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宵节近起秧歌?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来历是什么?秧歌的来历?

作者&投稿:仲孙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奉天通志》记述沈阳人过年的情景说:“三十日除夕。先数日,人家洁室宇、张彩画、贴春联、糊门神、供张仙灶王。是夕,祀神佛、祭天祖,设香案供品,燃高烛鸣爆竹,谓之供神。复剪纸为袱,内实冥镪,焚于街路,谓之燃包袱;然后家族少长以次叩拜,谓之辞岁。子后移香案中庭,燃鞭炮,焚香拜礼,谓之接神。毕,分食水饺,名曰元宝汤。彻夜灯烛,长宵燕乐,谓之守岁,达旦乃已。旧历正月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洁庭宇,新衣冠,陈几于庭,曰天地桌,列香烛、供品今至元宵节后始撤。四民辍业贺岁,谓之拜年。朝夕燃爆竹,丰饮食。初五日,俗呼为破五,皆食面饺,曰捏破。初六日,商户开市,定柜移去留。元旦至十五,闺中停针黹,结伴为抓噶什哈戏,或曰抓子。”

盛京高跷秧歌

旧时民谣唱道,“一进庙门把头磕,先拜老爷后拜佛。保佑,保佑,多保佑,保佑着,年头收了唱秧歌”。沈阳风俗竹枝词亦云,“元宵节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说的是“每于元宵节日,商贾等杂扮男女装束,演唱凤阳歌,谓之‘秧歌’。沿街围听者人以千百计,呕哑嘲哳,听之令人倦”。

实际上,并非只在娱神、敬神时、庙会上或者元宵节时才唱秧歌。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东北大秧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最初,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到了民国初年,沈阳大秧歌艺术进一步发展。据文献记载,当时“大抵前导者反穿皮袄,斜披串铃,手执长鞭,前行开路。继其后者为一参军,靴鞋袍褂,挎腰刀。继为沙公子,汉装文生,手执折扇。继为老叟,伛倭执杖。继为老妪,耳佩红椒,手持蒲扇。继则丑旦相匹偶,或十数卖膏药者殿其后,行列环形,错综歌舞,间以科陈白,鼓钹和之,或加鼓吹”。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产生于农事劳动,是劳作之余、丰收之后、太平盛世之时,群众大美大乐之举。

秧歌的扭法简单易学,又可随意变化,既有观赏性,又有参与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北方的秧歌流传于汉族、满族、回族、锡伯族等各民族地区,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沈阳人酷爱秧歌的历史久远。

清代中期诗人杨锡恒曾以“倾城鼎沸闹秧歌”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沈阳秧歌的盛况。北宋王曾出使契丹,《行程录》记载,“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先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东北大秧歌除具有北方秧歌的共性外,因其地理、历史之异,还具有红火、热烈、强劲、豪放、粗犷、令人振奋的艺术个性。

秧歌跑旱船

阳艺人们集东北大秧歌、地秧歌和辽南高跷的特色于一体,又充实了故事内容、舞蹈技巧、喜剧情调,形成了场面火爆、风格独特的沈阳秧歌。这种舞蹈只需些许脂粉口红、彩绸折扇化装和几件锣鼓唢呐伴奏,便可随地表演。步伐在走、摇、旋、颠、腾、挪、抖、闪间变化,大小场次更换,形式灵活,舞姿矫健轻盈,使人一看便爱,一扭便会,颇受群众欢迎。1949年初,它已具有群众性,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人们便敲锣打鼓扭秧歌。近年来,因秧歌能活动全身,有舒筋活络之功,是寓健身于娱乐的活动,开展得最为广泛。全市中山、八一、万泉、万柳塘、碧塘、劳动、青年等十多处大公园,每天清晨都有数以千计的老人在幽香清新的空气中,伴着锣鼓唢呐声起舞。沈阳民族秧歌艺术研究会也于1988年5月10日成立,还成立了五个区分会,拥有会员数万人。在沈阳秧歌活动中,沈阳市和平区老年秧歌队的出色表演,尤令人喝彩。他们曾在中国艺术节、辽宁艺术节、全国“龙潭杯”花卉大赛、第十一届亚运会龙潭庙会及中国沈阳第一届秧歌节等盛大活动中表演,享誉京华,蜚声中外。

元宵节“打鬼”

现行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东北大秧歌原有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精神。在舞姿上优美洒脱、热烈奔放,可以即兴表演而不受步法约束;表演者可灵活地用腰、胯的扭动和步伐变化, 采用走、摇、颤、跳、腾、挪、抖、闪等方式,以及扭、逗、浪、俏、哏等艺术手法,表演者挥洒自如、妙趣横生,既可表现传统故事人物,又可反映时代精神。同时,还可将许多民间绝活杂耍融于表演之中,如高跷秧歌,既有高、低、文、武、跑、跳等分别,又有“过街楼”“倒爬城”“众星捧月”等高难动作。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范畴,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旱船”“跑驴”“斤头人”等多夹民间传统项目,均在地秧歌中表演。“龙灯”“耍狮子”“打腰鼓”等,群众也通称它们为秧歌。

