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海拔高度对人健康的影响 《攀登者》中八千多米的海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作者&投稿:车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研究: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无症状,3000米为反应临界高度,这一高度时的气候特点(气压、气温、太阳辐射等)与平原低地大不相同,游人到了这一新的环境,机体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海拔3000-5000米之间可产生一系列缺氧症状,但大都无生命危险;海拔5000米为障碍临界高度";海拔5000-7000米机体不能完全代偿;海拔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但也有例外,有的人在海拔2000-3000米也难以完全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缺氧反应,登山运动员在7000米以上仍能负重登山。

初到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

科学家们将海拔3000米以上称之为高原。因为海拔达到这一高度时,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的不同。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因此,初进高原,甚至是常住高原的人从平原重返高原时,必须在多方面严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一、患下列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

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请切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你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

二、到达高原后,应注意事项

刚到高原,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能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5-7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很快适应高原环境。

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蔬莱、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

但也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上述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肿”而造成不良后果。

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静养一周后,方可逐渐增加一定量的劳动。这就是从平原回到高原后一般休息一周后再上班的理论依据。

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

红糖可预防高山反应

前苏联塔吉克高山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红糖对预防高山反应有极好的效果。进入3600米以上地区者,每天服红糖30克,基本上可避免高山反应,而没服红糖或服用精白糖的人,高山反应的发病率都比较高。研究人员认为红糖中可能有较多的活性物质,增强了人体抗高山反应的能力。

高原代谢与水的关系

初到高原,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劝告:在高原上,要多喝点水。这有一定的道理吗?那么,我们先从湿度对人体的影响谈起吧。

湿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据科学家统计,达2000米高度时,绝对湿度比海平面降低一半;达4000米高度时,只有海平面绝对湿度四分之一以下;而达6500米高度时,就仅有十分之一了。

一般来说,低湿度比高湿度对身体更有益些。因为低湿度的环境,有利于人体体温的散发。而如果湿度高,即空气中的水汽多,就会阻碍人体体温的散发,而且还会给人以沉闷的感觉,不如较干燥的空气对人要好受些。 对人体体温散热最有利的相对湿度是30%一60%。海拔2400米高度的相对湿度是2O%左右;3200米高度的相对湿度是15%左右;400O米高度的相对湿度是10%。

正困为高原空气过于干燥,所以就容易引起人口渴,鼻孔和口腔粘膜于燥,嘴唇易干裂等。由此看来,在高原上多喝点水,是有好处的。多喝水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容易随尿道排出体外。

另外,由于高原上太阳光的辐射和反射较强,特别还由于人的呼吸增强,使水分不断从肺内呼出,这样就使得水分的丢失比平原人为多。这也是在高原上应多喝水的一个原因。

过分饮水对机体是不利的

但是,如果过分地饮水,又可增加心脏的负担,甚至使人大量出汗而导致衰竭。这是对机体不利的一面。

实际上,既便在机体缺水的情况下,机体也能够较好地进行代偿。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可以使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下降,于是,水分由尿中排泄减少。同时,血浆漏出率可增高,以补充组织间液的不足。当然,机体的这些反应,必须在身体保温的情况下才会有效。如果寒冷,反而会使尽量增加。

高原虽然容易引起人体水的负平衡,但并非都是有害。当全身水分减少时,可降低脑脊液压力,减少发生高原性脑水肿的机会。这样看来,对于初至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的人来说,轻微的水的负平衡,倒是利多弊少,不致于对机体引起更大的危害。一经住下来以后数天,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水的正常平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

正确的喝水方法

在高原上,水不喝不行,喝的太多了也不行。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喝水才对身体有好处呢?

正确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早餐后,喝茶水宜喝到完全满足为止;劳动后2-3小时,可小口饮水200--300毫升,而且每口水都应在嘴里含数秒钟后再咽下;不管是劳动还是运动时,只有在较长时间休息的时候,才可把水喝足。如果出汗较多,还应在水中额外加2克盐。长期工作生活在高原上应多喝些水。

初入高原怎样晒太阳

高原怎样晒太阳大有讲究,对于从内地来高原的同志,尤应注意。

阳光对人体有许多作用,它能降低血压、血糖和胆固醇,促进人体细胞吸氧能力和新陈代谢,舒筋活血,增进健康。然而,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皮肤,削弱皮肤的抵抗力,使皮肤弹性下降和老化。更厉害的是,如果紫外线穿透表皮,就会破坏皮肤细胞的遗传结构,使人患皮肤癌。据统计,被紫外线过度照射的人患皮肤癌的比例相当高。

海拔每上升300米,紫外线的强度就增加 5%,人体皮肤有天然的抵御紫外线的能力,在强烈日光下,表皮角质细胞会迅速增生,皮肤增厚变硬,挡住紫外线,这种黑色素能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如果过度曝晒,丧失力的皮肤会脱落,长出有防御能力的新皮。

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是逐渐增强的,在内地长期从事室内工作的同志,皮肤对日光的适应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一般说来,在日出和日落前后。太阳靠近地平线斜射,日光受到较厚大气层的阻挡,紫外线辐射大为减弱,这时让皮肤逐步接触阳光可逐步增加对紫外线的抵抗力。

在野外工作时,可备遮阳用品。值得一提的是,紫外线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也可像光线一样反射和散射,所以在没有直射阳光的室内也可射进紫外线,在盛夏季节,应采用深色窗帘遮挡。

昆明市区的海拔为1800多米,接近1900米,有利于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2型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冠心病等疾病的缓解和康复。昆明夏季(6-8月份)平均最低温度18度左右,平均最高温度23度左右,是夏季最舒适的省会城市。夏季舒适天数超过85天。避暑胜地。冬季,平均最高温度为14-18度,晚上平均最低温度为7-10度。冬季不冷,适合过冬。

差别不是很大!
但对于脑供血不足的人来说会有好转,但也不会有较大影响!

