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九仞的出自?完整的话是什么?有典故吗? 谁有类似“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案例?帮我介绍一些。或者是“...

作者&投稿:雪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故事】:古时,有一个人要筑一座九仞(八尺=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这一天也如往常一样,鸡刚叫就起床开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9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肚子咕咕叫,天又下起雪来,认为只有一筐土,就回家去了。此后,他总认为只有一筐土而偷懒,所以这一筐土至死他也没堆上,终究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还是没有堆成(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一成语便出于此。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出于《书经》的《旅獒》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的意思及其出处~

诗句“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的意思是:
天下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然要经过酝酿、发展的过程,决不会突然而来。
出自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原文如下:
且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方物集地,壹投而止,及其移徙,须人动举。贤儒,世之方物也。其难转移者,其动须人也。
鸟轻便于人,趋远,人不如鸟,然而天地之性,人为贵。蝗虫之飞,能至万里,麒麟须献,乃达阙下。然而蝗虫为灾,麒麟为瑞。麟有四足,尚不能自致,人有两足,安能自达?
故曰:燕飞轻于凤皇,兔走疾于麒麟,蛙跃躁于灵龟,蛇腾便于神龙。吕望之徒,白首乃显;百里奚之知,明于黄发。深为国谋,因为王辅,皆夫沉重难进之人也。轻躁早成,祸害暴疾。
故曰:“其进锐者退速。”阳温阴寒,历月乃至;灾变之气,一朝成怪。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干将之剑,久在炉炭,铦锋利刃,百熟炼厉。
久销乃见作留,成迟故能割断。肉暴长者曰肿,泉暴出者曰涌,酒暴熟者易酸,醢暴酸者易臭。由此言之,贤儒迟留,皆有状故。状故云何?学多、道重为身累也。
译文对照:
圆的东西掷在地上,东西南北,没有滚不到的,拿根棍子阻挡它,才稍微一挡就停住了。方的东西落在地上,一扔下去就停住了,至于它的移动,需要人去触动它。贤儒,是世上方的东西。他们难得移动,要移动就需要有人帮助。
鸟比人轻便,能去很远的地方,人不如鸟,然而在天地之间有生命的东西当中,人是最宝贵的。蝗虫飞行能达万里,麒麟必须有人进献,才能到皇宫门前。然而蝗虫是灾祸,麒麟是祥瑞。麒麟有四只脚,尚且不能自己到达宫廷,人有两只脚,怎么会自己到达呢?
所以说,燕子飞得比凤凰轻盈,兔子跑得比麒麟快速,青蛙跳得比灵龟爬行快,老蛇穿行比神龙灵便。姜太公白了头才显贵;百里奚的智慧,到晚年才表现出来。他们能为国家深谋远虑,因此成了君主的辅佐,但都是些才高德重,很难被提拔任用的人。轻浮急进的人早被任用提拔,但祸害的到来会特别迅速。
所以说:“前进得快的退缩也快。”春夏秋冬,要经过几个月才会变更,而灾变的气,一个早晨就会发生不可想象的事。所以黄河的水结冰,不是一天寒冷能形成;把土堆成山,不是一会儿就可以弄成。干将宝剑,要在炉火中锻烧很久,锐利的锋刃,要经过无数次精细的冶炼磨光。
由于经过长时间的熔炼,就显得形成非常迟缓,正因为形成非常迟缓,所以才能够割断东西。突然长出来的肉叫肿,突然喷出来的泉叫涌,酒太熟的容易变酸,醋太酸的容易变臭。像这样说,贤儒不能任用提拔,都有他们自己的缘故了。原因是什么呢?学问太多,先王之道太重,成了自己的负担。

