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拔1000m左右对人身体有什么影响没有? 生活在海拔1000米的地方,人能有明显的异常么?能感觉到么?

作者&投稿:在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生活在海拔1000m左右对人身体没有太大影响。

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及人体适应状况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高原游玩注意事项:

高原昼夜温差大,游客应注意及时加减衣物,避免受凉。在饮食方面,多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

建议不要进食过多的肉食且不宜过饱;忌饮酒。活动不宜过于频繁,需避免过度疲劳,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无谓的担心与顾虑,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高原游需要了解的健康注意事项



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 ,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杨国愉等日前完成的一项题为“高原缺氧对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的研究表明 ,在高原环境下 ,随着海拔的升高 ,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 ,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 ,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因此在缺氧条件下 ,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 ,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 ,且暴露时间越长 ,损害越严重 ,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
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 ,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 4300米以上高度时 ,夜间视力明显受损 ,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 ,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 5000~ 6000米 ,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 ,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痛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 ,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在记忆影响方面 ,由于记忆对缺氧极为敏感 ,在海拔 1800~ 2400米时 ,人的记忆力便开始受到影响 ;5000米左右出现记忆薄弱 ,此时已不能同时记住两件事情了 ;以后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 ,从记忆的下降到完全丧失记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 ,记忆损害可能与大脑里面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变化有关 ,缺氧主要影响短时记忆 ,一般不影响长时记忆。
急性高原缺氧将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海拔 1500米时 ,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损害 ,表现为新近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影响 ;3000米时 ,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 ,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 ;4000米时 ,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 ,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研究人员认为 ,缺氧对思维能力影响的危险性在于 ,主观感觉与客观损害相矛盾。如缺氧已导致个体思维能力显著损害 ,但自己却往往意识不到 ,做错了事也不会察觉 ,还自以为思维和工作能力“正常”。此外 ,急性高原缺氧时还会使人的注意力明显减退 ,在海拔5000米以上时 ,注意力难于集中 ,不能像平时那样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且 ,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注意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窄。
研究人员指出 ,高原的特殊环境特点对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影响是明显的。对抗缺氧的最好办法是供氧 ,如对初次进入高原的人配备简易的便携式供氧装置 ,这样有助于将缺氧所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等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人对缺氧有一个适应过程 ,一般需要 1~ 3个月的时间 ,因此在首次进入高原之前 ,最好有计划地、间歇性地暴露于不同高度的环境中 ,使机体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变化进行代偿 ,以此减轻和消除由于缺氧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高原缺氧知多少
西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高原上空气稀薄,氧气较少,使人类的正常呼吸受到较大的影响。
由于空气密度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也就是说,愈到高处,气压愈低。为了便于计算,利用气象学上得出的气压与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用760毫米水银柱这一平均值代表海平面气压,来算出每一高度上气压对海平面气压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就是此高度的含氧量占平原含氧量的百分比。
拉萨市海拔3649米,含氧量占平原的64%,狮泉河海拔4278米,百分比为59%;那曲海拔4507米,百分比为56%。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营养)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 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4. 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调整是暂时的,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 血液系统

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 呼吸系统

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升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更有气不够用的感觉。

不过,在高原上居住有利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控制,这与治疗支气管哮喘所使用的低压氧舱原理相似,相当于在2000-2500米高地区的压力。高原四季分明,湿度低,空气中臭氧含量高,太阳光辐射强度高等,这些都有利于哮喘病人的康复。事实上,当地居民就很少患有呼吸系统的疾病。

3. 循环系统
由于缺氧,旅游者一般的情绪兴奋和轻微运动都会使心跳加速。初到高原,人体的晨脉(清晨初醒时的脉搏)较海平面水平高20%左右。10天后,晨脉应降至原来水平。所以,通过测量晨脉的变化程度和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可以判断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高原地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非常低,当地人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也很低。

4. 免疫系统
在高原环境,担当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使机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

5. 生殖系统
男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但不用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女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痛经和月经失调发病率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非常常见,这也是雪域高原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些情况对旅游者不是问题。

三、见识高原病

进入高原地区后,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就有限,所以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以下是识别高原病的要点,记住,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高原病,首先要做的是赶紧上医院。有不少高原病非常凶险,必须及时治疗。

1. 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在进入海拔3300米以上高原的第一、二天,尤其是第一天的起初6-9个小时。
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失眠,恶心和呕吐。
2. 高原肺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死亡率为40%。
识别要点:出现以下情况中两项以上者: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咳嗽,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前胸有堵塞感,皮肤苍白且发绀,心率增快。
3. 高山脑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山脑水肿病死率为14%。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 慢性高原病
指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 其它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500米:在暗处的视力减弱。
1500-1800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
3300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
4600米:写字和考虑问题受到影响。
5500米以上:100%的游人会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