海拔高度对身体有何影响~

众所周知,平原人到高海拔地区时往往会伴随高原反应。这其中最基本的症状就是缺氧,有不少珠峰挑战者就丧命于氧气不足。那么除了氧气不足外,高海拔对人体还有什么其他影响呢?国外就有小伙特意坐热气球进行体验。

肯定有影响,高海拔会造成缺氧;使得肺功能、心功能等有较重负担,从而导致肺水肿,严重可致死亡。
急性高原缺氧将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海拔 1500米时,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损害,表现为新进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影响;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 ,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超过 7000米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缺氧是导致登山人员死亡的原因之一。
氧气是普通珠峰攀登者的救命稻草,生命之源。
因为氧气罐子很重,谁也不想白白背了那么重却用不到的东西上山,所以氧气的携带量是有限的。
假设氧气流量开大了,那消耗的就额外快,一不小心就不够用了。还有一瓶氧气用完了却没有换上新的氧气瓶,或者换了一瓶氧气不多的。还有比如氧气管冻住了,或者呼吸阀坏掉,都会有致命的影响。

影片拍摄环境:
影片是在天津和岗什卡雪山上拍摄的,天津拍摄的自然就是攀爬雪山之前的镜头,后面雪山上的镜头就都是在岗什卡雪山上真实取景的了,这对演员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吴京是出了名的敬业,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提前进行了极限训练,也特地体验了一次攀登雪山的感觉。但是到了珠峰脚下的这座雪山上,吴京这种硬汉还是被折磨哭了,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扩展资料:
恶劣环境下的攀登精神:
在1960、1970物质匮乏年代里,中国登山队员实现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壮举本身蕴含了大量看点,极寒气候、缺氧环境、险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构成阻挡主人公登顶的重重障碍,使得影片在呈现人与自然搏斗的视觉奇观之外也拥有饱满的情节张力。
然而《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却并非情节和画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在笔者眼里,或者说在《攀登者》这部影片里,这种攀登者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众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
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到英雄的中国人民。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
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了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攀登者

海拔4500米对人体危害
答:海拔4500米对人体危害 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通常有低压、低氧而且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寒冷,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中的氧气越来越少,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患有心脏病的人不适宜去海拔较高的地方。4500米的高度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有关。

海拔高对人有什么影响 海拔高对人的影响
答:3、脱水。低湿度,空气干燥和呼吸率提高都是导致高海拔脱水的诱因。在1829米以上时,身体通过呼出和出汗流失的湿气比海平面多两倍。由于空气压力较低,从皮肤蒸发湿气更快,因此也会导致脱水。此外,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水平低并且身体水分少,身体对酒精和咖啡因等利尿剂更敏感。4、体液转移。身体知道...

海拔3500米对身体伤害有哪些?
答:去海拔高处的提前准备 去海拔较高的地方时,要尽可能的放缓提高海拔的速度。当海拔上升到大约2500米的时候,人的身体通常需要3到5天来适应环境,然后才可以向更高海拔的地方出发。其次,要注意休息,不管是境内旅游还是境外旅游,都可能影响正常的作息,进而导致疲惫和脱水的现象,增加高原反应的几率。在向...

海拔4800米对人体危害 海拔4800米人会有什么反应
答:海拔4800米时人体会出现高原反应,严重者表示为急性高原反应,更甚者会导致脑水肿OR肺水肿。所谓高原反应就是指人在达到2700米高度的时候,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其实是为了适应海拔的高度。有一些人因为高度上含氧量少,会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精神特别兴奋,爱睡觉或睡不着觉症状。

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生活对身体有那些影响?
答: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4300米以上高度时,夜间视力明显受损,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5000~6000米,人的中频和低频...

海拔4600米对人的危害
答: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挑战高山,4600米的高度是常见的旅行目标。然而,这个高度的特殊性使得它对人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首先,高海拔地带的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显著下降。对于长期居住在此的人,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但对于短期来访者,适应期可能不足以应对低氧环境,可能会...

在海拔1500米生活对心脑血管有什么影响?
答:2. **高原反应的原因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气浓度低,导致氧分压下降。当人们快速从平原进入高原或从低海拔迅速上升到高海拔时,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人体会做出相应的调节反应。全身动脉血管负责向器官供血供氧,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器官功能会受到影响,心脑血管系统也不例外。急性缺氧可能导致心脑血管...

海拔高度会影响人的健康吗?
答:会的,主要是对心血管的影响,生长在不同海拔的人的心脏大小和跳动频率是不同的,对心肌的厚度要求也不同,因此,海拔低的人到海拔高的地方会发生缺氧;海拔高的人生活到海拔低的地方会发生心肌炎等。

高海拔和高气压对身体的影响
答:气压高是指在海平面以上,大气压力比正常海平面上更高。在较高的海拔和低纬度地区,气压总是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区的人们更容易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气压高的情况下,人体的心脏必须不断地向身体各个部位输送氧气,这种情况对心脏是一种负担。气压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则与海拔高度相似。血液...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对人身体有何伤害?
答: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30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可提前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红景天、奥默蓝养片,高原安(到达目的地后服用)、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