赞扬或批评或讽刺。其形式短小精悍,人物性格突出。
12.《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本文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本文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13.《巍巍中山陵》这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点、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14.《凡尔赛宫》本文说明了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突出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15.《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16.《于园》这篇短文,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17.《黔之驴》选自《柳宗元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 、吃驴 的顺序,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两个鲜明的具有典型性的形象。文章写驴又写虎,对驴 只略作介绍,对虎则着力描写。文章主要通过写 虎来衬托驴的特点。
18.从《黔之驴》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黔之驴》这则寓言诉我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另外,貌似强大的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一旦轻易显露了自己的底细,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19.《松鼠》,作者布丰,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
20.《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它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21.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的《昆虫世界》(《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23.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
24.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其词抒写了力图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5.《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北朝民歌。
26.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27.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中的各种新闻报道的体裁,一般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评论等。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消息是各种媒体中最常用、最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
(1) 关于消息
消息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
消息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2)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相同点: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都讲究真实、及时。
不同点:消息一般短小,通讯则比较长;通讯的时效性不如消息严格;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通讯则可以适当的描写、议论、抒情等。
四.《荷》专题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元公”是其谥号。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爱莲说》细致地描绘了莲的形态和品格,如“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等,实际是借“莲”言志,借物抒情,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作者重视莲的观赏性,注重道德教育的“教化”价值。
(2)荷还有荷华、水芙蓉、水芸、芙蕖、菡萏、莲花、睡莲等名称
(3)《芙蕖》以独特的视角来写莲,既肯定了莲“可目”的观赏价值,更重视其实用价值:荷的清香“可鼻”,莲子和藕“可口”,收藏的荷叶“可用”。
(4)对于莲人们都发表不同的议论,抒发不同的感受,这说明了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与佛家爱莲有什么不同?
这是因为人们的身世处境、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情感态度、愿望追求,以及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是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由于个性不同,所以对“莲”这个审美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同。
(5)佛以莲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莲华经〉〉。佛教以莲花象征弥陀所居的净土,因莲花吉祥清净,能悦众心。诸佛以莲花为坐床,称为莲座。因莲花软净而大,佛有神力,坐莲花上而花不毁坏。
五.名著阅读《西游记》
1.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2.这是一部神魔小说,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课本上所选篇目是《美猴王》《孙悟空一调芭蕉扇》。
3.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美猴王”的称号由石猴得来,他作了大的贡献,大家尊称为“千岁大王”,于是将“石”字隐去。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
菩提祖师根据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空”。他后来听从观音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去西天取经,就正式启用“悟空”这一法号。
4.《美猴王》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请你说说他“美”在那里?
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作者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这两件事的描述,对这三个方面,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
5.《美猴王》片段中孙悟空有哪些性格特点?
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猴王。
6.《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片段中孙悟空有哪些性格特点?
有勇有谋。
7.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
铁扇公主跟孙悟空有仇,因为孙悟空与她的儿子圣婴大王发生过很大的冲突。后孙悟空为救师父,请来南海观音,用诱敌深入之计让红孩儿陷于天罡刀刀丛之中,从此戴上一个“金箍儿”,不能妄动了。
8.人物形象:孙悟空: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猴,表现了他的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他的人性具体表现在:艺高胆大,聪明心细,不愿受拘束,热爱自由,不怕艰险,敢说敢做等。
总之,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毛泽东有两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地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特点。
猪八戒: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他憨厚淳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如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扫垃圾等,都是他来干;与妖精斗起来也是十分勇敢的。
唐僧: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取经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勇往直前,义无返顾。另一方面,他又相当窝囊,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一旦离开了徒弟,连饭也吃不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悟空主动除妖时,他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闭上眼大念紧箍咒,使悟空无法除妖。
9.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猪八戒这两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正方: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一、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本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两个短篇小说集是《呐喊》和《彷徨》。
2、朱熹是我国南宋(朝代)的哲学家、教育家。
3、《爸爸的花儿落了》的作者是林海音;他是台湾作家;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他是俄(国)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5、王安石是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著名的小说家。
7、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9、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闻一多是我国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1、贝多芬是德国的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
12、福楼拜师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14、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
15、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小说集《超人》和诗集《繁星》、《春水》等。 16、《口技》作者是林嗣环,节选自《虞初新志》,这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17、《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
18、《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19、《马》的作者是布封,他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自然史》。
20、《狼》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选自《聊斋志异》。
二、填出所缺的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5、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10、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三、文言积累,按要求填空:
1、《木兰诗》中写爹妈、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口技》中描写宾客听到失火时的反应是: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口技》中描写一家四口由醒入睡的过程是: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6、《竹里馆》的作者是王维,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8、《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2、《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3、《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4、《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求语文初一下册文学常识
答:《国宝—大熊猫》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黔之驴》选自《柳宗元》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

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答: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 初一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 ★ 语文初一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文学常识选择题及
答: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所有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 王家新。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 美 国的 莫顿 亨特。三、《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 《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 席慕蓉 ,台湾画家、作家。四、《紫藤萝瀑布》选自 《铁萧人语》,作者...

语文 选择题 七下 文学常识 新苏教版 有答案最好
答:语文 选择题 七下 文学常识 新苏教版 有答案最好 10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七曾890721 2012-06-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27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1.根据要求,默写有关句子。(1)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卒章...

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要《 》选自《 》的就像原书那样!作业...
答: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文学常识整理 第一单元 成长点滴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其题材是散文,散文属记叙文体,其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作者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

初一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答:【2017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35分) 1.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发绺(liǚ) 惩罚(chěng) 颓唐(tuí)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

初一下语文(语文版)文学常识整理
答:初一语文下复习·文学常识之复习版 1.鲁迅,原名 , 省 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和 家。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 》和《 》,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小说《社戏》选自其中的一部《 》。2.《小橘灯》一文的主人公是 ,她具有的 、 和 的精神,宛如文...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答:⑴如何交友?⑵展示自我( 自我介绍 )的方法 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 总结 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总结 ★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 ★ 初一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 语文初一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

初一下学期语文复习提纲
答:文中句,三项义:文本义,作者义,读者义;说内容,概括答;说形式,主手法。九、课外文学常识:3、四大...2010-05-21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14 2009-05-12 初一下语文复习提纲人教版本 2012-04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答: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个回答 #热议# 【帮帮团】大学生专场,可获百度实习机会! happylirunwey 2010-06-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盐城市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