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战略游戏发展史 2000年左右出品的即时战略游戏

作者&投稿:佛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即时战略游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令人意外的是,第一款真正称得上即时战略游戏的作品并不是出现在PC上。89年世嘉在其16位主机MD上推出了一款名为《Herzog Zwei》的游戏。这是一款融合动作与战略要素的游戏,对应双人游戏。玩家的目标是摧毁敌人的基地,每个玩家都有一个主基地和一些较小的基地,还有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中立基地。玩家可以直接控制的唯一单位是自己的战斗机,它可以从一架飞行器变为一个地面作战单位。即时战略游戏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如能源、金钱的管理、即时控制的作战单位、为基地战斗等。

在PC平台上,的一款大规模发行的即时战略游戏应该是《Command HQ》,这款游戏在1990年发售,当时就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Command HQ》的制作人是Dani Bunten,其代表作有《M.U.L.E》、《非洲之心》等。这是一款以征服世界为主题的即时战略游戏,玩家操作一些作战编队如装甲师、步兵团以及海军舰队等,总目标就是击败敌人征服世界。能源管理在游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玩家需要善于管理以及获得尽可能多的石油。由于销量相当不错,开发商自然趁热打铁的推出了续作《征服世界》(Global Conquest),这款游戏大体秉承了前作的要素,并加入了局域网联机游戏模式。

不久后,一款叫做《星际军团》(Star Legions)的游戏就出现在市面上了。这款游戏的开发者是Mark Baldwin,其代表作包括《Empire》和《Perfect General》系列。《星际军团》将战略与即时要素相当完美的结合,其独创性在当时给予人们极大的冲击。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试图征服宇宙的野心家,在征服各个星球时,玩家要先派出地面部队,消灭当地原住民势力。并建立太空船降落场,以迎接更加强力的重型部队全面接管该行星。
不管《Command HQ》以及《星际军团》如何出色,他们只不过是真正王者诞生之前的小小插曲。《沙丘魔堡2》(Dune II)的出现改变了即时战略游戏的命运。"我觉得《沙丘魔堡2》是当今RTS游戏之母,如今所有的RTS游戏都可以在这款游戏中找到其根源。"《魔兽争霸3》的制作人Rob Pardo显然也是"沙丘魔堡"的忠实拥护者。

其实早在1989年《沙丘魔堡2》的创意就已经在酝酿中。当时《Dune II》的创作者Brett Sperry正在开发一款名为《魔眼杀机》(Eye of the Beholder)的游戏,"我总是会问自己'如果加上这个或那个会怎么样?'或者'如果……不就会非常酷吗?'然后的几年中我会暂时放下这个想法,但在产生灵感的时候做一些记录,然后或许我们就会开始创作这个游戏。"。《沙丘魔堡2》的游戏概念就在《魔眼杀机》的制作中逐渐成型,不久后,Brett Sperry开始尝试将这种概念结合Frank Herbert的著名小说,创作一款科幻风格的即时战略游戏。Sperry本身十分喜欢世嘉的《Herzog Zwei》,因此在这款游戏中也大量借鉴了该作中的一些特点,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改进:《Dune II》引入了不同派系可以拥有不同单位和武器的概念;玩家还可以按照任何顺序进行建设,并引入了建筑的从属关系。为了生产采集车和坦克,玩家必须建造一座重型工厂。但是为了建造重型工厂,玩家先要拥有一座轻型工厂,如此等等。游戏中还有25个单位的建造限制,超过这个限制之后玩家只能从太空站购买新的单位。该设定自然是出于当时硬件机能的限制,虽然因此无法展现大规模战争的刺激性,不过对于当时而言,这种可以让玩家即时操作的战争已经足以令人兴奋不已了。
在《魔兽争霸》发售之后Blizzard就已经成为WESTWOOD的最大潜在威胁,在《命令与征服》取得轰动性成功之后,这家后起之秀自然也是不甘示弱。《魔兽争霸2:黑潮》的出现意味着暴雪和WESTWOOD之间死敌关系的正式形成。《魔兽争霸2》首先在视觉上就给人鲜明印象,对应SVGA的640×480高解析度图象效果十分出色,远远超越《命令与征服》的SVGA版。《黑潮》是当时画面最为漂亮的游戏之一,其在技术上的突出之处还表现在强化的AI系统以及出色的音效。