扩展资料
《论衡》赏析:
《论衡》书从宇宙观上反对这种见解,针锋相对的提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气”构成,“气”是一种统一的物质元素。“气”有“阴气”和“阳气”,有“有形”和“无形”,人、物的生都是“元气”的凝结,死灭则复归元气,这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由“气”这个物质性的元素出发,《论衡》指出:“天乃玉石之类”的无知的东西,万物的生长是“自然之化”。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同一的充塞于宇宙中的气形成,而且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所以,“外若有为,内实自然”。
而人与天地、万物不同的是“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之,取而食之;见丝麻可衣,取而衣之”。所以,人和五谷不是上天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气”的“自然之化”。《论衡》书首先从宇宙观上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天”,还世界的物质性面貌。
不过,《论衡》书中所描述的宇宙观,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天地合气,物偶自生也”,“及其成与不熟,偶自然也”(《论衡·物势》篇)。
作者简介: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马掌钉的故事 为了争夺英王的权杖,英格兰的王室查理三世与兰加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已经厮杀了30年。1485年冬季,双方一场最后的较量------波斯沃斯战役打响了。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了。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已经没有马掌了。我得找块铁片来现做。”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手头有什么你就对付着用吧。” 铁匠开始埋头干活,他把一根铁条砸平,整形,简单地做了四个马掌,然后把它固定在马蹄上,开始钉钉子。钉到第四个马掌时,他发现没有钉子了。 “我需要一个钉子,”他说,“得需要点儿时间砸出来。” “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我听见军号声了,你能不能凑合合?” “现在马掌已经钉上了,但是少了一颗钉子,可能这个马掌不能像其他三个牢实。”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有把握。” “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到咱们俩头上的。” 两军交上了锋,理查国王就在军队的阵中,他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冲啊,冲啊!”他叫喊着,率领部队冲向敌阵。远远地,理查看见战场另一头几个自己的士兵退却了。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理查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勇往直前全力战斗。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国王还没有再抓住缰绳,惊恐的战马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后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他没有马骑了,他的军队已经分崩离稀,士兵们自顾不暇。不一会儿,亨利的士兵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从那时起,人们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匹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虽然有如此多的事例作前鉴,但生活中人们却不能经常地反省自己。仍然我行我素。除非事到临头才感慨何必当初。细节决定成败,此言不为过也。反之,虽然种种教训血泪淋淋,但也不必畏手缩脚。只要在遇到重大事情时详细分析,充分准备,综合全面考虑,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多考虑一此因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即使最终发生了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也是在意料当中,不至于顿足捶胸追悔莫及。

“薄情冰冻三尺寒”下一句是什么?
答: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典故出自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求出处:“积德若为山,九仞休亏一篑;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_百...
答:出自《中华圣贤经》(下篇)书 名 中华圣贤经 又 名 Huasheng Xian classics 作 者 山湖纪人 ISBN 9787806974681 定 价 ¥10.00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乙酉年)-5-1 装 帧 精装 ...

功勤一篑可成山 的意思
答:出自《尚书》的《旅獒》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古时,天穿了个大洞,女娲不辞...

冰冻三尺的前一句是什么
答:这原是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的句子: “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后演变为现在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意思
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九仞:极言其高。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出自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地舆》:“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的意思
答:1、解释: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贬义时,多用来形容矛盾的日积月累之形成。褒义时,则形容成绩取得实属来之不易。  2、出处:出自王充《论衡·状留篇》。  ...

“功亏一篑”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汉语拼音:gōng kuī yī kuì 成语释义 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成语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成语示例 倘朝廷内外...

帮忙解释几句古文的意思
答:阴阳二气“吁炎吹冷,交错而动”,呈现出各种状态。天地、元气、阴阳,没有意志,不可能赏功而罚祸。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希望得到它的怜悯,是极其谬误的。柳宗元的思想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和无神论的精神。3\ 为山九...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意思
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九仞:极言其高。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出自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地舆》:“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

为山高九仞是什么意思
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意思是功败垂成。古时,七尺为一仞,“篑”就是装土的筐子.要建成一座九仞高的山,连土带石,一筐一筐地往上堆积,堆到差不多九仞高了,只要再加一筐,就能大功告成.可惜,建山的人没能坚持到底,...