四、进入高原前的准备

1. 从决定去高原旅游的那天起,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无氧锻炼的时间。无氧锻炼指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可使机体对缺氧状态产生一定的耐受力。
2. 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在高原地区,呼吸系统非常容易感染,应带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高原卫生条件有限,容易患肠胃炎,可以带上环丙沙星或磺胺类药物。还必须准备利尿剂乙酰唑胺,它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主要药物,可以消除阵发性夜间呼吸暂停,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减少晨起时的头痛。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5毫克,或每天一次,每次250毫克。在进入高原前24小时开始服用。
3. 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度,需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
4. 准备好抗紫外线的防护用品。
5. 如果乘飞机直接进入高原地区,在低海拔地区起航前一个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喝酒。如果乘汽车或火车进入高原地区,要做好每天的行程计划,最好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休息几天,使体力逐渐恢复并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如果徒步或骑自行车,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先请专家制定一个科学的登高方案。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32369.html?si=9

没有影响,我在新疆生活,新疆海拔就在2000——3000米

当然了

长期生活在西藏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长期生活在西藏高原对身体的影响:
1、紫外线强烈,对皮肤有损伤。
2、氧气含量低,对心脏负担是个加重,同时系统影响所有内脏的性能。
休假只是能减轻危害,不能彻底消除,唯一的方式是不要长期在那儿呆着,尽快回到低海拔地区。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海拔1000米没有异常。
基本上0-2000米没人会感觉到海拔差所造成的影响
医学上认为海拔2700米以上,部分人会感觉有轻度高原反应。

谁知道海拔高度对人健康的影响
答:1.身体影响:无论健康状况如何,人们都无法保持海平面高度时的身体活动能力。应对策略包括确保适应水土,调节工作节奏和负载量,在工作和锻炼期间频繁休息,并提前计划好高海拔地区的身体锻炼;2.心理影响:高原往往会导致感觉(视力和嗅觉),情绪和个性方面的变化。这些影响与超过三千米的海拔高度有直接关系...

高海拔对寿命哪些影响?
答:而长期在高原环境,受空气稀薄、缺氧、紫外线日照强烈,环境干燥而寒冷影响,会引起机体各脏器组织充血、血流淤滞、缺氧性损害发生几率增加。尤其从低海拔环境生活习惯,到高原高海拔地区,会引起较为明显的高原反应;长期下去虽然会逐渐适应,但是对于身体条件不佳、体质虚弱者,也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

人初入1000米,3000米,4000米的高原的不同反应
答:海拔1000一般人都不会出现高原反应,除非有疾病。正常人在海拔2000米左右开始出现轻微的高原反应,海拔3000左右很多人出现高原反应,一部分人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海拔4000米大多人出现高原反应有些。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急性高原病的国家。远在328年汉成帝大将军杜钦向当时的丞相王风上书,建议不派专...

长期在高原生活对身体有何影响?
答: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临床表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绝大多数病例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发病,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红细胞增生过度、血粘度增高及缺氧性损害,加重了全身的缺氧...

海拔高对人有什么影响海拔高对人的影响
答:3、脱水。低湿度,空气干燥和呼吸率提高都是导致高海拔脱水的诱因。在1829米以上时,身体通过呼出和出汗流失的湿气比海平面多两倍。由于空气压力较低,从皮肤蒸发湿气更快,因此也会导致脱水。此外,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水平低并且身体水分少,身体对酒精和咖啡因等利尿剂更敏感。4、体液转移。身体知道...

人初入1000米,3000米,4000米的高原的不同反应
答:海拔1000一般人都不会出现高原反应,除非有疾病。正常人在海拔2000米左右开始出现轻微的高原反应,海拔3000左右很多人出现高原反应,一部分人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海拔4000米大多人出现高原反应有些。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急性高原病的国家。远在328年汉成帝大将军杜钦向当时的丞相王风上书,建议不派专...

海拔多少米对人体最好
答:1. 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被认为是对人体最舒适的范围之一。在这个高度,人的心率会提高到正常水平的15至20%,这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排汗量,并促进脂肪燃烧。2. 海拔1200米左右,人的心跳通常会每分钟增加15至20次,这种低强度的加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3. 在海拔1200-1500米的地区...

高原环境对人的身体影响问题!
答:甚至还有人说平原地区人去高原寿命都要减少!~请问高原环境具体对人的哪些地方有影响?这些影响都会带来什么后果或疾病?寿命会降低吗?请认真回答,最好能有数据支持,而且要有凭有据!~在此谢谢了!我要去的地方是海拔4700米以上!平原人去高原长期居住人的心肝脾都会变大吗?这个对身体有何影响?回来后会有平原病吗?

海拔高对人有什么影响?
答:强紫外线、宇宙电粒辐射和低湿度等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伤害。海拔500米以下的地方因气压较高,空气密度较大,比较湿热,对人体机能有较重的负担;而高于2500米,因大气压力较低,空气中氧含量减少,则会使人呼吸困难而出现高原反应。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高度是500米至2000米左右。

人在高原待久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答:以上高原,可能出现的急性高原反应为头痛、头晕、心悸、气促,较重的会食欲下降、呕吐、腹痛或腹泻,甚至出现口唇发绀和面部浮肿;如果在短时间内进入海拔 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身体会更难以适应。高原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 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在进入海拔3300米以上高原的第一二天,尤其是第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