在系统上,《魔兽争霸2》也有其极具个性之处。在当时多数RTS中的迷雾在被探索之后就会消失,而该作中则只能看到一定距离内的环境情况,并且无法永远消除迷雾。这种设定也在往后成为RTS普遍采用的方式;另外该作中还首次出现了海军单位,以及只能用船采集的新石油能源;任务编辑器也在该作中出现。《魔兽争霸2》的网络游戏方面同样十分成功,虽然"魔兽2"本身只能进行局域网游戏,不过通过暴雪发布的Warkali.exe补丁程序则可以让其通过IPX协议进行互联网游戏,《魔兽争霸2》的网络游戏开始越发流行,也因此诞生了大量的在线社区以及网络联盟。

由于《魔兽争霸2》的巨大成功,该系列成为暴雪的绝对主力。除了发布资料片《黑暗之门》外,暴雪还策划制作一款AVG版的《魔兽冒险:魔族王子》,不过由于主创人Bill Roper等对于游戏品质的孜孜追求,这款无法达到"精品"要求的游戏最终被迫取消,虽然玩家以及开发人员都十分惋惜,不过暴雪此举也间接为其塑造了"精品公司"的形象,被取消的《魔兽冒险》也成为业界佳话。

在《命令与征服》和《魔兽争霸2》双大作的冲击下,RTS类型游戏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脑游戏类型,即使是反映最为迟钝的发行上也看到了这种游戏类型的广阔前景。1996到1997年之间,一股被称为"命令与克隆"的RTS游戏模仿热潮席卷PC游戏业。可惜的是这些跟风之作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玩家们对于RTS游戏的忠诚度原比普通游戏要高,对于新出现的游戏也普遍持一种极为挑剔的态度。在当时诸如Microprose的《This Means War》和Topware的《Earth 2140》等本身品质就不高的游戏就成为牺牲者。

当然在这段时期内也不乏经典问世,Bungie的《神话:堕落之神》(Myth: The Fallen Lords)以及微软的《近距离作战》(Close Combat)等,就以全新概念的即时战略开拓了自己的一番新天地,这些新类型游戏证明了即时战略并不仅仅是战略还可以有战术成分。玩家们在游戏中不仅要重视整体战局,还要珍惜每一位士兵的生命。《近距离作战》是由Atomic Games开发、微软发行,总共发行了五个版本销售成绩相当理想。《神话》则是动作游戏与RTS融合的最佳典范,游戏中抛弃了所有的资源管理要素,单位战术成为重点。在华丽的3D效果映衬下,这种动作游戏的感觉更显强烈。Activision开发的《战争地带》(Battlezone)也是动作游戏与即时战略游戏结合的典型,在赢得玩家们喝采的同时也获得了十几万套的销售佳绩。
即时战略游戏百花齐放的1996年,WESTWOOD的又一款惊世之作再度撼动了整个电脑游戏产业。对于多数国内玩家而言,接触即时战略游戏应该是从《红色警戒》开始的吧!《红色警戒》在系统平衡性、精密程度以及武器单位等的设定方面,都展现了一款成熟RTS游戏所应当具备的所有特点。《红色警戒》的控制界面变得更加友好,对立双方拥有完全不同的单位和战术,却保持着完美的平衡性。盟军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而苏联的主要优势则体现在空军和装甲部队方面。游戏的多人战斗更是极其流行。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刚刚兴起的96、97年,想必广大网友们都还记得当时网吧中清一?quot;红警"的热闹景象吧!总体而言《红色警戒》比起C&C前作节奏大大加快,但仍然拥有策略深度,在气氛和感觉上,"红警"将RTS带入了全新的高度。
1998年,以开发《古墓丽影》名动一时的Eidos在战略游戏市场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这款"即时战术游戏"就是《盟军敢死队》。与以往即时战略游戏大规模战争不同,这种"即时战术游戏"更加注重个体以及作战小组的行动。玩家要熟练掌握每位队员的能力,搭配使用以完成各种超级复杂的任务。虽然没有RTS那种恢宏壮阔的感觉,不过却有更高的临场感,同时又不乏丰富的战略战术性。其后Infogrames也发布了一款类似的游戏《亡命之徒》(Desperados),另外还有Activision的《星际旅行:远征队》,玩家们对于《盟军敢死队》系列三作也均有相当之高的评价。