据报道,清末民初和新中国成立后,曾两度出现秧歌潮。到了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注重强健身体、寻求乐趣。1981年春天,有几位老太太,在公园里扭起大秧歌。这一扭,成了星星之火,很快发展成一支秧歌队,扭进了京城,扭进了亚运会,扭醒了人们的秧歌意识。从此,老年秧歌队、青年秧歌队如雨后春笋,全沈阳城出现三百余支,参与人数超过十万,形成沈阳历史上的第三次秧歌潮。沈阳市政府为适应这种传统文化复归的潮流,引导发展这一群众文化,几经专家论证,又得到国家文化部、中国舞协、舞蹈研究所、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终于成功地举办了沈阳秧歌节。首届秧歌节于1991年举行,至1994年秧歌节共举行过四届,一时成了沈阳人民和八方来客共同欢度的新兴节日。每届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大体模式是:一个盛大的开幕式和大型文艺表演;一个大规模的秧歌队表演;广场民问舞蹈比赛;彩车巡游表演;专题文艺晚会:秧歌艺术理论研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还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商品博览等经贸活动。每届秧歌节都经专门人员精心设计,开幕式均以大型广场文艺表演为开端,充分展示“沈阳城——秧歌城”的风貌。国内外嘉宾无不为之激动,高潮时,情不自禁参与表演,常形成宾主共舞的感人场面。

盛京高跷大秧歌



秧歌为什么要叫秧歌呢?~

这是有一定来源的具体看下面的转载
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摩肩接踵,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然而,嘉陵区地处浅丘,农民插秧时节的农活十分繁重,人们不可能在栽秧现场扭秧歌。所以,这种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只有在逢年过凶等喜庆的日子里,由组织起的秧歌队来进行。

秧歌队的表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口中唱着当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词,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舞蹈。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刘海英戏金蟾”、“车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妇”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的民间歌谣。秧歌队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多则八、九十人。既可以统一表演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分别表演各自准备的小节目。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他手持一把伞边舞边唱,象征着风调雨顺。他唱的内容基本上是即兴发挥,也有当地民间小调。他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队形。走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边扭边舞。那些动作诙谐有趣、朴实可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

扭秧歌的类型可划分为“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叫“高跷秧歌”。由于受川北地域条件影响,嘉陵区大都以表演“地秧歌”为主。“地秧歌”的难度不大,动作简单,诙谐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所以,扭秧歌很适应于山区不同年龄的人参与。过去嘉陵区人民大多数都可以在闲时扭几步。逢年过节,只要一听秧歌队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跟着扭起来。

现在,扭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已成为节日游行的必演节目。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从秧歌发展、演变成的戏曲剧种,在全国剧种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秧歌为百戏之源。
  秧歌的历史
  按《柳边纪略》的记载,秧歌的演出时间是在元宵节夜晚,有一装扮“持伞灯卖膏药者”为前导,后面跟着三四名“童子”装扮的妇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参军”,他们手中,都持“尺许长”的“两圆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数民族的成份,最迟在元代已经形成。 民国河北《沧县志》提供的资料信息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一,它怀疑秧歌“命名之义”乃“南人种稻插秧而歌”,并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称——“阳歌”。其二,它具体描述了与东北秧歌大同而小异的华北秧歌的形式特征,其中各角色的装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乐子”,上可联系到宋杂剧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牵涉到“落子”(评剧)的形成,是解决戏曲史上有关问题的重要资料。至于“长袍短褂,皂靴羽缨”,亦当是少数民族的装束。
  起源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军庄秧歌”(河南)“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后的秧歌
  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唯有“军庄秧歌”(河南)还是以扭,跑,唱于一身的圈套秧歌!

元宵节有什么样的民族风俗?
答:因为元宵做的元宵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风俗。✨🌷元宵节的民族风俗之四:摆秧歌阵🌷✨正月十五元宵节绕场穿花,姿态灵活的跑旱船与踩高跷丰富了东北大秧歌。秧歌起源于稻作生产,东北秧歌传统演出程序是先拜庙,后拜门,再走街。东...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答: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答: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元宵节的习俗 吃...

元宵节的时候,你们的家乡,有什么习俗?
答:马上就到元宵节了,在我的家乡记忆最深刻的元宵节风俗包括“闹花灯”及吃汤圆,可能在其他城市还有舞狮、舞龙、击鼓,踩高跷、扭秧歌等风俗。元宵节“闹花灯”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原始的祭神、驱邪的含义外,在我国南方还有求子、求人丁繁衍的含义,是由于“灯”与“丁”音近的缘故。过元宵...

正月十五秧歌会好句摘抄
答:正月十五秧歌会好句摘抄如下:1、正月十五大街上,龙腾狮跃尽眼观。秧歌锣鼓响云端,群众社火现场献。民俗乡音倍感暖,旱船美女麻婆娘,大头艄公纤绳荡,三进二退搞人笑。2、田园诗画生明月,正月十五元宵节。歌舞升平放烟花,敲锣打鼓扭秧歌。快乐做馅团做圆,晶莹剔透蜜蜜甜。奔驰停在东篱前,开宝马...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有什么习俗?
答: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由来】元宵节是...

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
答: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

元宵节的由来(50字)
答: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有哪些传统风俗:1、吃元宵或汤圆 这个习俗是最久远的习俗,也是我们元宵节最比必不可少的习俗。元宵其实就是汤圆,只是北方的习惯叫法,汤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