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是指谁?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指的是?

作者&投稿:福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镜先生是指的是司马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扩展资料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出现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

刘备马跃檀溪后,偶然相遇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刘备随后夜宿庄院。次日,司马徽自称“山野闲散之人”,谢绝了刘备请求他出山辅佐的好意。不久,赵云率军寻找到庄前,刘备便随赵云离开。

其后,刘备准备拜访诸葛亮,司马徽想要探访徐庶,但徐庶已经中曹操的计策前往许昌,刘备向司马徽提起徐庶举荐诸葛亮的事情,司马徽再次力荐诸葛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徽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汉末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而诸葛亮、庞统却隐居在襄、汉之间,淡泊名利,不轻易投靠他人,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马徽讨论世事。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呢?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

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回答说:“诸葛亮、庞统”。同时,徐庶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刘备便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1,司马徽墓

司马徽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余王村潘庄的东侧。司马徽墓墓冢巍然屹立。20世纪初期,司马徽墓前的祠堂、墓碑等皆被毁坏,仅剩背阴寺和洞林寺。

“文革”时期,这两座小寺也没能幸免。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汉司马徽先生之墓”八个大字,为后人所立。“文革”中此碑曾遗失,现已找到,存放在潘庄。

2,水镜庄

水镜庄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东汉后期,颍川战乱频繁。司马徽为避战祸,辗转客居荆州刘表治下的襄阳城。南漳水镜庄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乾隆《襄阳府志》。

据该书卷四“山川”南漳“玉溪山”条记载,玉溪山“山峰高耸挺秀,山下有溪,水声淙淙如玉佩。”“有石室曰白马洞,为汉水镜先生栖隐处。”

抗日战争时,水镜庄建筑物大部分被破坏,仅剩残祠。1954年,县政府曾拨款维修。“文革”中,“水镜祠”和司马纪事碑被拆毁。

1981年复修水镜祠,1985年复修荐贤堂,再现清代水镜庄风貌,并且成为襄阳境内遗留唯一纪念司马徽的古代建筑。如今的水镜庄风景宜人,游客如织,成为人们凭吊前贤、感受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景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徽



水镜先生是指的是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人物特点:

小说对水镜先生的外貌描写也非常精炼,就八个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对水镜先生的住处草堂也略加描写,“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

关于水镜先生,整部小说就这么多描写,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刘备于马跃檀溪脱险之后不期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于是当时历史上的两位显隐代表人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水镜先生是指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国演义第35及37回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指谁~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由于他善于知人,被称为“水镜”。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他的趣事。就是说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好坏,他都皆说“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皆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德操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其实,司马徽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访问他,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他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三国演义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 ),“卧龙”是...
答:水镜先生是司马微,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美髯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1、“水镜先生”徐庶向刘备推荐人才,因此当时三国的隐士司马微也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人才,很多人都知道,当初刘备拜访当时的司马微,因此司马微对刘备说出了,卧龙凤雏两人。因此当时的刘备问司马微,这两个人是谁,当时的司马微说道...

三国中水镜先生指的是谁?
答:答:司马徽(?-208),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东汉末年一有名隐士,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是谁的绰号
答: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是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司马徽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

三国演义有多少回?其中水镜先生是指?
答:水镜先生=司马徽 三国志通俗演义 共一百二十回 三国演义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是谁
答:在《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指的是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善于识人的隐士。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被描绘成一位慈祥的长者,拥有深不可测的智慧和见识。在小说中,刘备在荆州时曾去拜访司马徽,并向他请教天下大事。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自己...

三国里面水镜先生是谁啊?他在三国演义里面的结局是什么?还有诸葛亮怎 ...
答:司马徽 字德操 号水晶先生,归隐人士, 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后不知所终魏延 三国演义是:关羽打长沙,与黄忠大战,英雄相惜。长沙太守韩玄却怀疑黄忠反叛,要斩黄忠。魏延杀了上司韩玄,救了黄忠,献出长沙,“玄德敬之”,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刘备急忙劝阻道:“诛降杀顺,大不义也。魏...

三国演义有多少回?其中水镜先生是指?
答:水镜先生=司马徽 三国志通俗演义 共一百二十回 三国演义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国演义水镜先生指的是谁
答:司马徽先生。司马徽(?—208年),别称水镜先生、好好先生,字德操,颍川阳翟(河南禹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隐士,与汉末名士宋忠齐名。司马徽博学多识,知人论世,受人敬重。他曾客居荆州襄阳,时逢荆州牧刘表为设学校广求天下名士,刘表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认为刘表心胸狭隘,遂缄默不语,终不得...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是指谁?.“小霸王”是谁?
答:水镜先生-司马什么什么的 忘记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是他介绍出去的 小霸王 孙权的哥哥-孙策

水镜先生司马徽
答: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是指的是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