对于所有RTS游戏玩家而言,1998年的春季永远都难以忘记,史上最优秀的RTS游戏就在当时震撼上市。《星际争霸》(Starcraft)至今仍被认为是RTS史上的第一大作,暴雪公司只出精品的战略在《星际争霸》中得到了完美诠释。这款预定97年末上市的游戏在发售之前已经引起了所有RTS玩家的关注,进入98年,人们游戏的延期虽然略感失望,不过紧接而来这种感觉就转变成对暴雪这款全新艺术精品的疯狂期待。显然,当三月份《星际争霸》轰然上市时,玩家们全都迫切的涌向了零售店。《Starcraft》是一款真正在全球各地都有巨大影响力的大作,即使是在大洋彼岸的韩国也突破了百万套的销量,韩国地区如今规模庞大的电子竞技大赛如WCG等也都是拜《星际争霸》所赐,这款游戏真正将RTS游戏的魅力从美国带到了全世界
98年的《星际争霸》将RTS游戏带向颠峰之后,在99年,这种类型游戏开始朝全新方向发展。"命令与征服"、"横扫千军"以及"帝国时代"等续作都准备登场。以往的几年里,RTS市场每年都是由个别作品挑大梁,然而进入99年,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开始萦绕在RTS世界。

首先打响RTS之战的就是Eidos,这家公司在《盟军敢死队》成功之后,索性就直接进入即时战略游戏市场。这款《战地2100》(Warzone 2100)与席德·梅尔的《阿尔发人马座》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游戏中的一切都可以由玩家亲手设计。车辆底盘、武器、车轮等等单独的零件和特殊能力都可以由玩家自己决定。玩家在决定这些具体零件以及组合方法后,就可以命令工厂生产这些自己设定的新单位。《战地2100》对RTS游戏最大的贡献还是其出色的3D引擎。在《横扫千军》两年之后,《战地2100》在这一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火爆的爆炸效果、细致的地形、巧妙的镜头视角设定、多单位同屏显示……在保持画面精美的同时,这款游戏在中档机器上的运行速度也令人相当满意。如此出色的3D即时战略游戏在其后也极少出现。
3D RTS游戏在99年纷纷出炉,一款叫做《家园》(Homeworld)甚至完全以此为卖点。在概念上这款游戏就与以往的RTS完全不同,平面2D式的作战被空间3D战斗彻底取代。在游戏发售之前,这款游戏就以其"华丽"和"电影化"吸引了画面派玩家的广泛关注。由于以宇宙空间为背景,游戏中无需描绘复杂的地形,而将电脑的运算能力全部用来表现华丽的舰船模型,辅以游戏中穿插的精美动画,RTS游戏也真正拥有了电影般的感觉。情节上也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玩家的种族发现它们来源于外星,并且建造了一艘星际飞船去寻找真正的家园。旅程开始不久之后,原来的行星就被摧毁,因此玩家和自己的飞船就成了种族最后的幸存者。这样的概念源自1978年的名片《银河对决》,游戏主题"家园"在这种背景的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在RTS百家争鸣的1999年,《家园》以其独特的品质而获得了多项"最佳"称号,可算是RTS史上的一朵奇葩。
进入2000年,3D技术的进化速度令人目不暇接,RTS游戏也开始全面向3D进化。LucasArts基于《星球大战》又开发了一款名为《星球大战:原力指挥官》的RTS,可惜的是LucasArts在这类型游戏上实在是缺乏经验。这款全3D游戏在视角、3D地图设计等都十分失败,战略性也十分有限。大致在四个月之后,Sierra Studios也发行了一款全3D即时战略游戏。《地面控制》同样试图以华丽的画面吸引玩家。游戏整体风格类似《战地2100》,强调火爆的战争场面,没有资源管理概念而采用固定单位。与《原力指挥官》不同,《地面控制》的3D引擎要出色的多,不仅画面更加漂亮,地形方面效果更是相当惊人。可惜的是游戏内在品质却是一般,基本上没有多大重玩价值,仅适合对RTS游戏并不熟悉的普通玩家。

即时战略游戏的前身是由 Evryware 制作并由 Broderbund Software 在1984年发行的The Ancient Art of War,紧接着是由 Sega Genesis 制作并在1989年发行的Herzog Zwei,以及Cyro的《沙丘魔堡》(Dune),一款包含一些即时战略因素的冒险类游戏。然而,即时战略游戏作为一个游戏类型则是被在1992年发行一款叫做《沙丘魔堡II》(Dune 2)的游戏所确定,这款游戏引入了即时战略游戏的核心概念:资源采集,基地建设,以及对战斗单位的直接控制。

《沙丘魔堡II》的成功鼓舞了一系列同类游戏的开发,像《魔兽争霸》(Warcraft)、《地球帝国》(Empire Earth)、 《命令与征服》(Command and Conquer)、《横扫千军》(Total Annihilation)、 《星际争霸》(StarCraft,《星海争霸》)、《帝国时代》(Age of Empires)和《帝国:当代之曙光》(Empires: Dawn of the Modern World)。事实上,《沙丘魔堡II》的设计者在设计理念上继承了《模拟城市》(SimCity)和他们的前作《大地传说:命运守护者》(Battletech: The Crescent Hawk's Revenge,一款战争游戏,但不包含基地建设)。

然而,一些即时战略游戏并不允许玩家生产新的战斗单位及建设基地。这些游戏包括《神话》(Myth)和《地面控制》(Ground Control)等。它们是纯战术类游戏,这使得它们的玩家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有限的战斗单位发挥出更大的效力上。你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新的游戏类型,实时战术类(RTT,real-time tactical)。

还有一些即时战略游戏,特别是《家园》(Homeworld,《万舰齐发》)他们不仅打破了传统战略游戏的“回合”概念,还尝试打破大多数战略游戏的所采用的2D战斗平台。这些游戏在3D的战场中进行战斗。

名的即时战略游戏

横扫千军(Total Annihilation)

神话/杀无赦(Myth)

国家的崛起/王国的兴起(Rise of Nations)

战锤40000:战争黎明/战锤40000:破晓之战(Warhammer 40000: Dawn of War)

星际争霸/星海争霸(StarCraft)

魔兽争霸(Warcraft)

命令与征服/终极动员令(Command & Conquer)

红色警戒(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帝国时代/世纪帝国(Age of Empires)

神话世纪(Age of Mythology)

家园/万舰齐发(Homeworld)

地面控制/战略高手(Ground Control)

地下城守护者/地城守护者

上帝也疯狂

罗马:全面战争/罗马:全军破敌(Rome: Total War)

命令与征服:将军/终极动员令:将军(Command & Conquer: Generals)

突袭

闪击战

绝地风暴

黑暗王朝

沙丘/沙丘魔堡(Dune)

啊!感谢玻璃鱼对战锤40000的肯定!!!

求 关于历史发展类的 即时战略类游戏~

推荐:
国家的崛起1
帝国:现代文明的曙光

另外话说回来,这种历史类的即时战略如果是那种世界征服模式的就避免不了回合制,你如果实在不喜欢回合制可以跳过战役直接玩遭遇战的~~~~

文明系列本身也不是RTS,个人也没玩过所以不清楚最高时代到底是什么~~~~
帝国的时代描述忘记差不多了前两部貌似是帝国时代和帝王时代,3代没玩过所以不清楚~~~~
至于地球帝国1貌似是太空时代,2和3记不清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觉像是《金羊毛-古代争霸战》
以下纯引:
《古代争霸战——金羊毛传奇》——唯一完全围绕海战开发的即时战略游戏,相信会令玩家们在经历了陆地上的枪林弹雨之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海洋、魔法、舰队,够成了一幅绝美的战斗画面,加上简单的操作系统,可以轻易的让人进入紧张刺激的状态,肯定会喜爱即时战略游戏玩家的兴趣。
这是一个古代神话故事。那个时候,世界的历史分为五个时代,我们的战争就发生在第四个——铜的时代。在爱琴海岸有一块由公正而英明的国王Eson统治的希腊人的土地,然而不幸降临在生活在这块富饶土地上的喜好和平和勤劳的人民身上。干旱、自然灾害和敌人的掠夺使这个国家濒临灭亡,敌人正在掠夺着这块不幸的土地。波斯人正从水、陆靠近土地的边境。甚至最懦弱的野蛮人也在骚扰海岸的居民、肆无忌惮的抢夺着商船,神已经抛弃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为了取悦众神,必须派出最杰出的英雄,经过漫长又艰辛的旅程到神圣的柯尔奇斯去取回金羊毛,战斗开始了!

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纪实
答:各种电脑媒体上都在开始刊登QUAKE的对战技巧研究,QUAKER们都在家里埋头苦练火箭跳和旋转攻击等等中高级技巧,以求在人与人的对战中取得更多的胜利。大量的QUAKE比赛也接连举办,在欧美地区已经不少QUAKER 以获取比赛的优胜奖金做为谋生手段。从电子竞技的发展历史来看,RTS和体育游戏无疑是先行者,但是只有...

高分急求!游戏发展历史分析
答:高分急求!游戏发展历史分析 100 要求1.500字2.根据游戏艺术设计的历史与游戏的分类来写3.对国外饿中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比较分析4。对于游戏将来进一步发展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1.500字2.根据游戏艺术设计的历史与游戏的分类来写3.对国外饿中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比较分析4。对于游戏将来进一步发展谈...

红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答:由Brett W Sperry 和 Louis Castle 在1985年创办。在他们的作品中以命令与征服(Command & Conquer)最为出名。说到实时战略就不能不说到该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计算机游戏沙丘魔堡,该作品是计算机上第一款实时战略游戏。并对以后此类型的游戏有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其在游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现在部分...

游戏发展史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答:人们对于在游戏机市场上垄断了十年的任天堂依然信心十足,N64似乎比PS和SS更受欢迎。 然后由于采用卡带为媒体,让所有第三方大失所望。N64的卡带制造成本高达25美元,而CD-ROM只要10美分,因此N64的游戏售价一般比PS高20~25美元。N64时历史上游戏种类最少的主流游戏机,其发售之后的好几个月内一直缺乏软件支持,而PS和...

有哪些以一战为背景的即时战略类游戏?
答:有一个游戏叫做战场风云之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一个游戏叫做使命召唤系列之使命召唤一,这也是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特别好玩,还有维多利亚系列和命令与征服,这几个游戏都是以一战为背景的游戏。

《火焰之纹章》推动的战棋类游戏发展史
答:《火焰纹章》主要以中世纪剑与魔法为背景,制作了一款融入了RPG元素的战略 游戏 ,这个也是当时的首作设计师加贺昭三耗费了三年时光才完成的制作。不过比较凄惨的是《暗黑龙与光之剑》在刚上市之初不受好评,是最后随着玩家们的口口相传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那火焰之纹章在玩法上有哪些特殊呢?武器...

有没有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战略游戏啊?
答:在游戏的单机任务中,玩家将扮演一个城市的领导者,带领人民从新石器时代的夏朝一直发展到宋朝。众多的著名建筑将在玩家的手中一一诞生,这种满足感是我们在《模拟城市》中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啊!并非刻板的历史 一提到历史游戏,有不少玩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严谨性。但这个问题并不在Impressions的考虑范畴...

游戏史上各个时期有哪些「里程碑」级别的游戏?
答:电子游戏的发展迅速令人意想不到,从1952年开始,由道格拉斯教授研发出来。第一个拥有画面的电子游戏“井字棋”开始,电子游戏的发展就已经踏上了历史的正轨,关于电子游戏的正确发展时间,应该是在70年代的时候,经历了83年美国游戏业的萧条事件之后,电子游戏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不断发展,而每隔...

中国游戏简史
答:联众世界 益智休闲类网络游戏 270000 北京晶合时代公司 北京联众电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Mar-98 游戏主题健康、益智、休闲,是全球用户人数最多的游戏网站,在中国网络游戏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领导地位。 动物世界 益智休闲类网络游戏 - 北京娱动工场 待定 滑稽,有趣,休闲,突出轻松欢快的感觉。 大富翁5 益智休闲类...

中国游戏的发展史
答:虽然游戏行业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细分起来国内电脑游戏的起步却实在太晚,1989年~1991年时算是混沌初开,一些接触外来事物较早的北京大学生凑出了几个可以“游戏”起来的游戏,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传播渠道有着很大的局限,因此没能引起注意。倒是国外的几个诸如《警察与小偷》类的游戏在一些有“苹果”的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